养生健康

痛风外用药膏 青敷膏

痛风外用药膏 青敷膏

药物组成:青黛、生大黄、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川月石210g,风化硝、大贝母各60g,天花粉9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罐备用。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c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i水斯意。张8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

痛风外用药膏 硫黄软膏

药物组成:冰硼散取冰硼散与硫黄软膏各1支

治疗方法:将上药调匀后外敷于患处,可活血解毒通络。

功效主治:适用于痛风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每日用药1次,一般使用3~5日即可止痛。

治疗关节炎的主要良方是什么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麝香镇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使用。麝香壮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镇痛膏,伤湿止痛膏,均精心选取天然中药材,用千年经典古方,配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疗效确切,大众价为,欢迎选购。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痛风外用药膏 复方蚂蚁膏外敷

药物组成:蚂蚁100g,秦皮100g,萆薛50g,虎杖50g,六轴子30g,川芎30g,赤芍30g,桂枝20g,甘草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取药末适量,加薄荷油2~5ml,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均匀地摊在棉纸上,药膏厚2~3mm,敷于患处,在棉纸外盖塑料薄膜,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d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海米m作对中.阶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痛风外用药膏 芙黄膏

药物组成: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份,

治疗方法:上药共研细末,按4:6加入凡士林,调和成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适用于湿热痹阻型。

冻疮原来可以这样治

云南白药 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蘸少许搽患处。每天3~4次,连用7—14天。对未破溃的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适量与黄酒适量敷患处;若已破溃者,可将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7天内可愈。若冬至后每天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可预防冻疮。

风油精 患处常规消毒后,取风油精适量涂搽,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有发热感。每天3次,连用7~10天。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冬季来到时,每天取风油精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

麝香镇痛膏 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患处10~15分钟,至局部发热,然后把水擦干。将麝香镇痛膏贴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发热、红肿硬结、奇痒疼痛者。对皮肤破溃烂、水疮形成及本品过敏者不宜采用。云南白药贴膏、活血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亦可。

中华跌打丸 根据患处大小,取中华跌打丸5~7粒,研细末,加入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外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5~7天即可治愈。适用于青紫瘀斑型冻疮。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

百宝丹 对于冻疮未溃者,取40℃左右温水浸泡患处5~10分钟,已破溃者取40℃左右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然后取百宝丹适量,研为细末,覆盖整个创面,消毒敷料覆盖胶布包扎。2天换药1次,直至痊愈。

痛风外敷什么药好 青敷膏

药物组成:青黛、生大黄、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川月石210g,风化硝、大贝母各60g,天花粉90g。

制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罐备用。

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c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对治疗痛风有很好的疗效。

怎么治疗慢性风湿病

1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血液和炎性物质淤滞。 2 、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规律,出汗后不要立即用凉水冲洗和吹电扇,久坐的人要适当运动。 3 、适当的减少性生活次数。 4 、适当加强营养,多吃含蛋白高的和易消化的及热性事物(鱼、蛋、羊肉等)。 5 、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时,可同时加用治疗其它病的药物,时间要适当错开 30-60 分钟。 6 、不要有病乱投医,乱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坚持按疗程治疗,不要随意停药 风湿病治疗误区: 风湿病治疗误区一:风湿病虽然难治,但并不是无药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昕途说,认为风湿病是不治之症,往往背上了“死不了,活不旺”、“轻了是懒汉,重了是瘫痪”等思想包袱,产生悲观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到了谈风湿而色变的地步,不是积极的配合治疗,结果只是耽误治疗而错过最佳、有效的冶疗时期.致使疾病更进一步恶化、发展,增加残疾的程度。

风湿病治疗误区二:与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认为关节、腰腿疼痛不影响吃、不影响穿。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厉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能止住疼痛就算了,这种想法更是要不得,风湿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得风湿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使病情发生迁延。最后使风湿病一步一步恶化、发展而导致残疾。 风湿病治疗误区三:激索治疗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 5 %的风湿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但在实际治疗中大部分病人曾经用过激素治疗。病人用药后,表面上疼痛、僵直稍减轻些,活动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缓解。而实际上.激素服用后有诸多毒副作用,如发胖等。长期应用激素,还会产生赖药性和抗药性等,一旦停药.症状会璧新出现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病人不要滥用澈紊。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外用药物调理身体的常见方法

1.涂抹:

 外用的油膏剂、搽剂、酊剂,如烧伤膏、獾油、蛋黄油、炉甘石搽剂、松节油搽剂及复方土槿皮酊、癣药水等,多用此法。一般将患处洗净,均匀地涂抹一层。

 2.撒布:

 即把药粉直接均匀撒布于患处。外用散剂多用此法,如生肌散、拔毒散、珍珠散等。撒药后可外贴硇砂膏、朱砂膏或以敷料固定。

  3.调敷:

 将药物用适当液体调成糊状,敷布于患处。药物多指散剂,也可将丸剂等研碎成细末调敷。所用液体可根据药物功用不同有所选择,用于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如九分散,多用白酒;用于燥湿止痒的药物,如青蛤散、四圣散,宜用花椒油(即炸过花椒的食用油);用于消肿解毒止痛的药物,如如意金黄散,可用茶水。此外尚可选用香油、醋等。

 4.贴用:

 膏药多用此法。一般将患处洗净擦干,把膏药如伤湿止药膏、麝香追风膏等直接贴于患处即可,镇江膏药,万应膏药等黑膏药应加温使其软化后,方可贴于患处或规定穴位。

  5.吹布:

  吹布是传统的用药方法之一。先取一质地较硬的洁净纸片,卷成细纸筒,一端剪成斜口,然后挑少许药粉,口吹另一端,使之布于患处。如耳内生疮流脓,可用红棉散吹耳;如咽喉红肿疼痛,可用锡类散、喉症散吹喉;如牙龈肿痛,可用冰硼散、青黛散吹牙龈。另现有中药新剂型气雾剂,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芸香草气雾剂、治疗烧烫伤的烧伤气雾剂、治疗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的滴霉净气雾剂等。使用喷雾的给药方法,实际上是吹布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痛风外用药膏 头葛软膏头

药物组成:川乌150克,野葛、雷公藤各500克。

治疗方法:上药细切,将药拌匀,经3日,用猪脂2500克与前药入锅中,以草火煎之,以草乌色焦黄为度,用绵滤去渣,收于瓷器中盛。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除痹止痛。主治治痛风,手足顽麻。摊贴患处。

痛风外用药膏

复方蚂蚁膏外敷

药物组成:蚂蚁100g,秦皮100g,萆薛50g,虎杖50g,六轴子30g,川芎30g,赤芍30g,桂枝20g,甘草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取药末适量,加薄荷油2~5ml,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均匀地摊在棉纸上,药膏厚2~3mm,敷于患处,在棉纸外盖塑料薄膜,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d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海米m作对中.阶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青敷膏

药物组成:青黛、生大黄、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川月石210g,风化硝、大贝母各60g,天花粉9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罐备用。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c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i水斯意。张8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

痛风膏

药物组成:黄柏90g,生大黄、姜黄、白芷、天花粉、厚朴、陈皮各60g,甘草、生半夏、生天南星各30g,冰片20g。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熬成膏状。视患处部位大小,将膏药平摊于布上,温贴痛处,并用绷带固定,每2d换药1次。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消肿止痛。

风火软膏

药物组成:防风、大葱、白芷、川乌各60克,.

治疗方法:共捣为膏。

功效主治:其可祛风通痹止痛。主治陈年痛风。调热黄酒敷冷痛处。2~3日后用大红椒、艾叶煎汤熏洗再敷药,包好。若皮肉热痛用清油搽之。

头葛软膏头

药物组成:川乌150克,野葛、雷公藤各500克。

治疗方法:上药细切,将药拌匀,经3日,用猪脂2500克与前药入锅中,以草火煎之,以草乌色焦黄为度,用绵滤去渣,收于瓷器中盛。

功效主治:祛风散寒,除痹止痛。主治治痛风,手足顽麻。摊贴患处。

痛风外用药膏 风火软膏

药物组成:防风、大葱、白芷、川乌各60克,.

治疗方法:共捣为膏。

功效主治:其可祛风通痹止痛。主治陈年痛风。调热黄酒敷冷痛处。2~3日后用大红椒、艾叶煎汤熏洗再敷药,包好。若皮肉热痛用清油搽之。

这些中药泡脚对痛风效果最好 痛风脚肿如何快速消肿

药物组成:蚂蚁100g,秦皮100g,革齊50g,虎杖50g,六轴子30g,川芎30g,赤芍30g,桂枝20g,甘草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取药末适量,加薄荷油2~5ml,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均匀地摊在棉纸上,药膏厚2~3mm,敷于患处,在棉纸外盖塑料薄膜,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d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药物组成:新鲜蒺藜草。

治疗方法:入伏后外用新鲜蒺藜全草500~600g,捣碎后加白醋适量,装入纱布袋内表面敷以塑料膜,以达保湿目的,外敷于膝、踝关节,每日1次,每次1~2h,连续3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西药,不做剧烈运动,不食辛辣和高嘌呤食物。

功效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药物组成:丁香50g,肉桂50g,甘松50g,红花25g,山柰25g,乳香30g,没药30g。

治疗方法:将以上二方分别烘干,研细,过80目筛,再分别装瓶备用。

使用方法:先在患处中心点敷以海浮散0.5g,再在其上敷以加味丁桂散适量,可视红肿范围大小而调整剂量。再将加热后的布质黑膏药盖上,贴以双层医用胶布也可)勿令药粉滑散或泄气,应使四周皮肤与膏药紧密粘贴。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药物组成:青黛、生大黄、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g,川月石210g,风化硝、大贝母各60g,天花粉90g。

治疗方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勻成膏,存罐备用。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c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不微迎。9站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

中医偏方让你告别风湿病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

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武力拔寒散(散剂)

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3)狗皮膏(膏药)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4)五虎散(散剂)

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也是治疗风湿的土方之一。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3)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4)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5)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6)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7)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8)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9)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是用于治疗风湿的土方。

痛风外用药膏 痛风膏

药物组成:黄柏90g,生大黄、姜黄、白芷、天花粉、厚朴、陈皮各60g,甘草、生半夏、生天南星各30g,冰片20g。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熬成膏状。视患处部位大小,将膏药平摊于布上,温贴痛处,并用绷带固定,每2d换药1次。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消肿止痛。

相关推荐

幼儿接触性皮炎治疗方法

内治法 一、中医治疗: 血虚风燥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 宜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药可选用: 1、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叶;头痛发热者加生石、桑叶、野菊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菌陈;食欲不振者加陈皮、苍术、大麦芽;大使干结者

皮肤炭疽传染病的治疗

皮肤炭疽西医治疗 患者应住院治疗,严密隔离。局部皮损用生理盐水湿,禁止手术或其他挤压处理,以免炎症扩散,局部可外用氯化氨汞(白降汞)软霉素是首选的抗生素。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治疗也不同。皮肤炭疽每日注射霉素总量为100~200万单位。同时可加用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或 新霉素。对于肺炭疽及肠炭疽,每日霉素总量应在600万单位以上;对于炭疽性脑膜炎及败血症,每日霉素总量要超过1,000单位。 除了上述抗生素外 ,其他的抗菌药物,比如磺胺、呋喃唑酮等,对其也有较强的作用。 注射抗炭疽血清,剂量

寒冬治疗冻疮注意事项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

用大黄、生石怎么治疗水痘

采用大黄、生石、防风、全蝎、黛各等 量。用法:诸药混合共研为细末,过筛,取鸡蛋 清适量掺药末,调和成状,备用。临用时取药 30克,摊布在2厘米x3厘米塑料布中间, 贴在患儿肚脐孔上,外盖纱布,再以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2次,连3-4日即可奏效。备注:主治适用于气营重症。证见患儿发热 不恶寒,面赤唇红,口臭,口舌生疮,尿黄,水痘 分布较密,根盘红晕较著,大便秘结,舌苔黄糙 而干,脉洪数。

运动+外药治颈椎病

一、风摆荷叶,两脚并立,比肩稍宽.双手叉腰,拇指在前,腰部自左向前、后、右作回旋动作,再改为腰部自右向前、左、后回旋.两腿始终伸直,膝部勿屈,上体伸直,两手轻轻托护腰部,回旋的圈子可渐渐增大. 二、弓步插掌,两脚并立,与肩同宽,两臂下垂.①右手伸向前方,右掌向右搂回腰际抱肘,左掌向右方伸出.身体向右转,成右弓步.②左掌向左方平行搂回腰际抱肘,右掌向正左方伸出,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眼看插出之手掌,手向外插出的动作可稍快. 三、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

头痛怎么办

方1:胡椒、百草霜各30克,葱白适量 用法:将胡椒研为极细粉末,加入百草霜混合均匀,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末6克,同葱白共捣烂如泥状,于患者肚脐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本方适用于风寒型头痛。症见头痛时发,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药后令患者覆被而卧,并吃热粥,以助药发汗,汗出痛止。 方2:炒决明子30克 用法:将决明子研为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6克,以清茶水调如糊状,分别于患者脐孔及双侧太阳穴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药干则更换新药。 本方适用于头风。指头痛日久不愈,时发时止

得了蜂窝织炎怎么办

1.急性蜂窝织炎的西医药治疗 (1)应用足量抗生素,霉素为首选药。 (2)早期用50%的硫酸镁湿热,促进炎症吸收。 (3)治疗3-4日后效果不明显者,应行局部穿刺,如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4)对口底或颌下部病变,宜早期切开引流,以防止出现压迫症状。对因产气菌或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均应争取早切开引流。 2.急性蜂窝织炎的中医药治疗 (1)急性蜂窝织炎的中医药内治法 ①风热壅滞:病症初起皮肤红肿热痛,发热恶寒,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金银花15克、连

药贴需对症 错用误用伤身体

专家指出,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药或追风,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者,可用拔毒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类贴剂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一是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除拔毒外),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二是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麝香追风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药具

治疗湿疹小妙招

1、外用药物治疗湿疹:根据湿疹皮损的表现选用正确的外用药剂型。如急性期湿疹有红肿渗液时,予以硼酸溶液湿,可以很快消肿褪红、皮损干燥。外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皮损表现和类型、皮损部位、年龄等选用合适的不同强度的外用激素类。不含激素的外用有氟芬那酸丁酯软(布特)、他克莫司乳、吡美莫司乳、中药鹏软等。湿疹有感染时有复方制剂或合用百多邦、夫西地酸乳。 2、中医中药治疗湿疹:中医治疗湿疹的瘙痒,首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总以祛湿为先,或以清热利湿,或以燥湿健脾,或以活血祛湿,或以滋阴除湿等,即使

中医治疗皮炎的方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皮炎的方法一、中医外治皮炎 用药宜简单、温和、无刺激性。找出致病原因,去除刺激物质,避免再接触。 ①糜烂、结痂者,选用、清凉油乳剂或2%雷锁辛硫黄糊剂等外搽。 ②皮损肥厚粗糙,有鳞屑,或呈苔藓样者,选用软或霜剂,如3%黑豆馏油、糠馏油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 ③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者,选用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或选用黛散冷开水调涂,或1%~2%樟脑、5%薄荷脑粉剂外涂,每天5~6次。若有大量渗出、糜烂,选用绿茶、马齿苋、黄柏、羊蹄草、石韦、蒲公英、桑叶等组方煎水湿,或用3%硼酸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