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的前兆是什么 急性左心衰竭
心肌梗塞的前兆是什么 急性左心衰竭
可在起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发生率约为20%-48%,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和顺应性降低所致。心肌梗死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进而发生右心衰竭的表现,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
心衰和心功能不全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心肌收缩,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有效地排到主动脉和肺动脉去,故常说心脏犹如一个泵,即心泵。泵衰竭,是指在短期内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造成急性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心原性休克。泵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而心肌梗塞前,患者的心功能可以完全正常,一旦心肌梗塞发生,心功能在短则几小时内就可以急剧减退。泵衰竭一词是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因此泵衰竭主要就是指急性心肌梗塞的左心功能不全竭和心原性休克。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往往是一慢性过程,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代偿,这些代偿机制在适当范围内均能提高心排血量,但超过极限反而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心功能不全加重。
对于泵衰竭的病人来说,没有那么多充足的时间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代偿。因为在短时间内,许多代偿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心脏的腔室既不能一下子扩张,心肌也不会马上肥厚起来,仅仅能依赖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兴奋,提高心率、增加心室舒张末压来进行代偿;但心肌的氧消耗大大增加,得不偿失,反而会引起肺瘀血和肺水肿的发生。由于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心衰)和泵衰竭的代偿机制不尽相同,当然其临床表现和治疗也有区别。但随时间的推移,急性泵衰竭可转变为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也能因病情的急剧变化而出现泵衰竭的征象。
心肌梗死前兆症状有哪些
心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是我们这几年听得较多的一种疾病。现代人的心脏压力都会很大,这样的话,我们的治疗就需要我们对心梗的前期症状了解的较多了。那么,心梗的前兆症状有哪些呢?
一、梗塞先兆:
多数病人于发病前数日可有前驱症状,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一时性抬高或降低,T波高大或明显倒置,此时应警惕病人近期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
二、症状:
(一)疼痛:心肌梗塞前兆为此病最突出的症状。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p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引起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五)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引起,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心肌硬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
①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
②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③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④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
⑤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⑥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肿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以上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一下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才行。
心肌的症状有哪些
1.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2.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6.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通过以上的六点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心肌梗死的主因就是不良生活习惯。所以,我们除了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外,平时还要多多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察觉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
1、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2、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3、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4、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
5、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6、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早期心肌梗塞症状有哪些呢
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状之: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主要症状有:
(1)在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呈进行性加重或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
(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3)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4)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5)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6)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7)中老年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并且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病因
(一)发病原因
心脏解剖或功能的突发异常,使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和肺静脉压突然升高均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常见的病因有:
1.心肌弥漫性病变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等。
2.急性左心室前负荷过重:老年瓣膜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机械并发症乳头肌梗死断裂,室间隔穿孔等。
3.急性左心室后负荷过重:高血压,尤其是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原发性梗阻型心肌病,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过量应用血管收缩剂等。
4.左心房衰竭:主要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偶见于左房黏液瘤或巨大血栓堵塞二尖瓣口。
5.严重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显著心动过缓等。
6.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室缺,房缺有大量左向右分流等,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则少见。
7.其他:如外科手术后的低心排血量,感染等。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因素特点:
①多种病因参与发病: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心脏病,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以及糖尿病,通常以其中一种病为主要原因,其他则参与并加重急性左心衰竭,使病情更为复杂。
②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引起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最常见原因,这是因为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病患病率较高的缘故,目前,由于高血压已能较为有效地控制,冠心病越来越成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已处于心衰的边缘状态者,遇有急剧增加心肌排血功能的情况,就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③老年瓣膜病,特别是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急性左心衰在老年人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原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原有的无症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虽已有射血分数的降低(30%或35%)但临床无明显的症状,体征,在各种诱因作用下极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老年人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常见的诱因是:
①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约占68%~75%,其他是泌尿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因感染使机体代谢增强,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增大,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②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使心室做功陡然增长,超出心脏的负荷量而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③输液及输血过多过快,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降低,若补液量过多,速度过快,使循环血量骤然增大,心脏的前负荷增大易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④其他,如肺栓塞,肾功能衰竭,情绪激动,饱餐,排便困难等均可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二)发病机制
正常心脏有丰富的储备力,使之能充分适应机体代谢状态的各种需要,当心肌收缩力减低和(或)负荷过重,心肌顺应性降低时,心脏储备力明显下降,此时机体首先通过代偿机制,包括心肌肥厚,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及Frank-Starling机制(增加心脏前负荷,使心脏肌节伸展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但是,代偿机制是有限的,一旦失代偿即发生心力衰竭,正常情况下,肺毛细血管部位的液体交换和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原理是一致的,血液的胶体渗透压和肺泡组织的压力是阻止液体外渗的力量,而肺毛细血管压则是液体外渗的主要力量,肺淋巴管的胶体渗透压是清除外渗液体的力量,在胶体渗透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肺毛细血管压的高低则是决定液体是否外渗的主要因子,正常人肺毛细血管平均压为0.8~1.3kPa(6~10mmHg),一般不超过1.6kPa(12mmHg),而血浆胶体渗透压为3.3~4.0kPa(25~30mmHg),所以,有利于肺毛细血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肺毛细血管的血浆成分不外渗到肺泡和肺间质中去,当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房平均压升高,肺静脉压升高,当肺毛细血管压大于血浆胶体渗透压时,血液中液体即可以从毛细血管渗至肺间质;开始时通过淋巴回流大量增加,肺间质内液体可被引流,但是肺毛细血管压继续增加,肺间质淋巴循环已无能力引流过多液体时,液体积聚于肺间质,在终末支气管和肺毛细血管周围,即形成间质性肺水肿;当间质内液体继续聚集,肺毛细血管压继续增加,肺泡壁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间接被破坏,血浆和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进入肺泡,肺水肿因而发生,原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二尖瓣狭窄,其肺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基底膜增厚,当肺循环血量增加而狭窄的二尖瓣口不能通畅地将血流灌注至左室时,左房及肺循环压力就上升,当毛细血管静水压大于4.6~5.3kPa(35~40mmHg)时,才发生肺水肿,此类患者毛细血管静水压突然升高多因一时性的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异位心动过速,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发生,使心房丧失了挤压血液通过二尖瓣口的收缩力量,加以心率过快舒张期短都不利于血液流过狭窄的二尖瓣口,当肺毛细血管压上升超过临界点,便发生肺水肿,二尖瓣狭窄在老年人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竭时,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
①左室顺应性降低,心室压变化率(dp/dt)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单纯二尖瓣狭窄例外)。
②左房压(LAP)和容量增加。
③肺毛细血管压或肺静脉压增高。
④肺淤血,严重时急性肺水肿。
⑤外周血管阻力(SVR)增加。
⑥肺血管阻力(PVR)增加。
⑦心率加速。
⑧心脏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皆降低。
⑨动脉压先升高后下降。
⑩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状
心肌梗塞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或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
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因此而加重;
5、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尖,或伴有心律失常;
6、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
心肌梗塞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少数病人甚至提前数周出现。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塞前1—2天。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病人首先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甘油喷雾吸入。立刻与附近大医院联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能平稳转运。病人应避免起床,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吸氧,并应嚼服一片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临床表现或症状】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脑卒中样发作可见于年龄大的患者。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急性左心衰竭家庭急救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以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喘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急症。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血压骤升、风湿性心脏病及输液过快、过量时发作,有时也可在原有的各种心脏病基础上因劳累、激动、感冒、气候骤变、妊娠分娩等诱因促发。
由于此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如能正确、及时地进行现场或家庭救助,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首先要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而不是支气管哮喘。这两者的表现者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地区分两者呢?
简单地说,除了参照过去的有关病史外,就是要搞清楚病人的“喘”与体立是何种关系。急性左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平卧时“喘”明显加剧,端坐时“喘”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
如肯定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喘”,不能使用哮喘病人常用的各种喘气雾剂,也不宜口服舒喘灵等平喘药,这些药物只能加重左心衰竭,甚至可导致病人猝死。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化痛及开搏通等药物。
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病人十分不利。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氧气最好能经过湿化瓶再入鼻腔,若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30~40%,然后加入等量的酒精,其效果会更佳。
需要指出,只有部分轻症性左心衰竭可望通过上述家庭救助的方法获得缓解,而相当多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则需要在医院由临床医师进行家庭急救的同时,应及时与120联系。途中要坚持端坐位、两腿下垂,绝不能让病人勉强步行去医院。
急性心衰应该如何诊断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1.应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和BNP/NT - proBNP)做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2.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系由肺淤血所致,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
3.BNP/NT - proBNP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左心衰竭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4.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有不同的方法。Killip法适用于基础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Forrester法多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场合;临床程度分级则可用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5.急性右心衰竭主要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梗死。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怒张等,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