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需要全家总动员吗
胎教需要全家总动员吗
胎教,仅仅是孕妈妈的责任吗?不少孕妈妈提出这个疑问,一些老人,尤其是爷爷、奶奶,认为胎教是孕妈个人事情,往往不管不问。相关专家解读,胎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全家动员起来。如果家庭其他成员在胎教中给孕妈妈施加各种压力,会产生不良影响。具体应比避免以下几项。
一些老人,往往是孕妈妈的母亲或婆婆,总是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当年的亲身感受和经验。当然,这样做不无效益,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夸大之词,甚至把孕育过程说的困难而又痛苦。这对于孕妇来说无疑是一种不良刺激,甚至使她产生条件反射,从而导致一场痛苦而又沉闷的妊娠和分娩。这同样会给胎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不要重男轻女,如果老人一心想要孙子,而不要孙女,就势必给孕妇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以致影响母腹中胎儿发育。
不要用自己的经历,给孕妈妈灌输分娩过程是如何疼痛,以致孩子生出来后,培养孩子如何困难等等思想,从而造成孕妇的恐惧感。
此外,还有一些老年人,对怀孕的媳妇不以为然,动辄就说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言下之意就是眼下的媳妇太娇气。这对于孕妇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往往是给孕妇原本就烦躁不安的情绪火上浇油,甚至发生口角,从而影响胎儿健康。
因此,在孕妈妈怀孕期间,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给予热情的帮助和充分的体谅,不要给孕妇造成压力,更不要随意指责,而应共同努力在孕妇周围造成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是胎儿在祥和的气氛中健康地成长。这就是积极参与胎教,为胎教做贡献。
牙龈炎家庭预防总动员
●使用软毛牙刷用软毛牙刷刷牙龈及舌头,对牙龈很有好处。
●刷牙龈边缘刷牙时不要忽略容易堆积牙垢的牙龈边缘,将牙刷倾斜45度角,由内向外刷,如此可预防牙龈发炎。
●轮流使用两只牙刷轮流使用两支牙刷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另一只有时间完全风干,从而减少细菌滋生的几率,这对牙齿的健康非常重要。
●给牙齿补钙牙骨疏松容易导致牙龈炎,可以多吃含有钙质的食物(见下卷矿物质一章),来强化骨骼。
●经常使用漱口水漱口水可以帮助你清除牙垢,对牙齿健康很有帮助,建议每次吃东西后一定要漱口。
●戒烟、戒酒烟和酒会流失保持口腔健康所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要想有健康的牙齿,必须戒烟和酒。
●刮舌头可以用一些不尖锐的器具除去藏匿在舌头上的细菌及毒素,这有利于牙齿健康。
●多吃生蔬菜生蔬菜含有很多纤维素,能帮助清洁及刺激牙齿及牙龈,以避免牙龈炎。
●使用芦荟刷牙芦荟被证实有很多功能,用芦荟汁刷牙龈,能减少口腔内的牙垢。
●清除牙石你应该定期去牙医处洗牙,以清除牙石,预防牙龈炎。
提醒:牙龈痛、牙龈流血、长时间口臭、牙齿松动,都是牙龈炎的征兆。你若置之不理,将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牙周病,所以必须尽快看牙医。
准妈妈营养总动员
A:保住宝宝最重要
妊娠期间,准妈妈应注意营养的摄入,但同时也该注意到有些食物可能会对胎儿、特别是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产生不良影响。
坊间老人言以下四种食物的“嫌疑”最大,他们是:
1、螃蟹:它味道鲜美,但其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2、甲鱼:虽然它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块作用,因而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堕胎之力比鳖肉更强;
3、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4、马齿苋:它既是草药又可作菜食用,其药性寒凉而滑利。实验证明,马齿苋汁对于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使子宫收缩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易造成流产。
B:吃得科学才合适
在怀孕期间,家人最担心的还是母子的营养够不够,“都是两个人了,当然要吃双份”,准妈妈们也是在这种观念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绝不会犹豫该不该吃那么多。但是,孕妇到底吃多少才能满足营养需求呢﹖
孕妇需求最主要的是热量和蛋白质,只需要通过增加半碗饭,一餐孕妇奶粉,一个鸡蛋或一些鱼、肉,即可达到要求。
要吃多少肉、喝多少汤,看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标准,就不难发现孕妇的营养需求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多。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发现其实孕产妇与非孕妇女的热量和蛋白质需求差别并不是很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孕妇除缺乏热量和蛋白质外,缺乏钙、铁、碘、锌等营养元素,对以后的健康影响较大。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机体机能的重要调节元素。在怀孕的时候宝宝身体也需要钙,他会从母体中吸取。如果妈妈缺钙,日后会腰酸背痛、过早骨质疏松,严重时会导致宝宝缺钙。所以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尤其要注意补充钙,多吃以下几种食物:
1、奶类,如配方奶粉,奶酪(最好的天然钙补充品);
2、豆类及其制品,如黄豆、黑豆、豆腐等;
3、河海产品,如紫菜、海带,连骨吃的小鱼、小虾;
4、木耳、野菜及某些蔬菜,黑芝麻,骨粉。
孕产妇食谱举例
早餐:1杯孕妇奶粉+1个鸡蛋+主粮若干;
午餐及晚餐:米饭或面条+肉鱼豆+蔬菜+亚麻籽油;
上午及下午加餐:水果2个;
睡前加餐:1杯孕妇奶粉+少许硬果如核桃、杏仁;
另外,多饮水、吃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片。
C:宝宝聪明健康才是硬道理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哪个人小时侯聪明、健康,哪个人长大后成功的几率就大。使人变得聪明的因素很多,除了天生和受教育外,合理的膳食和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亦十分重要。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α-亚麻酸及其代谢物(EPA、DHA)约占人脑重量的10%,在大脑磷脂中约占20%,在脑神经及视网膜的磷脂中约占50%,如果缺乏α-亚麻酸,大脑神经系统必须代偿产生假反应,其结果通常是效率降低,反应迟钝。
世界上许多国家均已证实,α-亚麻酸的代谢物DHA与人脑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成熟有直接关系。对孕妇来说,保证每日摄入ω—3脂肪酸α-亚麻酸十分重要。胎儿胎龄5个月后,需要由母体提供充足的α-亚麻酸,以便满足胎儿因大脑和视网膜发育对DHA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怀孕最后3个月,胎儿可以利用母血中的α-亚麻酸来生成DHA,然后输送至大脑和视网膜,组成磷脂膜。所以,准妈妈必须适时补充α-亚麻酸,而补充的最好途径是选择好的食用亚麻油,福莱喜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骆驼”牌冷榨亚麻籽油是采用低温冷榨方式生产,且整个生产过程都在常温下进行的食用亚麻油产品。该产品生产工艺完全采用物理方式,无任何化学反应过程,完整的保留了亚麻籽天然的各种营养成分。该产品含9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ω—3系列脂肪酸α—亚麻酸高达56.76%。维生素E含量830ppm,是一般食用亚麻油品种的16~20倍。
胎教音乐是否损害胎儿听力
罗女士没有想到,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在怀孕期进行的音乐胎教却险些造成孩子终身的听力损害。
湖北的罗女士怀孕后,为了生一个聪明的宝宝,便到音像店买来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音量,对着肚子放音乐。有时候,她害怕胎儿听不到音乐,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自己肚子上。
现在罗女士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月了,但是她总感觉孩子的听觉不对劲,好像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日前,罗女士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想给孩子做个全面听力检查。
经过听力测试中心医生的检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听觉神经受到损害,以致听力受损。更让罗女士吃惊的是,医生说这可能与她怀孕期间进行的音乐胎教有关。
有专家认为胎儿根本没有听觉,无法确定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听觉神经。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胎教的争议颇多,有的专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胎教对胎儿发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就对胎教提出过批评,丁宗一教授认为,胎儿只有出生以后才有听觉功能,才能听见音乐。有电生理实验证明,声音传给胎儿,胎儿的心率、胎动、呼吸会产生变化,说明声音对胎儿产生刺激,但声音对胎儿来讲,并不是你放什么音乐,他就听到什么音乐,无论何种音乐对胎儿来讲都是噪声,胎儿无法感觉到音乐,只能感觉到一种声音的刺激。
所以当记者就此事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龙墨时,龙医生说,首先是要确定胎儿到底能不能听到母体外的声音,而且出生儿由于药物、遗传等原因可能出现很多先天性耳聋。因此不能肯定地认为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孩子的听力。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长期大音量的刺激,肯定会对听觉神经有影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医生叶林峰则认为,罗女士是因为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进入母体,使腹中胎儿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时间长了容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那胎儿到底有没有听觉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从事人体透声试验的声学研究者邵道远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和北大人民医院妇科专家联合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邵教授他们先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猪肉的周围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透过猪肉,麦克风是能接收到音乐的。在人民医院,邵教授在妇产科医生的协助下,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由医生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回放的结果显示,音乐也能传到子宫内部。
确定音乐能够传到子宫,接下来就要弄清楚,胎儿究竟能不能听到音乐呢?邵教授说,胎儿发育到5至6个月的时候,听觉神经系统发育已经比较完全,大脑能处理外界传入的声音。但是母体子宫里充满了羊水,胎儿正常的胎位是头向下,胎儿实际是浮在羊水里面,耳朵里面也充满了羊水。在这种环境中,胎儿听到音乐的原理就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音乐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而通常情况下,表演花样游泳的时候,采用的是两个放音系统,一个是空气中的放音,一个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气中听声音是用耳朵听,通过耳膜的振动,把声音传到鼓膜,由鼓膜振动再传到脑膜来听的。但是运动员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是相近的,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所以人的听觉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空气当中的阻抗很低,密度也低,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
胎教音乐对胎儿及其听力有什么影响?
音乐胎教已经在很多国家运用,给未出生的胎儿播放音乐,更多地是想给胎儿提供一种良性刺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分别测试50名女大学生在吵闹音乐和舒缓音乐中血液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吵闹音乐中有96%的人血管收缩,而在舒缓音乐中有92%的人则表现为血管扩张。
刘泽伦教授说,这种生理上的效应,说明不同音乐对人会产生不同影响。而孕妇听音乐时的微循环变化会影响胎盘和脐带向胎儿输送的血量,从而产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响。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
邵道远教授提到在音乐的选择上,胎教音乐必须是经过专业选择和设计,孕妇应该听一些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听。胎教音乐应该在频率、节奏、力度和混响分贝范围等方面,尽可能与孕妇子宫内的胎音合拍、共振。
刘泽伦教授也建议,对孕妇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贴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乐,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应该在胎儿发育到24周以后才开始,这个时候胎儿的外耳、中耳、内耳基本上已经发育成熟。
苏北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专门供孕妇使用的“音乐氧吧”,准妈妈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胎教音乐的同时,呼吸着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的氧气,此举有效地减少了孕妇因“羊水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咳嗽会引起肺炎吗
经常碰到家长紧张焦虑,宝宝咳嗽了,宝宝肺嫩,会不会咳成肺炎?一感冒,如临大敌,全家总动员,甚至要求医生挂水,“不然会得肺炎的!”
咳嗽原因很多,最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即医学上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他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也可以出现咳嗽。少见原因:呛了东西进入气管、鼻炎、哮喘、某些降压药等等。那为啥孩子得肺炎的多呢?是因为老百姓说的肺嫩吗?那为啥有些宝宝咳嗽后发展为肺炎,有些没有呢?其实得不得肺炎,取决于病原菌和身体的抵抗力,病原菌毒力强就容易,小孩子的抵抗力是在和病菌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渐增强的。早产儿、营养不良、有先心病等就容易得肺炎。肺炎有咳嗽,但咳嗽并不等于肺炎。
有药物可以预防病毒性肺炎吗?绝大部分肺炎是先有感冒,再发展为肺炎的。感冒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如果没有加重,会自己好。特殊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譬如:流感病毒、禽流感、非典等是有生命危险的。除了乙肝、丙肝、艾滋病、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必须长期抗病毒治疗,一般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就是说没有药物可以预防病毒性感冒发展为肺炎,医生和家长能做的就是观察、再观察,及时发现疾病的转坏,及时就诊。如果是细菌感染,必须及时服用消炎药,否则细菌蔓延,加重病情。
适合小孩子的户外运动
1、疯狂接力棒活动
家长朋友们可以带一根孩子握着长短粗细合适的接力棒,和孩子一起确定跑步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就可以开始和孩子尽情奔跑了,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加入,其乐融融。
2、踢球活动
家长朋友们可以带一个大小软硬适度的小球,和孩子相距三五米站立,先由爸爸或者妈妈踢球给孩子,然后让孩子再用同样的方式进行传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用力不够或者过猛,而将球踢错位置,那么,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让孩子自己去捡球,让孩子多进行一些运动。家长朋友们也可以故意将球踢偏,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3、寻宝游戏
“信箱游戏”和“地理寻宝”是渴望冒险的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虽然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任务,但是这并不阻碍你们全家总动员,玩转这个全世界流行的“你藏我找”寻宝游戏。小一点的孩子们喜欢在户外享受寻宝和藏宝的乐趣;年龄稍大的孩子,则会一边破解谜团、寻找线索,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寻宝线路。
胎教音乐是否损害胎儿听力
一名出生才一个月的婴儿,因为母亲怀孕期间不恰当的胎教,导致婴儿听觉神经受损。原本就颇具争议的胎教再起波澜,胎教音乐会损害胎儿的听力吗?胎儿到底能否听到外界的音乐?
罗女士没有想到,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在怀孕期进行的音乐胎教却险些造成孩子终身的听力损害。
湖北的罗女士怀孕后,为了生一个聪明的宝宝,便到音像店买来胎教音乐磁带,每天开大录音机音量,对着肚子放音乐。有时候,她害怕胎儿听不到音乐,干脆将录音机直接贴在自己肚子上。
现在罗女士的孩子已经出生一个月了,但是她总感觉孩子的听觉不对劲,好像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日前,罗女士抱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想给孩子做个全面听力检查。
经过听力测试中心医生的检查,这个孩子被诊断为听觉神经受到损害,以致听力受损。更让罗女士吃惊的是,医生说这可能与她怀孕期间进行的音乐胎教有关。
有专家认为胎儿根本没有听觉,无法确定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听觉神经。
音乐胎教是指通过音乐对母体内胎儿施教。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胎教的争议颇多,有的专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胎教对胎儿发育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就对胎教提出过批评,丁宗一教授认为,胎儿只有出生以后才有听觉功能,才能听见音乐。有电生理实验证明,声音传给胎儿,胎儿的心率、胎动、呼吸会产生变化,说明声音对胎儿产生刺激,但声音对胎儿来讲,并不是你放什么音乐,他就听到什么音乐,无论何种音乐对胎儿来讲都是噪声,胎儿无法感觉到音乐,只能感觉到一种声音的刺激。
所以当记者就此事采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龙墨时,龙医生说,首先是要确定胎儿到底能不能听到母体外的声音,而且出生儿由于药物、遗传等原因可能出现很多先天性耳聋。因此不能肯定地认为是胎教音乐损害了孩子的听力。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长期大音量的刺激,肯定会对听觉神经有影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医生叶林峰则认为,罗女士是因为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进入母体,使腹中胎儿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在这种情形下,时间长了容易对胎儿的耳蜗及听觉神经造成损伤,引起听力障碍,甚至耳聋。
那胎儿到底有没有听觉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第一位从事人体透声试验的声学研究者邵道远教授,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和北大人民医院妇科专家联合做过一个人体透声的实验,邵教授他们先把麦克风包裹在等同于孕妇脂肪厚度的猪肉里,而后在猪肉的周围放音乐。实验结果发现,透过猪肉,麦克风是能接收到音乐的。在人民医院,邵教授在妇产科医生的协助下,找了四位准备做堕胎手术的孕妇,由医生把一个很小的麦克风放置在子宫中胎儿的附近。从空气中传到孕妇腹部里的音乐就全部被记录了下来。回放的结果显示,音乐也能传到子宫内部。
确定音乐能够传到子宫,接下来就要弄清楚,胎儿究竟能不能听到音乐呢?邵教授说,胎儿发育到5至6个月的时候,听觉神经系统发育已经比较完全,大脑能处理外界传入的声音。但是母体子宫里充满了羊水,胎儿正常的胎位是头向下,胎儿实际是浮在羊水里面,耳朵里面也充满了羊水。在这种环境中,胎儿听到音乐的原理就和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音乐的原理是一致的。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不到空气中的声音,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声音通过水面时,被反射掉了。而通常情况下,表演花样游泳的时候,采用的是两个放音系统,一个是空气中的放音,一个是水下放音。一般人在空气中听声音是用耳朵听,通过耳膜的振动,把声音传到鼓膜,由鼓膜振动再传到脑膜来听的。但是运动员在水下听音乐不是通过耳朵来听,而是通过头盖骨感受到的,这就叫做骨传导。因为水对声音的阻抗和密度与声速是相近的,所以声波能够引起头盖骨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内耳经过大脑的分析也就听到声音了。所以人的听觉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气道,一个是骨道。空气当中的阻抗很低,密度也低,骨道是不起作用的。所以邵教授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充满羊水的环境里是通过骨传导来听音乐的。
胎教音乐对胎儿及其听力有什么影响?
音乐胎教已经在很多国家运用,给未出生的胎儿播放音乐,更多地是想给胎儿提供一种良性刺激。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胎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泽伦教授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分别测试50名女大学生在吵闹音乐和舒缓音乐中血液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吵闹音乐中有96%的人血管收缩,而在舒缓音乐中有92%的人则表现为血管扩张。
刘泽伦教授说,这种生理上的效应,说明不同音乐对人会产生不同影响。而孕妇听音乐时的微循环变化会影响胎盘和脐带向胎儿输送的血量,从而产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响。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胎教音乐能使孕妇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产生良好的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腹中的胎儿,使其深受感染。
邵道远教授提到在音乐的选择上,胎教音乐必须是经过专业选择和设计,孕妇应该听一些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像一些节奏起伏比较大的交响乐,尤其是摇滚乐、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较强的音乐,都不适合孕妇听。胎教音乐应该在频率、节奏、力度和混响分贝范围等方面,尽可能与孕妇子宫内的胎音合拍、共振。
刘泽伦教授也建议,对孕妇进行音乐胎教,不要贴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乐,要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应该在胎儿发育到24周以后才开始,这个时候胎儿的外耳、中耳、内耳基本上已经发育成熟。
苏北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专门供孕妇使用的“音乐氧吧”,准妈妈们在欣赏优美动听的胎教音乐的同时,呼吸着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的氧气,此举有效地减少了孕妇因“羊水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
儿童饮食6大常见误区
一、饮食好习惯,全家总动员
对于1岁多、刚刚开始学习吃饭的宝宝来说,在餐桌旁与家人一起进餐是一种乐趣,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家长的饮食举动,宝宝通过不断的模仿与实践来掌握进食技巧。研究发现这部分宝宝要比独自进餐的宝宝更容易、也更快学会自己进餐。
方法1:设立专座
为1岁以上的宝宝在餐桌边设立一个专座,可以通过安放儿童安全餐椅实现。餐椅可以将宝宝约束在餐桌旁,防止他到处乱跑,也可以缩小宝宝玩饭的脏乱“战场”。这是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基础。
方法2:全家人一起用餐
全家人在一起吃饭,会吃得相对健康。因为,他们必须学习份量控制,每个人得到的饮食份量都是相对有限的,大家有一致的吃饭时间,个人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吃饭的时间了,而且可以避免宝宝吃饭时间过长,不知不觉地吃多了,或独自在那里玩饭菜,适当控制宝宝的进食时间。
方法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宝宝会拿取合适的份量,家长根据宝宝平时的饭量决定是否再给宝宝添加,一般宝宝吃完就算吃饱了,如果觉得宝宝没有吃饱,也可以适量再添加些。
方法4:选购宝宝专用餐具
给宝宝购买专用餐具,要不怕摔或者下面带有吸盘的,小巧、安全、方便使用,同时最好外观还要造型别致,有漂亮的卡通图案。这样的餐具可以带给宝宝好心情,并能激发食欲。
方法5:愉快的就餐氛围
全家人在餐桌上都要创造一个愉悦的就餐气氛、表示这顿饭真是太香啦、有菜、有肉、我饿啦、真好吃等等,不在餐桌上大声喧哗,不挑食,不对食物本身做任何偏激的评价,比如说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太咸了。同时将宝宝也视为餐桌一分子,有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身体、目光与宝宝进行交流。大一些的宝宝,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就餐的活动中,比如让宝宝帮助大人传递餐具等,这些都可以对宝宝日后的社会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方法6:吃饱后可适当剩饭
“将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吃光!”宝宝经常被教导这条体现“教养”的餐桌礼仪,所以就形成宝宝已经吃饱了还必须吃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妈妈应该注意,宝宝吃饱了就应该停止进食。一旦确定宝宝吃饱饭了,允许他们离开饭桌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
小宝宝如何吃盐是最健康的?
一、给宝宝吃盐特别提醒
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
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直升机父母新词来源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
“新富养”是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父母除了不计成本为子女花钱“投资”外,对孩子的呵护也已到了费尽心思的地步。如今有这样一类家长,他们天天接送孩子,隔三差五地给老师打电话,或者没事往学校跑,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活动,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于是有人就把这样的父母称为“Helicopter parents”,直译过来就是“直升机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
中国是个“直升机父母的超级大国”。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是父母的小王子、小公主。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毅然担当起儿女的终生保姆和人生规划师:幼儿园受欺负爸妈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小学组织打扫卫生父母会跑来帮忙擦玻璃,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也总不放心,担心早恋,害怕学坏,就连上了大学也要全家总动员,背着行李和孩子一起去学校报到。更有趣的是,孩子大学毕业了找工作,应聘面试的时候,父母站在后面替他回答问话。这些都是“直升机家长”。
准父母胎教过程中常见心理误区
自怀孕后,朵朵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给朵朵姥姥打电话,朵朵姥姥劝她说:“要当妈妈了,就和以前没宝宝的时候不一样,得为孩子着想,不能只想着自己了,更不能由着性子来,一切要以胎儿为先。”可是,朵朵妈总觉得对肚子里的孩子无从着手,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好。说是要胎教,却又怕自己做得不对。她只能从朵朵爸那里找安慰,好在朵朵爸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慢慢地安抚朵朵妈,帮她调整心态。
误区一:胎教做好了,宝宝长大一定是神童
每位爸爸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宝宝能成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但是,准爸爸准妈妈一定要知道: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发掘个体的素质潜能,让每个胎宝宝的先天遗传素质获得最优秀的发展。如果胎教能与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宝宝将会更加优秀。
误区二:胎教就是给胎儿听音乐
许多准爸爸准妈妈认为胎教就是让孕妇和胎儿一起听音乐,有的听古典音乐,有的为使孩子个性开朗而选择听摇滚乐,有的甚至听流行歌曲、京剧。其实孕期适当听音乐是正确的,但要讲究内容和方法,如选择适当的音乐和听音乐的时间,注意音频的高低及音量的大小。
此外,胎教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运动胎教、精神胎教、手工美术胎教、语言胎教、灯光胎教、数量胎教、环境胎教等。
误区三:胎教就是教胎儿唱歌、说话、算算术
胎教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胎宝宝唱歌、识字、做算术,而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实,凡是对胎宝宝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归入胎教的范畴。大到怀孕前的准备、环境的改善、情绪的调节,小到听音乐、散步、和胎宝宝说悄悄话,这些都是胎教的内容。
误区四:胎儿没有意识,胎教也不会有作用
有人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儿的能力,认为胎儿没有意识,根本不可能接受教育,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证明,胎儿 4个月时就已经具备了全方位的感知觉能力,即具备了受教育的“能力”。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和学校“教育”,而是主要根据胎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各种信息刺激,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发育,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为宝宝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胎教百味屋
胎教实施过程中的三大注意事项
第一,胎教要适时适量。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选择胎儿觉醒时进行胎教,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二,胎教要有规律性。每天要定时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同时也利于出生后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实施胎教的过程中,准妈妈应集中注意力,完全投入,与胎儿共同体验,达到与胎儿的身心共振共鸣,这样有助于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胎儿和准妈妈自身的身心健康。
误区五:胎教从怀孕后开始
一旦得知怀孕,许多准爸爸准妈妈就会非常高兴地开始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如加强营养、定期检查、适当运动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有益的,但准爸爸准妈妈们更应该知道:真正的胎教应该从怀孕前甚至是婚前开始,如进行婚前检查,了解生理功能;婚后在计划怀孕前选择理想的受孕季节和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考虑职业、工作环境对受孕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等。
误区六:胎教不需要有计划
准妈妈和胎宝宝是“一心同体”的,如果准妈妈的生活不规律,胎宝宝也不会有很自然的生活节奏,因此,制订一个妊娠期间胎教的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准妈妈应该每天合理、有规律地对胎宝宝进行胎教,以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规律。
误区七:胎教只有准妈妈可以做
胎教不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要靠家庭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特别是准爸爸,首先应帮助准妈妈稳定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能和准妈妈吵架,多关心体贴准妈妈。此外胎宝宝更容易接收低频声音,他们更喜欢听爸爸的声音,因此,准爸爸最好能每天定时,特别是睡觉前和准妈妈一起给胎宝宝抚摸、对话、唱歌、呼唤他的名字,以尽母育父爱的义务。
在胎教过程中,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很重要,因为胎教是为了让准妈妈有个好心情,而情绪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与之关系亲密的人的态度。除了准爸爸,婆婆是和准妈妈关系最亲近的人,她对准妈妈的态度直接影响准妈妈的情绪。比如说,婆婆天天喊着要孙子不要孙女,不用说听听胎教音乐,就是把最好的乐队请到家里去演奏,准妈妈也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温馨提示
胎儿喜欢准爸爸
美国的优生学家认为:胎儿最喜欢爸爸的声音、爸爸的爱抚。当妻子怀孕后,丈夫可隔着肚皮经常轻轻抚摸胎儿,或与胎儿对话,胎儿能作出积极反应。也许是因为男性特有的低沉、宽厚、粗犷的声音更适合胎儿的听觉功能,也许是因为胎儿天生就爱听父亲的声音,总之,胎儿对爸爸声音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反应,这一点是母亲无法取代的。
温馨小贴士让宝宝爱上刷牙
1-3岁时,儿童还不能自行清洁口腔,刷牙还是一项陌生的任务,所以为了保证口腔健康,父母应指导和帮助孩子练习刷牙的动作,养成良好的用口习惯。
如何选择儿童牙刷?
给宝宝使用牙刷时,应选择幼儿专用软毛小头牙刷,刷毛不要太密且长短一致;牙刷头的长度,以相当于四颗门牙的宽度为宜。一旦刷毛出现磨损或弯曲,应即更换新牙刷。幼儿在无法听从指示吐出牙膏时,需使用清水刷牙,可以自主吞吐的时候,可以选用含氟牙膏。
刚开始指导幼儿刷牙时,不要求刷干净,先让他习惯刷牙的姿势、动作,再逐渐要求刷干净。可全家总动员营造刷牙的愉悦气氛。较小的宝宝,大人可以坐在沙发或床上,幼儿头枕于大人腿上。宝宝渐渐长大,大人可以坐在幼儿身后,幼儿背靠于大人大腿或小腹上,头部轻微后仰,使父母能直视牙齿的每一个区域。
最后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1.无论使用何种姿势,皆需一手托住幼儿下巴,再以一手帮幼儿刷牙。
2.将幼儿头部偏45度角,以防口水哽在喉头。
3.幼儿的乳牙面积较恒牙小且矮胖,应该采用水平式的横向刷法。
4.执行者教导幼儿握住牙刷后,执行者再以手握住幼儿的手。
5.将刷毛对准牙齿与牙龈交接的地方,刷上颚牙齿时刷毛朝上,刷下颚牙齿时刷毛朝下。牙刷与牙齿应呈45~60度角,同时将刷毛向牙齿轻压,使刷毛略呈圆弧。
6.牙刷定位后,开始作短距离水平运动,一次刷两颗牙齿,前后来回约刷十次;刷牙齿咬合面时,刷毛与咬合面垂直,也是一次刷两颗牙齿来回地刷(刷牙时力量要适度,以免刷痛牙龈)。
7.教导幼儿有顺序的刷牙。
8.每刷完一个区域之后,可让幼儿漱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