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的分类和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心包炎的分类和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持续型
急性心包炎经治疗后在数天内其全身反应和症状,如发热、胸痛等可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颈静脉怒张等静脉淤血体征不减反而加重,故在这类患者中很难确定急性期和缩窄期的界限,这与渗液在吸收的同时,心包增厚和缩窄形成几乎同时存在有关,因此难以区分两期的界限。
间歇型
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可在一定时间完全消退,患者以为病变痊愈,但数月后重新出现心包缩窄的症状和体征,这与心包的反应较慢,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缩窄有关。
缓起型
这类患者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较轻甚至无病史,但有渐进性疲乏无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在1~2年内出现心包缩窄。
1.症状: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腹胀、下肢水肿,这与静脉压增高有关,虽有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其并非由心功能不全所致,而是由于腹水或胸腔积液压迫所致。此外患者常诉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
2.体征:①血压低、脉搏快,1/3出现奇脉,30%并心房颤动。
②静脉压明显升高,即使利尿后静脉压仍保持较高水平。颈静脉怒张,吸气时更明显(Kussmaul征),扩张的颈静脉舒张早期突然塌陷(Freidreich征)。Kussmaul征和Freidreich征均属非特异性体征,心脏压塞和任何原因的严重右心衰竭,皆可见到。
③心脏视诊见收缩期心尖回缩,舒张早期心尖搏动。触诊有舒张期搏动撞击感。叩诊心浊音界正常或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心包叩击音,无杂音。
④其他体征:如黄疸、肺底湿啰音、肝大、腹水比下肢水肿更明显,与肝硬化相似。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心包炎常见并发症
放射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尿毒症性心包炎、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真菌性心包炎、细菌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急性特发性心包炎、小儿结核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二、心包炎并发病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有几个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为自限性,不会发展为心包填塞,但Figueras 报道l473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92 例合并中等量心包积液(>10mm),其中的60 例出现心包填塞,38 例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而死亡。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少量心包积液和年龄大于60 岁为晚期中等量积液和心包填塞的独立预测因子。据报道,个别病例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发展成心包缩窄。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者住院病死率并不高于无此并发症者,但长期预后可能较差。Widimsky 报道一组随访3 年的资料,心肌梗死有心包炎者心力衰竭和病死率为49%,无心包炎者为16%(P≤0.01),单独病死率前者偏高(15%∶8%),但无显着性差异。
2、Dressler 综合征:通常于心肌梗死1 周至半个月后发生,发病率1%~3%。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有关,有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者更易发生。Dressler 综合征罕有发生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和缩窄性心包炎者,个别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次。
3、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是心肌梗死最严重并发症,50%发生往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可突然发生昏迷、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绝大多数抢救难以成功,预后极差,占心肌梗死死亡者的5%~10%,患者多为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心肌梗死为透壁性,缺乏侧支循环。使用类固醇激素、不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高血压未控制、过早的体力劳动和应用抗凝剂等都是可能的诱因。少数患者破裂口很小,形成假性室壁瘤,此类患者及早手术,存活率可达48.5%,若延迟手术,假性室壁瘤可进一步扩张破裂,血液进入心包腔,造成心脏压塞和死亡。
多囊肾分类诊断有哪些
多囊肾分类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资料显示,此现象过去称为成年型多囊性肾脏病。ADPKD为最常见的多囊肾疾病,遍布全世界、男女患病机会相同,发生率约1/200~1/1000。主要特征为肾脏囊肿的发生、增大和增多,常伴肾外囊肿,特别见于肝脏,其它器官包括胰腺、卵巢、胃肠道及大血管等。囊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会导致腰部的不适症状,还会对肾脏造成影响。
多囊肾分类二:其他,研究发现,多囊肾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黏、浓、凝、聚的特点,从微观角度证实了瘀血证的存在。CT的检查也为活血化瘀治疗多囊肾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原则上应根据病因病机的特点辩明瘀血产生的原因考虑立法:根据标本虚实主次,调整治标治本之比例,由此可见,对症治疗可以对病情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
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检查:
早期诊断很重要,对于预后的改善关系很大,为争取时间,如临床资料趋于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应立即给予抗结核治疗,不必等接种或其他化验结果。心包液涂片或培养发现结核菌、心包活检发现结核性病变可确定诊断。心外存在活动性结核高度提示心包积液为结核性。另外,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心包液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明显增高(>40 U/L)诊断结核性心包炎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7%。PCR有相似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高达100%。未经治疗的结核性心包炎几乎全部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经过系统抗结核治疗的患者近半数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的鉴别诊断:
结核性心包炎需要和下面疾病鉴别:
1.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acute non—spesific pericarditis)
为成人常见的急性心包炎,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2.肿瘤性心包炎(neoplastic pericarditis)
原发性心包肿瘤很少见,最典型的是心包间皮瘤、恶性纤维肉瘤、血管肉瘤以及良性或恶性畸胎瘤。大多数为继发性心包肿瘤,转移性肿瘤比原发性肿瘤的发病率高40倍,常见为肺癌、乳腺癌、白血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引起的肿瘤性心包炎,此外,胃肠道癌瘤、卵巢癌、肉瘤和黑色素瘤也可引起肿瘤性心包炎。
3.化脓性心包炎(purulent pericarditis)
致病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心包炎可能从邻近化脓性病灶(肺炎、脓胸、膈下脓肿)扩散而来,也可能由于菌血症的血性播散或心包穿入损伤感染而引起。
4.心脏损伤后综合征(postpericardioslomy syndrome)
在心脏创伤后2周或更长时间出现,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ressier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心脏创伤后综合征。
5.尿毒症性心包炎(urenic pericarditis)
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包炎发生率为50%~60%。
心电图检查必要性
中老年人要查心电图,心电图是反映心脏兴奋的电活动过程的检查,心电图能反映出兴奋在心脏内传播的过程及心脏的机能状态。心电图检查对心脏基本功能及其病理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目前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电图检查是广泛应用于临床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应用范围如下:
1、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2、心电图检查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3、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做心电图检查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心包积液如何鉴别诊断
需与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病鉴别。
1、结核性心包炎
常见症状为发热,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则可出现外周静脉搏血循环压力增高表现,如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征为心浊音界增大,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心动过速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起病隐匿,无结核中毒症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心包积液检查及结核病史。心包积液中结核菌检查和培养阳性的检出率不高,OT试验也仅60%患者为中等度阳性或强阳性。心包积液培养需4~6周,心包活检较难实施。近来开展的PCR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但能确定心包积液的量、心包粘边或增厚,为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能评估疗效。X线胸片可见心脏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有QRS波群低电压和T波倒置。部分患者需根据治疗结果进行治疗性诊断。近年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可为了解心包积液的程度提供依据。
2、风湿性心包炎
是风湿性全心炎的一部分,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病时,心包几乎总被累及,但临床上,仅15%的风湿性心包炎 (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例被确诊。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心外膜结缔组织可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心包腔内可有大量浆液渗出(心包积液)。叩诊心界向左、右扩大,听诊时心音遥远,X线检查,心脏呈梨形。当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时,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的不停搏动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cor villosum)。恢复期,浆液逐渐被吸收,纤维素亦大部被溶解吸收,少部分发生机化,致使心包的脏、壁两层发生部分粘连,极少数病例可完全愈着,形成缩窄性心包炎(consrictive pericarditis)。
检查病毒性心包炎的方法
1.体征
查体可发现在心前区及左侧腋下部位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是心包炎的特异性征象,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可闻及。心界正常或稍扩大。当病情好转或心包积液增多时,心包摩擦音可消失,心包积液体征为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脏叩诊示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听诊时心包摩擦音消失,心音低而遥远。部分病例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2.实验室检查
(1)外周全血细胞分析:出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高的表现。
(2)免疫学检测:由于可导致心包炎的病毒有很多种,可针对某些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学检查,以有助于区分病毒类型。
(3)病毒分离:疾病早期可从咽拭子、粪便、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应结合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及其被检出时间,认真分析其是否为心包炎的病原体。
(4)血清酶测定:因病毒性心包炎常伴有心肌炎,故患者血清中某些酶类,如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活性升高。
3.心电图
早期可发现ST段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有心包积液时可出现QRS波低电压。
4.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发现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晚期可出现心包缩窄。同时,可发现心肌增厚、舒张、收缩运动减弱等情况。
5.CT及磁共振检查
当有心包渗液时,壁层和脏层心包间可显示液体充盈区域,还可定量测定渗液量。对肿瘤性心包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发现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存在。在缩窄性心包炎,CT与磁共振检查对心包增厚具有特征性表现:心室大小正常而右房、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均扩张
6.心包穿刺
做诊断性穿刺,并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取心包积液做细胞分类和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和寻找肿瘤细胞;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化学治疗药物。若心包积液量较多,可在心脏超声检查的指引下作心包穿刺,作积液成分、性质及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7.心包活检
进行心包组织学、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心包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体检:
有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腹水和下肢水肿,有Kussmaul征,即吸气时颈静脉更加怒张。心脏体征包括心尖冲动不易触及,心浊音界正常或稍增大,心音减低。可听到心包叩击音。此为一种额外心音,发生在主动脉第二心音后,呈拍击性质,为舒张期充盈突然受限所致,心律一般为窦性心律。晚期病人可出现心房纤颤、动脉压降低、脉压变小,奇脉不明显。
电诊断:
(一)急性心包炎:心电图 : 其改变主要为心外膜下心肌受累所引起,①常规导联中(AVR除外),皆出现ST段弓背向下抬高。②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出现T波平坦以至倒置(一般不超过0.4mV)。③T波改变持续数周至数月,后逐渐恢复正常,有时仍留有轻度异常变化。④心包渗液时可有QRS低电压。⑤心脏压塞或大量积液时可见电交替。⑥无病理性Q波。
(二)慢性心包炎:心电图检查 可有QRS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P波双峰和增宽。前两者同时存在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强力佐证。仅有T波变化而无低电压,对临床诊断有帮助;仅有低电压无T波改变无意义。
影像诊断:
(一)急性心包炎:1.X线检查可提示渗液的存在,一般渗液量在250ml时,方可见到心影向两侧普遍性扩大,心尖搏动减弱或不见。 2.超声心动图 对检查心包渗液为一简易的可靠方法。M型图中在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均可见液性暗区。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取左心长轴观及其心尖四腔观可很容易见液性暗区,它较M型更能估计心包渗液量及其分布范围,超声心动图还有助于观察心包积液量的演变。
(二)慢性心包炎 1.X线检查 心影可呈三角形、左右心缘变直,上腔静脉常扩张,有时可见心包钙化。 2.超声心动图检查 虽可见心包增厚,但并不可靠,有时可见心室容量变小,室间隔矛盾运动,左室壁活动减弱。 3.右心导管检查 可见右心房、右心室、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升高,水平相等。右心房压力曲线示M或W型,由增高的a、V波、加深的Y波和正常的X波组成,右心室收缩压轻度升高,并呈下陷一高原波形。
实验室诊断:
(一)急性心包炎: 心包穿刺①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检查其外观并进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寻找肿瘤细胞和渗液的细胞分类等;还可解除心包压塞症状。②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心包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和未明病因的渗液性心包炎。
小儿结核性心包炎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凡患者有不明原因发热,大量心包积液,尤其是血性渗液应首先想到结核性心包炎,值得注意的是,结核性心包炎也可能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对于结核性心包炎的确切诊断靠细菌学明确很困难,因为心包渗液中细菌生长率很低,不易被染色或显微镜查到,而且获得抗酸杆菌培养费时长,阳性率也低,如果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能从心包积液或心包活检标本中找到抗酸杆菌,可以确定诊断,应该强调,受活检取材部位的局限性,阴性心包活检也不能除外结核性心包炎;另外,若在肉芽肿或干酪样物质中没有见到抗酸杆菌,不能做出结核性心包炎的肯定诊断,因为这些物质也可能在慢性风湿性或类肉瘤性心包病变中见到,对于有心脏压塞症状或病程至少在1周以上的心包积液者应行心包穿刺术,对病人的痰和胃吸出物标本应检查结核菌,在下列情况下可实行外科心包活检:
①缓解心脏压塞
②住院3周以上病因诊断未明,或盲目抗结核治疗5周以上仍有发热和心包积液者,在不知原因的急性心包炎病人,实验室检查应该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也应指出,单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阴性不能否定结核性心包炎,因为在结核病患者中,约30%可无反应而表现为阴性,心包积液的腺苷脱氨酶活性(adenosine deaminase activity;ADA)升高(正常<45U/L)有助于结核性心包炎诊断,因此,在临床上对结核性心包炎作推断性诊断是必要的,但需仔细鉴别,一方面不应忽视病症严重的结核病人,另一方面亦不要把非结核积液病人置于长期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去。
鉴别诊断
在心前区听得心包摩擦音,则心包炎的诊断即可确立,在可能并发心包炎的疾病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体循环静脉淤血或心影扩大,应考虑为心包炎伴有渗液的可能,渗液性心包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扩大的鉴别常发生困难,颈静脉扩张而伴有奇脉,心尖搏动微弱,心音弱,无瓣膜杂音,有舒张早期额外音,X线检查或心脏计波摄影示心脏正常轮廓消失,搏动微弱;心电图示低电压,ST-T的改变而QT间期不延长等有利于前者的诊断,进一步可作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和磁共振显像等,心包穿刺和心包活检则有助于确诊,非特异性心包炎的剧烈疼痛酷似急性心肌梗死,但前者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疼痛因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而明显加剧,早期出现心包摩擦音,以及血清谷草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正常,心电图无异常Q波;后者发病年龄较大,常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病史,心包摩擦音出现于起病后3~4天,心电图有异常Q波,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改变,常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如急性心包炎的疼痛主要在腹部,可能被误诊为急腹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以避免误诊,不同病因的心包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治疗亦不同,因此,急性心包炎诊断确立后,尚需进一步明确其病因,为治疗提供方向,4种常见的急性心包炎的鉴别诊断。
心包积液诊断鉴别
诊断
临床多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影增大,再经UCG和全身系统检查,以及病因学检查,排除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之后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需与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病鉴别。
1、结核性心包炎
常见症状为发热,胸痛,咳嗽和呼吸困难,心包填塞或缩窄性心包炎则可出现外周静脉搏血循环压力增高表现,如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征为心浊音界增大,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心动过速等,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起病隐匿,无结核中毒症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心包积液检查及结核病史,心包积液中结核菌检查和培养阳性的检出率不高,OT试验也仅60%患者为中等度阳性或强阳性,心包积液培养需4~6周,心包活检较难实施,近来开展的PCR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非特异性的,但能确定心包积液的量,心包粘边或增厚,为病因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能评估疗效,X线胸片可见心脏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有QRS波群低电压和T波倒置,部分患者需根据治疗结果进行治疗性诊断,近年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可为了解心包积液的程度提供依据。
2、风湿性心包炎
是风湿性全心炎的一部分,多见于青少年,风湿病时,心包几乎总被累及,但临床上,仅15%的风湿性心包炎(rheumatic pericarditis)病例被确诊,病变主要累及心包脏层,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心外膜结缔组织可发生纤维素样变性,心包腔内可有大量浆液渗出(心包积液),叩诊心界向左,右扩大,听诊时心音遥远,X线检查,心脏呈梨形,当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时,心外膜表面的纤维素因心脏的不停搏动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cor villosum),恢复期,浆液逐渐被吸收,纤维素亦大部被溶解吸收,少部分发生机化,致使心包的脏,壁两层发生部分粘连,极少数病例可完全愈着,形成缩窄性心包炎(consrictive pericarditis)。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心包炎分为早期发生的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和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叁个类型: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
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有几个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为自限性,不会发展为心包填塞,但Figueras 报道l473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92 例合并中等量心包积液(>10mm),其中的60 例出现心包填塞,38 例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而死亡。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少量心包积液和年龄大于60 岁为晚期中等量积液和心包填塞的独立预测因子。据报道,个别病例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发展成心包缩窄。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者住院病死率并不高于无此并发症者,但长期预后可能较差。Widimsky 报道一组随访3 年的资料,心肌梗死有心包炎者心力衰竭和病死率为49%,无心包炎者为16%(P≤0.01),单独病死率前者偏高(15%∶8%),但无显着性差异。
2.Dressler 综合征
通常于心肌梗死1 周至半个月后发生,发病率1%~3%。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有关,有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包炎者更易发生。Dressler 综合征罕有发生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和缩窄性心包炎者,个别患者可反复发作数次。
3.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
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是心肌梗死最严重并发症,50%发生往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可突然发生昏迷、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绝大多数抢救难以成功,预后极差,占心肌梗死死亡者的5%~10%,患者多为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心肌梗死为透壁性,缺乏侧支循环。使用类固醇激素、不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高血压未控制、过早的体力劳动和应用抗凝剂等都是可能的诱因。少数患者破裂口很小,形成假性室壁瘤,此类患者及早手术,存活率可达48.5%,若延迟手术,假性室壁瘤可进一步扩张破裂,血液进入心包腔,造成心脏压塞和死亡。
心包疾病的治疗
心包疾病包括心包炎(化脓性和缩窄性)、心包囊肿和心包肿瘤。最常见的为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吕志前
1.急性心包炎
(1)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
可以由多种致病因子所引起,常常是全身性疾患的一部分,或由临近组织的炎症
蔓延而成。可以有心前区痛、有压迫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①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心界增大、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脉压差变小、肝大、腹水及下肢肿胀等。急性心包炎早期可以在心尖部听到心包摩擦音。这是由于心包脏层和壁层变得粗糙后摩擦引起。②胸片可见心脏影像呈烧瓶状,心脏影扩大。③心电图检查表现为低电压与窦性心动过速等。④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心包积液,及心脏受压征象。
(3)急性心包炎的治疗
当炎症侵入心包膜脏层内,可以引起心肌炎性变,心包腔内有纤维素浆液渗出,
浆膜表面纤维蛋白沉着,继而引起化脓。当心包腔内渗液增快,心包内张力明显增高时,临床上可有心包填塞征象。如在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炎症消退;反之病程迁延,心包腔内纤维蛋白沉积,肉芽组织形成和机化,纤维瘢痕组织束缚心脏,导致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治疗应以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同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输血、血浆、高蛋白饮食和高维生素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临床症状
多继发于急性心包炎,主要为结核性心包炎或化脓性心包炎急性期未能得到很好
的治疗。由于形成坚厚的斑痕组织,心包明显增厚,主要防碍心脏的舒张功能,影响心脏回心血量,导致腹水、肝肿大、呼吸困难等。
(2)诊断
① 有过发热、胸痛等急性心包炎病史。②体检发现腹水、肝大、颈静脉怒张、
脉压差小、心音遥远等。③心电图示低电压和异常Q波。④超声心动图示心脏舒张功能明显受限,心包增厚,钙化,可以确诊。
(3)治疗
应及早采取心包剥离术治疗,否则,心肌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造成萎缩或废用。
诊断检查渗出性心包炎的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 取决于原发病,感染性者常有白细胞计数增加、歇沉增快等炎症反应。
2、X线检查 对纤维蛋白性心包炎诊断价值不大,对渗出性心包炎有一定价值;可见心脏阴影向两侧增大,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尤其是肺部无明显充血现象而心影显著增大是心包积液的有力证据,可与心力衰竭相区别。成人液体量少于250ml、儿童少于150ml时,X线难以检出其积液。
3、心电图 心包本身不产生电动力,急性心包炎时心电图异常来自心包下的心肌,主要表现为:①ST段抬高,见于除aVR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中,呈弓背向下型,aVR导联中ST段压低;②一至数日后,ST段回到基线,出现T波低平及倒置,持续数周至数月后T波逐渐恢复正常;③心包积液时有QRS低电压,大量积液时可见电交替;④无病理性Q波,无QT间期延长;⑤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4、超声心动图 对诊断心包积液简单易行,迅速可靠。M型或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均可见液性暗区以确定诊断。可反复检查以观察心包积液量的变化。
5、心包穿刺 可证实心积液的存在并对抽取的液体作生物学(细菌、真菌等)、生化、细胞分类的检查,包括寻找肿瘤细胞等;抽取一定量的积液也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同时在必要时可经穿刺在心包腔内注入抗菌药物或化疗药物等。心穿刺的主要指征是心脏压塞和未明病因的渗出性心包炎。
6、心包活检 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预后
急性心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也与是否早期震旦及正确治疗有关。
心包炎表现有哪些
心包炎症状可从它的分类来分析。首先分析急性心包炎症状:急性心包炎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有:结核性心包炎、非特异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尿毒性心包炎、心脏损伤后心包炎、心脏淀粉样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主要症状有1.由感染引起的急性心包炎大多有发热症状;2.胸痛,胸前或胸骨后疼痛可为钝痛或尖锐痛,向颈部,斜方肌区(特别是左侧)或肩部放射。3、由于心脏受压产生上腹胀痛、呕吐、下肢浮肿、紫绀、气急等;4、由于邻近器官受压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心包炎症状之缩窄性心包炎症状。缩窄性心包炎为急性心包炎后的少数病人心包腔内肉芽组织收缩,形成一层纤维外壳,心包腔部分或完全闭塞而造成。主要表现症状有:心悸、气急、疲乏无力、腹胀、食欲不振、消瘦、浮肿等。
心包炎症状之心包填塞。随着心包积液迅速积聚,心室舒张压以及心房和静脉压增加,心搏量,心排出量和体循环动脉压下降造成心包填塞。病人表现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体肺循环的静脉压增高。严重的心包填塞病人几乎总有奇脉,即吸气时收缩压明显降低。在严重病例,吸气时脉搏消失。奇脉亦可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右室梗死及临床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