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天突穴理气平喘
咳嗽按摩哪里可以止咳 天突穴理气平喘
天突穴是任脉与阴维脉交会处,按摩刺激本穴位可以理气化痰,清咽开音,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气短喘息,咳吐脓血等症状。
小孩咳嗽按摩哪里止咳
一、按摩天突穴
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钟,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咽喉肿痛等。
二、按摩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50下。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主治咳嗽、气喘。
三、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法:用指腹按揉2-3分钟,每天按摩2次。
功效: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咳喘,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咳嗽按什么穴位好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按摩穴位时两手掌心向下,将两手虎口交叉,左手在上时,左手食指指尖处,为右手列缺穴;右手在上时,右手食指指尖处,为左手列缺穴。
5、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6、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1.7、尺泽穴
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按摩穴位时将掌心向上,手臂上抬,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为尺泽穴。
干咳按摩什么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咳嗽拔罐拔哪个位置
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按摩该穴位有清热理气,解表宣肺之功效,主治咳嗽,胸满喘逆,头项强痛,盗汗,自汗,肺痿,喉痹,呕吐等病症。配伍中府按摩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中府穴为肺经之募穴,肺部若有疾患,此穴常可出现压痛,经常按摩刺激中府穴有平咳喘,调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病症。
尺泽穴为肺经之合穴,主治肺热引起的各种疾患,按摩刺激尺泽穴有清肺泻火,调理肠俯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肺炎,肺结核等病症。尺泽配肺俞按摩,可降气,止咳,平喘。
孩子咳嗽中医经络穴位调理法
孩子的脏腑娇嫩,生病通常与经络不通致脏腑发生障碍有关。通过中医按摩、推拿等刺激外在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调畅气血,起到防病治病之效。
按摩食指、无名指,清肝、平肺
孩子咳嗽通常因寒而起,寒在体内散不去就会郁而化热,当孩子体内有热时,就需要清热、宣肺。家长可每天给孩子清肝经、清肺经,即按摩孩子的食指和无名指,帮助孩子清肝、平肺,进而缓解咳嗽。肝经和肺经通常一起推,效果更佳。此法适用于孩子风热咳嗽、感冒发热、咳嗽有痰、痰鸣、鼻干、流浊涕等。
孩子咳嗽时清肝经,可起到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等功效。
孩子咳嗽时清肺经,可起到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等功效。
按摩拇指,健脾、化痰、止咳
脾为肺之母,脾不足的孩子,肺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孩子就特别容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侵袭,而且咳嗽往往迁延不愈。治疗时应重在调理孩子的脾胃,脾胃强大了,咳自然止。每天按揉孩子的拇指可起到健脾胃、补气血、消积食、化痰止咳等作用。
推小指,补肾、清热、化痰
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中之气源于肾。肾不足,肺常不足,孩子容易咳嗽;而且孩子咳喘若久不愈,又会进一步伤肾。常给孩子推揉小指,可养肾清热,对肾阴不足、津亏所致的咳嗽、喘息、小便淋浊刺痛等有较好的功效。
清小肠经,清热、利尿、止咳
孩子久咳,通常肺内有热,心火和肝火都比较旺,通过清小肠经可起到清热、利尿、止咳的作用。临床上,凡发烧、咳嗽、哮喘并伴有二便不通的孩子,可常清小肠经,症状通常会得到缓解。同时,还应多给孩子喝温水。
清大肠经,通便、泄热、止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孩子大便不通、便秘,会蓄热在内,也会导致咳嗽。清大肠经,可去大肠内热,缓解便秘,导出积滞,进而把体内邪气宣泄出去,肺脏自然平平安安,对缓解孩子热咳、燥咳有帮助。
揉一窝风穴,温肺止咳
揉一窝风穴可起到温中行气、疏风散寒、宣通表里、解表发汗、温肺止咳等功效,适用于孩子风寒感冒咳嗽、鼻塞流涕、咳嗽气喘、咯痰不畅、脏腑积寒等症。本穴可与补脾经配合作用。
点按少商穴,宣肺热、解咽痒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末梢的一个穴位。中医认为:“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常给孩子按少商穴,可起到去肺热,缓解咽痛、咽痒、咽干等功效。此穴通常配合商阳穴作用,疗效更佳。
清天河水,宣肺热、止咳化痰
清天河水可起到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等功效,对孩子感冒发热、风热咳嗽、燥咳、痰鸣、鼻干、流浊涕等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咳嗽同时伴有发热,可同时与清肺经配合作用。
艾灸身柱穴,散寒止咳、强健体质
身柱,含有全身之柱的意思。艾灸身柱穴具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防病强身等作用,对孩子感冒、发热、咳嗽、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哮喘、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发育不良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按摩大椎穴,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孩子咳嗽,无论是寒还是热,都可以用到一个穴位——大椎穴。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穴适当的刺激,就可以起到通督行气、祛邪防病、调畅气血、补充人体正气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搓热两手掌心,然后按在孩子大椎穴的位置轻柔,或是用毛巾热敷。另外,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艾灸、刮痧、提捏大椎穴,这对孩子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揉肺俞穴,缓解咳嗽、胸闷
孩子咳嗽,按揉肺俞穴可起到温肺润燥、增强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咳喘、久咳不愈、痰鸣、胸闷、胸痛等症,对孩子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久咳不愈、咳喘,刮一刮膻中穴
肺主气,膻中为气海,故用膻中穴可以调理因肺气阻滞造成的咳嗽、咳喘等。孩子若有慢性咳嗽、痰湿不化、胸闷气喘等症状,刮一刮膻中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揉按中府穴,解咳嗽、咽干
中府穴为脾肺之气汇聚处,按摩中府穴,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对防治孩子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孩子患咳嗽、气喘、胸闷、咽干、口渴等症均可按揉孩子的中府穴。按揉时可先点压到孩子中府穴的痛点,再轻轻按揉痛点即可。
痰多咳嗽,按揉中脘穴
孩子因积食、消化不良等引起咳嗽,且咳嗽痰多,痰液不易被排出时,可常给孩子按揉中脘穴。中脘穴是健脾良穴,按揉中脘穴可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化痰止咳等功效,并能提升孩子身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患病机会。
咳嗽咽痛,按压天突穴
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病症,主治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声哑、呕吐等症,对孩子因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常与中府穴、膻中穴等穴位配伍作用。
点按足三里穴,健脾、化湿、止咳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孩子积食、消化不良、食欲不佳时常按足三里穴,可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此法对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久咳不愈等,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点揉太溪穴,补肾、止咳喘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常给孩子按揉此穴,能够激发和调动孩子身体的自愈能力,提高其抗病能力。孩子慢性咳嗽、哮喘、口干咽燥、精神萎靡等都可以通过按揉太溪穴得到缓解。最好在晚上或睡前按揉太溪穴。
久咳气虚,点按涌泉穴
如果孩子咳嗽的时间较长,导致肺肾气虚、痰湿不化,则需要养肾补虚、化痰止咳。涌泉穴直通肾经,常按此穴可起到强肾、滋阴、化湿、泻火等功效。按前可先用温水给孩子泡脚,不仅能缓解咳嗽,还能让孩子有个好睡眠。
止咳化痰穴位 天突穴
天突穴很好找,它位于你锁骨的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位置。是属于颈部的穴位。经常按摩天突穴能够帮助你疏通肺气、化痰止咳平喘。当然,要是能够在按摩天突穴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吞咽的动作,效果能够加倍。我们看天突穴所在的位置就知道它跟呼吸系统的关系不同寻常,所以,止咳化痰,按摩天突穴首当其冲。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化痰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哮喘按摩哪里最有效 四穴搭配按摩治疗哮喘
天突穴: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环形按揉天突穴50次,力度轻柔,速度适中
列缺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曲池穴: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按摩解析:天突理气化痰,清咽开音,列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曲池清热合营,降逆活络;内管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四穴搭配,可增强止咳平喘,补气理气之功,缓解哮喘及其引起的胸闷等病症。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嗽
咳嗽不止不妨试试按摩以下穴位:
合谷穴
位置: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
按法: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功效: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
天突穴
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功效: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厥阴俞穴
位置: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
按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功效: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
太渊穴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
按法:每日按压,不拘次数。
功效: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膻中穴
位置: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
功效: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宝宝哮喘如何预防和治疗 宝宝哮喘的治疗方法
位置: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可以通经气、清肺逆、利咽喉,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
位置: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
做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位置: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
做法: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
做法: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气喘、咽喉痛等症状。
位置: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即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用于治疗宝宝咳嗽、腹痛、咽喉肿痛、气喘等症状。
位置: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
做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
作用:按摩此穴能化痰利咽、宣肺理气,用于治疗宝宝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症状。
位置:从眉间中点起,直上至发际为天门。
做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内侧为尺外侧为桡),交替自下往上直推为开天门,每次推30~50次。
作用: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止咳定喘、加强机体代谢的作用。
1.百合粥: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有健脾补肺、止咳定喘之效。
2.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一同熬煮成粥即可。
3.鸭梨粥:鸭梨1个去核切片,粳米50克,一同熬煮成粥即可,可清心润肺、止咳平喘。
咳嗽按摩哪个穴位止咳 天突穴
位置: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按法: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
功效: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五穴位帮你摆脱“秋咳”困扰
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