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影响呢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影响呢
一般来说如果你是母乳喂养,母乳量不够,宝宝就有可能出现黄疸,原因是宝宝体内水分不够,无法通过排便消除血液中的胆红素。
如果你的宝宝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请医生建议改善你母乳的技巧或增加一些配方奶粉,增加哺乳次数,让宝宝得到足够的乳汁。
另外有的宝宝哺乳没有问题,可是乳汁中的一些物质可能对宝宝肝脏处理胆红素不利。如果胆红素含量比较高就要暂停喂乳,等降下来再喂。
千万别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水
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
对于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吃是头等大事,很多家长都做足各种准备。不少孕妇入院的待产包里都塞着葡萄糖粉或奶粉。
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绝对不应该是葡萄糖水、普通的水或者是奶粉,而应该是母乳。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在奶水不足、乳头下陷、剖腹产的情况下也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哪怕是部分母乳喂养,也能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母乳不足,也不提倡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喂奶,因为这会减弱婴儿的吸吮力以及对母亲乳头吸吮的兴趣,还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所以提倡用杯子和汤勺喂水或奶。
美国儿科医学会也明确反对给黄疸婴儿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类液体,因为这会加重黄疸。消化道充满葡萄糖的婴儿会没有胃口吃奶,吃奶次数和量都会降低,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疾病加重。
新生儿黄疸无需停喂母乳
还有一些地方流行给新生儿喂黄连水,寓意“先苦后甜”,而且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专家指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俗,黄连性偏凉,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全,吃多了当然有毒性。另外,所谓的先苦后甜的说法更没有科学根据,因为新生儿味觉发育还不完全,对苦和甜的感觉并不灵敏。
另外,很多人认为新生儿患了母乳性黄疸,就要停喂母乳。对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新生儿黄疸的建议是:
加强喂养次数,保证每日12次,黄疸通常不构成停喂母乳的原因,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大约是200个宝宝中会有一例,且无论是否给予治疗,都基本没有影响宝宝健康的可能。
早开奶,勤吸奶、保证孩子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非常好的措施。
孩子黄疸能喝葡萄糖水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脑损伤。一般如果是黄疸,早期新生儿的黄疸,出生一周以内纯哺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是母乳不够喂养不够,小孩的大小便比现在减少,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皮肤弹性明显的变差,黄疸进展比较快,这说明他的喂养不够,大小便排出减少有对于黄疸的排泄也是有影响的,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补充喂养,像可以补充葡萄糖水或者是奶粉的喂养。如果是喂养足够了,有可能黄疸会下降一些。
如果是黄疸持续升高,这种情况有可能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要及时干预治疗了,所以新生儿黄疸,如果是喂养不够,是可以适当的补充,喝一些葡萄糖的水进行营养的水分的补充的。
宝宝黄疸高都会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5、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黄疸有症状
在新生儿黄疸中有一种称为母乳性黄疸。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而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新生儿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
1、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
2、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3、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4、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停奶三天能降多少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4-12周方消退,如果是母乳性黄疸一般是要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宝宝的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然后可以停母乳三天左右,黄疸下降大概是50%左右,大概就是下降一半左右,黄疸就是明显在下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继续喂母乳,黄疸有可能再次反弹,但是一般反弹的程度不会超过前一次高峰期,所以一般母乳性黄疸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
千万别给新生儿喂葡萄糖水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生时常见的生理现象,有人说宝宝一出生就应该喂食葡萄糖水,这样可以改善黄疸症状。还有人认为孩子一出生就要喝黄连水,寓意“先苦后甜”。到底新生儿第一口食物应该吃什么?
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
对于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吃是头等大事,很多家长都做足各种准备。不少孕妇入院的待产包里都塞着葡萄糖粉或奶粉。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表示,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绝对不应该是葡萄糖水、普通的水或者是奶粉,而应该是母乳。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在奶水不足、乳头下陷、剖腹产的情况下也要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哪怕是部分母乳喂养,也能对婴儿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母乳不足,也不提倡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喂奶,因为这会减弱婴儿的吸吮力以及对母亲乳头吸吮的兴趣,还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所以提倡用杯子和汤勺喂水或奶。
美国儿科医学会也明确反对给黄疸婴儿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类液体,因为这会加重黄疸。消化道充满葡萄糖的婴儿会没有胃口吃奶,吃奶次数和量都会降低,从而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导致疾病加重。
新生儿黄疸无需停喂母乳
还有一些地方流行给新生儿喂黄连水,寓意“先苦后甜”,而且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专家指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俗,黄连性偏凉,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全,吃多了当然有毒性。另外,所谓的先苦后甜的说法更没有科学根据,因为新生儿味觉发育还不完全,对苦和甜的感觉并不灵敏。
另外,很多人认为新生儿患了母乳性黄疸,就要停喂母乳。对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新生儿黄疸的建议是:
加强喂养次数,保证每日12次,黄疸通常不构成停喂母乳的原因,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大约是200个宝宝中会有一例,且无论是否给予治疗,都基本没有影响宝宝健康的可能。
张思莱表示,早开奶,勤吸奶、保证孩子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非常好的措施。
母乳性黄疸降下去又会升上来吗 母乳性黄疸为什么反复
母乳性黄疸通常指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消退,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这种母乳性黄疸一般称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多年来人们对于它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它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跟母乳成分是有关系的,因为母乳中可能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这种酶在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收增加,导致黄疸。另外母乳性黄疸有可能跟遗传是有关系的,然后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内的菌群是缺乏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的菌群,使肠肝循环负担增重,从而会导致黄疸的反复和加重,具体原因目前不是很明确的。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不停母乳多久能退完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如果是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是明显的消退的。如果是继续母乳喂养,黄疸有可能会反复。一般如果是母乳性黄疸,是要排除其他所有的可能会引起黄疸的一些病理因素,然后宝宝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持续地升高,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是需要光疗的,如果是十五以下的黄疸,是不需要停母乳,大于十五小于二十,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一般基本上停三天左右的母乳,黄疸可以下降一半左右。
新生儿黄疸降了又升是咋回事 新生儿黄疸可以喝葡萄糖水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导致脑损伤。一般如果是黄疸,早期新生儿的黄疸,出生一周以内纯哺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是母乳不够喂养不够,小孩的大小便比现在减少,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皮肤弹性明显的变差,黄疸进展比较快,这说明他的喂养不够,大小便排出减少有对于黄疸的排泄也是有影响的,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补充喂养,像可以补充葡萄糖水或者是奶粉的喂养。如果是喂养足够了,有可能黄疸会下降一些。
如果是黄疸持续升高,这种情况有可能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要及时干预治疗了,所以新生儿黄疸,如果是喂养不够,是可以适当的补充,喝一些葡萄糖的水进行营养的水分的补充的。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
黄疸是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皮肤、巩膜、粘膜变黄。原因是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化学产物,由于新生儿期的某些特点,它逐渐升高导致皮肤、巩膜、粘膜黄染。不同种族、不同肤色都会发生黄疸,尤其以我们东亚人多。我国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比例在足月儿大概50%,早产儿大概80%。
黄疸对新生儿的伤害,轻微黄疸对大部分宝宝没有什么伤害,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严重的和一些高危因素存在的黄疸就可能对宝宝产生危害,最可怕的就是胆红素入脑造成的神经损伤。母乳喂养与黄疸,因为母乳喂养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明显。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加重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而并非母乳本身。
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检查喂养方法是否恰当,良好正确的喂养方式和量可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轻黄疸程度。这时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8-12次/天(即2-3小时1次),每次尽量达到30-60ml奶量。如果努力后仍存在喂养问题请咨询儿科医生。
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 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 生后24 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 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 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 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 呼吸衰竭 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 脑性 瘫痪 等后遗症。
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能退
母乳性黄疸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怀孕时,一般无特殊疾病史。黄疸常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黄疸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黄疸经4-11周后可自行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疸大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在第6-9天内可完全消失。黄疸患儿的其他方面大多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无异。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疸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疸往往是轻度的。以后,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疸亦不出现。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3-10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疸也会同样消退。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应消退时未见减轻,或减轻后又加重,并持续数周或数月,而其它方面均为正常,此为母乳性黄疸。
怎么判断母乳性黄疸,有如下的方法:
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10~30mg/d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目前尚缺乏特殊实验室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只能先将各种引起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如母婴ABO血型不合、败血症、窒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及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等少见病进行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