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治疗盗汗

怎么治疗盗汗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可佐膳。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再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笼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此方适应于男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3、金针菜50g,瘦猪肉150~200g,酱油、豆粉、盐、味精等适量。将金针菜、瘦肉洗净,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酱。加入酱油、盐、豆粉、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放入碟内摊平。将碟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熟。可佐膳。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盗汗、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血、养肾的功效。

4、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凡肾虚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较多的福临门冬虫夏草4克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肾虚盗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5、虾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每服3~6克,1日2次。”

6、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盗汗之人,宜常食之。

7、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盗汗吃枸杞有用吗

中医学认为盗汗是阴虚内热,津液外泄所致,那么治疗应该从滋阴降火入手,而枸杞是中药的一种,它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是养肝、滋肾、润肺,还能够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因此枸杞子它能够滋阴补肾,对于治疗盗汗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盗汗吃枸杞是有用的。

治疗盗汗的偏方

(1)敷脐疗法。先将肚脐周围擦干,然后取新启封的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粘紧即可,3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肾养阴。

(2)敷足疗法。①酸枣仁、五倍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于就寝前取药粉20~30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双足心,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翌晨取下,一般连续3~5次可愈。可养阴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吴萸10克,米醋适量。将吴萸研为细末,每取适量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伤湿解痛膏固定,每日1剂,连续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结核病盗汗、发热。

(3)填脐疗法。①五倍子5份、朱砂3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肚脐孔,然后用麝香止痛膏外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连续换药2~4次可使汗明显减少,直至痊愈。可收敛止汗。②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酒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1次,连续5~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肺结核盗汗。

(4)浴足疗法。①伸筋草、麦秆各适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五味子、银杏叶、黄芪各等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益气止汗,适用于盗汗。

按摩哪里对肾脏好 按摩复溜穴

位置:在太溪穴上2寸,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一切按摩方法皆可。

按摩功效:按摩复溜穴具有治疗肾脏疾病,腰痛的作用,对尿毒症的氮质血症也有效,还可以治疗盗汗,水肿,腹泻等。

晚上盗汗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盗汗属于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对于盗汗中医学认为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睡觉时大量汗出,精液外泄,如果盗汗时间较长可引起津液亏虚、气虚,因此患者可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治疗盗汗,使用滋阴、清热、补气的一些中药。

中医怎么治疗盗汗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

用猪腰1枚,细切,入人参15克、当归120克,同煮熟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梧子大,每30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丸佳。(虚证)

莲子7粒,黑枣7枚,浮麦l合,马料豆1合;用水2碗,煎8分,服之乃愈。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盗汗

中医治疗盗汗方1

黄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功效提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中医治疗盗汗方2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黄味甘,性寒,滋阴凉血。乌鸡味甘、性平,补虚劳亏损,治消渴,恶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阴止盗汗的作用。

小儿盗汗的护理方法如下:

(1)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可在户外活动,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2)大力提倡母奶喂养。

(3)早产儿、双胎,经常腹泻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儿应注意加用维生素D。

(4)北方农村或寒冷的地区要按计划地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吃D剂”的预防佝偻病措施。

盗汗喝黄芪有效果吗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黄芪补气可以固表止汗,因此黄芪可以用来治疗盗汗,但是黄芪不宜单独使用,需配合滋阴药,比如生地、麦冬同用来治疗盗汗。

相关推荐

晚上盗汗怎么治疗

一、治疗盗汗的偏方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二、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三、黑豆浮麦汤 材料:黑豆50克,浮小

什么是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中医运用脐疗的方法治疗盗汗效果非常显著,盗汗病人应注意自我养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食疗调养。 盗汗的原因是什么 盗汗主要是因为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虚则阳盛,虚热内生,阴气空虚,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护卫,肌表不密,荣中之火独旺于外,蒸热,迫津外泄则汗。醒则气

盗汗的食疗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下面介绍几种盗汗食疗法: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

产后盗汗可按摩治疗

1、足底部反射区 按摩部位: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双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胸椎、腰椎、骶骨、子宫。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食指外侧缘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缓解困倦气短 治疗盗汗

日常多饮黄芪水还能起到提神的功效,有气短状况的人群会明显感觉到症状在逐渐消失。将黄芪与适量的防风,生姜一起煎服,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增加适量的浮小麦和麻黄根,用水煎服能有效治疗盗汗的情况。

盗汗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 心为汗。由于房事不节,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当此之时,治宜滋阴降火。 盗汗钩玄 缘起 恰逢《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程结课,老 师令学生各准备综述一篇。思来想去,无处下笔,忽念平素侍诊抄方之际,遇盗汗之病人恒多,虽曰小病,却令人为之颇感苦恼,何不以此为题一试。 之后试着百度了一下“盗汗”,发现有很多盗汗的病人在网上提问求助,回答是有,但

桑螵蛸有什么功效

治疗肾亏 中医学认为,肾以封藏为用,肾气应固秘,肾精应封藏。若肾阳虚弱.肾气不能固摄,就会导致遗精、滑精、早泄、遗尿、尿频。 桑膘峭能补肾助阳,固精止遗,为治疗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所致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的常用药物,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覆盆子等同用以固精止遗,与益智仁、龙骨、远志等配伍以缩尿止遗;也能用以治疗妇女腰酸带下等症。桑燎峭也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可于 肾气不足、肾精亏虚的阳痿。 治疗小儿遗尿 桑螵蛸对功能性的遗尿有很强的治疗效果,而小儿的遗尿多为功能性的遗尿,用桑螵蛸治疗最为恰当。 常见的治

耳鸣盗汗怎么治疗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 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 而耳鸣有很多原因,在老年人都属于肾阴亏虚,在年轻人以实症多见。因此呢,如果耳鸣属于老年人阴虚型,阴虚不能濡养于耳,同时伴盗汗的话,可以从滋阴补肾的方面来进行治疗

盗汗的中医治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

盗汗泡脚有用吗

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亢盛,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由此可见睡觉时大量出汗的现象。因此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的病因病机。 而泡脚一般是因为双脚感到发凉,畏寒,借用水的热气、水的温度来达到温暖下肢的作用,因此泡脚的人多属于阳气亏虚。因此对于盗汗的患者是不宜经常泡脚,泡脚对于治疗盗汗来讲意义不大,反而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