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宝宝进行精神奖励
怎样对宝宝进行精神奖励
精神性奖励,主要是妈妈对子女的良好行为给予微笑、点头、抚摸或口头夸奖。主要是通过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来加强其良好行为的。权利性奖励,顾名思义是给孩子以某种权利来作为对其良好行为的肯定。比如,允许孩子提出一项合理要求,并给予满足;委托给他一项“光荣”任务等。满足要求的奖励方式很多,妈妈一般都用过,委托“光荣”任务的方法则用者不多。
这种方法之所以能起到奖励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满足孩子被信任和被尊重的需要。可惜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妈妈不是把交给孩子一些任务作为奖励方式,而是作为惩罚手段,其结果只能使他对工作、劳动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
避免宝宝厌食的方法
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宝宝多吃一口,父母都会无比的开心,因为宝宝是爸妈的心头肉,宝宝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是每个父母最大的心愿。但宝宝不喜欢吃饭甚至厌食也多半是爸妈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所造成的。因此要让宝宝爱上吃饭,避免厌食父母也应该学会科学育儿。
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儿童建立进食时的愉快情绪,促进胃肠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和消化功能,增加食欲。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解释疏导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在自行进食时,父母不要训斥孩子或包办代替,更不要采用强制手段让小儿进食,不让小孩子边吃边玩边看画册,也不应给小孩子多吃零食。
2培养孩子进食兴趣,尽量提供孩子爱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对年幼儿童,可在大人协助下尽量让孩子自己进食,增加进食兴趣,促进食欲。还可安排孩子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共同进食,并在进餐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3进食前半小时不让孩子做剧烈活动或听紧张的故事,让孩子集中精神进食。
4当孩子不愿进食时,家长不必强迫进食,等孩子饥饿而有食欲时再进食。
5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奖赏。家长可记录孩子每天的食物摄入量,这样能清楚地反映孩子进食情况,当孩子饭量增加,则给予奖赏,如带孩子郊游、看电视、讲故事等。
所以要想让宝宝避免厌食的问题出现,多吃饭,胃口好,父母不仅要科学育儿还要在饮食上下点功夫,这里有几句话与爸妈共勉:宝宝的食物应以天然食品为主,田里长的,菜市买的,家里烧的最可口。
赞美不如鼓励正确表扬孩子
赞美,鼓励,大不相同
很多父母以为赞美就是鼓励,其实赞美跟鼓励并不相同,赞美可能会使人挫败、气馁,但鼓励就不会出现这些负面的效果。为了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赞美与鼓励的目的与效果。
赞美是一种奖赏方式,是在竞争后获得的东西,它只提供给胜利者与最优秀的人。赞美型的父母常对宝宝说:“如果你做了什么什么,你将会得到奖赏!”而这些事往往是从父母的观点与角度出发,认为那是不错的事情,所以赞美是一种促使宝宝去追求外在奖赏的方式,尤其是父母所认定的好的事物。
鼓励是针对宝宝的努力或进步所做的,当然也包括小小的进步,只不过,重点在于对宝宝潜在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上,所以说,鼓励是一种促使宝宝发挥及贡献自己潜能的方式。鼓励型的父母对宝宝与别人之间的比较不太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宝宝是否能够自我接纳?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困难?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宝宝发现自己有价值。因此,鼓励是通过内在的自我奖励来激励宝宝的,和赞美是不一样的。
别让赞美害了孩子
赞美和处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方法,过度信赖赞美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带来破坏性的效果,使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他人的意见与评价上”的观念:一些顺服型的宝宝往往就是秉持着这种信念长大的,他们大多以能成功赢取他人的赞美为乐,不过,接下来的后果是,赞美可能使得这些顺服型的宝宝感到气馁、挫败,因为他们并不会每一次都获得赞美。
宝宝也可能变成只有在赞美之下才愿意合作的小朋友;如果没有得到赞美,他们可能会停止付出和贡献,而且也可能不自觉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在能取悦他人的时候,我才有价值。”这种观念对宝宝未来的人格发展是有害的,因为它让宝宝有忽视自我的想法,成为追逐取悦他人的爱好者。
拥有这种信念的宝宝也容易产生挫折感,因为他们不可能一直顺利地达到大人的标准,所以越来越少的赞美让他们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赞美,就有可能出现更差的行为表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被赞美,是刻意去证明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害怕不能再得到赞美,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不想费心去博取赞美。
有些宝宝长大之后会出现怨恨权威的个性,可能就与这样的成长过程有关。当父母用赞美的方式“控制”他们时,有些宝宝会拒绝再表现出那些被期望的行为,甚至试图做出相反的行为或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如自暴自弃,其实他们是故意用这些不合适的行为,来“击败”赞美型的父母,使他们的控制意图无法得逞,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
宝宝喂食要注意什么 宝宝喂食的重要9原则
碰到喂食困难的宝宝,我们会分成不同的类型宝宝,每种类型有不同的方式处理,在此,提供一些用餐原则,不管是哪一类型的宝宝都适用。
父母决定地点,时间,和孩子吃什么。但吃多少由孩子决定。不要以大人眼中的分量决定小孩该吃多少。
喂食时,让孩子远离噪音和干扰,并使用高脚椅来帮助局限孩子。儿童餐椅应在餐桌旁,鼓励孩子在用餐的时间坐在那里吃饭。家长可以提供玩具让孩子安静坐下,但一旦开始进食,玩具应被拿走。
两餐之间的间隔允许3至4小时,避免提供像果汁、牛奶等的点心,渴的时候,只提供水。对于幼儿而言,进食的时间配合家长吃饭的作息;典型的喂食频率是三餐加下午点心。
不要强迫或惩罚性的喂养孩子,不要以谈条件或恳求的方式让孩子吃东西。
当用餐时间开始时,应该在15分钟内开始进食,用餐时间不超过30至35分钟,用餐时每次以少份量,重复给予。
配合儿童的口腔动作发展来提供适合的食品,例如:牙齿的发育不完整时就不该提供坚硬的食物,对幼儿也不该给予大块食物
尊重孩子有对新食物害怕的倾向。在放弃前,至少尝试10到15次。当孩子吃了新食物,对于幼童可用赞美作为奖励,对于较大儿童可能以一个小玩具或贴纸作为奖励,不要将食物来作为奖励良好行为的奖品。
到了一定年龄,小孩应该有自己的汤匙和儿童餐具,鼓励其自我进食。
使用有沟槽的围兜来接住进食时掉下来的碎片或在高脚椅下铺上报纸,不要在孩子每吃一口后,就用餐巾帮他擦嘴,以免打断用餐情绪。
一周岁宝宝的独特早教方法
一周岁的宝宝就像开头小编说的一般不论是练习行走还是练习爬行,宝宝的意志力都是非常的坚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贯穿其中。那么妈妈们在进行早教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开始教授。
(1) 让宝宝早学习行走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尤其是好玩的玩具,可以吃的干净水果、会发出声音的铃铛、锣鼓等等都是可以分散宝宝注意力的,这时候看看宝宝还会不会受到诱惑,看看宝宝可以顺利的通过你所设置的障碍物没有,每天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宝宝走路,看看宝宝的活动能力是不是比较有待提高。
(2) 运动细胞的开发和锻炼主要就是要看妈妈们花时间陪伴宝宝,然后让宝宝感受到行走所带来的乐趣,最后宝宝一定会喜欢上运动的哦!妈妈们可以拉着玩具陪伴宝宝一起练习走路,宝宝刚开始走得比较慢没有关系的,只要宝宝愿意跟着你一起拉玩具走路就可以了,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3) 妈妈们让宝宝扮演搬运工的角色,把轻的物体搬运到另一边去,如此反复的搬运东西就可以了,不过在宝宝搬运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过于疲劳可以让宝宝休息一会,补充体力之后再来继续运动。
(4) 妈妈们可以牵着宝宝的小手尝试着去走楼梯,不要担心宝宝会走不稳,只要让宝宝一边走一边看就好了,提脚的过程中要稍微的慢一些,然后在提另外一边的脚就可以了,宝宝会很高兴的,尤其是妈妈们要鼓励宝宝,给与一定的奖励,例如一个亲吻或者是拥抱都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宝宝会很喜欢的。
孩子含饭怎么办 避免注意力分散
对于含饭的宝宝,切忌让孩子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饭,宝宝注意力分散后,自然会降低对吃饭的欲望。所以家长就餐前把电视关掉,将玩具收起来,然后为宝宝摆放安全、可爱的餐具,为他提供练习使用餐具的机会。全家人愉快地围坐在餐桌旁,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引发宝宝用餐的兴趣。建立奖励机制,宝宝有进步时,给予奖励。
如何让宝宝养成乘坐安全座椅的好习惯
一、 提前熟悉。刚买回家的儿童安全座椅不要急着安装,先放在家里的沙发上或床上,让孩子坐坐,习惯一下,同时,乘着这个机会,告诉孩子,座椅是宝宝专用的,是保护宝宝的。
二、乘车出行,在给宝宝说去哪里的同时告诉宝宝要坐自己的椅子,和大人一样。爸爸、妈妈都自己坐,有单独的椅子,宝宝也有自己的椅子。
三、转移注意力。可以用零食或玩具将宝宝的吸引力转移到宝宝感兴趣的地方,也可以给宝宝唱歌、讲故事等比较生动的方法让宝宝忘记自己已经做在安全座椅上了。为孩子的安全考虑,坚持是肯定有效果的。
四、夸奖和鼓励。采用夸奖和奖励的方法来鼓励宝宝,比如夸宝宝坐在安全座椅里非常漂亮之类的,让宝宝觉得坐在安全座椅里是一件很棒的事;或者以宝宝喜欢的东西来进行交换,这个方法对稍微大一点的宝贝非常管用。
五、灌输道理。先给宝宝讲道理,灌输正确的安全出行理念,也可以告诉宝宝:这是你的专座,别人都不能坐的。
六、以身作则。出行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每次乘车时都要系好安全带,用行动告诉宝宝,坐安全座椅和系好安全带是必须要做到的。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宝宝不愿意坐儿童安全座椅就把安全座椅闲置在一边。可以多参考以上方法,逐渐从行为和观念上引导宝宝,让宝宝理解和习惯自己的座椅,养成安全出行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宝宝午睡习惯
首先,午饭过后,不要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或者是做一些容易让宝宝精神亢奋的事情,也不要开电视。
其次,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可以拉上窗帘,让宝宝躺在你的身边;或者是可以给宝宝轻轻的哼唱摇篮曲或者是讲故事。如果宝宝不肯睡觉,那么可以给宝宝一些奖励,比如在午睡过后带他去玩,或者是给他一些奖励等。
最后,家长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要先做好榜样,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的话,那么培养宝宝的午睡习惯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一些的。
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午睡的话,那么家长们也不必强迫孩子午睡,因为有一部分的孩子是属于睡眠需求比较少的。所以家长们只需要让孩子保持规律的睡眠就好了。
多动症心理治疗法都有哪些
1、自我控制训练
多动症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减少多动症患病时间,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
2、鼓励法则
鼓励一般是以精神或语言的刺激为主,促使宝贝自愿、主动地去尝试或重复那些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他听家长的话去做一件事了,就及时表扬他,增加他这种行为的产生。但此法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要配合其他办法共同使用,而且要经常使用。
3、奖励法则
除了鼓励之外,当宝贝出现了符合规则的好的行为习惯时,也要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让宝贝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促进他进一步形成好习惯。奖励的方法也可投其所好,多种多样的,比如宝贝喜欢汽车,就告诉他每次做得好,就可以得到1分,做得不好就减去1分,当累计得到5分时,就可以给他买一辆小汽车。随着汽车的增多,宝贝自己也会有成就感,而这些良性的感受会促进宝贝的自控力提高。
4、消退法则
所谓消退法,就是对宝贝的行为不理不睬,不过分关注,让其自然消退,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配合其他方法使用。比如,宝贝大发脾气或挤眉弄眼时,如果家长训斥或大骂他,反而会让多动症越来越强烈。这时,要对他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只是轻描淡写的引导,这样他的不恰当行为反而会消退。
5、支持疗法
这一疗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用来帮助患儿解脱受挫折以后的情绪抑郁和由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对患儿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多动症有所好转,就给予奖励。
奖励孩子夸比给管用
杨女士的女儿宁宁今年4岁,最近,宁宁不管干什么都要奖励。写字、画画、自己刷牙、叠被子,帮着摆摆碗筷什么的,都得以给钱、买玩具、买零食的方式给予物质奖励才行。原因就是因为她爸爸太忙,一回来就买这买那给宁宁“补偿”闹的,而宁宁呢,也是越大越知道了钱的“好处”。这样做,总有一天会把宁宁惯坏的。
美国妈妈:多种奖励并行
凯希女士的儿子布赖恩今年6岁。前段时间,布赖恩的老师告诉凯希,说布赖恩在班里不爱读书,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问其原因,布赖恩说,他不好意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答问题或者大声朗读,他怕答错或读错了被别人笑话。
为了鼓励布赖恩克服心理障碍,妈妈给他特制了一张日历表,如果他当天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可以得到1颗星。如果一个星期他能得到3颗星,就可以在周末时得到奖励,到商店去买他喜欢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个星期得了5颗星,他就可以得到最高奖励,在周末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看电影、到餐馆吃饭、打球、去游乐园,全家人都得服从。此外,他还可以晚半个小时上床睡觉,多玩一会儿电子游戏。
事实证明,这样的奖励很有效,几个星期后,布赖恩变得自信多了。
专家点评:“夸”比“给”管用
专家指出:一般来说,深受小朋友欢迎的奖励有精神奖励、情感奖励、活动奖励和物质奖励等。精神奖励包括对孩子成长表示鼓励、肯定、满意、赞叹、尊重、佩服和欣赏等;情感奖励包括微笑、拥抱、拍肩、关注、抚摸、鼓掌、眨眼等;活动奖励包括与妈妈一起去公园、一起玩,听大人讲故事,跟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等;物质奖励包括买冰淇淋、球、书、杂志,特别的零食、玩具、服装等。
有的父母认为奖励就是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给孩子的奖励越多,就越会让他们延续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心理学家多年的观察发现,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奖励,年龄越大的孩子越是这样。过多的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得到奖励的东西上去,而不是出现父母希望的行为。所以,奖励要多样化,同时,孩子越大,父母越要注重情感和精神奖励,一定要尽量避免把奖励局限于“物质”领域,少用“讨价还价”的形式进行。
比较中国父母,美国父母很喜欢口头鼓励孩子,“你做得真好!”“太棒了!”“你真聪明!”这类表扬孩子的话常常挂在父母的嘴边。但专家认为,虽然父母的口头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如果再加上其他方式的奖励就会更有效。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买新玩具、买新球鞋;也可以是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玩电子游戏、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到公园游玩或打球;还可以是让孩子享有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权利,如决定全家周末的活动、选择到哪家餐馆吃饭、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等。
采用多种奖励方式,从长远来讲能够更好地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而给孩子主导权,让他们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