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并非越快越好
降血糖并非越快越好
把血糖管控在正常的范围内,让新陈代谢回到正常的轨道,对于防止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是极具意义的。如果让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是很多糖尿病病友关切的问题,但很多人都会疑问,是不是降得越快就对身体越有利呢?
40岁的李先生,有糖尿病家族史。自恃年轻体壮,平日好吃善饮,烟酒无度。前不久单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2.0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6.0毫摩尔/升,确诊为糖尿病。为了使血糖尽快降下来,他开始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数日后自觉头昏头沉,午餐前心悸、乏力、出汗。化验血糖:空腹6.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9.0毫摩尔/升,午餐前血糖7.0毫摩尔/升,均基本正常。按理讲,该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降得比较满意,也无低血糖出现,为何却出现不适症状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胡肇衡解释说,患者此前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组织细胞对高血糖状态已经适应,一旦血糖在短期内迅速下降,患者不能一下子完全适应,因而会出现轻度头昏、头晕;另外,血糖下降,还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出现心悸、出汗。实际上,上述种种症状皆是机体对内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症状会逐渐消失。事实上,血糖下降过快,很容易矫枉过正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出汗、饥饿,严重的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乃至死亡。低血糖也可引起心动过速及心律紊乱,诱发心梗及猝死。不仅如此,低血糖还可引起反跳性高血糖,影响对血糖的平稳控制。
有学者认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老年由于机体各脏器调节功能下降、神经感觉衰退,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症的发生率较高,危害更大。有鉴于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宜适当放宽,即空腹血糖低于8.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毫摩尔/升就可以了,目的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血压降不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一点,吃药 3、4 天,血压没有明显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叫「降压效果不好」。
降血压并不是越快越好,医生在开始治疗时,一般会期待血压在数周到数月内降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所以,不要觉得用几天药血压没有明显改善就是药物不合适,就要换药,不利于血压控制。
婴儿奶粉并非越贵越好
价格再贵奶粉也比不上母乳
很多妈妈认为,价格贵的奶粉添加的成分更全面更先进,所以就把价格高低作为评判婴儿奶粉好坏的标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南庆贤指出,奶粉仿得越像母乳,成本相应越高。但现有科学对母乳的研究还不够,所以无法评判哪种奶粉最接近母乳,厂家和官方都没有相关标准,“仿生”程度通常只是厂家自己的宣传。所以再贵的奶粉、宣称营养再全面的奶粉也不能等同母乳。如合生元奶粉中添加的水解蛋白对婴儿确实有好处,但它不是标准中经过验证的强制成分,它究竟有多少好处是无法科学判定的。
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要迷信越贵越好,而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别被新名词新概念迷惑
目前,婴儿奶粉的新名词、新概念五花八门。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要过度纠结于厂家宣传的新成分、新概念,只要关注核心成分,选择适合宝宝口味的品牌即可。
何计国介绍,婴儿奶粉有些成分是强制添加的,要符合一定的上限和下限,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厂家作为卖点的很多成分其实是自行添加的,如DHA、ARA 和胆碱,但这些是公认的能让奶粉更接近母乳的成分,购买时可以考虑在内。而有些洋名词、新概念不要全盘相信,因为效果没有经过验证。此外,少数厂家还推出了4段奶粉(3到7岁),其实在国家标准中是没有4段奶粉的概念的,3岁以上宝宝完全可以吃成人奶粉。
开封后尽快食用
面对奶粉长短各异的保质期,南庆贤指出,奶粉保质期通常不宜超过两年。但最新的婴儿奶粉标准正在修订,他提醒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关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奶粉买回家后最好尽快食用,如400克的奶粉开封后最好在两周内食用,900克的则在一个月内食用,并且要密封保存,否则容易结块。
奶粉中益生菌很难存活
有些加入了益生菌的奶粉提示“用高于35度的开水冲调可能影响益生菌的效力”。对此南庆贤指出,活的益生菌不能遇开水,但奶粉中活的益生菌很难存活。因此不必在冲泡时小心翼翼。他指出,水温其实涉及到奶粉溶解度,现代化工艺的奶粉通常用热水可以完全溶解。
蜂蜜越贵并非越好
蜂蜜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含糖类(占蜂蜜总量的3/4以上)、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蜂蜜的优劣主要和蜂蜜的真假、纯正度、浓度、是否发酵及是天然成熟蜜还是加工浓缩蜜等标准有关,并非价钱越高质量就越高。正规养蜂场的野生蜂蜜和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罐装蜂蜜比起来,营养价值是一样的。
贵是因为少 不是因为好
杨大妈每次去超市买蜂蜜总是挑贵的,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事实如此吗?
解析:中国蜂蜜产品协会副会长郭利军说,贵的蜂蜜并不是贵在营养上,而是因为有些蜂蜜的产量比较少,大家需求量比较高,所以才贵。所以买蜂蜜没必要追求高价。
凝固的蜂蜜未必是坏的
张阿姨买的蜂蜜,才吃了3个月,蜂蜜就像猪油一样凝结了,倒都倒不出来,这样的蜂蜜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
解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冯双庆教授介绍,蜂蜜结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蜜源不一样,结晶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很容易结晶,有的不太容易结晶。而且结晶的状态也不一样,比如五味子蜜,它是五味子花粉中提取出来的,它的结晶就呈羊脂状,看起来像猪油一样。
结晶的蜂蜜也很正常
小孙家的蜂蜜在瓶底出现了白色的结晶,这是正常现象吗?
解析:中国蜂蜜产品协会副会长郭利军说,蜂蜜是一种高浓度水分很少的东西,在13℃~14℃时,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底部就会有局部变白。好蜂蜜的结晶拿筷子取出来后放在嘴里瞬间就能融化,放在手上,一抹就开,一点颗粒都没有。如果是掺糖的蜂蜜,结晶抹开后,就有小颗粒。
看着像啤酒的蜂蜜要扔掉
李女士家的蜂蜜出现了厚厚的白沫,跟啤酒似的,吓得她赶紧扔掉,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析: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闫继红说,正常蜂蜜不应该有很多的白泡,出现白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灌装过程中被撞击,进去了一部分空气,有微量的白泡是比较正常的。而泡沫量非常高就是化学反应的产物,也就是说蜂蜜酸败了,这样的蜂蜜就要扔掉了。
高血糖并非就是糖尿病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火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准确的说,糖尿病属因胰岛素分泌活性的缺乏或是胰岛素抵抗等原有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血糖高是糖尿病吗?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例如如下几种情况:过度兴奋、过度体力活动、发热、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应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飙升等暂时性的血糖变化。
人流并非越早越好
人流越早越好吗
人流手术过早做是不太好的,过早做人流因胚胎刚刚发育,还很小,很轻易发生空吸或漏吸,造成手术失败或流产不完全,结果还得进行清宫,多遭一次痛苦。
但是在符合人流手术指征后越早做人流是越好的,一般在怀孕后的35-50天做人流最好,这个时候做人流的伤害相对来说最小。由于这个时间段的孕囊不大,医生可通过可视技术将孕囊吸出,对身体的伤害小、手术风险低,女性术手身体恢复也快,相应地手术用度也会低一些。通常情况下怀孕90天以内都可以做人流,但是怀孕时间越长,胎儿越大,那人流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天然也大,相应地手术用度就要进步。但是,并不是说做人流是越早越好,好比怀孕不足35天做人流就是不恰当的,由于此时胎儿还过小,很轻易造成漏吸胎儿的情况发生。
人流过早有什么危害
空吸、漏吸
由于胎儿刚刚发育,胎儿不大,过早的做人工流产容易发生空吸、漏吸的现象,这样会造成手术失败或流产不完全,这样以来就得进行二次清宫,给患者带来多一次的痛苦,造成二次伤害。
容易误诊
如果怀孕时间太短,子宫的改变并不是非常明显,如果用免疫抗凝法检验尿液或B超来诊断是否妊娠,也是在停经40天后阳性率最高。因此,过早的判断早孕,容易造成误诊。
情绪影响误诊早孕
过早人流并不是太好,现在许多女性,生活压力打,月经周期不太规律,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推迟月经来潮,甚至有可能延迟40天左右,比较容易误诊为早孕,所以不宜过早人流。
开心果并非越白越好
开心果的学名叫阿月浑子,这种好吃又寓意好的干果,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开心果营养丰富,其种仁含蛋白质约20%,含糖15%~18%,还可以榨油。果仁还含有维生素E,有抗衰老的作用,能增强体质。古代波斯国国王视之为“仙果”,不是没有道理的。传说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时,波斯人全靠吃这种阿月浑子才使军队精力旺盛,连打胜仗。当时波斯牧民在游牧时,必身带足够的阿月浑子,才进行较远的迁移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心果也成为了人们休闲的好选择,许多人都喜欢吃。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开心果表皮应该是呈黄褐色的,而人们常见的那种白色的开心果大都是加工漂白出来的,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产生癌变。可是,目前超市中销售的无论是散装还是袋装开心果,绝大部分仍是白色的,只有一个卖干果的老牌子——洽洽,推出了原色自然不漂白开心果。许多人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其实,色彩上的白,并不代表品质的优良,这种黄皮、紫衣、绿仁的开心果才是品质最好的一种开心果。
据干果销售商介绍,白色的开心果的确是工业双氧水漂出来的,吃多了肯定对人体不好,但现在老百姓基本都只认白色开心果,因为白色开心果看起来洁白干净,里面的果仁也白白胖胖的,很引人食欲。而正宗原色开心果因为样子看上去太过“朴实”,虽然是原装正品,但风头却被整容出来的白色开心果抢尽了,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食品专家介绍说: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食用双氧水是可以的,但在终端产品中不允许含有双氧水成分,这是在国家食用品添加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明确规定的。至于工业双氧水,是绝对不可以添加在入口食品中的。双氧水是工业化过氧化氢的俗称,呈无色透明液体,化学性质较活泼,属于半危险品。多用于织物、纸浆、草藤、竹制品漂白。工业双氧水具有漂白作用,但含有重金属以及铅、砷等有毒物质,食用经工业双氧水浸泡过的食品,会强烈刺激人体的消化道,还存在致癌、致畸形和引发基因突变的潜在危险。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干果的时候,还是要更多地关注健康,而非一味地被外观吸引。纯天然原色的开心果,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牙齿并非越白越好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如果没有它,我们吃东西都很难,生命就更难为继了。但即使是这么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的认识也有很多误区。
第一,认为牙齿越白越好
事实上,牙齿的颜色是由表面的釉质和内层的本质决定的,健康的牙齿本身就是淡黄色的。因此,牙齿的自然美观最重要,与唇型、口型、面型及肤色相协调,并不是越白越好。
第二,东西吃得越多,牙齿越坚固
其实,广东省口腔医院院长章锦才教授指出,各大节假日后,牙痛、牙肉肿痛和出血、牙齿咯伤等口腔急症不得不上医院的人群明显增多,这就是大快朵颐造成的。每次把酒言欢时,最累的除了嘴,还有牙。此时,人们常忽略口腔卫生,藏有各种食物残渣的口腔,自然也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 此外,身心疲劳、抵抗力下降,更为急性口腔疾病“趁乱作怪”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周丽晶说,至少每天早晚两次刷牙,实在来不及,也必须用漱口水或茶水代替清洁口腔;用软毛环形牙刷、毛顶端要圆钝一些;刷时沿牙缝,颤动竖刷,最好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剔牙时,最好不要使用牙签,牙缝小的用牙线,大的用间隙刷;为防牙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半年至1年就应该洗一次牙。
吃水果并非越多越好
食用时间
一般不把水果作为膳食的必要组成成分,甚至可以看成零食,想吃就吃,随意性较大,我们习惯饭后进食,也很合适,并无不妥。食物到了胃里,搅和成食糜,经胃酸和酶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消化,不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变化。
食量有度
考虑到一天膳食的总量,每天进食水果以不超过500克为宜,食用过多,可能要影响食欲,特别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导方针中,把水果作为蔬菜一部分,提出每天的食用量推荐,可供参考:美国农业部的食物消费金字塔:水果2至4份,每份100克;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健康饮食指针:水果2客,每客相当于1只桔子或半只苹果;我国台湾的膳食指南:水果3份额,每份额100克。
降血糖并非越快越好
长期慢性高血糖使身体内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血糖快速降低后,血液渗透压减低,血液中的水分向周围组织转移。可出现眼球屈光度发生改变,引起视物模糊;皮下组织水分增加可表现为轻度浮肿等。
一旦出现低血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慌、乏力、头晕、手抖、面色苍白、出冷汗、饥饿感等,严重的低血糖有可能是致死性的,因此,降糖速度过快有可能招致严重后果。如何掌控降糖速度,应当引起医生及患者的高度关注。
若一味追求快速效降糖对患者有可能是不利的,易导致低血糖反应。低血糖除了刚才说的一些影响外,还而导致反应性高血糖,出现低血糖后的高血糖反应,使血糖忽高忽低,对控制血糖的稳定极为不利,对各种并发症的产生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时,我们的脑组织主要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营养供应,导致自主神经代偿性反应和神经缺糖性损伤,以致脑细胞死亡。长期反复发作的严重低血糖可导致认知功能损害,引起患者性格变异,精神改变等。
低血糖还有可能诱发心律紊乱,诱发心梗及瘁死。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安全平稳的降糖策略,在治疗方案的确定上应该个体化原则,根据糖尿病的类型、患者的年龄、病程、胰岛细胞功能状态、是否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的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症综合考虑。循序渐进、平稳降糖平稳降糖是上策,降血糖并非越快越好。
人工流产并非越早越好
首先,怀孕时间太短,子宫的改变并不明显,用免疫抗凝法检验尿液或B超来诊断是否妊娠,也是在停经40天后阳性率最高。除非有条件检测血内绒毛促性腺激素,方可诊断为早孕。
其次,许多育龄妇女的月经周期不是很规则,容易受情绪、季节的变化或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而推迟月经来潮,有时可延长至40多天才来月经,来此之前还不易确诊是否已经怀孕。
第三,过早做人工流产,因胚胎刚刚发育,还很小,很容易发生空吸或漏吸,造成手术失败或流产不完全,结果还得进行清宫,多遭一次痛苦。
由此看来,停经40天后,经检查诊断确实怀孕,此时做人工流产手术最合适,手术成功率高,出血也不多,痛苦较轻。
孕妇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据了解,现在准妈妈和家属大多怀有一种在怀孕期多吃多补的心理。不论高级白领还是普通工薪族,很多准妈妈都认为,只要是对胎儿有帮助的东西,不论多贵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她们都会买来吃。蛋白粉、叶酸、鱼肝油、铁、锌和钙等微量元素统统买来,而且不少购买的全是进口、知名品牌。根据随机统计,怀孕期间营养品的费用少则4000到5000元,多则高达上万元。
水果过量可能得糖尿病
不少准妈妈喜欢吃水果,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吃。有的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就在产前拼命吃水果,她们认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将来出生的宝宝还能皮肤好。营养专家指出,这种想法是片面、不科学的。
虽然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并且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饮食糖分含量过高,还可能引发孕妇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孕妇应该有选择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均衡营养。
准妈妈不是准病人
专家指出,就是因为准妈妈吃得太多、太好,而且运动又太少,造成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导致超重。而准妈妈超重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可轻视的,不仅在孕期会造成孕妇并发症增高,不利于胎儿成长,在分娩时,也会有困难。产后还会使孕妇难以恢复,体形过肥。专家建议,超重的准妈妈应及时咨询营养医生,调整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营养调配。
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是健康的,她们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所需的食物和营养即可。有的准妈妈一旦怀孕后,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病人,认为自己缺这少那,于是只要有营养就补。其实对那些身体健康的孕妇来说,她们什么都不缺,最好的就是食补。而对那些身体欠佳的准妈妈来说,也不要盲目乱补,应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另外,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每天都怀有一份健康、愉快的心情,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这才是最有效的。
孕期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营养并非越多越好
现在准妈妈和家属大多怀有一种在怀孕期多吃多补的心理。不论高级白领还是普通工薪族,很多准妈妈都认为,只要是对胎儿有帮助的东西,不论多贵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她们都会买来吃。蛋白粉、叶酸、鱼肝油、铁、锌和钙等微量元素统统买来,而且不少购买的全是进口、知名品牌。
怀孕期间营养品的费用少则4000到5000元,多则高达上万元。不少白领准妈妈每隔二三个月就要去采购一批这样的营养品。据记者了解,白领准妈妈虽然在选购的营养品种类和品牌上不同,但都一致认为选择进口或知名产品比较放心,而不少工薪孕妇也表示,她们虽未必考虑进口营养品,但也会通过多吃来弥补,比如鸡、鸭、鱼、肉等。而且一天吃上好几顿,饭余还吃大量的水果。
水果过量可能得糖尿病
不少准妈妈喜欢吃水果,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吃。有的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就在产前拼命吃水果,她们认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将来出生的宝宝还能皮肤好。营养专家指出,这种想法是片面、不科学的。
虽然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并且有的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饮食糖分含量过高,还可能引发孕妇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孕妇应该有选择地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均衡营养。
准妈妈不是准病人
专家指出,就是因为准妈妈吃得太多、太好,而且运动又太少,造成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导致超重。而准妈妈超重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可轻视的。不仅在孕期会造成孕妇并发症增高,不利于胎儿成长;在分娩时,也会有困难;产后还会使孕妇难以恢复,体形过肥。专家建议,超重的准妈妈应及时咨询营养医生,调整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营养调配。
大多数的准妈妈都是健康的,她们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所需的食物和营养即可,盲目乱补是完全不必要的。有的准妈妈一旦怀孕后,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病人,认为自己缺这少那,于是只要有营养就补。其实对那些身体健康的孕妇来说,她们什么都不缺,最好的就是食补;而对那些身体欠佳的准妈妈来说,也不要盲目乱补,应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另外,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每天都怀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相信自己会拥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宝宝,这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