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睡眠与一些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的睡眠与一些特殊生理现象
不少妈妈发现,刚刚出生的宝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科学统计表明,新生儿几乎每天有有18到22个小时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只有他干扰时才醒来如饥饿,大小便,噪音等等。但也不排除有部分“短睡型婴儿”,睡眠时间比一般婴儿少,甚至不喜欢睡觉,新妈妈们不用担心。新生儿跟大人一样,有的爱睡觉,有的不爱睡觉。但是只要自己的宝宝在不睡眠的时候精力充沛、情绪稳定、食欲良好,睡觉时睡眠有一定的规律,且孩子的体重、头围、胸围、身长等均在正常的范围内,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增长,那么就说明孩子没有睡眠不足问题。
宝宝的睡眠时间也是因人而异,让一个睡不着觉的人硬躺在床上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新妈妈也不要要求睡眠少的孩子一定要睡觉,况且并不能单独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
也有很多新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比如 脱水热、乳房肿胀、 生理性黄疸、螳螂嘴、马牙、新生儿包茎、 生理性体重下降、四肢抽动、 阴道流血、红色尿等方面。对于这些生理现象,作为新生儿的父母首先不要过度紧张,这些生理现象都是新生儿常见的,应了解一下导致这些特殊状况的出现的原因,及时与医生沟通,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妥善的治疗与护理。
新妈妈该怎么护理新生儿
自母体娩出到出生后四周(28天)以内的小儿叫做新生儿。新生儿期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注意精心护理。
第一、注意居住环境。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内温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间,温度为60度—65度左右。
第二,注意冷热护理。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温,平时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第三、注意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损伤,因而接触动作要轻柔,衣着要宽松,质地要柔软,不宜钉扣子或用别针。要用温水擦洗皮肤皱折处,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
第四,注意脐带护理。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第五,要保证充足睡眠。经常变换新生儿的睡姿,以防止头颅变形。
第六,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如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如果时间较长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则应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橘黄色,而呈浅黄色。眼白微带黄色,口腔黏膜微黄,手心、脚心不黄。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患儿还会有反复。病理性黄疸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患儿睡眠、精神不好,有躁动、哭闹不止等。黄疸严重时会出现核黄疸,损伤患儿大脑,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视。
新生儿睡眠特点
(1)安静睡眠状态:宝宝的面部肌肉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的活动。呼吸是很均匀的。小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
(2)活动睡眠状态:眼通常是闭合的,仅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睑有时颤动,经常可见到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运动。呼吸不规则,比安静睡眠时稍快。手臂、腿和整个身体偶尔有些活动。脸上常显出可笑的表情,如做怪相、微笑和皱眉。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在觉醒前,通常处于这种活动睡眠状态。以上两种睡眠时间约各占一半。
(3)瞌睡状态:通常发生于刚醒后或入睡前。眼半睁半闭,眼睑出现闪动,眼闭合前眼球可能向上滚动。目光变呆滞,反应迟钝。有时微笑、皱眉或噘起嘴唇。常伴有轻度惊跳。当小宝宝处于这种睡眠状态时,要尽量保证他安静地睡觉,千万不要因为他的一些小动作、小表情而误以为“宝宝醒了”,“需要喂奶了”而去打扰他。 夜不安眠的外在因素
有很多宝宝夜间不但睡得少,而且白天精神萎靡,不爱活动,那么做家长的就应好好找找原因,细心观察,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病理原因。引起小儿夜间睡眠不好的原因多是非病理性的。
1、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3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的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妈妈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最好到医院做个血钙检查,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尿布湿了、想尿尿
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细心的妈妈观察一下,对症处理,就会解决。
6、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小儿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儿和幼儿同样,可能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一些,约2—3小时交换一次。大人和许多睡整夜觉的宝宝,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而小宝宝无法自我调整入睡,所以就从浅度睡眠中醒来。
排除掉渴饿冷热缺钙腹胀出牙兴奋等等外在因素之后,你的睡不好觉的宝宝,也许只是因为大脑皮层活跃,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何必奢望自己的宝宝是能够自行完成调整的那一个?在断奶之后,或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睡眠现象总归会解决的。
新生儿睡眠的特点
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健全,新生儿睡眠也有其特点。
新生儿睡眠时常可见到他嘴角上翘,有时皱眉,眼皮下的眼球来回动,眼睛闭闭睁睁的,嘴一张一合在吸吮,面部表情很丰富,四肢有时活动。这时你别以为孩子已醒了,这是他身体睡了,脑子还醒着,是正常情况。这些动作未通过大脑皮层指令,是大脑皮层下的中枢活动的缘故,不是病。
正常人睡眠时有浅睡眠和深睡眠两种状态,新生儿的浅睡眠能占睡眠总时间的2/3,而成人则为1/5。上面所说的新生儿睡眠中各种表现是浅睡眠的表现,而深睡眠(熟睡)是呼吸均匀,脉搏次数减少,安静,没有那么多动作,又称静态睡眠。睡眠时间长短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良好的睡眠对新生儿及婴幼儿都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为躯体休息,对他们来讲新生儿睡眠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新生儿离开母体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兴奋,又容易疲劳,所以睡眠对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是很重要的。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20个小时,除了吃奶、哭、排便外,新生儿睡眠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不能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他会烦躁不安,吃奶不好,体重不增,抵抗力降低,由于本身免疫功能差,就会经常生病。
新生儿睡眠特点是不分昼夜,因为新生儿的昼夜人体生物钟还没形成,睡的次数可以有4~5次,即连续睡的时间短,断断续续的,随年龄增长,在大人的抚养下,可以逐步建立有规律的睡眠习惯。
至于具体每个新生睡眠要几个小时,因人而异,不必太教条,太强求与书上一致,只要是小孩子睡醒后,吃奶好,精神好,体重增加,很少生病,就可以了。
新生儿如何护理 新生儿护理方法有哪些
1.口腔清理
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2.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3.脐带护理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4.睡眠护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5.眼部清理
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6.保持恒温
新生儿应在温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应该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要保持在36.5度。
7.注意体位
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他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8.健康环境
新生儿应在通风且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爽,无噪音让新生儿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长“马牙”、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性黄疸等都是正常现象,但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则需立即就医。
怎么看宝宝黄疸退没退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疽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女几乎都有。
其特点是:
①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②血清胆红素测定:足月儿低于12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亦称间接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不超过1.5mg/dl。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
2.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①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②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
新生儿睡眠时间少有什么危害
1、新生儿睡眠时间少的危害之精神状态差
睡眠不足的宝宝精神相对较差,活力不足,比如吃奶时注意力也不能特别集中;若宝宝严重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甚至对脑部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出现体重不增、智力发育落后等情况,若新生儿睡眠特别差,建议到医院检查其原因。
2、新生儿睡眠时间少的危害之不利于生长发育
对于昼夜颠倒的宝宝,建议慢慢纠正过来。因为很多生长激素是在晚上睡觉时分泌的,有利宝宝生长发育,若是昼夜颠倒,扰乱了生物钟,白天分泌激素的水平低,不利宝宝生长发育。
新生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 早产儿 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示:妈妈要给宝宝充足的奶量,让宝宝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宝宝就医。
体重下降 :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示: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如喂养不足、胃肠道先天性疾病等。
吐奶 :新生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比较松弛;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 呕吐 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提示: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注意量和速度,检查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空气吸入。当宝宝吃完奶后,要竖起轻拍背部10分钟,等到 打嗝 后再放回床上。一旦宝宝吐出奶,应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奶吸入气管内。
乳腺大 :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所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提示:当宝宝乳腺肿大时,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头可能被挤破,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
阴道流血 :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粘液分泌物流出。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的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提示:家长不要惊慌,只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就可以了。
鼻塞 :宝宝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提示:父母可用小棉签轻柔地将鼻腔分泌物取出。
尿色红 :出生后2-5天,由于宝宝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 尿布 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提示:妈妈可在两次喂奶期间,加喂些温开水,促使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