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有没有毒 鱼胆中毒怎么办
鱼胆有没有毒 鱼胆中毒怎么办
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并没有特效药物,因此,切不可盲目或随意服用鱼胆。利用鱼胆致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肝功能不全者禁服。发现鱼胆中毒应立即送医救治。
鱼胆有毒吗
鱼胆有毒。鱼胆中含有胆酸、甘胆酸及胆色素和钙盐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因此在我国民间流传有许多鱼胆的食疗方及药方,但其实鱼胆是有毒的,吃鱼胆可能造成人体多种器官的损害。
鱼胆破了怎么去苦味 鱼胆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书籍记载,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
但是用作中药的鱼胆,都是进行过炮制的,千万不能自行服用鱼胆,特别不能生吃鱼胆,因为生鱼胆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生吃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寄生虫病。另外,鱼胆也是有一定的毒素的,自行服用还有导致中毒的可能。
鱼胆有毒吗 鱼胆中毒的症状
误食鱼胆后0.5小时就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等,如果发现家中小孩误食鱼胆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等救治,当误食鱼胆24左右时便开始出现肝区疼痛、肝大、黄疸、全身浮肿、少尿无尿、肾区疼痛、神经麻痹、昏迷、抽搐等症状,最终导致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鱼胆中毒的治疗方法
人一生病就担心健康问题。为了远离鱼胆中毒,拥有健康,人就要学会养生健身,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健康长寿。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中毒的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肾功能衰竭,度过危险期,等待变性、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后,即可痊愈。在病的早期应洗胃,呕吐严重者应补液纠正酸中毒,但补液时应注意尿量及肾脏功能,对有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按肾衰病人补液方法严格计算液体出入量及电解质的补充。如补液量太大,常加速死亡。必要时作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使病人度过危险期。曾有报道血液滤过治疗重症鱼胆中毒,其装置和操作均较简单,对进食鱼胆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病人,较早采用血滤治疗,效果甚佳。对肝功能异常病儿应给保肝治疗。此外,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
1、对症治疗:催吐、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
2、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透析治疗。
3、保护肝肾功能,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肝泰乐及大量维生素C等保肝药物。
4、重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针对这种鱼胆中毒,人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没健康的身体,不但影响了你的健康,说不定还影响了你的生育能力哦,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吃鱼注意事项 擅吃鱼胆易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用开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土方说鱼胆可清热解毒、明目止咳,所以总有人跃跃欲试。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极强的毒素,这些毒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是煮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轻者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如抢救不及时会造成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鱼胆的大小决定中毒症状的轻重。
鱼胆的用量过度的危害
有的人在清洗鱼时,未将鱼胆去除,结果导致鱼非常的苦,不仅如此,而且还会中毒,一旦中毒对人体造成大的危害,我们来了解鱼胆的用量过度的危害。
1、误食鱼胆,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青、草、白鲢、鲈、鲤鱼等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2、鱼胆汁主要的成分是胆盐、氰化物和组胺。胆盐可破坏细胞膜,使细胞受损伤;氰化物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组胺可引起变态反应。
3、一般认为鱼胆汁毒素能引起脑、心、肾、肝等脏器的损害,严重的鱼胆中毒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过一定量,就可中毒,甚至死亡。 一般吞食500克鱼的鱼胆4~5个或2000克鱼的鱼胆一个即可中毒;吞食2500克鱼的鱼胆2个即可致死亡。
可见,鱼胆中毒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所以就是提醒大家在清理鱼时,一定要小心,防止划破鱼胆,鱼胆是呈现青黄色或青色的。
鱼胆有毒切勿盲目食用
民间有种说法,鱼胆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明目。前几天,63岁的朱老伯花190元买下了一条十四五斤的草鱼,挖出的鱼胆有成人大拇指一般大小。他决定给自己补补,于是把鱼胆捣碎一口喝了下去。
喝下鱼胆后,朱老伯开始腹泻、恶心、呕吐,差点因此丧命。医生说,他这是中了鱼胆的毒。
专家称,近几年,每年都会接诊因为吃鱼胆而中毒的患者。
“鱼胆的胆汁中含有各种毒素,严重的会致命。”专家说,“毒性最厉害的是氢氰酸,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
根据民间的说法,吃鱼胆可以清热,明目,还能治疗气管炎、高血压等。那鱼胆究竟有没有民间传说哪些神奇功效?
专家解释,中医医书《证治准绳》记载,鱼胆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是,淡水鱼的胆汁含有胆盐及氰化物,毒性极强且难以被分解,不论是生吃还是煮熟,食用都会引起中毒,重则导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医生提醒,若误食鱼胆、蛇胆中毒,可快速喝下约500毫升清水,然后以食指或筷子轻轻探喉,刺激喉部神经促吐。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物为清水为止,并及时送医院救治。此外,在中草药中,能起到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药物有很多,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吃鱼胆。
梭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梭鱼的毒素怎么去掉
去掉鱼胆即可。
梭鱼中的鱼胆,是千万千万不能吃的。鱼胆中含有一些毒素成分,如鱼胆汁毒素等,对人体会产生毒性作用或过敏反应,如果不慎食入后,会身体造成伤害。
金线鱼的饮食注意
1、金线鱼禁忌人群:患皮肤病者,有炎症者不宜食用金丝鱼。
2、食用过量金线鱼鱼胆会中毒:中医认为,鱼胆性寒、味苦,有泻热、明目等功效,祖国医学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病,常用量为1-2.4克。但如果服用量过大,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引起急性鱼胆中毒。鱼胆的胆汁中含有一类致毒物质,这类物质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全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下,均可发生中毒。
3、活鱼现杀不鲜还有毒:一般人都认为吃金线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金线鱼不能现杀现吃的原因是现杀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味道不够鲜美,营养成分也不充分。其次,将剖腹洗净的鱼放置几小时,毒素挥发得差不多,这可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草鱼的功效和作用
草鱼别称:鲩鱼、混子、草鲩、草包鱼、草根鱼、草青、白鲩。草鱼又称鲩鱼,以草为食,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鱼。
1、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草鱼肉嫩而不腻,可以开胃、滋补。适宜虚劳、风虚头痛、肝阳上亢高血压、头痛、久疟、心血管病人
4、草鱼肉白嫩,骨刺少,适合切花刀作菊花鱼等造型菜。
5、草鱼的胆汁有毒,常有因吞服过量草鱼胆引起中毒事例发生。中毒过程主要为毒素作用于消化系、泌尿系,短期内引起胃肠症状,肝、肾功能衰竭,常合并发生心血管与神经系病变,引起脑水肿、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对吞服草鱼胆中毒者尚无特效疗法,故不宜将草鱼胆用来治病,如必须应用,亦需慎重。
鲈鱼哪些部位不能吃
鱼胆。
鲈鱼一般不具备毒性,所以没有特别不能食用的部位,只有鱼胆一般是不吃的,因为鱼胆很苦,会破坏鱼肉的口感,而且鱼胆中还含有一些代谢的毒素,食用不利于健康,所以在处理鲈鱼时,一定要把鲈鱼的鱼胆取出。
另外日常生活中,一般鱼类的内脏和肠道都是直接用刀剖出不吃的,所以在食用鲈鱼时,也可以不用食用。
吃鱼胆中毒的具体临床表现
鱼胆中毒者在服食鱼胆后半小时到14小时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上腹部、脐周、下腹等部位的疼痛,频繁的呕吐,反复的拉黄色水样或稀烂不带脓血的大便,容易与一般的胃肠炎相混淆,因此,有“服食鱼胆史”便成为早期诊断鱼胆中毒的重要依据。
比较严重的鱼胆中毒患者,除了上述胃肠道症状外,还会有肝脏损害的表现,如肝肿大,肝区触痛、扣击痛,皮肤、眼巩膜发黄,血清转氨酶升高;肾脏的表现如腰痛,肾区扣击痛,少尿、无尿、蛋白尿、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和管型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如血压升高或降低,面部、下肢或全身的水肿;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头痛、嗜睡、神志模糊、谵语、抽搐昏迷等等。有些鱼胆中毒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休克、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过程。
1、胃肠道症状 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持续腹痛,阵发性绞痛,伴恶心、频繁呕吐,腹泻,呈水样或蛋花样便。
2、中毒性肝病症状 纳差、畏食、肝区疼痛,肝大,黄疸及肝功能异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增高)。持续时间可达1-2个月。
3、中毒性肾病症状 下肢及全身浮肿,尿少至无尿,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及颗粒管型,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4、中毒性神经症状 唇、舌、四肢远端麻木,双下肢末梢型感觉障碍,双下肢周围神经瘫痪,抽搐,昏迷等。
5、中毒性心肌病症状 心运过速,心脏扩大,第一心音低钝,心力衰竭,以致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6、眼部症状 鱼胆汁射入眼球,则有异物感,怕光流泪,微痛微痒,结膜充血,角膜混浊,视力减退,甚至致盲。
鱼的哪些部位不能吃,鱼身上这6个部位,万万不能吃 鱼胆
吃鱼胆治病的谣言一直在流传,但事实是很多鱼胆都是有毒的,青鱼、草鱼、白鲢、鲈鱼、鲤鱼等淡水鱼,其鱼胆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胆汁毒素,因胆汁毒素不易被加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成年人一次摄食超过2.5克,就极有可能导致中毒,甚至使中毒者死亡,一条1-2公斤的鱼,鱼胆就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个剂量。
所以在清理鱼内脏的时候,一定要摘除鱼胆。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净,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进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