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误区你知道几个
刮痧的误区你知道几个
刮痧误区你知道几个
专家介绍,刮痧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机理,主要起到解表祛邪、开窍醒脑、舒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化浊的作用。
据介绍,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老中医说,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了方法错误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严重身体太虚弱而不易刮出痧等原因造成,切忌用力过猛造成伤害。
据介绍,刮痧的相对适应症主要有: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操作不当加重病情
40岁的林阿姨,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她难受得不行便到医院针灸科就诊。主管医生基诊断表示,林阿姨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
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老人、小孩往往是夏季感冒中暑高危人群,然而,刮痧对于他们真的是行之有效的家庭实用救治方法吗?专家表示,恰好相反,这些人群最好不要自行刮痧。
“由于刮痧是一种刺激疗法,操作不当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身体不适。”专家强调说,“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明确诊断;辨证施治;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补虚泄实。”
中医举例,就拿感冒来说,吃药再配合刮痧疗法,效果十分明显。主要在天柱骨、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风门穴、双侧肩甲骨内侧缘、印堂穴、胸前风府穴刮拭,刮完后再喝一杯热凉茶,出一身汗,确实整个人会感觉整个身心舒畅。
但是,同时指出,“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
另外,冬天寒冷难免发生冻疮,俗称“发痧”,有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刮痧疗效较好,但要把病人立即移到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扣,还要采取降温措施等。重症特别是危重症,要根据病情施以救治,这时不宜刮痧。年老体弱的老人,年幼体虚的小儿刮痧要慎重。
刮痧要注意掌握刺激度
专家告诉记者,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所以病人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专家介绍。
原来,刮痧过程中可能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
专家表示,为预防刮痧出现意外,医生要特别注意掌握好刺激度,即病人所能够承受的强度和力度。另外,医生应做好预防措施和把握好刮痧的禁忌症: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患有心脏病,水肿的病人;血友病、出血性、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则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
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补血的误区你知道几个
1.驴胶补血:不得不承认驴胶是补血的好东西,尤其是各种广告对驴胶的推崇,人们最认可的就是驴胶,可是大家似乎只知道驴胶补血能力很强,却鲜有人知道脾胃虚寒的人是不可以用驴胶补血的,不但起不到补血的作用还会伤脾胃。
2.红糖机会没有补血的效果。很多人尤其是产妇和经期的妇女经常喝红糖水,认为有补血的功效,其实红糖的补血效果甚微几乎没有,只是适合产妇和体虚的老人食用。所以认为红糖能补血的人要更正这种想法。
3.大枣补血。的确大枣有补血的功效,但是单纯地吃大枣补血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几乎没有补血的作用,如果想用大枣补血可以和桂圆、葡萄干等一起搭配着吃可以起到一定的补血作用。
刮痧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刮痧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
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减肥误区你知道多少
1、晚上睡前两小时内吃东西会长胖?
事实上吃东西的时间不是关键。真正对体重有影响的是摄入食物的热量的多少以及有没有坚持进行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等等,这些才是决定体重究竟是减少、增加还是保持的关键。
2、多吃“负卡路里食物”有助于减肥?
事实上根本没有“负卡路里食物”。身体用来消化上述食物所耗掉的那点卡路里和食物本身所含有的卡路里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3、饮料中的卡路里不需要过多考虑?
如果你真的想加快减肥速度,那就戒掉你最爱的可乐和果汁等各色饮料,改喝白开水。
4、天气寒冷更有助于减肥?
为了保持体温,人体的新陈代谢系统会在冬天加速运转,继而消耗更多的卡路里。但请务必不要因为窝在家里而吃更多的零食,否则天气寒冷就会变成增肥的最佳武器。
5、减肥的过程中体重忽上忽下,最终会严重损坏新陈代谢系统?
如果你已经无数次减肥失败,无数次经历了体重降低又反弹的痛苦的话,请别放弃。忽上忽下的节食减肥不会摧毁你的代谢系统,只是对减肥一点也没有帮助罢了。
6、节食确实有助于减肥?
也许节食看起来有效,但如果没有办法坚持或者短时间内改变饮食生活很可能会导致反弹,甚至患很严重的病。所以如果节食方法完全不符合你往日的饮食习惯,那便必败无疑。除此之外,有一种更为可行有效的办法——也许你可以找到一种你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减肥食谱。
7、胖小孩需要进行节食减肥?
如果你的孩子只超重5、6公斤,就没有必要执行严格的节食减肥计划。父母应该努力调整其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和全麦食品,尽可能少让孩子吃垃圾食品。此外,多运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刮痧减肥如何
首先说到的是,刮痧的时间和效果有关系吗?我建议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即可,刮2分钟左右,如果刮痧在腿部,这种局部的减肥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还有些人以为是不是“出痧”越多越好呢,代表排出的毒素也多?
其实不然,出痧多少受到很多原因的限制,比如说室温低的情况下就不容易出痧,一些人认为不出痧了,可能是刮痧的方法有问题或者对身体有影响。其实刮痧也仅仅是通过在皮表摩擦和刮试来加速我们局部的血液循环来帮助减肥的。
再来说到刮痧力度,一些人认为自己身上刮的都是痧这才叫做效果!其实这个观点也是误区,不是刮的越痛或者出痧越多越好,刮痧的部位会出现微红或者红紫色的时候可以停止刮痧。
刮痧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出痧的颜色,如果光加大自己的力道想让出痧的颜色加重,这样会没有任何效果,反倒会让你的皮肤受到损伤,力度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即可,可以慢慢加速加力。
那么刮痧的禁忌是什么呢?哪类人不太适合刮痧?空腹或者非常疲劳的情况下一定不要刮痧,不然传说中的“晕刮”就会出现在你身上,还有些人在中午不吃饭就去刮痧,这种方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其实我们在刮痧的时候,最好对自己进行一次诊断,看看自己到底是否可以进行刮痧。
最后,提醒大家刮痧减肥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四肢发冷的症状,必须要停止刮痧。同时喝点温开水或者是温红糖水可以帮助阳气的提升,休息片刻就会好转。
刮痧警惕六大误区
误区一、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五、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①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②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③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④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⑤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⑦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防晒的误区你知道吗
防晒的误区一:在夏天以外的季节,不需要使用防晒用品。即使在夏天以外的季节,紫外线也会夺走肌肤水分,破坏肌肤组织,因此防晒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功课。
防晒的误区二:只有在阳光强烈时才需要使用防晒用品。这是把紫外线与阳光等同看待了。其实,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照样存在,因此时时都要注意防晒。
防晒的误区三:许多人认为防晒就是防阳光。其实生活中需要防晒的地方很多,比如长期在电脑前工作,使用手机频率高,都需要对面部皮肤做一定的防护措施。
防晒的误区四:防晒用品的防晒指数越高,越能提高防晒效果。这是错误的。防晒指数过高的防晒用品容易阻塞毛孔,不利于排汗,造成肌肤过度的负担,故而擦上后会感觉不适,而且不适合天天使用。正确的做法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要求,选用不同防晒指数的用品。
防晒的误区五:只需防UVA就够。其实紫外线中不仅黑色素是皮肤晒黑、晒伤的元凶,UVB也是不容忽视的“杀手”,会让皮肤过敏、起斑,因此选择既能防UVA又能防UVB的防晒霜才是最佳防晒品。
防晒的误区六:一天只擦一次就足够。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一般的防晒用品防汗程度为30分钟,防水程度为80分钟。如长时间在阳光下,应该隔1小时擦一次。
防晒的误区七:防晒是年纪稍长的人才做的事情。其实年轻肌肤比年老肌肤更容易受紫外线伤害,只是积累的伤害在年纪稍长时才显现出来,比如色斑、皱纹等。其实防晒是从幼儿时代起就必须关注的问题。
刷牙的误区你知道吗
误区一:漱口水天天漱,清凉干净。
纠错: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医院药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医嘱。
很多人都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刷完后口腔感觉清凉而干净。实际上,漱口水不提倡天天使用和长期使用。因为口腔里也有多个菌群群落,这些菌群平衡才能有效防治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现在的一些漱口水,尤其是医院里医生给患者开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会抑制某一类口腔菌群,另外一种菌群相对增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比如,口腔内厌氧菌过多会诱发牙周炎,更容易形成牙石,而乳酸菌过多会引起龋齿。所以,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遵医嘱,在口腔炎症治好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用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最好的口腔护理还是天天坚持刷牙。
误区二:刷牙直上直下,持续时间短。
纠错:应该使牙刷和牙齿保持45度角,每个位置至少应轻刷10下。
刷牙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牙刷和牙齿呈45度角,上下轻刷,在牙齿咬合面前后轻刷,每个刷牙位置至少应该轻刷10次,每次刷牙时间至少持续3分钟,这样才能彻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细菌,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部位还可以用漱口水和牙线配合清洁。胡晓敏说:“在家刷牙可以自己看着时间,如果刷牙时间太短,刷了等于白刷。”
误区三:妇女月子里不能刷牙。
纠错:孕期和产后营养足而运动少,牙龈炎更易频发,应该坚持每日用温水刷牙。
“很多人认为,孕妇刚刚生完孩子,月子里怕凉,最好不要刷牙,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胡晓敏说,孕妇怀孕期间因荷尔蒙的影响,牙龈对牙菌斑的刺激反应更加激烈,牙龈炎发生得更为频繁。孕妇在怀孕前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进行洗牙等清洁治疗,防止孕期牙龈炎的发生,防止对幼儿的传播。另外,妇女生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加上怀孕期间营养充分,运动减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洁,更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即使在月子里,孕妇也应该坚持每日用温水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