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也讲究深度
健康养生也讲究深度
深呼吸:降压助眠
谈到美国的这项研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何权瀛认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适当深呼吸确实对人体很有好处。一是缓解疲劳。深呼吸时,胸廓打得更开,吸入的氧气更多,能改善血液循环,身体各个器官的利用率也更高;二是辅助降压。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研究发现,每分钟10次的深呼吸可帮助放松和扩张血管,有助降压。“对老年人及慢阻肺、气管炎、哮喘等肺部患者来说,深呼吸更重要,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何权瀛强调,这些人群的肺功能相对较弱,肺活量小,深呼吸有利于胸、肺的扩张,增强肋间肌活力,逐步恢复肺活量。
需要注意的是,深呼吸的重点是吸,吸气时闭上嘴巴,尽量用鼻子均匀缓慢地吸气,以吸到不能再进入气体为止,然后迅速将气体呼出来就可以了。走路、洗澡、工作间隙等都可以做做深呼吸,每次3~10分钟,每天做2~3次即可。
深饮食:营养更好
“喜欢吃颜色漂亮的食物,是人的天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好的颜色不仅会带来好的胃口,还有好的健康效果。加工食品中的颜色往往来自合成色素,没有营养价值,不妨选择颜色朴素的产品。而天然食品中的天然色素都有相当出色的健康价值,特别是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且颜色越深的品种通常都是营养价值最高、保健性最强的品种。比如,黑豆所含多酚类物质比黄豆多,因此抗氧化效果可达到黄豆的几倍到十几倍;黑米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大大高于白米,黑小米高于黄小米,黑芝麻高于白芝麻;深绿色蔬菜往往比浅色蔬菜健康价值更高,在花青素、叶黄素含量上,绿菜花高于白菜花,紫茄子高于浅绿茄子,紫洋葱高于白洋葱;水果也是一样,黄桃高于白桃,黄杏高于白杏,紫葡萄高于浅绿葡萄,红樱桃高于黄樱桃。
因此,在选择天然食物时,我们应该“好色”,颜色越浓烈,越鲜艳,越健康。
深睡眠:修复能力强
浅睡眠与深睡眠共同构成了你的一夜好眠。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相较前者,深睡眠的生理修复功能更强大。比如,儿童只有保证足够的深睡眠时间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施明说,习惯性晚睡是现代人深睡眠少的主因。晚间11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被认为是进入深睡眠最好的时间段,但现代人动辄熬夜到半夜一两点,再想进入深睡眠就变得极为困难。更重要的是,一旦错过最佳时间,无论如何补觉都换不回来。
判断深睡眠效果如何,有一个简单方法:如果睡够6~7小时,醒来后觉得神清气爽,不困倦,说明深睡眠时间足够;如果睡了八九个小时,起来后仍觉得精神不济,甚至有心慌、脾气暴躁等表现,便说明睡眠质量较差。白天醒着犹如花钱,晚上睡觉就是赚钱。施明说,保证足够的深睡眠是维护健康的必须。但要提醒的是,任何安眠药都对增加深睡眠无效,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调整作息,做到11点前睡觉。
深蹲:强肌护心
蹲是除了坐、卧、站之外的一种常见姿势。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蹲”的经历:累了没地方坐时,蹲下来歇歇脚脚;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多保留有蹲位;有些人还习惯蹲着吃饭、聊天等。其实,蹲有很多方式,大致分为半蹲、深蹲和全蹲等。相比之下,“深蹲”时能提升相关关节的柔韧性,增加肩、肘等关节的稳固性,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同时,深蹲时还能通过挤压肌肉,带动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女性健康养生知识
女性健康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女性健康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总之,女性健康养生就是保女性健康养生命的意思。
女性保健不能是盲目的,也是有很多的禁忌的哦,每一个女性都是要注意这些禁忌的,下面就来看看吧。
一、老了才养
许多人认为女性健康养生是女性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健康养生。其实,女性健康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女性健康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二、病了才
许多人不病不查体,病了才看医生。其实,女性健康养生应以预防为主,平时应定期检查,定时保养。
三、饿了才吃
许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时就餐,理由是不饿。生理学告诉我们,食物在胃内经过4~5个小时后就全部排空。感到饥饿时胃液已经开始“消化”胃黏养,是女性健康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老人健康散步有讲究
小腿是人的第二心脏,按照这个频率散步,可促使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同时使呼吸顺畅,达到锻炼效果。
患慢性病的老人和体质虚弱的老人:关键看散步后自己是否舒服,膝盖、脚、髋关节是否疼痛,心脏是否有不舒服的迹象。郭险峰主任强调,如果出现不适感,要尽快咨询医生。此外,患病老人在散步时间、姿势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
腰椎管狭窄和患骨性关节炎的老人:因为不能长时间行走,所以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腰部和下肢负担较小的运动。如果要散步,开始时应选择身体能承受的强度和时间,一般以小步快走为佳。
养生觉该怎么睡 卧室小能聚阳气
在选择居住房屋的朝向时,应尽量挑选南向的房屋居住,房屋的阳光不被前方楼宇遮挡,尽量避免阴冷潮湿的房间,利于关节健康。另外,对老年人来说,建议睡觉的房间不宜太大,主要是为聚集阳气。
传统养生讲究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因为人睡着了身体表面会形成阳气保护层,夜间通风容易把阳气吹散。建议睡前冲凉,或提前开空调将卧室吹凉,但睡觉时要关上窗子,并穿睡衣。
汤圆讲究健康吃法
“无糖”名下并非无糖
去年元宵节,以为市面上所卖的“无糖汤圆”绝对无糖,6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陈老爹便放心吃了两顿,没想到血糖升高了。
“无糖汤圆的无糖指的是内馅不注糖分高的豆沙、水果、黑芝麻,但汤圆本身以糯米为主原料,本身油腻、热量高,也很容易使糖尿病人血糖升高。尤其许多患者是正餐之余吃汤圆,摄取的热量过大必然会发病。”市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建平表示,今年过年期间就曾收治因为不注意饮食导致血糖升高的患者。
她建议糖尿病患者,要遵照医生指导控制饮食量,吃汤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一看到无糖这两个字就认为可以无所忌惮。同时,吃汤圆的话就不要吃主食,如平时每餐吃2两米饭,那吃2两汤圆就不要吃饭了。
汤圆虽软也能卡喉
2009年元宵节期间,一位70多岁的老者吃汤圆时,汤圆粘在喉咙中,随即呼吸困难。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已经不幸身亡。
“今年春节期间就收治了不少因吃汤圆、饺子被烫伤喉咙的患者,而除了冷热外,汤圆还很容易卡喉。”市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贵萍分析,一方面汤圆外表看起来好像不热,其实内里很烫,整个咽下去容易烫伤,同时市民团聚吃汤圆,往往闲聊正欢,也顾不上烫不烫,另一方面,汤圆的糯米粘性大,极容易出现卡喉。
她建议市民,食用汤圆时,可将汤圆分割成小块食用,细嚼慢咽,不要太急、太快或过量,更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玩,此外,戴假牙的老年人吃汤圆时,更需“多个心眼”。
宜昌市卫生监督局专家表示,在选购汤圆时,除了要尽量去那些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的商场或超市购买,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外,还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批号,是否有认准QS标志;尽量选择包装密封完好,袋内产品无黏结、无破损或变形的产品。
健康养生也讲究深度
深呼吸:降压助眠
适当深呼吸确实对人体很有好处。一是缓解疲劳。深呼吸时,胸廓打得更开,吸入的氧气更多,能改善血液循环,身体各个器官的利用率也更高;二是辅助降压。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研究发现,每分钟10次的深呼吸可帮助放松和扩张血管,有助降压。“对老年人及慢阻肺、气管炎、哮喘等肺部患者来说,深呼吸更重要,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何权瀛强调,这些人群的肺功能相对较弱,肺活量小,深呼吸有利于胸、肺的扩张,增强肋间肌活力,逐步恢复肺活量。
需要注意的是,深呼吸的重点是吸,吸气时闭上嘴巴,尽量用鼻子均匀缓慢地吸气,以吸到不能再进入气体为止,然后迅速将气体呼出来就可以了。走路、洗澡、工作间隙等都可以做做深呼吸,每次3~10分钟,每天做2~3次即可。
深饮食:营养更好
“喜欢吃颜色漂亮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好的颜色不仅会带来好的胃口,还有好的健康效果。加工食品中的颜色往往来自合成色素,没有营养价值,不妨选择颜色朴素的产品。而天然食品中的天然色素都有相当出色的健康价值,特别是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且颜色越深的品种通常都是营养价值最高、保健性最强的品种。比如,黑豆所含多酚类物质比黄豆多,因此抗氧化效果可达到黄豆的几倍到十几倍;黑米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大大高于白米,黑小米高于黄小米,黑芝麻高于白芝麻;深绿色蔬菜往往比浅色蔬菜健康价值更高,在花青素、叶黄素含量上,绿菜花高于白菜花,紫茄子高于浅绿茄子,紫洋葱高于白洋葱;水果也是一样,黄桃高于白桃,黄杏高于白杏,紫葡萄高于浅绿葡萄,红樱桃高于黄樱桃。
因此,在选择天然食物时,我们应该“好色”,颜色越浓烈,越鲜艳,越健康。
深睡眠:修复能力强
浅睡眠与深睡眠共同构成了你的一夜好眠。相较前者,深睡眠的生理修复功能更强大。比如,儿童只有保证足够的深睡眠时间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施明说,习惯性晚睡是现代人深睡眠少的主因。晚间11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被认为是进入深睡眠最好的时间段,但现代人动辄熬夜到半夜一两点,再想进入深睡眠就变得极为困难。更重要的是,一旦错过最佳时间,无论如何补觉都换不回来。
判断深睡眠效果如何,有一个简单方法:如果睡够6~7小时,醒来后觉得神清气爽,不困倦,说明深睡眠时间足够;如果睡了八九个小时,起来后仍觉得精神不济,甚至有心慌、脾气暴躁等表现,便说明睡眠质量较差。白天醒着犹如花钱,晚上睡觉就是赚钱。施明说,保证足够的深睡眠是维护健康的必须。但要提醒的是,任何安眠药都对增加深睡眠无效,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调整作息,做到11点前睡觉。
深蹲:强肌护心
蹲是除了坐、卧、站之外的一种常见姿势。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蹲”的经历:累了没地方坐时,蹲下来歇歇脚脚;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多保留有蹲位;有些人还习惯蹲着吃饭、聊天等。其实,蹲有很多方式,大致分为半蹲、深蹲和全蹲等。相比之下,“深蹲”时能提升相关关节的柔韧性,增加肩、肘等关节的稳固性,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同时,深蹲时还能通过挤压肌肉,带动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深蹲虽有一定好处,但要注意方法且不能经常做。具体方法是:站直,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慢慢下蹲,直到大腿和小腿夹角小于90度,但不要贴紧,约60~70度即可;然后慢慢站起来,起立动作要适度,不能太猛。做深蹲起要注意频率,10个一组,每周1~2组就够了。需要提醒的是,老人及有关节疾病的人群,不要盲目尝试深蹲,因为“一蹲一起”会增加膝盖负荷,引起膝关节不适或造成损伤。
健康晚餐的四大讲究
健康晚餐的四大讲究吃法
首先,晚餐不宜过晚。
我们讲晚餐的时间最好在每天的下午六点左右,如果这个时间不方便,也不要超过晚上八点,晚上八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而且晚餐后四个小时内不要睡觉,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如果经常很晚吃晚饭,就很容易患上尿道结石。
很多人因工作关系很晚才吃晚餐,吃完后不久就上床睡觉,这个习惯是很不好的。因为我们在睡眠状态下,血流比白天的时候要慢很多,排泄系统也比较 迟钝,小便很少,而食物中的钙盐除被人体吸收之外,余下的是要经过尿道排出的。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时间与胃消化的时间一致,都在饭后4~5小时,如果晚 餐吃得很晚,比如晚上八、九点才吃晚饭,那你的排尿高峰就会延迟到深夜十二点钟以后,我们通常是这个时候已经睡得很熟,高浓度的钙盐就只能和尿液一起在尿 道中滞留,并且与尿酸结合生成尿酸钙,与草酸结合生成草酸钙,当尿酸钙和草酸钙的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就会析出结晶并沉淀、积聚,这就是结石的形成过程。因 此,日常中,要避免尿道结石,除了多饮水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晚餐时间,按时按量地吃晚餐,而且要准时睡觉,注意不要太早睡觉或者熬夜,排尿后再睡觉是最 好的。
其次,晚餐不宜过饱。
俗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 少”。中医也有言,“胃不和,卧不安”,就是说如果胃里不舒服,那么睡觉就不安稳。如果我们晚餐吃得太饱,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 大脑,导致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每天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就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加重, 进而衰竭,容易诱发糖尿病。
另外,晚餐过饱,必然会有一些蛋白质不能被肠胃消化,而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的速度比白天时要慢一些,这样就相对延长了这些有毒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就有可能促进肠道癌变的发生。故而晚餐不能吃得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
再次,晚餐不宜常吃荤。
午餐作为正餐的习惯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国现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鸡、鸭、鱼、肉、蛋摆满餐桌,这些多是高蛋 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如果晚餐经常这样吃荤,摄入的营养能量过多,就很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会堆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 硬化和冠心病等病症。而且,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起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含量要高3~4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是高血脂或高血 压患者,晚餐就尽量避免经常吃荤,因为这样等于是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最后,晚餐不宜常吃甜。
国外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在摄取白糖的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摄取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将试验用的小白鼠分成两 组,一组早上喂的饲料中添加了白糖,晚上喂普通的饲料;另一组则正好相反,早上喂普通饲料,晚上喂含白糖的饲料。而前一组动物由于早上喂含白糖的饲料,因 此,进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做运动;而后一组是在晚餐时食用含白糖的饲料,而且第二组一吃完就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活动了。它们虽然每天都吃的总的白糖量是相同的,但是一段试验的过程过后,晚餐喂含白糖饲料的那一组动物,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比另一组高得多。
科学证明,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代谢白糖的能力,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生物学上,物质代谢的活性,应该是随着阳光强弱的变化而受 到影响的;而身体方面则是受到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很大影响。白糖经过肠胃功能的吸收消化之后,会分解为果糖与葡萄糖,这两种糖分再经过消化和吸收就转变 成能量与脂肪,能量部分会再被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
运动可以让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得到抑制,对体内的糖分转化成脂肪也有抑制作用,使白 糖变成能量的来源,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因此,如果在吃了大量 糖分后立即做些简单的活动,就可以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浓度的升高。而如果在摄取糖分后立刻让身体安静地歇息,结果则相反,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发胖,所以晚餐 与晚餐后最好避免吃甜食。
老人养生保健要讲究“慢”
慢进餐
老人牙齿残缺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进餐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慢排便
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就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或冠心病。因此,老人排便宜慢,取坐位为佳。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宜慢不宜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老人泡脚养生讲究详谈
老人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选对泡脚桶
所谓泡脚,就是要“泡”。“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
第二、要选择加热设备
市场上卖的泡脚桶,没有加温设备,我们在泡脚的时候,有时感觉水凉了,不得不往里加热水,所以泡脚前我们可以多准备些热水瓶,灌满热水备用。
第三、如何确认泡脚效果
泡脚只需要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但是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只要出微汗就OK了。
泡脚时间多长最适宜:
虽然沐足对肩背腰腿关节疼痛、失眠、皮肤瘙痒和咳喘等当季常见病的保健效果不错,但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时间的时间,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还有中药热足浴方法:每次足浴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
但是,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但是,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肤者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
老人养生讲究六大最佳比例
饥与饱 3:7
几乎所有专家都建议,饭要吃到七八分饱。老人代谢能力下降,热量消耗减少,更要适当少吃。对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生活方式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平均每天的热量摄入维持在1400-1900卡路里,远低于成人2400卡路里平均水平。通常认为,老人早饭和午饭应吃大约八分饱;晚饭略少些,七分饱即可。
要做到科学饮食,还需对一天早、中、晚饭数量进行合理分配。一般建议年轻人三顿饭分配比例为4:4:2,强调晚饭少吃;但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同,晚上睡得较早,晚饭时间通常在六七点钟,这就使前一天晚饭到第二天早饭之间的时间间隔加长,为防止老人晚上饿,可将三餐分配调整为3:4:3。
荤与素 1:5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二两肉”,这是民谚中经常会提到的饮食原则。其中,一把蔬菜多指1斤,肉类大约2两,因此,蔬菜与肉的摄入比例大约为5:1。
在肉类选择上,应尽量避免过多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禽肉和鱼肉,肌纤维相对较短,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也低,能保护心脏,比较适合老人。吃肉时,最好保持“意犹未尽”的感觉,等觉得有些腻了可能就过量了。年纪越大,消耗越少,但老人仍需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豆类是良好蛋白质来源,建议此类食物以豆腐为主。
粗与细 1:3
老人由于消化吸收能力减弱,细粮摄入比重应比年轻人有所增加,建议将粗细粮比例调整为1:2或1:3。
粗粮、细粮各有好处,前者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纤维,热量较低;后者中膳食纤维是可溶的,热量较高,但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也相对高些。
为使粗粮中营养更好地被吸收,吃完粗粮后可多喝点水,粗粮中纤维素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后盾,以保证肠道正常工作;老人吃粗粮最好“细作”,比如玉米磨成面粉,做成玉米粥。小米是健脾和胃好食物;赤小豆、白扁豆有一定辅助降糖作用;荞麦、燕麦、大豆有助降脂和软化血管。
寒与暖 0: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火不够旺,腰部、颈部、关节处大多怕冷,如患心脑血管疾病,更怕身体受凉导致血管收缩。因此,除炎热夏季,在其他季节,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
“春捂秋冻”需改为“春捂秋也捂”。即冬春之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夏天室温低于26摄氏度,午休也要盖点东西;夏秋交替,可以早些加衣; 冬天更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头、颈、腰、膝不受凉。尤其患心脑血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的老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腰腹部,有助提高抗病能力。
动与静 2:1
动则养形,静则养神,老人锻炼应该动静结合,每天分配的时间约为2:1。
动指每周5天,每天30-60分钟运动,推荐走锻炼。老人运动最重要是把握度,微微出汗即可。
静指静养。静坐能放松神经,缓解压力,可每天早晚进行,每天约10-30分钟。此外,看书看报、聊天下棋有健脑作用,也属于静养的一种。不论看书,还是下棋,都要控制坐着不动的时间,最好半小时就起来走动一下。
白天睡与晚上睡 1:7
老人白天以不超过1小时为限,晚上保证睡6-7个小时。
有人觉得,年纪越大觉越少,其实不对。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最好时机,老人虽不像年轻人消耗大,但也需每天7-8小时睡眠。
特别是睡眠质量下降的老人,更要保证足够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应注意午饭不要吃得过多,饭后用半小时散散步;晚上睡前温水泡脚,听听舒缓音乐,还可吃个香蕉,喝杯牛奶,都能起到助眠效果。
健康晚餐的四大讲究
首先,晚餐不宜过晚。
我们讲晚餐的时间最好在每天的下午六点左右,如果这个时间不方便,也不要超过晚上八点,晚上八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而且晚餐后四个小时内不要睡觉,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如果经常很晚吃晚饭,就很容易患上尿道结石。
其次,晚餐不宜过饱。
俗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中医也有言,“胃不和,卧不安”,就是说如果胃里不舒服,那么睡觉就不安稳。如果我们晚餐吃得太饱,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导致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就容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每天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就会造成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加重,进而衰竭,容易诱发糖尿病。
再次,晚餐不宜常吃荤。
午餐作为正餐的习惯早已被打破,晚餐成了中国现代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不少家庭的晚餐菜肴丰盛,鸡、鸭、鱼、肉、蛋摆满餐桌,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如果晚餐经常这样吃荤,摄入的营养能量过多,就很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会堆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病症。而且,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起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含量要高3~4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如果是高血脂或高血压患者,晚餐就尽量避免经常吃荤,因为这样等于是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最后,晚餐不宜常吃甜。
国外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在摄取白糖的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摄取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将试验用的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早上喂的饲料中添加了白糖,晚上喂普通的饲料;另一组则正好相反,早上喂普通饲料,晚上喂含白糖的饲料。而前一组动物由于早上喂含白糖的饲料,因此,进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做运动;而后一组是在晚餐时食用含白糖的饲料,而且第二组一吃完就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活动了。它们虽然每天都吃的总的白糖量是相同的,但是一段试验的过程过后,晚餐喂含白糖饲料的那一组动物,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比另一组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