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追着宝宝喂饭最容易呛食

追着宝宝喂饭最容易呛食

最近,2岁大的小男孩晓轩在吃红薯粥时因为哭闹,误把红薯呛进了气管,出现气促、全身发紫(严重缺氧),并陷入了昏迷。晓轩被紧急送到医院院区救治。该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说,晓轩到医院时已经是深度昏迷,几乎测不到血氧,经手术探查,医生终于在其双侧支气管分别取出一粒黄豆大小的红薯块。小轩的血氧和心率才回复正常。

“在儿童医院,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将食物或异物误吸进入气管的患儿,”医师称,对于孩子来讲,气管异物是十分危险的情况,因为缺氧几分钟,可能就没命了。因此,提醒家长,小孩吃东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别给5岁前的孩子吃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2、小孩吃饭或者嘴里含有食物的时候,千万不能逗他笑或惹他哭;

3、不要追着小孩给他喂饭或其他食物,不要让小孩嘴里含着东西走路或玩耍;

4、能够放进小孩嘴里的物品都要放好,不要让小孩轻易就能接触到。

异物卡喉或进入气管怎么办?

医师说,发生误呛时,多表现为突然出现呛咳,多数同时伴有面红、气促,严重者可出现嘴唇或全身发绀,甚至陷入昏迷。 由于缺氧几分钟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可先试行实施急救措施———

1、对于1-3岁婴幼儿,抢救者可把患儿俯卧放在抢救者的手臂上,另一手(五指并拢)对着患儿的背部拍击,这有助于将卡喉的异物排出;

2、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使其平躺在地上,抢救者双手重叠、掌心对着患儿的腹部(胸口剑突与肚脐之间)快速向上推压,有助于卡喉的异物排出,但忌用力过猛。

3、对于大龄儿童或成人,抢救者可站在患者的背后,双手抱着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的腹部(位置同上),另一手抓住自己的拳头,快速向上推压患者的腹部,推压时不能用双臂加压,也忌用力过猛。

(以上方法仅限于出现异物卡喉引起窒息时应用,如上述方法无效,则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4、对于异物完全进入气管(表现为患儿经过一段时间剧烈咳嗽、气促后,呼吸渐趋于平顺),则上述方法已不适用,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妈咪喂宝宝的错误方法不要靠近

一口水蒸蛋居然带走了8个月的宝宝

8个月的亮亮一直由奶奶照看,那一天和往常一样喂辅食,奶奶准备了孙子爱吃的水蒸蛋。可是吃到一半的时候,亮亮不高兴大哭起来,并拒绝吃饭。奶奶一边哄一边往亮亮嘴里塞东西。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亮亮被呛住了,小脸憋成了紫红色,哭声也渐渐弱下来。

奶奶急忙使劲拍打孩子的后背,可孩子依然没有反应。慌了神的奶奶又赶忙给正在上班的儿子和媳妇带了电话,等爸妈把亮亮送到医院的时候,亮亮已经永远的合上了眼睛。奶奶捶首顿足,她怎么都想不通,孩子平时爱吃的水蒸蛋怎么会夺走他的生命。

硬币大小的糯米团子,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一个妈妈抱着17个月大的儿子,急忙冲进了海宁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孩子的脸已经呈青紫色,四肢全面无力,且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原来孩子趁妈妈没注意吃了一块很大的糯米团子,可第一口吃下去就卡住了。

医生用拍打背部、心肺复苏和呼吸囊辅助通气等常规方法,都没有把气管中的异物排出去。最后,使用喉镜打开起到,才取出一块如硬币大小的糯米块。虽然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为大脑出现片段缺氧,为避免后遗症还需继续在医院救治。

大家可别以为这些案例是耸人听闻,在喂食方面不恰当导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曾有新闻报道,妈妈喂稀饭的时候孩子哭闹,一不小心被饭呛住导致窒息,花了2个多小时仍没抢救过来。

家长注意:千万别这样给孩子喂饭!

宝宝被呛到,一方面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宝宝年龄越小,越容易被呛住窒息。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错误的喂养方式。总有些家长总意识不到生活中这些危险,追着孩子喂饭,吃饭时候逗宝宝,公交车上喂奶......这些其实都很容易让孩子呛到。吃东西需细嚼慢咽,禁狼吞虎咽、打骂逗引和追逐打闹。

错误做法:一手搂着一手喂,躺着喂追着喂

正确方法:坐上小椅子,面对面喂养

喂饭的位置有讲究,有的父母认为喂养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喂饭位置的讲究。

我们经常看到在农村里,各家各户都出尽招数哄宝宝吃饭。有的把宝宝放在儿童专用餐桌椅或儿童车上,爸爸妈妈坐在其对面面对面喂养的;也有的让宝宝侧身坐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搂着宝宝一手喂饭的;还有的让宝宝躺着喂、到处追着喂的,喂养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面对面喂养,但遗憾的是,仅有一半的爸爸妈妈能够做到。

面对面喂养第一保证了宝宝的安全,不会跌落或摔伤;第二,宝宝的手脚可以自由的活动,不会因为坐在大人怀里而受到束缚;第三,更有利于宝宝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目光交流,还有利于宝宝观察事物和自己取食,培养宝宝对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进食习惯;第四也有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

温馨小提示:最好固定宝宝吃饭的位置,而且最好是设在大餐桌旁边,这样每次饭菜一上桌,他就能产生“吃饭了”的条件反射。当宝宝的小手能够熟练掌握小勺时,就可以完全让他自己吃了。如果宝宝哭闹,扭过头、用手推开饭勺,或打翻饭碗时,爸爸妈妈要停止喂饭。

在国外,宝宝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也不会再给宝宝喂饭了。因为那是宝宝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错误做法:看看电视玩玩具,趁其不备喂进嘴

正确方法:环境要安静,集中注意力

同样是给不满一岁的宝宝喂饭,在小明家,妈妈为了让不听话的宝宝吃进饭,干脆打开电视机,趁着宝宝盯着节目正专注时,赶紧把饭塞到宝宝嘴里,认为这种办法可以让宝宝多吃些。

而在小新家,姥姥饭还没做好,姥爷就关掉电视,拿走玩具,抱着宝宝端坐在了餐桌椅上,让宝宝静静等待逐一端上桌的菜肴,边等边跟宝宝说“我们要吃饭了”、“还有一个排骨马上就好”。

小新这个家庭,因为没有干扰,因为有了等待的过程,宝宝对于食物的专注度明显提高,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吞咽食物。这样一来,给宝宝喂饭就不觉费劲。

宝宝吃饭的环境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开电视、玩游戏、人多吵闹,都不利于宝宝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更不利于喂养者与宝宝之间的交流,潜移默化中还会降低宝宝对食物的味觉敏感性和饥饱能力的自我控制性,增加肥胖趋势。

温馨小提示:爸爸妈妈要培养宝宝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可以选择关掉电视,收起玩具等。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给宝宝提前喂饭,然后慢慢过渡到和全家同一时间吃饭。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有的爸爸妈妈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吃饭时攀谈、说笑,宝宝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养成吃饭不专心的坏习惯,作为爸爸妈妈的要以身作则。

医生提醒:这些东西千万别给孩子吃!

从各大儿科医院的病例中发现,软性食物呛到气管里的危险更大。类似瓜子、糖果、药丸、蚕豆、花生米、樱桃、豌豆、龙眼、硬币、玩具零件之类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被咳出来,但像稀饭、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冻、糯米团、汤圆、年糕等软性食物黏在气管里,却很难排出来。即使送到医院,处理起来也比硬性食物麻烦。几乎所有儿童医院,每个月都要接收至少十几例因气管进入异物的孩子。

1坚果

不要让宝宝食用坚果类食物。在急诊室里,最常见的异物是瓜子、花生等坚果类的零食。小宝宝很容易来不及嚼就吞下去。即使嚼了,这么硬的坚果,宝宝也很难彻底地嚼碎嚼烂,一旦不慎进入气管,易导致窒息。而且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孩子可能都撑不到来医院。

2果冻

急诊室医生最怕的,就是有张力容易变形的东西,这种很容易被吸入气道,而因为形状容易变化,有很难被医生取出来,果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如果这货恰好堵住的是主气道,可能孩子都支撑不了几分钟。

3橡皮糖

不要喂宝宝吃口香糖、橡皮糖,即使是软糖,也要切成很小很小的块,让宝宝舔个甜味就行了。因为橡皮糖过韧不易嚼,容易噎住呼吸道。

4粘性大的食物

软面包、年糕、汤团之类较软、较粘的食物会粘在宝宝的喉咙口,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这是很危险的。

医生提醒

家里如果有小孩或者婴儿,监护人一定不能离开视野,否则危险有可能随时出现。家长也要及时纠正孩子将小玩具等异物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并尽量避免将有可能吸入气道的小玩具给孩子玩。

宝宝吃药就吐怎么办

可以补喂药物

宝宝吐药后可以补喂药。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待宝宝不哭闹后,再根据情况酌情补给药物。

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再补喂一次会造成药物过量,因为呕吐通常是宝宝刚吃完药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发生的,这时药物还没有被吸收或只是吸收了一小部分。再者,常用药物都有很大的安全用药范围,常用剂量一般是中等剂量,而且是分次吃的,所以再喂一次也是安全的。

不要捏鼻子喂药

给宝宝喂药时,家长切忌捏住宝宝鼻子强行灌药。一方面容易引起宝宝呕吐,刚吃进去的药又会吐出来,起不到效果。另外捏着宝宝的鼻子,很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宝宝的气管中,造成气管堵塞,发生呼吸困难,呛咳,呕吐,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

滴管喂药防止宝宝吐

给宝宝喂药可以选择滴管或注射器,因为使用滴管时,药物不会经过舌头,宝宝更容易接受,也很难将药吐出。家长用滴管吸进药后,放在宝宝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

宝宝吃完药以后,再把宝宝竖起来;轻拍他的后背,帮他把药顺下去,喂一些温开水或喂少许白砂糖,这样能快速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味,避免引起呕吐。

利用压舌板喂药

如果宝宝不合作,大人抱着孩子,可以采取半坐位,将孩子的两条腿夹在大人的两腿之间,固定孩子胳膊与头部;另一个家长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孩子的舌头的中部,用勺子将药液滴进孩子的颊粘膜和牙龈交界之处,让药物慢慢流进。压舌板先不要取出,待药液咽下后才拿开,以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双颊,使之吞咽;全部喂完后喂几口清水。

注意喂药姿势

给宝宝喂药,多少都会有点抗拒行为。平躺着吃药,很容易被呛着,最好将孩子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孩子不愿意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宝宝喝奶呛到后怎么办

宝宝吃奶呛到咳嗽多半是由于喂奶的姿势不正确,或者是宝宝饥饿过度,喂奶时应将宝宝横躺在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喂奶的时候可以用食指跟中指夹着奶头让奶水流的慢一点,最好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躺着喂奶很容易会造成宝宝会呛奶。还有不要让宝宝很饿的时候才喂奶,因为宝宝很饿的时候就会吃得很急容易呛到,宝宝呛奶的时候轻轻拉下宝宝的耳朵,然后竖着抱起,轻拍宝宝的背部,如果是喝奶粉的宝宝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

如何防止婴儿呛奶

1、不要等宝宝饿了才喂奶

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奶,因为宝宝吃奶会太过着急,容易出现呛奶。

2、控制出奶量

如果是采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哺乳前,妈妈应该检查乳房涨奶程度和排奶情况。如果奶量过多,可用拇指和中指按压乳晕四周,控制出奶量,避免奶冲太厉害,造成宝宝呛奶。一次吃奶时间控制在20分钟为宜。

3、宝宝躺着吃奶要注意姿势

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如果妈妈的乳汁充足,宝宝经常出现来不及吞咽的情况,最好不要采取躺喂的方式,以免增加宝宝呛奶和患中耳炎的几率。人工喂养的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平躺吃奶很容易让奶液倒流进入气管。

4、让宝宝安静吃奶

宝宝吃奶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在这个时候逗乐宝宝,宝宝一笑,就很容易发生呛奶。同样的道理,也不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喂奶。

5、注意无声呛奶

有一些呛奶是无声无息的,所以宝宝吃奶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脸色和表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能早点脱离危险。

宝宝呛奶后的急救处理,妈妈们一定要学会预防急救方法! 5个妙招可以有效预防宝宝呛奶

奶水中混入了空气,是造成宝宝呛奶的最常见原因,因此,调整喂奶的速度,注意喂奶的姿势,就能较好地预防宝宝呛奶。

1、在宝宝情绪稳定时喂奶,而不是在哭泣或欢笑时,不要让宝宝饿很久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

2、母乳喂养时,注意哺乳姿势,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妈妈一手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并控制奶水的流速,以免因奶汁太急引起婴儿呛咳。

3、妈妈喂奶时应用心观察宝宝,若宝宝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

4、如果是人工喂养,注意观察奶水从奶嘴中滴出的速度,选用孔径合适的奶嘴,不采用出奶孔过大的奶嘴喂奶。

5、喂完奶后,将宝宝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宝宝打嗝,然后再放到床上。

宝宝母乳总呛奶怎么办 喂奶时机恰当

妈妈给宝宝母乳时,不要在宝宝哭泣或欢笑时喂奶,因为此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喂奶容易造成呛奶,也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此时宝宝饿了会因为吃得太急容易呛奶,此外,若孩子吃饱了也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呛奶意外。

顺利喂宝宝吃药的5大诀窍

宝宝生病了,妈妈难免心疼,喂宝宝吃药也因此成了妈妈的另一个心病:想让宝宝顺利把药吃下去可远没想象的那么容易。其实,喂宝宝吃药,也是有诀窍可循的。

喂宝宝吃药,仿佛是每户家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爸妈忙得手忙脚乱、宝宝哭得声嘶力竭,药还没吃下去,就是好不容易吃下去的药宝宝又吐出来,厉害的还会变成呛人性肺炎。喂药的不得法,更会造成宝宝不愉快的经验,对宝宝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只要了解正确的服药诀窍、配合喂药的辅助工具以及适当的安抚,宝宝是可以顺利地将药服下,以后也不会抗拒吃药的。

4大注意事项

1、检查宝宝的药品

确认服药的剂量与频率,除非医生有特别交代,通常时间相同的药可以一起服用。

2、药粉可以用少量温、冷水混合溶解热水会破坏药品成分。

3、掩盖药品苦味的方法

医生开给宝宝服用的药物,绝大部分不会有苦味。若遇到有些苦味的药物,可以尝试添加一些葡萄糖或果糖,以掩盖药的苦味,直接用奶瓶喂药即可,服用后多喝一些开水。

4、不要将药加在果汁或奶中很多妈妈担心宝宝不肯服药,会将寄药物溶进果汁或奶中喂给宝宝,认为这样宝宝比较好接受。事实上,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能会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或因减少吸收降低药效,或因此产生不良巨应。此外,药物与奶泡在一起,若宝宝没有喝完,也无法达到应有的药效,更有可能造成宝宝将奶味与药物联系起来,从而视喝奶为畏途。将药物泡在果汁中亦是如此。喂药小帮手如果实在觉得喂药困难,妈妈可以选择一些喂药的辅助工具,如有刻度的滴管、口服注射器等。

喂药时间点解读

“饭前”一般指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此时宝宝有饥饿感,会比较主动地进行吮吸。会在饭前服用的药物,通常是为了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作用而干扰吸收、影响药效。

“饭后”多指和食物一起服用或饭后l小时内服用。有些药物和食物一起服用可以增加吸收;或饭后1小时内服用,可减少肠胃不舒服的感觉。不过因为宝宝吃饱后就不会想吃东西,因为建议喂药时间在饭后3n分钟左右,可避免发生呕吐的状况。

顺利喂药5大诀窍

1、姿势

喂药时,将宝宝抱在膝盖上,支撑住头部,身体呈450半躺姿势。

2、少量多次原则

每次哺喂时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呛到或反胃。

3、注意喂药方式

将药物滴在口腔的后方或边缘;若是食用药匙,则应压住下齿,让药液顺着颊黏膜流入口中,闭嘴数分钟,等宝宝咽下。

4、避免错误喂药法在喂药时,不可太深入宝宝的口腔,以免造成反胃;也不要将药倒在舌面上,因为宝宝会马上把它吐出来。

5、防止呛到

如果在喂药时,宝宝呛到了,就要立刻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拍背部。宝宝服用药物的效用以30分钟为准,如果在30分钟以内大量呕吐,就要再补服一剂。开水与安抚

给宝宝喂完药后,不要忘记补充一些开水的摄入,既可以冲洗口腔,也可以帮助某些药物的药效,避免黏膜受损。

父母适当的安抚则可以让宝宝感觉安心,顺利完成药物的服用。

婴儿常见肺部疾病之四吸入性肺炎

很多新手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宝宝吃奶或者喝水时突然被呛到,小脸憋得红红的,连呼吸都快停止了,好像喘不过来气一样,接着嘴唇颜色发青发紫,看上去样子很吓人。这时如果赶紧把他抱起

来,拍拍他后背,宝宝的嘴巴里会吐出一些水疱,过一会才会哭出来。不要认为这样就没事了,其实这时候奶水很可能已经被吸入肺部并引起吸入性肺炎。

所谓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酸性物质、运动脂肪、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可能误吸的5种物质

某些物质很容易被婴儿吸入引发肺炎。婴儿期常见可能误吸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奶、水。这是两种最容易被宝宝吸入的物质,刚出生没多久的新生儿和吞咽功能先天不足的体弱儿最易吸入他们而导致肺炎。

食物。婴儿可能会在吃饭时吸入小的食物块。

颗粒性物质。最常见的是花生米等。

呕吐时的胃酸。当婴儿因生病而呕吐时,吐出的胃酸如果被吸入气管,可立即引起气道和肺部化学性灼烧。

刺激性化学品。煤油、汽油、干洗剂、洗洁精等有时可被误吸,多见于稍大一些的婴幼儿。

婴儿呛奶后一定会发生肺炎吗

婴儿呛奶后不一定都发生肺炎。

被吸入性肺部的奶水不多的话,宝宝的表现仅仅只是暂时性呼吸困难,面色有轻微的青紫,不一定会继发感染引起肺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要看宝宝的个性差异。

通常正常发育的婴儿吞咽功能良好,较不易被呛,被呛后也不容易引起感染;先天体弱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有慢性疾病的婴儿则很容易呛奶;有些严重吞咽功能不全的宝宝几乎顿顿都要呛,让妈妈苦

恼不已,此类宝宝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要大得多。

吸入性肺炎有什么症状

婴儿吸入性肺炎和一般的肺炎症状是差不多的,并不是一呛奶就必然发生吸入性肺炎,要看宝宝有没有肺炎的典型症状,如咳嗽、气喘、发热、烦躁不安等。

要判断宝宝是否为吸入性肺炎,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就诊,通过X光片查看。因此,如果宝宝吃奶、吃饭或者喝水时被呛到,接着又发生了如同肺炎的典型症状,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引发吸入性肺炎的两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吞咽功能不成熟

成人由于喉咙的保护性发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当异物进入气管时会立刻咳出来,不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但是婴儿特别是体弱的婴儿,吞咽发射还没有发育完善,很容易出现误吸被呛,且

很难把异物从气管中排出。

第二大原因,喂养时方法不当

如果妈妈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喂奶,会增加婴儿发生呛奶的风险,尤其是躺着喂奶,最容易发生呛咳。

发生呛咳时的紧急处理

呛到奶或水时

如果被奶或水呛到,一些新手父母的做法是把宝宝竖起轻拍背部。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宝宝俯卧在你的膝盖或者床上,稍微用力一些拍打背部,让他把奶水咳出来。

呕吐时

宝宝呕吐时,不管是否发生呛咳,都必须立即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来的东西倒流入咽喉和气管。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着一根手指,伸入宝宝的口腔中,将突出的东西清理出来。动作要快速,

避免刺激咽部引发新的呕吐。然后再用细小的棉签清理宝宝的鼻孔,将呕吐时涌入鼻腔的东西清理干净,不然宝宝会在呼吸时将异物吸入肺部。

吸入异物时若将咽部寄居的细菌带入肺内,可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形成肺脓肿。如反复吸入,可出现慢性间质性肺炎,也很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婴儿死亡。

不给婴儿吸入异物的机会

单纯的呛咳是没办法治疗,只有随着婴儿的长大,等待吞咽功能慢慢完善。但这并不表示你完全无能为力,其实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那就是不给婴儿吸入异物的机会

第一个方面,吃奶时应该注意7点

用正确的姿势喂奶。把宝宝抱在胸前面向你的身体,鼻子正对着乳头,他的头,脖子与身体成一直线,他的肚子紧贴着你的肚子。

坐也可,躺也可。喂奶时坐着、躺着都可以,但要让宝宝头比脚略高一些,并且让他的整个身体都面向着你,而不是只有脸转向你。扭着脖子吃奶就容易被呛。

挤出奶水。奶水充足的妈妈,可以把开始的奶水先挤出一点儿后再喂,以免宝宝才吸了一口就被喷出的奶汁直接呛到。

压住乳晕。吃奶时可用食指与中指按压乳晕,让乳汁缓慢地流入宝宝的嘴巴。

用合适的奶嘴。按宝宝的实际月龄选择奶嘴的类型,圆孔、十字孔分别对应不同月龄婴儿的需要。

检查奶水的流速。把奶瓶倒过来,如果奶水像线一样流出,说明孔过大,一般以1滴/秒为宜。

让宝宝慢慢地喝。喂奶时把宝宝的头抬高一些,拿奶瓶的那只手缓缓抬起,这样做能减轻宝宝吞咽的压力。

第二个方面:喂辅食时应该注意的5点

1、月龄尚小的婴儿必须吃糊状和流质食物。

2、喂饭时要有耐心,等宝宝完全吞下口中饭后再喂下一口。

3、让宝宝养成专心吃饭的,吃饭时不用玩具逗引宝宝。

4、不要给婴儿吃花生米之类的坚果。

5、少食多餐。

第三个方面:喂水时应该注意的2点

尽量使用勺子来喂水,不要用奶瓶,等宝宝再大一些就用婴儿水杯喝水。

别让宝宝躺着喝水,应在坐着或者站着时喝水。

羊羊100营养师温馨提示:

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随着婴儿的长大而降低

1、婴幼儿时期最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它与呼吸体统生理解剖有密切关系,因为婴儿气管、支气管内相对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不易将微生物或异物清除。

2、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吸入的量及次数有关。吸入少量或偶然吸入者以支气管炎为主,吸入量多时则易发生肺炎。

3、食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呛入异物量大时会造成的气管堵塞,引起窒息,呼吸停止。异物也可能直接被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

4、如每次哺乳或喂水都会引起呕吐、呛咳,就要立即到医院诊治,检查是否为“先天性视导气管漏”。

预防婴儿呛奶的注意事项

1、奶嘴要用最小的。奶嘴太大,宝宝的嘴含起来费劲容易被呛到。

2、奶的温度要在36、7度左右,太热容易烫到宝宝而导致呛奶。奶的温度可以用手腕的内侧试,以不烫手为准。

3、不要等到宝宝已经很饿了在喂,那样宝宝太急容易呛到。判断是否饿可以用手指轻点宝宝的嘴边,如果宝宝在寻找那就证明饿了,没有就可以等等了。

4、调整吃奶速度。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整速度,不要过急。

5、选择正确的哺乳防呛奶。哺乳时应注意哺乳姿势,母乳喂养时 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婴儿呛咳,吐奶。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及时调整婴儿吃奶的速度等均是预防呛奶的简便方法。

6、拍嗝。这点很重要。当宝宝吃完奶后,要将宝宝面向怀里抱住,竖起从上至下轻拍宝宝的后背,当听到奶咯后在抱5分钟左右再躺下,如没有听到,那就这样抱着轻拍半小时左右在躺下就行了。

如何预防宝宝呛奶

1.喂奶的时机要把握

以下三种情况容易造成宝宝呛奶,需警惕:

(1)宝宝非常饿的时候,不要急于喂奶,吃奶过急容易呛奶;

(2)宝宝已经吃饱,不要勉强继续喂;

(3)宝宝哭、笑,情绪起伏较大时,不要喂奶。

2.喂奶的姿势要正确

无论是何种喂养方式,切不可让宝宝平躺,最好让其采用斜躺姿势,防止空气进入口腔,引起呛奶。母乳喂养最好使宝宝上半身始终呈30至45度角,人工喂奶建议使用斜坡位姿势,适当举高奶瓶底部,确使奶瓶高于奶嘴。

3.喂奶的速度要控制

如果是人工喂奶,奶瓶奶嘴不宜过大,让奶水成滴状流入宝宝嘴里,不易呛着。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奶水多时用手指压着乳晕,使奶水缓缓流出。

4.喂奶时注意观察

母乳喂养时防止乳头堵住宝宝口鼻,造成窒息。因此妈妈在喂奶时要时刻关注宝宝脸色,发现他们溢奶或者口鼻附近颜色发青,要及时停止喂奶。早产儿或者曾经出现过呛奶症状的婴儿,更要特别注意。

5.排出宝宝胃里的气体

喂奶结束后,抱直宝宝放在肩头,然后轻拍他们的背部,帮助他们排出胃里气体,听到打嗝声再停止动作,然后把他们放在婴儿床上。婴儿床的头部要高15度,先将宝宝侧卧约半小时,确保无呛奶隐情,再让宝宝平卧休息。千万不要让宝宝趴着休息或睡觉,这种睡姿极易引发危险,甚至导致宝宝猝死。

如何防止婴儿呛奶

其实很多时候,婴儿呛奶发生得很突然,而呛奶发生时就要进行紧急急救,不然宝宝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因为脑部缺氧而死亡。所以,宝妈和奶爸在掌握了婴儿呛奶时的急救措施后,也需要注意在日常中防止宝宝呛奶。因为先断了隐患,这才是对宝宝最好的保护。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的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的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回床上。

小孩呛奶怎么回事

1.喂养方式不对

很多宝宝呛奶是因为妈妈们的喂养方式出了问题。如果宝宝吃的是配方奶粉,而奶瓶的开口过大,宝宝吸进嘴里的奶量过多,吸奶时过急,这个时候很容易导致宝宝呛奶。另外,妈妈们喂奶时如果姿势不对,也会导致宝宝呛奶。喂奶时妈妈们最好是选择坐姿,不要让宝宝平躺在腿上,宝宝的头部一定要高于下身,同时妈妈们喂奶时,最好选择安静的地方,以免打扰宝宝吃奶。

2.宝宝呼吸不畅

宝宝如果呼吸不畅,那么很容易导致呛奶。所以妈妈们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宝宝出现感冒或是咳嗽症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宝宝因呼吸问题而导致呛奶。第二个方面,爸爸妈妈们都喜欢选择和宝宝一起睡的睡眠方式,并且把宝宝放置在床的中间,这个时候妈妈们如果喂奶,一定要注意空气的流通,还要防止被子压住宝宝,使得宝宝无法吸入氧气而导致呛奶或呼吸停止。

3.宝宝身患疾病

宝宝们如果身体孱弱,呼吸道有疾病,那么这种情况下宝宝也很容易出现呛奶的问题。

给宝宝喂药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1、喂药不能过快

一些喂药的“利器”,如针筒、喂药器,在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年龄越小的宝宝吞咽速度越慢,药物推送时也要越慢,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引起呛咳。

2、不能捏鼻子喂药

不要捏鼻子喂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喂药,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呛着,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并抗拒吃药。

3、避免和果汁等食物同服药

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

4、注意药物的正确服用

对婴儿服药,不要直接给药丸或胶囊,药片应研成粉末,胶囊要去掉外衣,加温水调成稀汁后才能让宝宝服下,吞药片要到四岁左右才可慢慢练习。

5、注意喂药的时间

很多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所以大多数建议在饭后1小时服用。但毕竟每种药的作用和副反应不同,应遵循医嘱或说明书上的建议。如果是小婴儿,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服药。

6、喂药后留意呛药和吐药行为

1岁以内的宝宝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即吃奶后容易吐奶。对于这样的宝宝喂药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宝宝把药吐出后、再呛入气管。喂药后至少要观察10分钟,家长再离开。

宝宝呛奶是怎么回事 喂养不当所致

宝宝出现呛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喂养不当所致;婴幼儿咽喉软骨发育尚未成熟,吞咽功能还不好,而且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若遇到下列几种情形就容易发生呛奶:

1、饥饿时喝奶过急,喝太多奶或喝完奶后未排气就容易呛奶。所以,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喝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

2、奶嘴的孔洞较大,例如奶嘴为十字洞,通过奶嘴的奶水量太多而导致宝宝呛奶。应注意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3、母乳过多,奶流的速度太快,宝宝来不急吞咽,这样很容易呛到的,建议喂奶的时候一手夹着乳房前端,减少奶量的流出,让宝宝慢慢的吃。

4、喝奶姿势不正确,特别是平躺着喂奶,可诱发呛奶。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相关推荐

宝宝喝水老到怎么办

1、奶嘴的口也不要太大,宝宝经常咬奶嘴的口子,那样就会越来越大,口大流水就快,这样宝宝就容易被着。前可以把奶瓶先倒过来试试。 2、采用合适的水姿势,尽量抱起宝宝水,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水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水减少发生着的机会。如果还是很会,那么奶嘴放在宝宝口中不要太正,往左右两边偏一点,这样宝宝吃得会较慢,但是水不会直接冲进气管,就不会了。 3、宝宝喝水,速度一定要控制得恰当适宜,宁可慢一些也不要过分急躁。有些父母会归罪于宝宝自己吞吸得很急,但是奶瓶在父母

婴儿吃奶到要怎么办

1、奶的姿势要正确。宝宝要躺舒服了:横躺在你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注意宝宝不应该扭转头和脖子来找奶头,他的头应该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窝里,你的前臂托住他的背,你的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者腿。 2、奶的时候,你可以用指跟中指夹着奶头,让奶水流的慢一点。 3、最好不要躺着给宝宝奶。产后很多妈妈因为带小孩,睡眠总是不足,所以很多妈妈会躺着让宝宝饿了就自己吃,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奶的。 4、不要让宝宝很饿的时候才给奶,因为宝宝很饿的时候就会吃的很急,容易到。 5、宝宝奶的时候,轻轻

宝宝鼻子奶怎么预防

预防宝宝鼻子奶要注意以下5点: 1、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强迫奶容易发生意外。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奶。人工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

这样奶竟走了宝宝的小命

真实的案例 和往常一样,杨太太早起给自己的宝宝完奶,将宝宝放到床上然后去做家事。 不料,当忙完一阵子的杨太太去查看宝宝时,发现宝宝一动不动身体冰冷,嘴边还残留着奶水。 杨太太如遭晴天霹雳,当即打电话给丈夫,带宝宝奔赴医院。 但由于发现过晚,医生虽全力抢救,也回天乏术,不满两个月的宝宝就这样夭折了。 据医生所说,宝宝鼻腔内还有奶水凝结物,应该是由于奶后没有正确处理,过多奶水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夫妻俩悲痛万分。 米琪妈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也是唏嘘不已。养娃不易,奶也需谨慎,能看到旁边米琪活蹦混乱的样子

警惕这些导致宝宝窒息的杀手

母乳时 有些妈妈太过劳累,半夜给宝宝哺乳时睡着,造成乳房压迫宝宝口鼻。 对策:白天宝宝睡时妈妈也一起睡,尽量保证休息。夜间哺乳时坐起来,尽量保持清醒。 奶过后 宝宝吃奶后,很容易出现溢奶的现象,如果平躺时溢出的奶到肺里,就容易造成窒息。奶窒息的新生儿表现为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严重者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如果不及时抢救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对策:每次完后立即抱起,给宝宝拍拍后背,最好让宝宝打个嗝后再轻轻放下侧卧,这样一方面减少溢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即使溢奶也不致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奶和吐奶的区别

一、奶和吐奶的区别 宝宝奶时会咳嗽,一般奶水很足,一吸就喷出来那种会,吐奶是吃完奶,后或过一会儿又吐出来,如果从鼻子时出来的可能时到了,吐出来了,因为口腔和鼻腔是通着的。仔细看下宝宝呼吸是不是通畅,宝宝鼻子时有没有奶瓣等,以免影响宝宝呼吸。 二、预防宝宝奶的方法 1、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强迫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奶。人工

宝宝多大可以吃米

半岁的宝宝可以开始吃一点点米了,但是建议还是以奶粉为主,宝宝的肠胃比较娇嫩,消化能力有限,光吃米做主,可能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给宝宝的米要煮软一些,最好是熬成粥或者让宝宝吃米糊,以免米颗粒太大,到孩子。到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跟大人吃一样的米了。

宝宝喝水老是着怎么办

如果宝宝喝水了,应该让他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让他咳出来。如果宝宝因咳嗽引发呕吐,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上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物快速地清理出来,以保持宝宝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宝宝鼻孔,以免造成呼吸堵塞。 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水量大时会造成气管堵塞,不能呼吸,或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在宝宝喝水是父母们要注意了: 1、奶嘴的口也不要太大,宝宝经常咬奶嘴的口子,那样就会越来越大,

宝宝药的方法和技巧 给宝宝药的注意事项

1、不要捏鼻子药,不要在宝宝哭闹时药,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着,还会让宝宝越来越害怕,并抗拒吃药。 2、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菜等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药物与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 3、对婴儿服药,不要直接给药丸或胶囊,药片应研成粉末,胶囊要去掉外衣,加温水调成稀汁后才能让宝宝服下,吞药片要到四岁左右才可慢慢练习。

宝宝老是奶怎么办 注意奶的时机

大部分宝宝出现奶,与奶时机不对有关,以下三种情况容易造成宝宝奶,需警惕: 1、宝宝非常饿的时候,不要急于奶,吃奶过急容易奶; 2、宝宝已经吃饱,不要勉强继续; 3、宝宝哭、笑,情绪起伏较大时,不要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