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可能引发溃疡
小儿腹痛可能引发溃疡
年龄越小,症状就越不典型。新生儿、婴儿时期的溃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厌食、便血和哭闹不安等,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往往难以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穿孔和并发腹膜炎。
学龄前儿童往往诉说肚子疼痛,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小儿年龄越大,疼痛越频繁,但局限于上腹部。疼痛一般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疼痛加剧时,小儿会不由自主地哭喊。晚间发作时小儿可从梦中惊醒。
这种腹痛常常与饮食有关,即饭前发作,进食后缓解。由此常被误认为蛔虫病,往往不引起家长的注意,直至呕血、便血才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儿得了溃疡病.
小儿患胃溃疡父母需警惕
人们普遍认为溃疡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殊不知儿童期也易罹患溃疡病。现在医学科学研究提示,溃疡病可发生于小儿各个时期,甚至胎儿也可以发生慢性消化性溃疡。
儿童期溃疡病大都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其主要症状为常常自感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反复发作,有时为上腹部或局部限于脐部周围疼痛,有时疼痛还与进食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又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溃疡大都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儿,多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主要表现有呕吐、频繁哭闹、拒食、消瘦、嗳气、便秘,严重时并发穿孔而危及生命,常常伴发营养不良、败血症、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慢性溃疡则多见于年长儿,主要与其精神因素相关,比如情绪激动、精神刺激、季节气温(特别是寒冷)、饮食不节和家族史等均可诱发。学龄期儿童溃疡病往往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大都系因饮食无节制、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粘膜刺激所致,同时与进餐方式、喂养不当(如幼时填鸭式硬喂、偏食、饥饱失常、零食以及进餐时训斥、谩骂、啼哭中等等)。
胃溃疡病的特点是什么
同是胃溃疡病的特点各不同 人们常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溃疡病,似乎两者没什么区别。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知道其各自的特点,对两病的诊断、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好发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青年人易患,胃溃疡中老年易患。
发病比例 两者的发病比例为4~5:1。因十二指肠溃疡远比胃溃疡发病率高,且多发生在青年,故其危害性更大,更应重视预防。
癌变 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文献报告,每10万个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仅1例癌变),而胃溃疡则可能癌变(癌变率为6%~18%)。故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胃溃疡,应警惕癌变的发生,要定期做胃镜监视其动态变化。
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共同发病原因是:胃酸过高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但胃溃疡尚可单独因服用某些对胃黏膜屏障有直接损害的药物,如水杨酸盐、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皮质类固醇等引起。病人患胆汁返流症时,十二指肠内容物中的胆汁、溶血卵磷脂及其他有害物质返流入胃,如原有慢性胃炎,胃黏膜极易受损从而形成溃疡。
小儿溃疡病不像成人那么典型,成人得了溃疡病常有暖气、返酸及上腹部疼痛的症状,而小儿常表现上腹或脐周围:隐痛,多数无规律。而返酸、暖气相对比较少见。年龄越小,症状就越不典型。新生儿、婴儿时期的溃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呕吐、厌食、便血和哭闹不安等,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往往难以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穿孔和并发腹膜炎。学龄前儿童往往诉说肚子疼痛,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小儿年龄越大,疼痛越频繁,但局限于上腹部。疼痛一般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疼痛加剧时,小儿会不由自主地哭喊。晚间发作时小儿可从梦中惊醒。这种腹痛常常与饮食有关,即饭前发作,进食后缓解。由此常被误认为蛔虫病,往往不引起家长的注意,直至呕血、便血才到医院检查发现小儿得了溃疡病。
孩子肚子疼多是胃肠生长痛
小儿腹痛原因多 但八成是良性腹痛
据梁文青介绍,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所谓的腹痛是一个统称,一般指胸骨下、脐的两旁以及趾骨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几乎涉及了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既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既可以是内科疾病,也可以是外科疾病。
也就是说,孩子肚子疼,不要光想着“肚子”方面的问题,比如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等,也可能是“肚子”以外的原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肺炎、心肌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
然而庆幸的是,梁文青医师告诉我们,临床上小儿腹痛很多时候并不是病,而属于“良性腹痛”,孩子患了良性腹痛无需过多治疗,待其自行缓解即可。
有一种肚子痛叫做“胃肠生长痛”
你可能听说过有一种痛叫做“生长痛”,其实也有一种肚子痛叫做“胃肠生长痛”,它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
梁文青说:“胃肠生长痛一般是由于儿童生长过快,机体的血液供给发生一时性的不足,肠道在暂时缺血状态下,出现痉挛性的收缩而引起疼痛。”
除此之外,胃肠生长痛也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它将导致肠壁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不协调,肠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疼痛,所以医学上又称之为“儿童肠痉挛”。
小儿腹痛家长应怎样检查小儿腹部
小儿腹痛家长应怎样检查小儿腹部
父母可通过检查小儿腹部来判断有无压痛。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让小儿平卧,两下肢屈曲;
(2)用讲故事或谈话的办法分散小儿的注意力;
(3)检查的手保持暖和,手指手掌要平按,不能用指尖按;
(4)检查可先从左下腹开始,其后依次为左上腹、脐周、右上腹,最后是右下腹。同时观察小儿反应,如按压右下腹时有固定性压痛,小儿有皱眉、哭吵、挣扎等现象,这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意义很大。
父母自行早期确诊婴幼儿阑尾炎是有困难的,但只要重视小儿腹痛,及时送医院诊治,就能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小孩子腹痛的原因有哪些
腹痛的病因很复杂
小儿腹痛的原因很多,对于儿童腹痛首先应区分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所谓器质性系指内脏器管病变所致,不仅腹部各种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胃炎、胃溃疡、肠梗阻以及阑尾炎等可致腹痛,而且其他部位的疾病如肺炎也可导致腹痛。功能性则多为胃肠异常蠕动、胃肠道痉挛、胃肠道管腔胀气引起,通常与饮食不当、受凉、精神因素等有关,宝宝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自行缓解。
你发现宝宝腹痛时首先应分析造成小儿腹痛的原因,可从腹痛的部位、性质以及伴随症状着手。
如果宝宝腹痛发生在饭前或饭后,腹痛的部位在上腹部伴有呕吐,首先要想到急性、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要考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经常出现位于脐周腹痛可能是蛔虫病所致。
腹痛伴频繁呕吐,且无排便、排气的很可能是肠梗阻。
腹痛不久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呈蛋花汤样或水样便多是腹泻所致。
婴幼儿阵发性哭闹、呕吐、排出果酱样大便,若同时腹部摸到块状物多半是宝宝患了肠套叠。
胆道蛔虫症的患儿则表现为腹痛发作时痛苦不堪,双腿屈曲、面色苍白,但腹痛过后活动如常。
如果患儿腹痛最初位于上腹痛,以后固定于右下腹则应考虑急性阑尾炎。
宝宝腹痛的同时两下肢皮肤出现出血点要想到过敏性紫癜引起。
原来有腹股沟疝气的孩子一旦发生急性腹痛,你应先检查查患儿的腹股沟部位,是否存在疝气的嵌顿。
吃奶的宝宝腹痛发生在吃奶后不久,突然反复大声哭闹不安,面颊发红,口唇苍白,腹部紧张,两膝屈向腹部,足部冰冷,两手握拳或张口作吸奶动作提示肠痉挛。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之一:贫血
贫血是小儿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儿长期食欲不振,影响到消化和吸收,再加上炎症的消耗,溃疡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很容易引起患儿贫血。小儿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贫血多属于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这些小儿体质虚弱,易并发各种感染。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之二: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多见于年长患儿,当胃溃疡发生在靠近胃幽门部位时,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幽门括约肌发生痉挛,或溃疡周围发生炎性水肿,妨碍了食物通过幽门,可发生暂时性幽门梗阻;如溃疡反复发作和愈合,久而久之形成疤痕,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引起持续性幽门梗阻。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之三:胃穿孔
严重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可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肠发生穿孔,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内容物,如胃酸、食物、细菌、空气等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这种患儿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剧烈腹痛,甚至可发生休克。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之四:胃出血
当溃疡侵袭到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的血管时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如果溃疡破坏了大血管,患者会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由于胃酸的作用,呕出的血量多,立即呕出可呈鲜红色,继而排出柏油样便,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炎症性肠病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炎症性肠病之克罗恩病:症状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与炎症的程度,腹痛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主诉,通常位于脐周,常发生于餐时或餐后,导致患儿不愿进食乃致厌食,只有回肠末端病变的腹痛位于右下腹部,腹泻常见于90%患儿,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大片肠黏膜功能紊乱,胆盐吸收障碍,细菌过度生长,炎症性蛋白丢失等,腹泻发生在餐后伴腹痛,结肠受累者有便血,小肠受累为水样便,需同时监测电解质,克罗恩病血便比溃疡性结肠炎少见,上消化道的溃疡性结肠炎较少见,但也有经内镜与组织学检查证实胃十二指肠病变,往往难以与其他的疾病如胃食道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难以鉴别。一些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肛周病变如肛瘘,肛旁脓肿,肛裂等,这些病变可以是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的表现,常掩盖了胃肠道症状而引起误诊。
炎症性肠病之溃疡性结肠炎: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起病隐匿,或轻度腹泻,便血,仅见大便潜血,约30%患儿症状明显,起病较急,多见婴幼儿,腹泻可达10~30次/d,呈血便或黏液血便,脓血便,侵犯直肠者有里急后重,痉挛性腹痛常于便前,便时发生,便后缓解,左下腹触痛明显,可有肌紧张或触及硬管状结肠。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贫血;病情严重则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亦是小儿UC最早期临床表现,可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关节痛,虹膜睫状体炎,肝大等。
形形色色的小儿口疮
鹅口疮
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易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形成鹅口疮。在初期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处有点状和小片状白屑,并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常侵袭5岁以下的小儿,引起疱疹性口疮。在小儿发热疾病之后,在口腔、舌及咽部充血的黏膜上出现小小的透亮滤泡,不久就很快溃破,形成溃疡。颈部淋巴结也相应出现肿大,有压痛。小儿吃饭时疼痛,常拒食。
溃疡性口疮
各种球菌常侵犯婴幼儿,引起口腔炎,又称溃疡性口疮。口腔黏膜有明显的充血,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上有灰白色的假膜覆盖着,小儿十分疼痛,流涎不止,烦躁不安,拒绝进食,常伴有发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儿童饮食不规律当心消化溃疡
儿童消化性溃疡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儿童更多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首先与儿童饮食不当,缺乏规律,进食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或吃饭太快不经细嚼有关。其次,被动吸烟也同样能诱发儿童溃疡,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第三是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或受刺激常可诱发溃疡病。消化性溃疡在幼儿主要表现为脐周不规律反复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患儿大多消瘦营养不良。学龄期儿童则多呈慢性溃疡,上腹部疼痛较有规律。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饭前和夜间痛,进食后常可缓解,胃溃疡则多在进食后痛,患儿还可有嗳气,呕吐。溃疡活动期可有小量出血,大便潜血阳性,小儿常伴贫血,体重增长较差。重者可发生便血,吐血和胃穿孔。
如何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复发,阮小玲认为,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食物。适度地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就餐时应有宽松的环境,愉快的气氛,要精力集中细嚼慢咽,不要边吃饭边看电视,切忌家长利用吃饭时间训斥孩子。禁止小儿吸烟、饮酒,因吸烟能引起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返流,饮酒可使小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诱发溃疡。另外,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宽松的学习环境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
贫血
贫血是小儿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儿长期食欲不振,影响到消化和吸收,再加上炎症的消耗,溃疡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失血很容易引起患儿贫血。小儿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贫血多属于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这些小儿体质虚弱,易并发各种感染。
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多见于年长患儿,当胃溃疡发生在靠近胃幽门部位时,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幽门括约肌发生痉挛,或溃疡周围发生炎性水肿,妨碍了食物通过幽门,可发生暂时性幽门梗阻;如溃疡反复发作和愈合,久而久之形成疤痕,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引起持续性幽门梗阻。
胃穿孔
严重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可穿透胃壁或十二指肠发生穿孔,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内容物,如胃酸、食物、细菌、空气等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这种患儿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剧烈腹痛,甚至可发生休克。
胃出血
当溃疡侵袭到胃壁或十二指肠壁的血管时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如果溃疡破坏了大血管,患者会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由于胃酸的作用,呕出的血量多,立即呕出可呈鲜红色,继而排出柏油样便,严重者可导致出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