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第六步:按揉龟尾300次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第六步:按揉龟尾300次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背部脊柱下端的尾部。

操作:患儿去俯卧位,用右手中指或者拇指蘸取介质葱姜后,在穴位处做按摩。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胃经各200次,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

推拿方解:清大肠,退六腑能清泻肠道湿热;清胃经及清补脾经能泻脾胃湿热;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分利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发烧加清天河水;高热,烦渴引饮,小便短黄者加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腹痛明显者,加分退腹阴阳;腹胀纳差者加运内八卦,揉板门揉按足三里。

伤食型拉肚子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脾虚型拉肚子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擦龟尾以理肠止泻。

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推拿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脾虚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缺乏,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损及肾阳,症见面色㿠白,大便水样,次数频多,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甚者出现腹泻不止,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昏不识人等津竭阳脱之症。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健脾益气,固肠实便;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温阳补中;配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温阳止泻。

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揉百会。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长期腹泻的推拿疗法

(一)腹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二)腹泻基本处方、加减运用

基本处方: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补脾经、捏脊。

伤食泻加:揉板门,清大肠。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风寒泻加: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

湿热泻加:清大肠、清小肠、

脾虚泻加:推三关、补大肠,重按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

(三)泄泻推拿基本手法

1.摩腹: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以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患儿腹部,并作逆时针环行移动摩擦3 ~ 5分钟。

2.揉脐: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以中指指端或掌根着力,逆时针揉患儿脐部3 ~ 5分钟,约300 ~ 500次。

3.揉龟尾:患儿俯卧位。推拿者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揉患儿尾椎骨端约300次。

4.推上七节骨:患儿俯卧位。推拿者以拇指桡侧面着力,从患儿尾椎骨端向第二腰椎作直线推动约300次。

5.补脾经:患儿仰卧位。推拿者将患儿掌心向上,并将患儿拇指屈曲,用拇指桡侧面着力,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约300次。

6.捏脊: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用拇指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从患儿尾椎骨端开始,捏至第一胸椎为止,反复提捏3 ~5遍,并在后两捏至脾俞、胃俞穴时用力向上提拉1次。

7.推三关:患儿仰卧,展平小臂。推拿者以一手拇指桡侧或食、中指指面从前臂桡侧,自腕直线推向肘100~300次。

8.揉外劳宫: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握住患儿手,使其掌心向下,以一手拇指或中指指端着力,揉患儿手背正对手心处约300次。

9.补大肠: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拿住患儿手掌并使其侧掌,另一手以拇指桡侧着力,从患儿食指尖向食指桡侧直线推至食指根部100次。

10.清大肠: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拿住患儿手掌并使其侧掌,另一手以拇指桡侧着力,从患儿食指根部沿食指桡侧直线推至食指尖100次。

11.清小肠:患儿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一手使患儿掌心朝上,另一手手以拇指桡侧着力,从患儿小指根处沿小指尺侧缘直线推至小指尖100次。通常以向上推为补、向下推为清。

12.揉板门:患儿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拿住患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以拇指指端着力,揉患儿大鱼际处200次。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

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孩子腹泻怎么办

一、小儿腹泻吃什么药

宝宝患上腹泻,一般来说医生都会开下列这几种药给宝宝服食或者使用:

思密达: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对儿童急性腹泻效果尤佳。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妈咪爱:小儿药品,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炎等。2周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

整肠生:口服胶囊,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及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腹泻等。成人:每次1-2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儿童:每次1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

丁桂儿脐贴: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如着凉、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单独使用丁桂儿脐贴。如果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丁桂儿脐贴外贴与思密达内服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二、小儿腹泻推拿

补脾经: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肠: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按摩腹部:即用掌或四指按摩腹部,100-300次。

揉龟尾:尾骨末端就是龟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揉中脘: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用拇指或掌根按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卦”,作100-300次。

揉天枢: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横指(宝宝的手指)处,左右各一点揉100-300次。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方解: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2)湿热泄:补脾土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3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兼表证发热者加开天门50次,推坎宫100次,运太阳100次;拿揉风池5~10次,拿肩井8~10次。

(3)伤食泄:揉板门100次,补脾土3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3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推四横纹5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摩中脘100次,揉脐及天枢100次;揉龟尾2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

(4)脾虚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100次,板门推向横纹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振腹一分钟,三指揉脐、气海和关元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

(5)脾肾阳虚泄:补脾土300次,补肾水5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按揉百会1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揉脐及丹田100次;捏脊3~5遍,按揉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八髎,以透热为度。

适宜技术

揉腹:患儿仰卧。术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术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术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捏脊:患儿俯卧。术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7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临床治疗泄泻,健脾和胃是关键,揉腹(揉中脘、揉神阙、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能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该疗法大优势是不用针药,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患儿依从性良好,便于实施。

推拿主要用于轻型腹泻和慢性腹泻,对于重型腹泻、严重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者应行综合治疗。推拿手法要柔和,不要损伤患儿皮肤,可用葱姜水(葱姜各半)作为介质。注意小儿饮食卫生,合理喂养。腹泻期间,应控制饮食。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注意合理喂养。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小儿推拿止腹泻

时值夏季,婴幼儿腹泻明显增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婴幼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腹泻多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对父母来说,小儿推拿是种操作简单、治疗方便的选择。

在此介绍马娅给女儿采用的按摩治疗方式——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摩腹揉脐龟尾七节,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有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等四种。

摩腹:即用一手掌在患儿腹部轻柔地打圈,范围以肚脐为中心,由小到大,至整个腹部,约2~3分钟(见图1)。先逆时针摩两分钟,再顺时针摩一分钟。

注意事项:

①摩腹速度宜慢,约两秒钟一圈,速度太快,会致患儿腹部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若出现上述情况,宜立即停止摩腹,并将患儿抱起,轻拍背部,以顺气止呕。

②动作沉稳,即摩腹时能带动患儿腹部皮下组织,速度均匀,不要时快时慢。

揉脐:用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螺纹面在脐部按揉,力量稍重(三指按于肚脐,指下感觉有物顶住即可),约1~2分钟。注意揉按时力量不要太重,否则患儿会感觉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的进行。

揉龟尾:龟尾位于背部尾骨端,用中指在龟尾穴处按揉,力度同揉脐,约2~3分钟(见图2)。揉按时力量可比揉脐稍大些,若患儿感觉不适而哭闹,可减轻揉按之力。

推上七节骨:七节骨即背部脊柱尾端的七节,从龟尾向上数七节即是。用食中二指从龟尾穴沿七节骨向上推擦,动作轻快,每分钟100次左右,约推擦100~300次(见图3)。行推擦手法前,一定要在局部涂抹介质,如润滑油、爽身粉等,以免擦破小儿的幼嫩皮肤。

上述方法,可反复交替进行,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一般每日按摩1~2次,腹泻较重者可每日3~4次。期间应给患儿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应少食多餐。若患儿腹泻十分严重,大便为青绿色,多由外源性感染所致,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小儿便秘的按摩治疗方法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润肠通便。若实秘,宜泻热通便;若虚秘,宜益气养血。 (2)治疗步骤 ①清大肠: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小儿虎口推至指尖200次。 ②按膊阳池:以拇指或中指端着力,小儿手背腕横纹中央凹陷中之后3寸处100次。 ③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方向环行抚摩5分钟。 ④天枢、足三里穴:以拇指或中指端脐旁2寸天枢穴、下肢足三里穴各50~100次。 ⑤:用拇指或中指端小儿椎骨端100次。 ⑥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100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湿热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按天枢,,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以清中焦湿热;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按天枢以清利湿热积滞;,按足三里以调中理肠止泻。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

小儿腹泻试试推拿

1、治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外劳宫100次;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伤食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推拿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天枢,推拿方义:补脾经,中脘,运内八卦,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以理肠止泻。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图解 膻中300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一手食指中指指端按于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即膻中穴,以指端为着力点作环旋动,300次

小儿腹泻推拿方法是什么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补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3、板门 推拿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100-300次。 4、运内八卦 推拿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运内八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脾虚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脐,推上七节骨,,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补脾益气止泻;推三关,摩腹,脐以温中散寒,推上七节骨,以理肠止泻;捏脊以补中益气。 辨证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外劳宫;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百会;腹胀者加运内八卦,分腹阴阳。

宝宝拉肚子小儿推拿 小儿寒湿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太阳,拿风池。

宝宝腹泻推拿有用吗 脾肾阳虚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久泄不止,下利清谷,澄沏清冷,四肢厥冷,形寒蜷卧,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萎弱,指纹淡。 治法:温补脾肾,壮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肾水,补肾顶,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推三关,外劳,神阙,输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百会,一窝风,利小肠,二人上马,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推拿功效:补肾水与肾顶以温补肾阳,三关用于虚寒最宜,神阙能温阳散寒;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百会可升阳举陷;一窝风,二人上马功在温利寒湿;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起到固肠止泻的作用。

秋季小儿腹泻推拿疗法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法及推拿捏积等方法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