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流行病学特征
碘缺乏病流行病学特征
1.碘缺乏病的分布
一般以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内陆高于沿海,农村高于城市。
2.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甲状腺肿大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急剧增高,40岁以后逐渐下降。重病区年龄组有提前和后移现象。
女性患病一般高于男性。15~20岁年龄组,两性差异最大。
3.水碘与发病关系
一般规律是
水碘在5μg/L以下时,随着碘含量的减低,患病率急剧增高;
水碘在5~40μg/L时,随水碘增加,患病率缓慢下降;
水碘为40~90μg/L时,患病率降至最低值,并保持平稳;
水碘高于90μg/L,患病率再度回升。
孕妇缺碘影响儿童智力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谈起碘缺乏病,人们往往会想到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的危害并不限于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说,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碘缺乏还将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孕妇和婴幼儿最怕缺碘:“碘缺乏病的危害:在胎儿期可以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有智力障碍等。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生活在碘充足和缺碘地区的个体之间的智商,将有13.5分的差距。”
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而目前,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全国28个省份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1990年以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世界范围内“大脖子病”高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降低了40-95%。据介绍,印度在2000年曾经暂停食盐加碘,结果没过多久,已经基本消除的碘缺乏病又卷土重来,政府只好重新恢复食盐加碘。
肾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分析
流行病学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各地区的发病率各不相同,总体上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试点市、县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显示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8年已经成为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0位。肾癌的病因未明。已经明确的与肾癌发病相关因素有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有关。
临床表现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由于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这些患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50%~60%以上。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是以腹部肿块来院就诊。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20%~30%的患者可由于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就诊。
食用加碘盐到底有什么坏处
碘摄入量过低引起的是碘缺乏病,但食用加碘盐,碘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碘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碘致甲状腺肿(IH)和高碘性甲亢。
2.高碘对智力的影响碘过量与智力之间的关系仅在近几年才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大部分动物实验研究也已证明过量碘负荷确实可使动物脑重量减轻,学习记忆力下降,虽然这种影响不如碘缺乏的作用明显。
3.高碘对性功能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碘盐的摄入量与男性精子计数有一定的关系,提示美国人食用碘盐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计数减少。
去做核酸检测需要隔离吗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正常情况下做核酸检需不需要戴口罩,这与自身是否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可疑接触史;是否在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外国旅游居住史等这些流行病学特征相关。
如果有上述特征,做完核酸检测还是需要隔离的,核酸检测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有结果;其次对于高风险人群,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核酸采集标本的关系,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因此建议在24小时后再次复查核酸。
但要是普通人群,只是去检测是否有,得个安心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隔离的,只要检测结果合格就可以了。
碘过量的危害
我国此方面权威专家指出碘过量可使甲亢的发病危险性提高;可以使隐性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转变为显性疾病;长期碘过量可使甲减和亚甲减的患病危险性提高.研究发现碘超足量地区(尿碘中位数200~300微克/L)和碘过量地区(尿碘中位数>临床甲减表现300微克/L)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分别为11.3倍和12.6倍升高;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4倍和5.5倍升高。碘缺乏地区补碘至碘超足量可以促进亚临床甲减发展为临床甲减。碘超足量和碘过量主要危害碘营养敏感人群。
这个人群包括:具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既往贻患甲状腺疾病人群、碘缺乏严重地区人群、甲状腺抗体阳性人群。这个碘营养易感人群约占总人口20%以上。最近,国际防治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科技委员会主席Hans Bürgi博士撰文论述碘过量的危害:“最近中国、土耳其、丹麦的三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都证实了食盐加碘引起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患病率增加,临床表现为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或者自身免疫性甲亢。"该专家称:"在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背景的人群,即使是轻度的碘摄入量增加(250微克/天),也会引起该人群的20%发生甲减。 ”
艾滋病流行病学
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相关公益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
鼻咽癌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40-60岁之间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市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同时鼻咽癌具有原发癌灶很小或不明显时,却已发生颈部淋巴结和颅神经转移的特点。
鼻咽癌采用放疗为主,手术及化疗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