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怕冷护好五个部位
畏寒怕冷护好五个部位
1、腰部
腰部第二怕冷,它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2、耳朵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此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3、头部
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气温15℃时,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4、鼻子
鼻子也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5、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畏寒怕冷是怎么回事
畏寒怕冷穿再多的衣服也没有暖和,原来是因为体内的湿气太重在作怪!若这时,加上外来的「外邪」湿气,让身体更加的畏寒,也就难怪穿再多还是冷!对于经常感到畏寒的人,可利用在家的时间,准备简单的食疗来暖身,还可以减肥,可说是一兼二顾。
湿邪是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肥胖的根本,若是酸性体质的人,加上嗜食肥腻、煎炸、辛辣、奶类、甜食,更容易导致脾胃内积湿积热。人体排泄系统是从大便、小便与皮肤流汗,纵使大小二便正常,但若未能将体内毒素清除,便会有余毒从皮肤而发,因而会产生刺鼻的汗臭。
畏寒怕冷怎么办
于引起畏寒怕冷的原因有许多种,所以我们需要找打畏寒怕冷的原因,对阵处理,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畏寒怕冷的人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破气,令您气虚更加严重。适合吃性质温热的肉类,像牛羊肉、鹿肉,桂圆也有很好的效果。食补要讲究火候,北方的天气不适合用人参等大补的药材,西洋参相对比较温和,不容易上火,但是第一次就吃一把肯定也会对身体有影响,依照自己身体的反应再逐渐地增加到合适的量。
同时食物要在温热的时候吃,不要贪凉或是吃凉饭凉菜。另外,把衣服穿的合宜也是保存阳气的要素之一。畏寒怕冷的人平时还要常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抵御寒冷的能力。
冬天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体质原因
阳虚体质的人由于身体阳气不足,不能很好的抵抗冬天的阴寒之气,无法很好的温煦身体各个部位,从而引起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情况。
畏寒怕冷吃五种中药
1.人参
人参是特别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人参中含有人参苷,可以提高抗应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抗缺氧、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另外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响。
2.当归
对于一些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来说,当归是再合适不过的滋补中药了,很多人感到手脚冰凉,这是因为阳气不足,血脉不畅通,血液无法输送到四肢末端,那么,我们可以用10克当归配上250克羊肉,再加上10克熟地、六七片生姜熬成汤,有很好的养血温阳的作用,喝了这个汤,手脚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3.枸杞子
畏寒怕冷如何调理呢?常识枸杞子吧。冬天食用枸杞子可以起到扶正固本和扶正怯邪的功效,不但增强机体功能,促进健康恢复,而且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病邪的侵害。
4.西洋参
冬季怕冷不妨泡一些西洋参来进补,西洋参提高免疫力,防治畏寒怕冷。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很好地补气养血,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对蛋白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机体的免疫力起到提高的作用,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5.黄芪
冬天吃一些黄芪进补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抗寒效果,黄芪具有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
畏寒怕冷吃五种中药
畏寒怕冷吃5种中药
1.人参
人参是特别适合冬季进补的佳品,人参中含有人参苷,可以提高抗应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抗缺氧、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另外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响。
2.当归
对于一些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来说,当归是再合适不过的滋补中药了,很多人感到手脚冰凉,这是因为阳气不足,血脉不畅通,血液无法输送到四肢末端,那么,我们可以用10克当归配上250克羊肉,再加上10克熟地、六七片生姜熬成汤,有很好的养血温阳的作用,喝了这个汤,手脚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3.枸杞子
畏寒怕冷如何调理呢?常识枸杞子吧。冬天食用枸杞子可以起到扶正固本和扶正怯邪的功效,不但增强机体功能,促进健康恢复,而且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病邪的侵害。
4.西洋参
冬季怕冷不妨泡一些西洋参来进补,西洋参提高免疫力,防治畏寒怕冷。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很好地补气养血,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对蛋白的合成起到促进作用,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机体的免疫力起到提高的作用,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5.黄芪
冬天吃一些黄芪进补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抗寒效果,黄芪具有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
女人畏寒怕冷是寒气重按摩四个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是在脚底中央的位置,用手掌快速的揉搓,直到有热感为止,两只脚都需要。每天早晚各都100下,每次在揉搓完涌泉穴之后,可以继续揉搓双脚的脚趾。
2、劳宫穴
劳宫穴的位置是在手心,一手握紧拳头,然后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等到手心发热的时候,再换另一只手,这样反复揉搓10次。
3、气冲穴
气冲穴的位置是在大腿根的内侧,在穴位下面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动脉,动作要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冒出来为止。
4、肾俞穴
肾俞穴的位置是在两边的腰眼,每天慢慢用力打牌肾俞穴差不多100次。
按摩这四个穴位之外,可以每天吃一些蜂蜜芝麻糊。把芝麻和核桃按相同的分量一起研成粉末,每次要冲泡的话就舀出2大汤匙,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和温开水,一起搅拌均匀后服用,每天吃2次。
畏寒怕冷护好五个部位
1、头部
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在气温15℃时,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所以,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此外,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2、鼻子
鼻子也经常裸露在外,如果鼻黏膜接触冷空气,黏液分泌会减少,毛细血管会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就变差,从而导致病菌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外出时戴个纯棉口罩,但最好不要用围巾遮挡,以防上面的细菌或织物纤维进入鼻腔。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3、双脚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起到调理脏腑、舒通经络的作用。鞋袜最好保暖透气、吸湿性好。
4、腰部
腰部第二怕冷,它是肾之腑,肾喜温恶寒,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痛经等。因此,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5、耳朵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因此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10分钟。
畏寒怕冷怎么饮食
⒈姜蒜炒羊肉丝
原料:净羊肉250g、嫩生姜50g、青蒜苗50g、甜椒30g、黄酒、精盐、酱油、湿淀粉、甜面酱、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
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放入碗中,加黄酒精盐拌匀,嫩生姜、甜椒切丝用,湿淀粉、酱油放入碗内调成芡汁,炒锅置大火上,油热后煸炒甜椒丝至熟,盛入碗内,锅内在放入油烧至七成熟,加入羊肉丝炒熟,在加嫩姜丝,甜椒丝及切段的青蒜苗炒数下,加甜面酱炒熟,放入芡汁,颠翻数下及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温胃散寒,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等亚健康状态,既经济又实用,正好适合此症的人吃。
⒉虫草桂枣鸡汤
原料:鸡一只冬虫夏草3g、桂圆6g、红枣8枚、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将鸡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后剁去脚爪,冬虫夏草用温水洗净,红枣去核,将冬虫夏草桂圆红枣一并放入鸡腹内,然后将鸡放入锅内加清水10碗,煮约3小时,加味精、精盐调味即成,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补脾肾,散寒壮阳,适用于畏寒怕冷手足发凉等亚健康状态尤其是腰膝酸痛的人。
畏寒怕冷怎么回事
1.睡眠不足
如果你在前一晚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这会让你感觉破败和情绪消极。
2.雷诺氏病
雷诺氏病会导致小动脉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
3.体重过轻
这里指的是肌肉和身体脂肪。肌肉可以产生能量,而脂肪可以作为绝缘物与外界隔绝。体重太轻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身体脂肪与寒冷对抗。
4.缺铁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畏寒怕冷怎么调理
有些人的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容易生粉刺,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而且大便容易黏滞,小便稠黄,性格上急躁易怒,也是典型酸性湿热体质的高危险族群。这时可利用番茄蔬菜汤与木瓜薏米粥来改善湿热体质,有清暑利湿、健脾合胃的效果,又可去水肿!
番茄蔬菜汤
食材:牛番茄2颗、圆白菜1/4颗、红萝卜半条、洋葱1/4颗、西洋芹1支、橄榄油适量、高汤600ml、盐巴适量、番茄酱3大匙
作法:
1牛番茄去皮,圆白菜、西洋芹、洋葱、红萝卜切小丁
2.锅内放橄榄油,先将红萝卜、洋葱、西洋芹炒香,再加番茄酱拌炒一下
3接着倒入高汤、牛番茄、圆白菜,煮滚后转小火,炖煮至喜爱的蔬菜口感,加盐调味即可。
木瓜薏米粥
食材:木瓜、薏米、大米、红枣
作法:
1适量的食材薏苡仁和米提前浸泡一下
2一颗木瓜去皮去籽,切小块
3锅中放入清水,放入薏米和大米,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30分钟
4煮至粘稠时,放入5颗红枣和木瓜块,继续煮5分钟即可食用
畏寒怕冷是肾虚吗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所以对于肾虚的治疗应防治结合。
肾虚的症状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肾虚的症状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症状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
畏寒怕冷不一定就是肾阳虚,一般肾阳虚以手足心冷为主。全身怕冷,一般是气血虚的表现。肾阳虚用: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气血虚用八珍丸、复方阿胶浆、益气养血口服液等。
畏寒怕冷是是肾阳虚,吃些补阳的食疗比较安全。因为你说的不全,不只你说的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男性还是女性,要是年轻人,可以买些肉苁蓉配枸杞子,海马,鹿茸,泡酒,就可以了。
肾阳虚。可以通过饮食和吃药进行调理。像中药的话,有肾气丸,药店有买的。饮食方面来说,最好在秋冬季节进行调理,这是符合中医“秋冬养阳”即所谓的因时制宜,可以吃羊肉加少许生姜附子炖着吃,还有像狗肉和当归生姜炖着吃,这些都是补阳较好的血肉有情之品。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肾虚的具体表现啦,畏寒怕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当然肾虚的表现是很多的,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病发的原因也是很多的,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的。遇到畏寒怕冷的情况可以到医院就医,让医生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给医生下一个准确的诊断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畏寒怕冷的食疗
鸡丝阿胶汤
原料:鸡胸肉100克,牛奶,阿胶,姜,盐2克。
做法:鸡胸肉洗净、切丝;阿胶浸透发开、洗净切块,放沸水锅内煮2小时,捞出沥水;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黄芪牛肉汤
材料:牛肉1000克,黄芪,党参,大葱,姜,料酒,小葱,胡椒粉1克,盐。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炖熟,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干姜肉桂羊肉汤
材料:羊肉,干姜,肉桂,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然后加入盐、葱花、花椒调味,入味后即可出锅。
宝宝最怕冷的五个部位
1、头颈部
怕冷指数:4
中医经络认为,头部为手足三阳经会聚之处,因此中医认为头部为人体“诸阳之会”。《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凡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而头部属人体最高处,中医认为:“高巅之处,唯风可到。”因此,在冷空气到来之时,对宝宝头部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暖和小政策:
(1)帽子:给宝宝准备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但是冬季戴帽子不宜过厚。由于头为诸阳汇聚之处,因此喜凉恶热。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宝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更因为宝宝头部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热量是经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宝宝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宝宝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所以,帽子应该选择柔软舒适,薄厚适宜,通风透气的。
(2)围巾:围巾几乎是直接贴着皮肤的,宝宝颈部的皮肤很敏感、很脆弱,所以给宝宝选围巾时,一定要选毛线质量好的,否则容易刺激皮肤过敏。不要选用容易脱毛的毛线,这类毛线织成的围巾,容易让宝宝把绒毛吸入气管和肺部,引起呼吸道疾病。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这样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
而且围巾多是纤维制品,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所以,还是拿掉宝宝嘴边的围巾吧。
2、腹部
怕冷指数:5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天冷时给宝宝24小时戴上肚兜,是保持温暖的好方法。腹部受寒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宝宝的肚子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最需要保护的是小肚子,如果怕宝宝蹬被使肚子着凉,可把宝宝放在睡袋里,这样可以暖和多了。
暖和小政策
棉质内衣:内衣能起到最基础的保暖作用。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汗性和透气性,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热流失,使宝宝不易受凉生病。同时,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千万不要为了容易清洗而给宝宝选择化纤内衣,因为皮肤在寒冷时处于收敛状态,汗腺分泌减少,如果给宝宝穿化纤衣服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适感。
3、背部
需防范指数:4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不过,背部保暖也不要过度,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反而容易受风,引起感冒。
暖和小政策
(1)隔汗巾:这是幼儿园里常用的一个好办法。天冷的时候,在宝宝进行运动之前,给宝宝后背垫上一块吸水性好的薄毛巾,宝宝运动中产生的汗液,都会吸收到毛巾中。运动完毕后,取出隔汗巾,宝宝的衣服干干爽爽,就不会受寒生病啦。
(2)毛线衣:稍冷的时候,建议给宝宝选择领口有按扣的绒衣、毛衣或棉线衣,这样既可以多穿些时日,又便于宝宝穿脱。很多时候,宝宝的衣服不能穿了,并不是因为衣服短了、窄了,而是因为头不能穿过领口。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长绒及容易脱毛的毛衣,否则脱落的绒毛很容易被宝宝误吸入气管和肺里。
4、足部
最直接指数:4
要知道宝宝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平常要给宝宝穿戴整齐,穿棉质的袜子,透气且保暖性好的鞋子。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孩子的小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暖和小政策
(1)袜子: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冬天为宝宝保暖,让宝宝的脚部感觉温暖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但是袜子厚但不吸汗,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
因此要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且透气性好的袜子。
(2)鞋子:如果鞋子太大,宝宝走起路来不跟脚,脚上的热量就容易很快散失;反之鞋子太小,和袜子挤压结实,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也不能很好保暖。最好的选择是,鞋子的大小要以宝宝鞋子稍稍宽松一些为宜,质地也以透气又吸汗的全棉为最好。
宝宝穿起来大小合适;舒适柔软,鞋子里能够储留合适的空气,从而使宝宝的小脚更加的温暖。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为宝宝选择鞋时,还要注意鞋底的防滑、防冻。
5、手部
最直接指数:4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手着凉,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便会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