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必要时药物治疗
轻微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必要时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运动对于降低血糖,稳定糖尿病的帮助不大时,则需要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类胰岛素进行治疗。
糖尿病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强调早期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观察1~2月,舒张压仍在90mmHg以上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需开始药物治疗。理想的降血压药物应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对代谢如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和尿酸等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最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护靶器官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和肾功能不全等,应在24h内有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长效优于短效,最好每天1次或隔天1次,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价格适宜。
目前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被公认为一线降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6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最近WHO-JNC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mmHg者应早期采取药物治疗。在药物降血压治疗时,首先最重要的是选择合理药物组合使血压达标,其次才是考虑降压以外的有益作用,若血压未达标而强调降压以外的作用,则本末倒置。
轻微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避免肥胖
肥胖、缺乏运动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因此要想使糖尿病逆转正常,一定要避免肥胖,已经肥胖的人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减轻体重。
肥胖还可能会使前期糖尿病发展称为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治疗难度更大。
为糖尿病肾病治疗“把脉”
糖尿病肾病医治方法在医疗法方法是以增加和改良已经萎缩坏死的肾脏微循环,加快病变肾脏推旧出新,使药物中的有效身分充裕阐扬做用,修复受损肾小球,增加肾小球重吸取,恢复肾脏往常的生理功能,到达标原兼治的宗旨。
患了糖尿病肾病能否有效治疗,是每一个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改变是可逆的。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受损较轻,如严格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环境,降低肾小球滤过压,从而使微量蛋白尿排出得以减少,甚至可使病变恢复正常。
糖尿病肾病进入中晚期后,肾小球受损严重,发生了结节型或弥漫型肾小球硬化,此时患者的肾小管、肾间质也受到累及,肾功能严重受损,另外患者绝大多数都伴有高血压,因此治疗中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辅以其它方面的治疗将血压控制满意,临床应用微化中药渗透疗法,针对肾脏纤维化病理损伤的重点部位——肾脏血流灌注有关的血管内皮系统的靶向定位治疗,通过活血、通络、祛瘀,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达到降压的治疗目的。
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量也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存活时间息息相关。据临床观察发现,蛋白尿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寿命短于无蛋白尿或蛋白尿少的糖尿病患者。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大于0.5克/24小时)时,即为预后不良的征象。从此,如果不进行对症、有效的治疗,肾小球功能将呈进行性不可逆转地下降,约25%病人在6年内,50%病人在10年内,75%病人在15年内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所以此时如何有效地控制蛋白的漏出就成了极为关键的问题,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蛋白的漏出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伤而造成的,传统的药物只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在肾小球滤过膜的修复上针对性很差,造成尿蛋白在一段时间内减少甚至消失后,如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又会卷土重来。经过微化处理后的中药,具有更强的药物活性,它在充分发挥传统中药治病于本特点,使破碎的中药分子链再次有效链结,形成新功能的同时。还可针对受损伤的肾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积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的基底膜。及时的抑制蛋白的漏出,达到治症又治病的目的。从而改变了中晚期肾脏病变及肾功能难以逆转的局面。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法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 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 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着。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2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开始的剂量是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500-850毫克/次;对于体重50kg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500毫克/次,每日2次。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13.9mmol/l)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这类药物并非治疗儿童糖尿病的首选。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着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糖尿病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而且服用后此类药物不会对儿童肠胃道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但这类药物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以放心使用。
儿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法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控制病情,再结合饮食和运动调理。Ⅰ型糖尿病只有终身选择胰岛素,而Ⅱ型糖尿病则可选择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对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及应用基本同成人一样,但绝大多数的口服降糖药物却未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做全面系统的安全性研究,因此,许多口服降糖药物说明书中都不推荐或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着。
二甲双胍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是按剂量计算使用的,这和通常儿童用药按体重计算用量有所不同。儿童青少年2型患者使用的合适剂量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开始的剂量是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服用,持续一周,观察病情,若没有好转,可加大剂量,至500-850毫克/次;对于体重50kg以上的儿童患者,刚开始的剂量也可使用成人推荐剂量500毫克/次,每日2次。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若伴有高血糖(血糖值>13.9mmol/l)或有酮症,应考虑胰岛素治疗,待血糖稳定后,再换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1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急性糖代谢失调,长期高血糖产生高糖毒性,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或患儿糖尿病分型有困难时,宜选用胰岛素,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磺脲类药物:这类药物并非治疗儿童糖尿病的首选。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着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糖尿病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而且服用后此类药物不会对儿童肠胃道造成明显不良反应。但这类药物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可以放心使用。
糖尿病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指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患者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阿卡波糖,以及注射胰岛素和服用中药等。为了使血糖水平保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其个体化的处理。
药物治疗糖尿病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好
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一、降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一般都会选择性的用一些降糖药物。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目前降糖药也比较多,可以选择现在用一些阿卡波糖或者是格列齐特缓释片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降糖药物,如果患者还出现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那么也可以选择参芪降糖颗粒等,这些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二、真菌药物:
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糖尿病到了后期会出现并发症,很可能会出现皮肤感染的症状,一般都是会出现体癣、指甲癣或者是足癣等,很多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化脓性的感染,这种皮肤感染的疾病都是能够治疗的,主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用一些抗真菌药物直接涂抹患处,有效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治疗效果比较好,可以选择性的用达克宁,直接涂抹外处,治疗糖尿病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比较好的药物三、口服药物: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可以持续8小时,降糖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药物治疗糖尿病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头戏, 但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要点。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定期检测血糖、尿糖
定期检测血糖、尿糖可以随时掌控血糖情况,预防危险发生,要想使糖尿病逆转正常,这个过程不能少。
市场上有专门的血糖仪出售,通过学习后患者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测血糖,非常方便。
糖尿病前期怎么逆转正常 坚持健康饮食
糖尿病前期通过健康饮食,对稳定血糖、使糖尿病逆转正常是具有一定的帮助的,并且长期的健康饮食习惯,对于自身其他疾病也是有辅助治疗的意义。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食肥肉、汽水、薯条等高热量的饮料和食物,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摄入量,多食青菜、水果和粗粮,保证食物中纤维的含量,纤维素可以防治血糖快速升高。
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安排好每日总热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适当比例后,制定好适合自己的食谱。
糖尿病药物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一)磺脲类(SUs)
药物作用:
SUs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2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
禁忌证:
本类药物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
(二)二甲双胍
药物作用:
此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例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双胍类药物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
禁忌证:
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忌用,对老年患者也应小心使用。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本类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
(四)噻唑烷二酮(TZD)类
TZD类也称格列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视为胰岛素增敏剂。
TzD类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此类药物主要为吡格列酮。
(五)苯丙氨酸类衍生物
苯丙氨酸类衍生物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该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低血糖危险性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可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二、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介绍
(二)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胰岛素制剂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五)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六)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用于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失效者,以及严重合并症、严重感染、重大手术及妊娠分娩等。用量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由医生掌握使用。
双胍类降糖药
苯乙双服(降糖灵):开始时一次25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可逐渐增量至每日
50—100mg,但每日最大量不超过0.15g。老年糖尿病人以不超过75mg为宜。
二甲双胍(降糖片)6每次口服0—25—0.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尿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达美康,甲磺毗腮):一般患者每日口服40—80mg,需要时可增加至每次80mg,一日3—4次。极量一日320mg,老年患者一日用量不超过80mg。
格列喹酮(糖适平):每日口服60一120mg,分1—3次服用,宜餐前服用。可根据血糖水平酌情调整剂量。
格列吡嗪(美毗达):初用者早餐前30分钟服用2.5—5mg,老年糖尿病人从2.5mg开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每日用量超过10mg时可分为2—3次,在餐前30分钟口服,每日极量为30mg。
格列本脲(优降糖):一次口服2.5一10mg,一日量超过10mg时应分早晚两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每日2.5—5mg。
拜糖平
一般成人开始剂量每次50—100mg,一日3次,每日就餐前吞服,或与第一口食物一起嚼服。由于个体间药效或耐受性差异,应由医生确定病人个体化剂量。严格控制饮食,疗效会更好。
高血压吃什么药好
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强调早期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观察1~2月,舒张压仍在90mmHg以上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需开始药物治疗。理想的降血压药物应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对代谢如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和尿酸等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最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保护靶器官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和肾功能不全等,应在24h内有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长效优于短效,最好每天1次或隔天1次,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价格适宜。
目前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被公认为一线降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6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滞剂。最近WHO-JNC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mmHg者应早期采取药物治疗。在药物降血压治疗时,首先最重要的是选择合理药物组合使血压达标,其次才是考虑降压以外的有益作用,若血压未达标而强调降压以外的作用,则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