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③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④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如《医门法律·水肿门》中说:“肾司开阖,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门不阖,水直下则为消”。肾阳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①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的是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是指胃肠中积滞化热,胃热则消谷善饥。热邪上熏于肺,使肺热津伤,出现烦渴多饮。大肠热结则大便秘结不畅。②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而见多饮、多尿、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倦乏力、食少难化、大便溏薄、口干不欲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或淡黄。这是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
白带发黄怎样调理 中药调理
处方:金樱子、白鸡冠花各15克,白果9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带下病,中医辨证为肝经湿热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带质粘稠,腥臭较重,外阴瘙痒灼热,小便色黄灼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好。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都遵循Catterall(1972年)提出的“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与“感染”三因素。经过多年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肌腱性坏死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的又一重要致病因素。
糖尿病足坏疽一般的治疗原则为:严格控制血糖;局部清创,加强足部护理;限制活动,抗感染;血管病变缺血性足溃疡,不严重,可使用扩血管药物,严重者行血管重建术;神经性病足,应积极改善神经功能,但无论是缺血性还是神经性足溃疡,如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均应及时果断予以截肢。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逐年上升,糖尿病足部病变也日见增多,据统计,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8%-14.5%。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个严重致残性的病证,我国早在《黄帝内经》及汉唐时代医学家著作中已有消渴导致足坏疽的论述。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糖尿病足与眼病、肾病、心血管病并列为糖尿病四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坏疽很难治愈,多年来对较严重的坏疽常采取高位截肢术。因此,如何降低截肢率、病死率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关键。
临床上辨证治疗多按下述分型进行辨证,投以方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血管闭塞缺血性坏死型:
①趾端浅瘀症: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证,治宜益气温阳。处方:黄芪、桂枝、细辛,鹿角片、熟地、益母草等。②肢体血管闭塞坏死症:治宜清脉软坚化痰。处方:制首乌、海藻、莶草、牡蛎、蒲黄等。患足前半跖坏死,治疗后分界较快者,可作前半跖切除缝合;如高龄伴有心、脑、肾疾患,静息痛难以忍受者,可考虑早作膝下截肢术。
2、末梢神经变性麻痹型:
①寒痹治宜长期温肾益肝。处方:黄芪、首乌、熟地、山萸肉、鹿角片、五味子等。本症由于下肢感觉障碍,不知冷热,故最易烫伤及外伤感染导致形成坏死。可从筋疽原则处理。②热痹治宜养阴清络。处方:牛角片、生地、玄参、地榆、五味子、生石膏等。
3、趾跖骨变性萎缩型:
①骨萎治宜长期补肾养髓。处方: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②骨痹治宜清法,分界后切除愈合。
4、皮肤变性皮损型:
中医辨证多属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处方:菌陈蒿、栀子、黄芩、黄连等。外洗方:海桐皮、威灵仙、皂荚等。西药用复方咪康唑软膏、宝龙康软膏外涂。
要经常防治低蛋白血症与癣症,注意干燥、清洁,大半可避免糖尿病足坏死的发生。
5、肌腱筋膜变性坏死型:
中医辨证属湿热证。治则宜急则治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缓则治本,使用“养法”巩固疗效。基本方:茵陈蒿、苦参、栀子、黄芩、黄连、制大黄等。外洗方:中药一枝黄花、半边莲、黄精等;西药用0.5%甲硝唑湿敷。
急性期的治则,要控制发展,“湿去自缓”,单用“活血化瘀”难以控制。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
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
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
降血糖的中药 人参
人参治疗糖尿病不仅可改善一般症状,如乏力、口渴、虚弱等,且能够降低血糖及糖尿。适用于轻、中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阳虚者疗效更好,阴虚有热者不宜使用人参降血糖。
尿频的中医辨证
一、膀胱湿热: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浊,口干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肾阴亏虚: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乾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酸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三、肾气不固: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晄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四、肺脾气虚: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沬,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胃病食疗方
1、砂仁羊肉汤: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羊肉辛温补虚、养胃散寒。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
2、山药百合大枣粥:将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适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苡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滋阴养胃、清热润燥的作用。本粥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胃阴不足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补肾通淋汤的配料和功效有哪些
补肾通淋汤的配料:土茯苓、生苡仁、怀山 药、茵陈、白茅根各30g,熟地20g,泽泻、山 萸肉各15g,车前子、车前叶各12g,桑螵蛸、 生甘草、生益母草各9g,麦饭石颗粒50g,水煎 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适用于淋病中医 辨证属于肾虚证者。
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简介
糖尿病是各大疾病中很常见的类型,此病也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是近几年常见疾病之一。要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正确,就会使病情发生改变或者是出现并发症,那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对糖尿病来讲,它的治疗方法真的是很多的,例如,在临床上表示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优势之一。
再有就是,通过中医药辨证论治或综合糖尿病治疗方法,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使患患者可以象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显著提高患者地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同时,配合针对不同并发症有特异性作用的西药,为一条可行的治疗途径。
但即使是小剂量西药配合使用,也要根据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糖尿病治疗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全面考察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并发症的轻重缓急等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降糖西药。
总之,对上面提到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我们也已经做了介绍,但是建议大家在日常上要做好预防的措施,要改善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建议大家要多学习一些有关糖尿病方面的常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早日康复。
子宫腺肌病中医辨证
气滞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瘀点,脉弦涩。这类证候多因产后或术后,情志抑郁,肝气滞郁所致。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花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常用中成药《妇炎丸》,原料组分有柴胡 当归 白术 金银花 连翘 车前子 桃仁 红花 等组成。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除妇科组织的病变,调节月经,消除疼痛等症。
痰凝血瘀证
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舌苔白腻,脉沉滑。这种证候的形成,与平素脾肾两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以致痰瘀互结有关。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药如: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各15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者加太子参30克,炒白术20克。
寒凝血瘀证
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疼痛剧烈拒按,但热敷后可减轻,是这种证型的特点。月经量多但颜色紫黯,有块,同时伴有四肢凉和怕冷,舌质黯,脉沉紧。这种证候主要是因为产后或人流术后,感受寒邪所致。在治疗方面,既要温散寒邪,又要活血消癖。可选用少府逐瘀汤加减,药如炮姜、小茵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灵脂、没药、当归、三棱、莪术、丹参、茯苓各15克。月经过多者去川穹、当归,加炒蒲黄30克,血余炭15克;兼有脾虚气弱者,可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以上三种证型中,腹痛剧烈者都加用了乳香一味。由于这味药气味难闻,个别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故在应用时需要单包,并嘱患者机动取舍,若有过敏,可不用。在给予口服汤药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针刺或外敷中药的方法,以增强疗效。针刺穴位可选取: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经前1周开始,每日1次,治痛经。外敷中药:可用肉桂、川穹、吴萸、元胡、乌药、没药各等份,研细末,凡土林调膏,敷贴关元穴,纱布固定。经前5-7天开始应用。
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黄柏、赤芍、泽泻、泽兰、木通、制乳没、琥珀粉、鸡内金。全方具有清热除湿、活血化瘀、通淋止痛之效。湿热重者,加入龙胆草、土茯苓;夹毒热者加入野菊花、鱼腥草;小便淋涩不畅者加入马鞭草、三七粉。
2、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山萸肉、泽泻、车前子、土茯苓、仙茅、杜仲。全方具有补肾通淋之功,肾阳不足者可加入仙灵脾。
3、清淋汤:虎杖、土茯苓、贯众、连翘、蒲公英、黄连、半枝莲、木通、瞿麦、黄芪、茯苓、丹参、赤芍各适量,水煎服,轻者每日两剂,重者每日三剂。适用于淋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阻及毒热证者。
4、补肾通琳汤:土茯苓、生苡仁、怀山药、茵陈、白茅根、熟地、泽泻、山萸肉、车前子、桑螵蛸、生甘草、生益母草、麦饭石颗粒,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适用于淋病中医辨证属于肾虚证者。
菊花有几种 滁菊
滁菊花瓣最为紧密,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取滁菊5克、决明子5克,开水浸泡后代茶饮。怀菊与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用法与滁菊相同。
尿频的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尿频的中医辨证
一、膀胱湿热: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小便短黄浑浊,口干而粘,小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见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肾阴亏虚:尿频而短黄,伴眩晕耳鸣,咽乾口燥,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膝酸软,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硬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三、肾气不固:尿频而清长,或兼尿遗失禁,伴面色晄白,头晕耳鸣,气短喘逆,腰膝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
四、肺脾气虚:尿频清长,或伴遗尿失禁,兼见唇淡口和,咳吐涎沬,头眩气短,形寒神疲,纳减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效果如何
气阴两虚型的糖尿病:
主症: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
气阴两虚兼淤型的糖尿病:
主症:三多症状不明显,口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痛,视物模糊,胸闷胸痛,或兼双下肢微肿,或兼中风偏瘫,血液流变学异常,甲皱微循环异常,血小板聚集增强,舌体胖,舌质暗或紫暗有瘀斑,舌腹静脉紫暗怒张,脉沉细。方药:益气养阴活血汤。
阴经亏虚型的糖尿病:
主治:咽干口干,食欲旺盛,大便干结,形体大多超重或肥胖,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黄或白少津,脉沉弦。方药:增液汤加味。
阴虚热盛型的糖尿病:
主症: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方药: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也可以作为治疗方式被推广。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
1、阴虚燥热心神不宁
主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或烦渴多饮,或消谷善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消渴方加减:生地15克,元参15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黄连6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花粉15克。
2、气阴两虚心脉瘀阻
主证: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干,心前区痛,视物模糊,或肢体麻痛,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加减: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细生地15克,黄芪12克,黄精30克,丹参30克,葛根10克,天花粉20克,酸枣仁12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枳实10克,佛手10克。
3、心气阳虚痰瘀互阻
主证: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痛,畏寒肢冷,气短乏力,或兼视物模糊,或兼肢体麻痛,或兼下肢浮肿,舌胖暗,苔白腻,脉沉滑或结代。
治则:补气助阳,化痰祛瘀。
方药:生脉散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人参10克(另煎兑服),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栝楼20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佛手10克。
4、心气阳衰水饮凌心犯肺
主证: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得平卧,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双下肢水肿,或兼视物不清,或兼纳呆泄泻,舌胖淡暗,苔白滑,脉沉细数。
治则:益气养心,肃肺利水。
方药:生脉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人参10克,黄芪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葶苈子30克。大枣5枚,猪苓、茯苓各30克,泽泻、泽兰各15克,桑白皮12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常用中成药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等,心绞痛发作可服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针刺治疗心悸可针刺脾俞、肾俞、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采用平补平泻法,心前区痛可针刺膻中、内关,留针20~30分钟,捻转3~5次,另外按摩至阳、内关、心俞、厥阴俞或华佗夹脊压痛点治疗心绞痛也有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