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不能做什么 忌凡补必肉
立秋养生不能做什么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立秋养生谨记三必要
1、立秋必须要早卧早起
立秋时节,秋高气爽。如果晚上早一点睡,就可以聚敛阳气,而阳气则为我们立根之本,这就是为什么说人老了,阳气就会变弱,而变弱了就会造成身体虚弱,这样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就会变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够积聚我们身体内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精气神。而早起的话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防止收敛太多。
并且立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户外运动的习惯,而在立秋时节,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防止着凉。
2、立秋必须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便会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所以我们要顺时养生,这样才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而中医上认为,肺部和秋季相应,然而秋天天气干燥,这样就会有损肺部,如果腹部虚,那么身体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抵抗力便会降弱。那么人就会容易生病,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养好我们的肺。
要让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润肺,最好的办法就是食疗,即多吃润肺的食物。首选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作用。
其次,就是多吃胡萝卜、豆浆、柑橘、甘蔗、萝卜、银耳等润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们不妨每天早晚吃一个梨。
3、立秋要注意饮食
秋季进补宜以养阴清润为主。秋季应该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在立秋过后,由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所以人们的食欲便会逐渐好转。不过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还处于较弱的状态,还没有从夏季饮食的习惯中调理过来,如果在这个时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秋季要减少进食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还要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可选择性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要多吃健脾祛湿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慎食瓜果类水果,有脾胃虚寒的人更应禁忌。
立秋养生喝什么茶
1、普洱茶
科学证实普洱茶具有溶油祛脂、调节代谢、防辐射等多重效果,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酯减少,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同时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
2、竹叶茶
竹叶茶其实就是一个以竹叶为主要材料制作成为的一种茶水,将新鲜的竹叶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用清水煎煮,然后代替茶水饮用。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利尿以及解暑等效果,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3、金银花茶
金银花也是民间常用的药材,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可在炎热的天气饮用,以清热解毒,预防中暑。取金银花茶5到10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杯盖焖上几分钟,茶汤的色泽和味道会更佳。由于金银花偏寒,并不适合长期饮用,特别是虚寒体质或者女性月经期间禁止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4、三鲜茶
虽然立秋已到,但三伏天并没有结束,推荐一款适合这个天气的饮品: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各30克。将原料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消暑清热,和胃解表。鲜藿香、鲜佩兰能清暑化湿,和胃解表,为夏季常用的解表清暑要药,再配薄荷,可加强本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
5、莲子心茶
泡莲子心茶一次使用2克莲子心即可,也可以取3-6粒与其他茶一起泡。在多款自制饮料中,莲子心茶可能是最“自讨苦吃”的了。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性寒,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其清心火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失眠者饮用。
6、桂花茶
夏天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或由于上火而导致声音沙哑,经常喝喝桂花绿茶或桂花乌龙茶,也可起到缓解作用。多喝桂花茶能消除口臭,维持口腔健康。用少量桂花在水中冲泡,水温不可太高,保持在85度左右即可。
7、金盏花茶
冲泡前,用清水将材料清洗干净,在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建议少量冲泡,否则因过于苦涩,引起呕吐不利身体健康。金盏花有降血糖、抑制肾排空、解除消化道痉挛的作用,对胃肠道比较有好处,能促进消化。
8、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乌龙茶、岩茶、大红袍等都属于青茶。青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常饮能润肤,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9、百合花茶
百合花茶具有安心、益智、润肺止咳的功效,在冲泡饮用时可增加少许蜂蜜,去除茶叶的苦味。沸水冲泡时宜先用少量的水在杯中滋润茶叶,可助茶叶充分滋润,茶味更好的融入水中,增强口感。
10、金莲花茶
金莲花被称外“塞外龙井”,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冲泡后不仅茶水清澈明亮,还有淡淡的香味,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冲泡好的金莲花,花朵绽开,具有观赏性,而它的味道却偏苦,可以放适量的白糖或冰糖来调味。
立秋养生之道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肺燥伤肝要吃酸: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
秋瓜坏肚少吃寒
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坏肚子,这与秋天的气候有关。秋季天凉了,气温下降,脾胃阳气不足,再吃多了阴寒性质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导致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以保护胃肠,保护肺脏。
适度饮水最重要
夏天多汗季节要多饮水,秋天干燥季节更要多饮水。适度饮水是秋天润燥、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饮水以少量频饮为佳,不宜暴饮,一次饮大量水,会给胃肠增加负担,引起不适,只有少量慢饮,“润物细无声”才能对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气管产生更大的滋润作用。
养阴益气是关键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秋天最重要的是养阴益气。养阴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就可以温养肺气,鼓舞阳气,所以秋天应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猪蹄、莲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秋冬时节,是体虚之人进补的好季节,选用温补中药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虚”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进补时要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秋季你需要知道的小常识是要根据个人体质来辩证进补。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1、调理脾胃是关键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2、立秋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3、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4、着重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5、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几道立秋养生的菜谱
1、五彩蜜珠果
配抖: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l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2、姜爆鸭
配料:鸭半片,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
做法: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油8成热,放豆豉,辣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功效:滋阴,补虚,养胃,利水。
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宜肝硬化腹水者食用;适宜肺结核患者食用;适宜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3、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淀粉、青红椒、姜、鸡蛋
做法: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鸡精,和一点米酒拌匀,再加入排骨中拌匀,腌10分钟入味。把腌好的排骨均匀沾上淀粉,并用手捏紧防止脱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黄,全熟时捞出。另起锅,放少量油,放入姜片,青红椒略炒。把已经炸熟的排骨回锅快速翻炒一下,炒匀即可关火。
功效:猪排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4、醋椒鱼
配料:黄鱼l条,香莱、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秋季老人怎么进行足部养生
注意脚部保暖 穿凉鞋有要求
8月7号已经立秋,各种养生保健问题一一摆在面前,老年人体弱多病、抵抗力下降更要注意。老年人立秋养生首先要注意脚部保暖,立秋天气依旧炎热,许多老年人贪凉喜欢穿凉鞋,殊不知穿凉鞋有许多注意事项。
老人脚的关节、韧带、骨骼因老化缘故,导致足弓逐渐塌陷,对身体的支撑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对鞋有更多要求。在选择凉鞋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硬底软垫
老人穿的凉鞋,质地不要买塑料或硬皮革的,应保证鞋面面料的柔软,软皮的比较适合,但鞋底则不宜太软。硬底鞋所具备的一些好处是软底鞋所没有的:坚硬的弧形鞋底模拟了行走时足底的屈曲,可对行走产生助力。不光是鞋底,有一定硬度的鞋后帮也可抗挤压,给予后跟部更大的承托力量。
2、系带凉鞋
最好能随时调节肥瘦,如系带或有粘扣的鞋。因为包括老人在内,很多人的双脚会在下午出现水肿,如果此时凉鞋过紧,会使脚部血液循环不畅,热量不能有效到达脚部,还可能引起脚趾肿胀。可调节肥瘦的系带凉鞋可避免这一问题。同理,老人选择凉鞋尺寸一定不要偏小。
3、防滑性能好
不要选那些鞋底太平面的,一沾水就很滑,尽量选择带防滑纹鞋底的鞋,通过加大鞋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老人腿部的紧张度。另外,鞋跟最好不超过3厘米,越接近地面的稳定性越好,也就越不容易滑倒。 但完全平跟也不合适,可以有2厘米左右的鞋跟,提高老年人足底的抗震能力,有保护脊椎椎间盘的作用。
4、透气性能好
老人穿上凉鞋后,皮肤湿气散发量为每12小时15—40克。若湿气滞留在鞋内超过4-5小时,脚越湿,散失的热量越多,进而导致着凉。因此老人选择凉鞋尽量不要大面积皮革,透气裸露部分多些,尤其鞋帮两侧要有透气孔。
此外,老年人应注重脚部保暖,穿凉鞋时还要穿一双薄棉袜。虽然凉鞋的透气性很好,但人的双脚很容易出汗,不穿袜子时,脚底直接接触凉鞋,会使脚底皮肤浸泡在汗液里,导致适宜真菌生长的湿热环境形成,引起脚部真菌感染。因此,老人在穿凉鞋时配一双薄棉袜子,可以很好地吸汗,防止磕碰以及细菌、灰尘等带来的患病风险。还能防止老年人脚凉,对足底有一定的保暖效果。
老年人立秋养生还应该留心饮食保健、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秋老虎”是早晚凉中午热,所以外出还应该准备外套保暖。
立秋养生可喝杂粮粥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非常重视这个节气。立秋昼夜温差大,经过一个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抵抗力难免会下降。立秋多发感冒,发烧,咽喉炎,红眼病,过敏等疾病。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可是要避免大补特补。从中医的观点来讲,立秋不宜特补,可在立秋前后适当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不妨适当早起时多喝点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做的进补杂粮粥的做法。
绿豆粥
做法:
1.将大米用清水淘净。绿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
2.将绿豆放入锅中,加清水1750克左右,旺火烧滚,移小火焖烧40分钟左右,至绿豆酥烂时,放入大米用中火烧煮30分钟左右,煮至米粒开花,粥汤稠浓即成。冷却后,加冰糖拌和食用。
功效
清热解毒,解暑止渴,消肿,降脂。适用于中暑、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还可预防动脉硬化。
荷叶粥
做法:
用鲜荷叶一张(约2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为原料。将米洗净,加水煮粥,临熟时将鲜荷叶洗净覆盖在粥上,焖约15分钟,揭去荷叶再煮沸片刻即可。喝时可适量加点白糖。
功效
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降血压,降血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病以及因暑热致头昏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
红枣莲子粥
做法:
1、红枣洗净去核,莲子、粳米洗净;
2、将红枣、莲子、粳米、姜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后改用文火熬至成粥,再用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
红枣食性平和,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与莲子、粳米同煮,具有补脾养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春日食用,极为适宜。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另外,初秋之际,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
立秋养生吃什么
1、山药、百合和大枣粥
原料及做法:山药若干,百合40克左右,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将以上原料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2、双海生津
原料及做法:海带100克,海蜇皮50克。海带、海蜇皮洗净,海带加热至熟切丝,海蜇皮切丝,随后两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调制而成。
功效:润肺清热,补血美容。对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3、沙参百合鸭汤
原料及做法: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肥鸭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鸭肉切成小块,与百合、沙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慢炖,待鸭肉熟后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4、烙饼卷肉菜
原料及做法:面粉、时令蔬菜、鸡蛋或熏肉、油、盐适量。面粉加温水揉成团,擀开成大片,淋上少量油抹匀,撒少量盐、干面粉,卷起切小段,按扁后擀成饼状,入平底锅小火烙熟即可。卷入蔬菜及蛋或肉吃。
功效:营养全面,健康“贴秋膘”。
立秋养生注意什么
1、养肝润肺
中医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降暑祛热
经过盛夏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
此时要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首先,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其次,可多饮姜茶,姜浸醋,喝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等降暑祛热。
3、防治“空调病”
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尤其中年人,易出现骨头痛、腰肩疼痛等症状。
4、立秋后少吃秋瓜
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5、立秋要预防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有些朋友习惯于在家赤膊睡觉,再加上空调温度设定太低,夜晚睡眠时寒气侵体,体质下降,诱发感冒、肩颈疼痛等疾病。
专家表示,立秋过后,天气将逐渐转凉,提醒人们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
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出门当心淋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提醒出门时最好随身携带雨具,或备件衣物,以备不时之需。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 糙米
馒头、大米、粳米、小米、面等,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可以选择的主食是有很多的。只是,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不同的时节选择不同的主食对人体的帮助也是不同的,而最适合立秋之后吃的主食,自然就是糙米。这主要是因为,糙米并未经过任何的加工,它很好的保留了大米当中的营养价值,所以说,在糙米当中,维生素的含量会更好,营养成分也更加的全面。所以说,立秋之后选择主食,糙米自然是首选的对象。
立秋养生食物不可以做哪些事情
立秋养生小常识
人们对立秋赋予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内容,因此众多涉及生活、生产的谚语都与立秋有关,作为生活小常识念起来既顺口、有趣,又充满了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雨水多 惹人乐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认为标志着“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其后果为“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秋不凉 籽不黄
古代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即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但还些地 区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之说,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即“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 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此外,在立秋节气中,提醒人们关注农事的谚语还有“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了秋 把扇丢
立秋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时期,因此,秋季养生非常受人们重视。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时,还应注意“白 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并应“秋不食辛辣”、“秋不食 肺”;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立秋养生4个常识
起居调养
白天防暑早晚防寒
立秋乃初秋之季,之后还有十余天的三伏天,白天虽炎热,可早晚已经开始感觉凉爽,而此时,人们该注意白天防暑,早晚防寒,早晚防寒尤其重要。因为白天的炎热会让人们以为此时仍是炎热的夏季,而此时冷热更迭,燥风秋雨频袭,早晚温差变大,若衣物加得不及时,凉席过凉,仍过多饮食生冷食物,吹空调、吹风扇,就极易受寒凉。
另外还要注意保暖下肢和足部,免得寒从足下生,导致腹部脏器的气血失调,引发身体各种不适,患上或加重胃疾。
此外,作息方面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饮食调养
可多食酸、甘味食物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立秋湿热交蒸,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冬瓜、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龙眼、水蜜桃、菠萝、哈密瓜等,同时可以多食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秋季阴气强、阳气弱,肠胃的免疫力下降,病邪容易乘虚而入,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饮食应定量定时,少食冷饮和瓜果,不吃过热、过硬、过辣、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
精神调养
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人体代谢与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此时,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运动调养
逐渐增量避免过度出汗
立秋过后,天气开始凉爽舒怡,此时我们可以选择慢跑、散步、爬山、羽毛球等运动,并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
秋季很多多发病都与立秋天气转凉有关,此时哮喘病、过敏性鼻炎最易复发,有体弱过敏性疾病的人,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所以,有此病史者要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加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同时要特别注意自身阳气的补足。在冷秋及寒冬到来之时,自身阳气充足才不至于被寒邪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立秋运动养生 立秋敲打膀胱经
立秋时节正是暑湿肆虐的阶段,因而立秋养生的重点需要放在清热排湿上,而影响清热排湿最重要的一条经脉时膀胱经,在立秋时多多舒展膀胱经能很有效地排湿解热。活动膀胱经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刮痧,另一种是通过“摇篮式”瑜伽动作来提高膀胱经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