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国父母的八个教育误区

中国父母的八个教育误区

1.为保全面子,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在公众场合,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父母迫于颜面只好乖乖“就范”,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心理学上,这关系到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父母权威的树立。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一方面要打定主意,教育孩子远比面子重要,即使众目睽睽,不该满足的要求决不可轻易松口;另一方面,可以用其他新刺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中国父母虽然疼孩子,但经常把孩子看作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不完全的人”:孩子的房间想进就进,日记抽屉也是公然“检查”。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具有隐私权的公民,受法律保护。如果不想孩子长大后到处吃亏,那么从小就要开始保护孩子包括隐私权在内的各项权益。

3.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些父母不仅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还把他们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憾的最后机会。父母的这种补偿心理,会让孩子错失成为他们自己的机会。其实,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而不是孩子为父母的理想负责,这才是符合进化论、适应社会发展的。不管在什么职业什么岗位,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就是成功,拼儿子并不是真英雄。

4.成绩代表一切。当今中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不得不靠成绩来竞争。不过,考试不是唯一重要的,它只能考察知识的掌握,不能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所以,在督促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

5.早起就是好,睡觉就是懒惰。现在未成年人学习任务重,睡眠普遍不足,对身体和智力发展都有影响,可有的父母还担心孩子贪睡。为了追求“闻鸡起舞”而催孩子早起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孩子无法跟古人一样“日落而息”,于是早起就成了疲劳战。

6.孩子就应该专心读书,不用分心做家务。做家务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放松学习中紧张的神经,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加深亲子关系。

7.只要学习好,缺乏幽默感和情趣是无所谓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伴随孩子一辈子,而活泼幽默的性格能让孩子一生好人缘,不管逆境顺境都能快乐生活。

8.撒娇是不合理要求的借口。很多父母把孩子的示爱或撒娇看成是“提要求”的信号,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情感内敛的文化使然,另一方面是父母把成人世界的物质化套到了孩子身上。其实,根据心理学的期待效应,多正面看待孩子,他们会回馈给你惊喜。

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个教育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专家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专家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专家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专家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专家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专家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父母要重视家庭风气对子女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家庭教育的投入是空前的。但今日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学习成绩是孩子受教育的最高追求。这是荒废的教育,表面看教育抓得很紧,其实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怪诞现象是:大人的双休日,成了孩子的学习日,孩子跟着父母去学钢琴,学英语,学电脑,学绘画,学舞蹈……

似乎教育的重心只在技术和技巧,这远远脱离了教育的本意,对教育的理解非常肤浅。这样教育的结果对孩子,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极大的伤害。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在幼儿的阶段就不应该学习过多的知识,不应该去学数学、做题、认字。通过游戏、娱乐,和小朋友学会相处,培养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这些是他一生受用的素质。否则,孩子极易自私、嫉妒,没法和别人相处。

《论语·子张篇》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一贯的传统。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父辈或祖辈曾走过艰难时期,认为自己吃过的苦不能让孩子再跟自己一样去吃苦,因而不惜一切,倾尽所有的为孩子付出。岂不知孩子从小养成骄奢的习惯,由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长大之后,不是成为贪官,就是成为匪类、花花公子、寄生虫。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

中国自古以来的家训、家范,都非常强调家庭环境、家庭风气对子女的影响,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风气与家庭中长辈的榜样示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注重环境的教育作用、注重以身作则,就会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中国正处于激烈的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形成巨大的冲击。家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这种冲击之中。“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核心,“孝道”是公民奉行家庭美德的重要途径。在今天,“孝道”被抛弃,行孝步履艰难。很多时候,“孝子”已经变成了对子女的无限娇宠,父母已成为了“拖累”,甚至探视父母都列入了法律条款之中。

可以想象,在一个没有长幼尊卑,没有家庭伦理,连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护念的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孩子,进入社会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如何跟人相处?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早期教育4大误区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误区一:学的越多越好

现在的父母都会想让自己的宝宝比别人的宝宝更聪明,就从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她学很多的东西。也有的父母会认为宝宝年纪小,学东西也会比较快,就觉得应该宝宝多学点才好。其实有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对宝宝早起的教育应该是适度的,尤其是年纪还很小的宝宝,并非是越早就越好,学越多越好,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父母更应该先考虑到的是宝宝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误区二:不应该“瞎玩”

有些父母会认为,宝宝玩水,玩沙子,泥巴什么的简直就是“瞎玩”,完全是没有意义的,就限制宝宝玩这些东西。其实,却不知道宝宝的智力往往都是在玩这些的过程中所开发出来的。因为,只有在玩这样的过程中才能通过触摸,摆弄等来认识这个世界。

误区三:知识越多成绩就越好

很多父母会认为,宝宝成绩越好,就说明宝宝很聪明。所以就一味的只重视对认识字,计算,语言表达等等来对宝宝进行早期的教育,而忽略人际关系,接触自然等能力的教育。其实,教育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成绩的取得,所以父母要知道宝宝成绩越好就是越聪明的,身心健康发育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四:依赖早教学校

还有一些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宝宝,就带着宝宝去上早教课,把对宝宝的早教全部推给学校,并就期待自己宝宝的智力真的就能得到开发和提升。其实这样的成效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的,要知道对于小宝宝的早教,不只只是知识的灌输,最重要的是,是要对宝宝兴趣的培养,而且这中间还是需要父母和学校同步去做。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有了早教学校就忽略了自己的角色。

中国儿童心理有两大缺陷

目前,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教授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引人注目的结论。

“创造力与共情能力差作为共性问题出现,表明在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成人对儿童心理与行为认知存在八个误区:对于孩子,大人们“关注成功重于失败,关注物质需求重于精神需求,关注学习结果重于学习过程,关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关注‘是什么’重于‘为什么’,关注外显行为重于内隐心理,关注共性问题重于个性问题,关注单向说教重于双向交流”。

认为,这八个误区导致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给孩子包办一切且过分地关注孩子表面东西,造成两个结果一是没有给孩子搭建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二是使本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识。

心理学家俞教授表达了立同样的忧虑,并以他对世界各国儿童进行的比较调查结果提供佐证:一是目前中国儿童的运算能力在世界被调查国家中名列前茅,创造力却位居其后;二是在中国,问及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时,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而孩子却回答:父母只关心我的“分数”。在问及老师是否爱自己的学生时,95%的老师回答是爱,但只有5%的学生认为老师爱他们。

容易惯坏孩子的6条家教误区

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但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种育儿书刊充斥市场,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来似是而非。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个新误区便出现了。

误区1:孩子应该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 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近些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力力的妈妈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每次吃虾她都是把虾剥给儿子吃,自己从来不吃,当她有一次随意地把一个虾仁塞进自己嘴里时,没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脸,又哭又闹,还逼着她吐出来!很显然,像力力这样自我中心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

误区2: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

幸福指向→ 让孩子学会体验快乐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

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据调查,在三种情况下孩子最不开心:一是父母吵架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二是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兴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儿童期的合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即使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孩子也不会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让孩子过孩子的生活。

童年的主旋律应该是快乐无忧的,但孩子也会有孩子的小小烦恼。父母应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肯定、鼓励他表达情绪,帮助他调整情绪。

误区3:吃饭穿衣不要紧,大了自然会!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很多父母带养孩子偏重控制,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吃饭追着喂直到跑不动,结果是长大以后生存适应能力差,中学生父母铺床垫褥、大学生父母全职陪读大有人在。

父母的包办代替剥夺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其实像穿脱衣服、洗脚洗脸、学具整理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干,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利索不完美,父母从示范到手把手教到只动嘴不动手,逐步放开,只要你坚持一个月两个月,没有培养不出的生活能力。在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识的“懒”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时候肯放手,长大了才放心。

误区4: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

幸福指向→让孩子承担劳动的义务

我们小时候都被家长安排着承担一定的家务,但轮到自己做父母时几乎没人指望孩子能帮家里做事。调查显示,各国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该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误区5;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他们的心灵。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把自己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然后,在今后三年内可能满足的愿望上打勾,其中打勾的能占20%,我们多半就很满足了。而现实是多数孩子75%以上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了了,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问题是很多父母缺乏临场说不的处理技巧。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上街前说好今天不买东西,但到了街上,面对诱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后撒泼,大人觉得很丢面子就屈服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恶狠狠地说,下不为例否则就收拾你之类,显然这种空洞的威胁永远都不会兑现。另有一对夫妻是这样处理的:孩子撒泼,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妈妈出面说,你愿意赖在这儿就呆这儿,我们先回去了,说完掉头就走,孩子见势不对,拔腿就追。回去后吃完晚饭,父母郑重地和孩子交谈,让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为,并主动作出行为承诺。

误区6:板凳绊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板凳绊倒了孩子,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中国的家长是打板凳,安抚孩子,孩子学会的是推卸责任,抱怨他人;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承担责任,寻找原因。

其实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着挡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让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只有承受了他才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远比家长过后反复唠叨效果要好得多。

隔代教育最易引发家庭矛盾

由于年轻父母工作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不少孩子出生后,祖父母们成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据上海市妇联等单位日前发布的《京沪穗家庭隔代喂养调查报告》显示:49.9%以上的家庭,幼儿的喂养和照看依赖于祖父母,65%的年轻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3小时。专家表示,由于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这种育儿模式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而调查也证实2/3的隔代养育家庭在教养孩子上存在分歧。

理念不同隔代教育问题多

父母缺位的“隔代教育”,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调查表明,近六成的祖父母养育知识靠自身实践和传统经验;而年轻父母则更相信网络、书本、专家。两派往往各执一端,分歧重重。

“我和松松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家住广西桂林的周仁说,每天晚上,他会看着课程表提醒孙子松松明天要带什么书。但松松爸爸却主张孩子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宁肯让松松因为忘带课本受罚,也不会主动提醒。

更让周仁不能接受的是儿子的“新式”教育观念。一天,松松看过爸爸给他买的书后,突然问周仁:“爷爷你知道老鼠几天可以有小老鼠吗?”周仁认为,孩子应该到青春期以后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过早教育让他接受不了。

家住上海的盛浩,经常看到外婆为教育表弟与姑姑发生争执。在盛浩看来,外婆对表弟生活上照顾得关怀备至,但很少注意表弟的心理需求。例如,外婆会“一厢情愿地”给表弟买衣服,但“从来没给表弟买过水彩,尽管表弟非常喜欢画画”。

隔代教育不应忽视情商

正是对隔代教育不放心,很多年轻妈妈情愿自己带孩子,但也因此而疲于奔波。在上海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如何保护“新妈妈”的权益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代表郑莹提议,在社区给祖辈提供育儿课程,为年轻的职业妈妈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以帮助她们家庭事业两不误。

今年3月,上海老年大学东华大学分校就开设了首个“孙辈教育”初级研修班。课程主讲人乐善耀表示,无论孩子几岁,首先都是一个独立、大写的人,教育孩子不能只一味教读、写、算,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情商,调动孩子自己动手解决困难。因此,作为祖辈,不能总是充当孩子的保护神,这样只会形成孩子对自己的依赖。

但乐善耀并不否认隔代教育本身具有的优势。他说,祖父母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却没有工作压力,比父母更具教育耐心。“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克服教育中的不足,走出误区,发挥祖辈的长处和优点,按照科学的方法,祖辈、父辈一起来搞好家庭教育。” 文/金燕

英国祖父母:做参谋不做保姆

○不做孩子的保姆

英国老人认为:祖父母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而且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老人也不能剥夺孩子的母爱,孩子应该有更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

○不和孩子腻在一起

在英国,祖父母很少和孙辈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会经常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或孩子生日会送礼物给他们。他们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过段时间见次面反而更亲切。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又没有老人可以依赖,孩子就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当年轻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做示范。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老人会提醒年轻父母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如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

父爱不足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父亲缺失后果严重

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但杨洪认为,即便在过去,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历史上只留下“孟母三迁”或“岳母刺字”这样的故事,并未留下父亲教育的经典,现在也是如此,家长会往往成为“妈妈聚会”,很少看到父亲出席。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八成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家庭的责任,但有六成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

“大多数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态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这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有关,‘女主内’就是‘相夫教子’,男人则在外打拼干事业,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事情,并非大男人所为,因此父亲以忙、事情多为借口,将教育孩子的阵地拱手相让,由母亲全盘接收。”

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误区

1)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 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 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2)把孩子当成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中国人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学校的老师更是火上浇油。整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

3)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 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量。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 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4)按照自己的目标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 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 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5)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面向出国。

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

其实事实摆在面前。有很多人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许多名校毕业生现在也难以适应社会。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6)认为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国教育界正在集体犯罪,剥夺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毁灭中华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煺。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7)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说明,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容易应对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剥夺了孩子做家务事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学习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机会。

8)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高考。

9)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很多人以为父母的爱就可以当作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10)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并非享受。

中国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着孩子健康成长的乐趣。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上面列举得只是一些常见误区。真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等待我们不断解决。

教育宝宝常见的三种误区

1.善意谎言

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就是的在成人交际时候尝尝说的“善意的谎言”。些家长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善意的谎言”展露出来,其实,这对孩子的早教只会起到负面的影响。

比如在当自己陪着孩子的时候,有时候同事打电话说要一起去做事时候,就给为了要陪孩子,就只好说自己是在外面忙别的事,这样在宝宝听到之后就可能在心里的有一个原来可以说谎这个误区。

2.宝宝需要什么就满足宝宝

作为宝宝父母对于孩子溺爱是无条件的。当孩子的想要什么时候就想着尽可能去满足孩子,恨不得去给自己的宝宝摘星星带月亮。

这实际上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意义,如果父母真想要成功教育好孩子,就应该让他们明白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

3.对于孩子做家务有奖励模式

这个是现在很多父母锻炼宝宝的一种方式,鼓励孩子做一些小的家务活,给孩子奖励。这些其实主要真针对宝宝比较懒惰锻炼宝宝勤奋设计出来一种方式。这个在很多爸爸妈妈看来是正常的其实不知道这个也是教育孩子一个误区。

以物质的引诱来让孩子做这做那不是好的教育方法,说白了,物质奖励不能够让孩子正确树立热爱劳动、勤奋自立的好品德。

2个月宝宝早教的误区

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须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足。

早教误区

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父母建立威信的八个误区

1、 以高压赢得威信:动辄打骂孩子,使孩子畏惧你。

2、 以疏远赢得威信:瞧孩子不顺眼时,就不理睬。

3、 以傲慢赢得威信:在子女面前摆出一幅了不起的样子。

4、 以严厉赢得威信:事无巨细、不分是非,都要孩子服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承认。

5、 以教训赢得威信:用没完没了的训话指责要求孩子服从。

6、 以爱抚赢得威信:对孩子百依百顺,即使要求不合理,也加以满足。

7、 以慈善赢得威信:对子女的错误,姑息迁就。

8、 以滥赏赢得威信:随便许愿,轻率奖赏。

上述八种威信,不是真正的威信,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而言是不利的。父母在进行家教时,应该避免这八个误区。

购买儿童保险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之一:先给孩子买保险,大人不急

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柔弱,需要更多的保护,于是在保险方面也优先为孩子投保,却忽略了大人,这是最严重的误区。

大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护伞。如果只给孩子买保险,大人自己却不买,那么大人发生意外时,保险公司不会赔一分钱,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孩子将来的教育也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认为,为孩子投保之前,大人应首先为自己投保。

误区之二:只重教育不重保障

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却不购买或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由于孩子年纪尚小,遭受意外伤害和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成人高很多。而父母通常又愿意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这样一来,医疗费用的支出就会相当可观。

因此,保险专家建议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

误区之三:保险期限太长自顾不暇

为孩子买保险时,保险期限应以到其大学毕业的年龄为宜,之后就应当由他自食其力了。

误区之四:累计保额过多保障过剩

如果为孩子投保以死亡为赔偿条件的保险(如定期寿险、意外险),那么累计保额不要超过10万元,因为超过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费也无效。这是中国保监会为防范道德风险所作的硬性规定。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家长对上早教班的误区

误区一:最好的老师和早教机构等于最好的早教

在生活中,很多年轻父母认为最好的早教就是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幼儿园和找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很多年轻父母为了给孩子寻求一个好老师和幼儿园而四处奔波。家长们认为,最好在孩子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为孩子找到一位好的老师和幼儿园才是早教的关键所在。对此,呼和浩特红黄蓝亲子园嘉茂分园园长苗长喜表示:"每个老师和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但是这个'好'未必真的适应你的孩子,作为父母要好好思量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适合的才是好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不要一味地追求最好的学校。想培养出一个健康出色的孩子,仅仅有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家长应该有正确的早教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误区二:把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角色让给老人和学校

很多母亲在休完国家规定的产假后,就不得不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很小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不科学的。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某幼儿园老师表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误区三:早期教育是灌输知识和技能培训

家长在潜意识中往往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了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单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把一些超前的背诵、计算、识字等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也被一些家长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评判标准。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相关推荐

教育宝宝的三大误区

教育宝宝的误区一:爱孩子就给他最优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话说: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们有条件为宝贝创造优质的物质生活条件!经常能听到家长之间沟通如何为孩子选购精加工营养品,经常看到孩子手中几百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长带着未满6岁的孩童穿梭于各类学习班,而忽视孩子在成长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体验的过程。 “看似家长的投入却并非适合宝贝的成长。”金太阳幼教集团总园长孙磊认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从父母处直接经验的获得,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学会学习。“不应将学习视为结果的展示,更应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中医育儿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中国的孩子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特长,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情绪、情感、人际、挫折、意志、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即情商教育。加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影响深远,刻不容缓。做好情商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情商教育开始。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定向思维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一、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教育弊端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

莫怪宝宝长太胖 或许是你没教好

胖孩子不能控制消极情绪 致使孩子暴饮暴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幼小的孩子不能学会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这种控制与排遣负面情绪的能力是一种技能,这种能力需要孩子在日后的教育与学习中获得。但如果这时家长不加以引导,则会导致孩子通过暴饮暴食来寻求心理安慰,从而导致肥胖。 整体的研究结论是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的。研究发现如果家长采取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将会导致孩子的过度肥胖。研究中这类家长被定义为‘不安全的父母’,这类家长将会提升孩子吃垃圾食品的倾向。 不安全的父母易造成心理负担 “研究发现‘不安全的父母

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一、以分数论“英雄” 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许多家教最明显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反映智力水平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只抓分数不发展能力所致。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确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许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就是学习能力缺乏培养的结果。 二、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自学能力。 现在有一些有知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学习稍微遇到一

外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最没出息或可耻的。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家子弟要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木工修

80后育儿困惑多

育儿大课堂帮你解惑 “宝宝上火了怎么办”、“怎样衡量宝宝营养是否均衡”、“早教该从哪些内容开始”……年轻父母的诸多育儿困惑将有解答。近日,“三公仔·爱子有方”育儿大课堂再次启动,邀请资深儿科医生、营养学家和早教专家,陆续在广州、深圳、南宁、武汉、成都、重庆等9个城市为婴幼儿家长讲授科学的育儿方法。 年轻父母育儿知识欠缺 一位急诊科专家告诉新快报记者,一位三岁的男孩发烧,年轻的爸爸开车送儿子去医院,途中孩子出现轻微抽搐,这位爸爸立刻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甚至无法开车,只会打120,然后就坐在一旁干等。至于大

幼儿教育误区

过分宠爱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专家提醒: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过多管制 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宝,就会变

孩子难管试试这些妙招保证让他听话

许多孩子已变得难以管束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小孩在父母面前表现得肆意妄为。一些因为孩子不按时睡觉而无法得到充足睡眠,一些因为吝于分享,自我中心而无法交到朋友,一些则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在杂货店里撒泼耍浑。 娇纵孩子溺爱孩子,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这和对孩子太过严苛一样,会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知错位。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这些做法为什么会有问题呢? 父母对孩子言听计从可能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当孩子不能克制自己的冲动时,焦虑不安的他们可能会因此形成消极的自我感知,甚至对自己造成的后果产生负罪感

宝宝5岁幼儿园早教误区有哪些

一是忽略家庭教育。 孩子的价值观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对于孩子性格、习惯、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早教等同于学习。 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夏先生认为,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 三是幼儿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