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过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规律的阴道流血。当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逐渐成熟,并开始分泌女性激素,子宫内膜随之发生变化而产生月经。作为一个女人,最郁闷的就是每个月那不得不面对的几天。月经期间的女性还会因为身体状况而发生一些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月经过少或月经过多。那么什么是月经过多呢?月经过多的原因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月经过多,顾名思义就是月经量过多,超过标准。其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医生认为正常的月经出血应为30~8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自我判断可以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每包10片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
月经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月经过多的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卵巢在排卵前期主要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如果卵巢激素分泌功能不良,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排卵障碍,无孕激素分泌,造成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可引起月经过多。另外,外在因素如气候及季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等,有时也会引起月经过多。
除以上因素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肝病等亦可引起月经过多。此外,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部分卵巢癌、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环、避孕药服用不当等也可引起月经过多,应注意鉴别。
经过专家的讲解,广大女性朋友们也都了解什么情况是月经过多,也大概知道哪些因素会导致月经过多,专家提醒大家,月经过多对女性身体的危害很严重,所以一定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月经过多的病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问题引起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欠佳,常表现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的检查
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聚集功能检查、测BT,择时作内膜或血孕酮测定。宫腔镜、腹腔镜、B型超声、子宫动脉造影检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中见于排卵型月经过多,其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双相,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和血内分泌激素检查都提示雌激素偏高,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
放环后月经过多者在放环前月经基本正常,放环后出现月经过多,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也无明显异常。子宫肌瘤者月经过多是由子宫肌瘤引起,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可以引起大量出血,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以提示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如果排除以上出血原因,应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肝病等凝血功能障碍,临床需详细询问病史,并作必要的化验检查,或请有关科室会诊,明确月经过多的原因。
月经过多病因
月经过多病因(一)发病原因
无器质性疾病的有排卵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所致,由子宫内膜成熟或脱落不规则或雌、孕激素比例不当引起。
(二)发病机制
1.从内分泌角度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其出血机制为: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0)、PGE2、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孕激素突破性出血: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比值过高,不能维持分泌期内膜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Fraser等(1996)综合了应用单一孕激素类避孕药,如norplant,长效醋甲孕酮后出现突破性出血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孕激素突破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不规则持续少量出血;有持续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必须也有持续低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呈受抑制的分泌或萎缩相,有局灶性片状脱落;宫腔镜检查可见到宫腔内浅表血管扩张、血管壁薄、微血管密度及脆性增加,出现瘀斑;血流动力紊乱、白细胞浸润增多等。这些改变对自然发生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参考价值。还有研究提示局部MMP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VEGF等血管新生因子或移行白细胞功能改变,导致内膜崩解及修复异常,皆可能与此类出血有关。
(4)其他:子宫内膜局部的出血原因还可见于局部血管的异常,如动静脉瘘;全身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2.月经量多的发病机制 经比较有排卵月经量多与月经量正常的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LH、FSH、E2及唾液P浓度的动态变化,内膜组织相,结果未见差异。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评分(单抗免疫组化法)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不同个体之间上述受体含量变异却较大。但Gleeson(1993)等报道月经量多患者晚泌期子宫内膜ER、PR高于正常(单抗固相免疫法)。有报道月经量多者血浆及经血内凝血因子、子宫血管密度皆正常。近年研究有阳性发现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内膜不同PG之间比例失衡:已知不同PG对血管舒缩及血小板功能有相反的作用。前列环素(PGI2)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TXA2)却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PGE2及PGF2皆能促进血小板活性,但前者使血管扩张,后者使血管收缩。有研究显示:月经量多患者子宫内膜生成PGE2/PGF2a量的比值增高,PGl2及TXA2的各自代谢产物-6酮PG-TXB2比值也升高。此两对PG产生量的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的倾向,而引起月经量的增多。
(2)内膜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子宫肌层及内膜含有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tPA活性与月经失血量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内膜tPA活性过高,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止血的血栓不稳定或再通,细胞外基质胶原及黏附蛋白降解加剧,内膜剥脱广泛持久,导致月经量多。
(3)其他:卵泡期子宫内膜VEGF、NO表达增加使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T释放、bFGF受体减少白细胞浸润增多,内膜出血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过强等。
生完孩子后月经过多是怎么回事呢
1、正常的月经出血应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每包10片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
2,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之月经病,又称“经水过多”.
月经过多的发病原因是由於素体虚弱,中气不足,饮食劳倦,久病伤脾,使脾虚气弱,气水血泄.素体阳盛,七情过极,五志化火,过食辛辣,外感热邪,热伏充任,迫血旺行.经期不慎过渡劳伤,久瘀血滞,产后淤血,新血不能归经等因素所致.
3,意见建议: 治疗本病宜养阴凉血,活血化瘀,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1处方:益母草30克,当归24克,生地炭,赤芍各15克,泽兰12克,枳壳10克,川芎,桃仁,红花各9克.
服法:经前1天起日1剂,服两次.
疗效:服药3剂,有效率达97%
2:处方:黑木耳,赤石脂各30克
用法:黑木耳炒黄与赤石脂共研细末,每饭前服10克,黄酒送下.日两次.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在中医看来,月经过多的原因包括气血和血热。气虚多由饮食不当、脾胃受损、中气不足、疾病缠身、体虚气弱所致。关于气虚,《证治淮绳》曾记载:“劳伤气血,冲任虚损,月水过多。”而血热多由情志不畅、心烦气躁、素体阳盛、热扰心脾所致。关于血热,《万氏妇人科》曾记载:“凡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
在西医看来,月经过多的原因与神经分泌功能失调、卵巢黄体功能异常、器质病变有关。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能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从而引起月经过多。营养不良、甲状腺、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引起月经过多;精神病药、内分泌制剂、避孕药都会引起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月经过多吃什么调理
组成:水发木耳100克,猪肉末50克,白菜心50克,小虾米25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烹调油,清水适量。
制法:将黑木耳、白菜洗净切成丝,虾米洗净与肉末一起入锅用烹调油煸炒,放入精盐盛入碗内。再将粳米加水煮开,煮至米粒稍软后,倒入碗中各物同煮成粥,最后加入味精即成。
用法:随意服用。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组成:新鲜芹菜500克,卤香干3块。
制法:先将芹菜除去根头,摘去芹菜叶,择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1分钟,取出后用凉开水洗净,切成三至五厘米长的段,排放在盘碗内,待用。将卤香干用沸水冲一下,剖成片,纵切后再横切成卤干丝。均放在芹菜段上,加酱油、红糖、精盐、味精、麻油等调拌的汁液,拌匀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当菜,随意服食。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月经量多是什么原因 月经过多怎么办
1、心情舒畅
调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
2、注意卫生
患有生殖器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间绝对不能过性生活,内裤要柔软、棉质且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要把换洗的内裤放在阳光下晒干。
3、调节情绪
神经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应注意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因为月经病不是一个单一的妇科范畴的疾病,它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极为密切。
4、注意饮食
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5、注意保暖
适寒温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
6、不宜过量运动
适劳逸要积极从事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节饮食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
女人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女人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1、子宫肌瘤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子宫肌瘤引起月经过多的几种可能的因素包括: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局部高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的高敏感性可使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肌瘤可使宫腔增大,宫内膜表面积增大;肌瘤可以影响子宫收缩。
2、宫内节育器
有一部分女性在上环之后会出现月经过多的现象。张医生指出上环导致的月经过多主要归于以下几种原因:宫内节育器(IUD)刺激子宫内膜发生轻度损伤及慢性炎性反应;IUD致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增多,大量前列腺素可以增强雌激素的作用;IUD影响子宫收缩。
3、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卵巢性激素分泌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其中无排卵性功血的患者失去了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和出血自限性,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等。好发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
4、盆腔炎症/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女性的生理特性决定女性生殖器官容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而引发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盆腔静脉淤血及炎症导致的子宫肥大都有可能导致月经来潮时经量过多。
5、原发性月经过多
有的女性在初潮时就表现为月经过多,在排除了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病变导致的月经过多后,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原发性的、生理性的,如先天性的子宫肥大症。
6、其他特殊原因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以及由其他内分泌疾病所导致的月经过多,如轻度甲亢患者早期会出现经血过多的症状,治疗时需要针对病因,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女人月经过多怎么办?
1、辨证施治:以中药调理为主,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均衡。
2、快速消除代谢瘀积:中西合璧内分泌平衡疗法辅以物理治疗,快速消除患者体内代谢瘀积,平衡气血,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最佳的生理状态,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疗效独到。
3、针对病因个性化治疗:如青春期发育不良、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造成的内分泌紊乱性月经不调,以及人流和产后月经不调等不同病因,个性化方案调和女性体内激素平衡,让月经恢复正常的生理规律。
4、调整月经周期:根据女性个体不同的生理周期,通过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针对性调整,促进卵巢内卵泡正常发育和排卵,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改善宫腔内环境,增强其生理功能。
治疗月经过多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应用药物进行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止血目的。
【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月经过多是表现
一、月经过多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月经过多的患者每个月经周期失血量多于80ml。每位患者主观判断出血量的标准有很大差异。有报道在主诉月经量多的患者中,仅40%经客观测量失血量多于80ml。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月经量多者其月经虽有紊乱,但常有规律可循。
二、月经过多的并发症
可并发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子宫内膜增生或腺癌等。
1.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2.激发感染:
继发感染也称原发后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为内源性感染,极少由外源性感染所致。继发性感染的特点是病灶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形成结核结节,发生纤维化或干酪样坏死。病变常发生在肺尖部位。
3.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
4.腺癌:
腺癌是肺癌的一种,它的发生与吸烟关系最小,占肺原发肿瘤的40%。常位于肺的周边部,还累及胸膜并形成相关的疤痕圈和胸腔积液。周围型腺癌发生在和结核或梗死或其他损害相关的疤痕区的理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疤痕癌的概念提示癌前病变上皮在疤痕区发生改变引起癌。然而一些研究者则提出疤痕继发于癌。
腺癌是腺上皮恶性肿瘤,可以有腺泡、乳头、细支气管肺泡或实性生长方式。它常伴有黏液产生,检测黏液需要特殊的染色,尤其在分化差的肿瘤。黏液的检测有时能够鉴别实性腺癌与其他形态表现一样的大细胞癌。
月经过多的常识
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
病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2.卵巢问题引起
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欠佳,常表现月经出血比较多。
3.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多。
临床表现
月经过多的患者每个月经周期失血量多于80ml。每位患者主观判断出血量的标准有很大差异。有报道在主诉月经量多的患者中,仅40%经客观测量失血量多于80ml。
检查
1、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聚集功能检查、测BBT,择时作内膜或血孕酮测定。
2、宫腔镜、腹腔镜、B型超声、子宫动脉造影检查。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以上相关检查、经前5~9天测定血孕酮浓度有助于确定为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月经过多的病因
一、病因:
无器质性疾病的有排卵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所致,由子宫内膜成熟或脱落不规则或雌、孕激素比例不当引起。
二、发病机制:
1、从内分泌角度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其出血机制为: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0),PGE2,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孕激素突破性出血: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比值过高,不能维持分泌期内膜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Fraser等(1996)综合了应用单一孕激素类避孕药,如norplant,长效醋甲孕酮后出现突破性出血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孕激素突破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不规则持续少量出血;有持续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必须也有持续低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呈受抑制的分泌或萎缩相,有局灶性片状脱落;宫腔镜检查可见到宫腔内浅表血管扩张,血管壁薄,微血管密度及脆性增加,出现瘀斑;血流动力紊乱,白细胞浸润增多等,这些改变对自然发生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参考价值,还有研究提示局部MMP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VEGF等血管新生因子或移行白细胞功能改变,导致内膜崩解及修复异常,皆可能与此类出血有关。
(4)其他:子宫内膜局部的出血原因还可见于局部血管的异常,如动静脉瘘;全身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2、月经量多的发病机制
经比较有排卵月经量多与月经量正常的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LH,FSH,E2及唾液P浓度的动态变化,内膜组织相,结果未见差异,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评分(单抗免疫组化法)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不同个体之间上述受体含量变异却较大,但Gleeson(1993)等报道月经量多患者晚泌期子宫内膜ER,PR高于正常(单抗固相免疫法),有报道月经量多者血浆及经血内凝血因子,子宫血管密度皆正常,近年研究有阳性发现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内膜不同PG之间比例失衡:已知不同PG对血管舒缩及血小板功能有相反的作用,前列环素(PGI2)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TXA2)却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PGE2及PGF2皆能促进血小板活性,但前者使血管扩张,后者使血管收缩,有研究显示:月经量多患者子宫内膜生成PGE2/PGF2a量的比值增高,PGl2及TXA2的各自代谢产物-6酮PG-TXB2比值也升高,此两对PG产生量的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的倾向,而引起月经量的增多。
(2)内膜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子宫肌层及内膜含有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tPA活性与月经失血量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内膜tPA活性过高,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止血的血栓不稳定或再通,细胞外基质胶原及黏附蛋白降解加剧,内膜剥脱广泛持久,导致月经量多。
(3)其他:卵泡期子宫内膜VEGF,NO表达增加使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T释放,bFGF受体减少白细胞浸润增多,内膜出血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过强等。
月经过多的治疗
1.药物治疗(1)对无避孕要求或不愿意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或抗PG合成药:氟芬那酸(氟灭酸)、甲芬那酸(甲灭酸)。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头晕、头痛等。
(2)对要求避孕的患者,可选用内膜萎缩治疗。
(3)其他: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的衍生物,它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周期高峰及卵巢性激素的生成,可减少失血量,但应注意皮疹、肝损、雄性化副反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效剂抑制卵巢功能效果肯定,因有低雌激素所致副反应,只能短期应用。棉酚萎缩内膜的作用较强,还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需加服氯化钾(缓释钾),以防止低血钾副反应。适用于绝经过渡期不再要求生育的患者。
2.手术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手术切除子宫。近年来采用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TCRE)术,即经宫腔镜在B超声检查的监视下,采用激光、微波、或电凝的方法,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及部分基底层,使其失去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能力,从而减少月经失血量。此种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适用于不宜或不愿切除子宫、且无生育要求者,还可同时剜除小的黏膜下肌瘤。术前先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效剂萎缩内膜。
月经过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无器质性疾病的有排卵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所致,由子宫内膜成熟或脱落不规则或雌、孕激素比例不当引起。
(二)发病机制
1.从内分泌角度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其出血机制为:
(1)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对切除卵巢的妇女给予适当剂量及疗程的雌激素后停药,或将雌激素量减少一半以上,即会发生子宫出血,被称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但是如所给的雌激素剂量过低,疗程过短,或雌激素减量的幅度过小,也可无子宫出血。绝经后妇女血雌激素浓度在低水平上也有波动,但并无月经来潮。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增殖必须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才会出现出血,有的学者设想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超过这一阈值后,如果减弱雌激素的刺激到上述阈值以下,即会出现子宫出血;反之,如雌激素刺激强度低于上述阈值,并在此阈值水平以下波动,则并不出现出血”。
(2)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相当浓度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无孕激素的对抗影响,可造成子宫内膜过度增殖以至于不同程度的增生。无对抗雌激素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减低血管张力;刺激间质VEGF表达,减少PGF2a、AngⅡ的生成,促进一氧化氮(N0)、PGE2、PGI2生成等途径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发育过度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而引起出血增多或持续不断、不可预计,被称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3)孕激素突破性出血: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浓度比值过高,不能维持分泌期内膜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Fraser等(1996)综合了应用单一孕激素类避孕药,如norplant,长效醋甲孕酮后出现突破性出血机制的研究结果,认为孕激素突破性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不规则持续少量出血;有持续孕激素作用的同时,必须也有持续低水平雌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呈受抑制的分泌或萎缩相,有局灶性片状脱落;宫腔镜检查可见到宫腔内浅表血管扩张、血管壁薄、微血管密度及脆性增加,出现瘀斑;血流动力紊乱、白细胞浸润增多等。这些改变对自然发生的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参考价值。还有研究提示局部MMP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VEGF等血管新生因子或移行白细胞功能改变,导致内膜崩解及修复异常,皆可能与此类出血有关。
(4)其他:子宫内膜局部的出血原因还可见于局部血管的异常,如动静脉瘘;全身止血、凝血功能异常等。
2.月经量多的发病机制 经比较有排卵月经量多与月经量正常的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LH、FSH、E2及唾液P浓度的动态变化,内膜组织相,结果未见差异。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评分(单抗免疫组化法)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不同个体之间上述受体含量变异却较大。但Gleeson(1993)等报道月经量多患者晚泌期子宫内膜ER、PR高于正常(单抗固相免疫法)。有报道月经量多者血浆及经血内凝血因子、子宫血管密度皆正常。近年研究有阳性发现的发病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内膜不同PG之间比例失衡:已知不同PG对血管舒缩及血小板功能有相反的作用。前列环素(PGI2)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TXA2)却使血管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PGE2及PGF2皆能促进血小板活性,但前者使血管扩张,后者使血管收缩。有研究显示:月经量多患者子宫内膜生成PGE2/PGF2a量的比值增高,PGl2及TXA2的各自代谢产物-6酮PG-TXB2比值也升高。此两对PG产生量的失衡,导致血管扩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受抑制的倾向,而引起月经量的增多。
(2)内膜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子宫肌层及内膜含有大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I)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tPA活性与月经失血量有强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内膜tPA活性过高,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止血的血栓不稳定或再通,细胞外基质胶原及黏附蛋白降解加剧,内膜剥脱广泛持久,导致月经量多。
(3)其他:卵泡期子宫内膜VEGF、NO表达增加使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T释放、bFGF受体减少白细胞浸润增多,内膜出血相关因子基因表达过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