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阴虚血热证
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阴虚血热证
表现为经来先期,量少、色红、质稠。或伴两颧阐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致。治宜养阴清热调经。
方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元参、麦冬、阿胶、白芍加减)。
月经不调有哪几种情况
1、气郁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这就是月经不调的症状。
2、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这也是月经不调的症状。
4、肾虚不固型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
5、肾虚型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症状有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6、血虚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7、血寒型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这也是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提前怎么调理
在中医里面,月经先期以气虚、血热者为多见,常治以补气和清热之法。其中血热又有阳盛血热、郁热和虚热之分。虚者,气虚不能摄血;热者,则迫血妄行。这两者是导致月经先期的主要原因。
气虚型
素体虚弱,或劳力过度,忧思不解,饮食失节,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故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行先期,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软,心悸气短或纳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润,脉细弱。
针灸:用健脾补血、安神养心之法。主穴:中脘穴、下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内关穴、三阴交穴。均针刺补法,亦可用艾灸10~15分钟。
小偏方:益母草大枣瘦肉汤
【材料】益母草10克,大枣8枚,猪瘦肉200克,料酒、姜、葱、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用法】将大枣洗净,去核,猪瘦肉洗净,切块,益母草冲洗干净。锅中先放入大枣、猪瘦肉、料酒、姜、葱,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再放入益母草,加入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稍煮5分钟即成。
【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对女性月经不调有较好的疗效。大枣益气养血,猪瘦肉健脾补虚,两者均是气虚患者的常用补益食物,对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颜色淡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阳盛血热型
素体阳盛,或过食温燥、辛辣之品,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行先期,量多,色深红,质黏稠。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针灸:用清热凉血调经之法。主穴:血海穴、下脘穴、内关穴、公孙穴。留针15~20分钟,平补平泻之法。配穴:大陵穴、膈俞穴、水道穴,用平补平泻法。需较长时间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小偏方:茅根藕节饮
【原料】鲜茅根30克,鲜藕节30克,白糖少许。
【用法】鲜茅根、鲜藕节分别洗净。鲜藕节切成小片。然后将茅根、藕片入锅,加适量清水煮十几分钟,去药渣留汁。把白糖放入杯中,注入药汁调匀即成。每日饮一杯。
【功效】清热凉血。凡血热妄行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紫黏稠、心胸烦闷者,可做辅助食疗品。
郁热型
素性抑郁,或情志内伤,抑郁不乐,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胸闷胁胀,少腹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口苦
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针灸:用疏肝解郁、理气调经之法。主穴:太冲穴、三阴交穴、章门穴。配穴:支沟穴、内关穴、中脘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以上各穴,以泻为主,或用调节之法,留针15~20分钟。
小偏方:泽兰药茶
【原料】泽兰叶(干品)10克,绿茶1克。
【用法】将泽兰叶与绿茶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代茶饮用,不拘时服用。
【功效】 活血通经。适用于月经提前、经血时多时少、气滞血阻、肝郁化热的患者。
虚热型
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产多乳众,耗损精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耗,阴血虚少,虚热内生,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主要症状是经来先期量少,色红,质稠。伴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针灸:用滋阴补肾之法。主穴:肾俞穴、太溪穴、关元穴。均用补法。配穴:肺俞穴、风池穴、耳门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小偏方:黄精黑豆塘虱汤
【原料】黑豆200克,黄精50克,生地黄10克,陈皮1角,塘虱鱼1条,盐适量。【用法】将黑豆放入锅中,不必加油,炒至豆衣裂开,用水洗净,晾干。将塘虱鱼洗净,去内脏,黄精、生地黄、陈皮分别用水洗净。 锅中加入适量水,猛火煲至水滚后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约煲至豆软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生地黄可滋阴凉血,对阴虚血热妄行引起的月经先期、频发月经均有很好的疗效;黄精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虚的功效,对肝肾阴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塘虱鱼补虚,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气虚证
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腔空坠,纳少便塘,舌质谈.脉细弱。治宜补气摄血调经。
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炙甘草加减)。
月经不调怎么办 月经提前
咱们先说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常见于气虚和血热两种情况。气虚者常表现为:月经提前、经量多、经色淡红、质清稀,以及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等全身表现。调理以补气摄血调经为原则,艾灸刮痧多选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等补气调经穴位。
月经先期血热者,可见虚热和实热。血热虚热者,多见月经提前、量多或量少、色鲜红、质稠,及手足心热,面色潮红,潮热盗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少苔等阴虚全身表现。调理的话以滋阴清热调经为原则,艾灸刮痧多选用关元、血海、三阴交、复溜、太溪等穴位。血热实热者,多见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有血块,及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性格暴躁易怒,舌红苔黄等全身表现。调理以清热凉血调经为原则,常选关元、血海、三阴交、太冲、行间等穴位艾灸刮痧。
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阳盛血热证
表现为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或伴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焕结,舌红苔黄,脉数。治宣清热凉血调经。
方用: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荔、获荟加减)。
月经失调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1.月经先期或/和月经过多常由血热,热扰冲任,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或肾虚冲任不固所致。属于血热者,又应区分实热、虚热。
常见证型有:
①阳盛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或紫红,伴有面赤,烦躁易怒,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②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不多,甚至减少,色鲜红质稠,伴有面潮红,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③气虚不摄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多色淡,质清稀,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④肾虚不固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先期,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稀薄,伴有腰脊酸痛,腿脚无力,舌淡,脉细弱。
2.月经后期或/和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 、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① 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②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
③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④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月经病的中医辩证
月经病以期、量、色、质来辨寒、热、虚、实。
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属血热证。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血块者,多属血寒。
月经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淡红,质稀者,多属气虚。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挟小血块,伴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者,多属血虚。
月经或多或少,色紫黯,挟多量血块,伴痛经者,多属血瘀。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者,多属脾虚。
月经先后无定,量或多或少,色黯,质稠,挟血块者,多属肝郁。
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稀薄者,多属肾虚。
同时,应结合全身症状和舌脉象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