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1)必须重视心衰病因和诱因的治疗,这是治疗心衰关键之一。

(2)尽量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低盐饮食、适当应用镇静药、限制活动等。落实这些简单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心衰病人,甚至可以不必应用利尿药和强心药就可以获得纠正;对于重度心衰者采取严格的低盐饮食和控制入水量,同样是减少心脏负荷、水钠潴留的重要措施,决不能因为现在有了各种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而忽视这些一般性处理方法。

(3)尽管目前有许多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属于Ⅱ~Ⅲ级的患者仍首选利尿药,视病情口服或注射;无效再根据适应证选用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仅用于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作为短期应用,不能作为一线药物长期使用。洋地黄类仍是目前最主要正性肌力药物。但对于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洋地黄治疗不但无效甚至有害。

(4)对于Ⅳ级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肿患者:目前治疗趋势是将血管扩张药、利尿药、ACEI和强心药联用,这样既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最大限度提高心输出量。

(5)在使用药物前后:特别是经静脉给予血管扩张药,应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尿量,对危重病人有条件单位应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1)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这是引起心衰最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代谢障碍(如缺氧、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其中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见于高血压、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和(或)肺动脉口狭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2)心室前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内分流性疾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窦瘤破裂、动静脉瘘等。

(3)心室后负荷过重:包括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体循环高压(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以及主、肺动脉口狭窄等。

窦性心动过速的用药治疗

1.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min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6.25~12.5mg)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15~30mg),需要时可8~12h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

用药原则

(1)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致者,大多不需特殊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

(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分钟时,为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需要时可8~12小时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一)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

2、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可减少体内水潴留,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3、利尿剂的应用。常用利尿剂:

(1)噻嗪类:双氢克尿塞、氯噻酮等。

(2)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丁苯氧酸。

(3)保钾利尿剂:安替舒通,氨苯喋啶。

(4)碳酸酐酶抑制剂:醋氮酰胺。

4、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轻前或(和)后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可为分:①静脉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盐类等;②小动脉扩张剂,如肼苯哒嗪、敏乐啶等;③小动脉和静脉扩张剂,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哌唑嗪、巯甲丙脯酸等。静脉扩张剂可减轻后负荷。

(二)加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常用制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G、西地兰、地高辛、洋地黄叶、洋地黄毒甙等。

(三)其他治疗。

1、有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

2、并发症及其治疗:心力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如下:

(1)呼吸道感染:较常见。

(2)血栓形成和栓塞。

(3)电解质紊乱。

热风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病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不可逆的病变。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青霉素10天。对少数耐青霉素菌株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天4次,疗程10天。对红霉素的耐药,可选用其他药物替代,包括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新大环内酯类及头抱霉素类等。

3.抗风湿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为非类固醇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仍然是首选药物,分3~4次口服,一般疗程6~8周,有轻度心脏炎者宜用12周。糖皮质激素仅在严重心脏炎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才被推荐使用。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分3~4次服用,控制病情后逐渐减量,疗程最少12周。对心包炎或心肌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至病情改善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糖皮质激素还可用于对阿司匹林无反应的严重关节炎的治疗,疗程6~8周。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心衰的治疗应包括病因和诱因的防治以及心衰本身的治疗两个方面,将分述如下。

病因的防治针对病因的治疗可视为治疗心衰的基本措施,若能获得彻底治疗,则心衰可因此而解除,心功能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在心衰处理过程中,应千方百计寻找病因,对于可完全或部分矫正的病因,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治疗。如先心病或心瓣膜病可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予以纠正;甲亢性心脏病可用抗甲亢药、131I或甲状腺手术,使心衰消除或预防其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可通过少量多次输血、给予铁剂及纠正贫血的病因而治愈;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采用非药物治疗(如限盐、运动、减肥、戒烟酒等)和有效降压治疗,至于继发性高血压应寻找原因并予以去除,这样就可以防止高血压性心衰的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及时应用足量、有效、长疗程抗生素以防止瓣膜损毁,防止心功能减退等,余依此类推。

3.控制或消除诱因心衰的恶化往往与某些诱因有关,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心律失常、过度劳累、风湿活动、情绪激动或忧虑、妊娠或分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必须进行相应处理。

以上介绍了这个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各种原则,大家在治疗的时候要记得合理对待自己的疾病,避免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同时也要记得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适当的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到平静的状态中,这样疾病治疗的效果将会更好,但是上面的治疗原则自己必须要严格遵从。

心力衰竭如何检查

心力衰竭判定

心脏射血分数值在40%-49%之间(二级)的患者中,罕见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值在25%-39%(三级)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体征的严重程度和分级通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相关。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常见症状包括气促、慢性咳嗽等,但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如发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利尿剂治疗后啰音能消失或改善,或X线胸片有间质性肺水肿,则表明这些体征和辅助检查和左室心力衰竭有关。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基于肝脏增大、颈静脉压升高、双侧踝部水肿、体液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至少3kg)等,这些体征常在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后,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可消失或改善,体重也可下降。

Tips:心力衰竭分级

ⅡB: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有乏力、心悸或呼吸困难,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A: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B: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心力衰竭体征持续存在。

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甚至静息时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

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为利尿剂、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地高辛作为第四类联用的药物,以进一步改善症状、控制心率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应用于重度心衰患者。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用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的使用;

3.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应从小剂量逐渐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方法

心脏射血分数值在40%-49%之间(二级)的患者中,罕见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值在25%-39%(三级)的患者中可能会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体征的严重程度和分级通常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相关。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常见症状包括气促、慢性咳嗽等,但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如发现第三或第四心音,利尿剂治疗后啰音能消失或改善,或X线胸片有间质性肺水肿,则表明这些体征和辅助检查和左室心力衰竭有关。

充血性心力衰竭

诊断基于肝脏增大、颈静脉压升高、双侧踝部水肿、体液潴留引起的体重增加(至少3kg)等,这些体征常在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发生,适当使用利尿剂治疗后,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可消失或改善,体重也可下降。

心力衰竭分级

ⅡB: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时有乏力、心悸或呼吸困难,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A: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无心力衰竭体征。

ⅢB: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尽管静息时无症状,但稍微活动即产生症状,利尿剂治疗后心力衰竭体征持续存在。

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甚至静息时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体位

患者应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

2、饮食

患上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吃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每次要少量多餐。同时饮食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分的摄入盐。

3、出入水量管理

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每天液体摄入量一般宜在1500ml以内,不超过2000ml。保持水出入量负平衡500ml/d,严重肺水肿者的水负平衡为1000~2000ml/d,甚至可选3000~5000ml/d,以减少水钠潴留、缓解症状。3~5天后,如淤血、水肿明显消退,应减少水负平衡星,逐渐过渡到出入水量大体平衡。在水负平衡下应注意防止发生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等。

二、病因治疗

(1)祛除诱因

最常见的诱因为严重心肌缺血或梗死。合并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者控制血压;合并心律失常者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感染者及时治疗等。

(2)基本病因

待紧急对症处理完毕,病情稳定,可进一步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空间隔穿孔、腱索断裂等,待病情稳定4~6周后可行手术治疗。

三、药物治疗

1、镇静

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2、血管扩张剂

静脉滴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应注意勿引起低血压,也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二硝酸异山梨醇降低肺循环静脉压。

相关推荐

充血性心力衰竭预防措施

1.慢性心衰的预防目标 (1)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已逐渐上升为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治疗和戒烟等,可减少发生慢性心衰的危险性,除积极控制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在国内控制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预防风湿热和瓣膜性心脏病,戒除酗酒以防止酒精中毒性心肌病亦是重要的措施。 (2)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期间,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使有效再灌注的心肌节段得以防止缺血性损伤,对近期从心肌梗死恢复的患者,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药),可降低

老年人心力衰竭如何鉴别

1.心性哮喘与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鉴别 支气管哮喘发作类似于心源性哮喘,心性哮喘左室扩大不明显或缺如时,需与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鉴别,其主要鉴别点是:支气管哮喘常有自青少年起的长期反复发作史或过敏史或呼吸系感染反复支气管哮喘发作史,应用解痉药物如氨苯碱等有效,抗心力衰竭治疗则无效;肺部以哮鸣音为主,可有细、中湿啰音,具有贮气性,常有胸腔过度膨胀,双侧膈肌下移且固定,肺部叩诊可呈过清音,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因而患者常有永久性肺气肿征象。心性哮喘有基础心脏病史和征象,年龄较大,多伴劳累性气促、肺部细湿啰音为主,多

年轻人警惕爆发性心肌炎

突发性心力衰竭很常见 突发性心力衰竭,这种病其实很常见。它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毛病的人身上,比如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瓣膜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等,在心血管病房里,心衰的人占了1/3,而一般正常人得这病的可能非常非常小。 由于得了高血压、冠心病,随着心室压力增高,心脏的后负荷增重,长时间下去,心肌变得肥厚肥大,进而心腔也会变大起来,最终导致心衰的产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心脏病患者如何避免得充血性心力衰竭? 突发性心衰临床表现主要为,早期阶段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为主,症状加重的话,静息的状

心肌病能治好吗

心肌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一、扩张型心肌病 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在病毒感染时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并及时治疗,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肥厚型心肌病 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心律失常。 三、限制型心肌病 本病无特效治疗手段,只能对症治疗。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鉴于室壁菲薄,不宜做心内膜心肌活检和消融治疗。应选择恰当的药物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装置,或心脏移植以提高

老年人心衰还能治好吗

1.模式转变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经历了如下模式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仅以强心、利尿、限盐和休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治疗心衰,但不能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及改善预后;70年代开始应用血管扩张药,但仍不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80年代开始应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1)确立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里程碑,肯定了以ACEI加利尿药,加或不加洋地黄制剂为心衰的基本治疗,循证医学也证实了可降低总死亡率并改善临床症状。90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怎么回事

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主要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重症之一。治疗方法对确诊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积极抗炎、对症治疗,使患者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并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达到消除浮肿的作用。部分病人经抗炎、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和体征仍未明显改善。对此,我们酌情小剂量使用了强心药物,使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生命指征平稳,浮肿症状均消失。经过些系统的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情较为稳定。 肺动脉高压

克山病的治疗方法

1.急型克山病 (1)治疗原则: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就地早治疗,积极纠正急性心功能不全,努力防止转为慢型。 (2)改善心肌营养代谢:临床实践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可改善心肌、血管壁及全身代谢,增加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及糖原合成,增加心肌能量储备,改善组织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在改善代谢的基础上,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使心源性休克得以纠正。用法:急型重症病人,首先应用维生素C 5~10g(小儿3~5g)单独或加入25%~50%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根据病情每2~4小时重复1次,24h总量不超过3

风湿热如何治疗

本病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总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不可逆的病变。 1.一般治疗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急性期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如有心脏受累应避免体力活动或精神刺激,并应在体温和血沉恢复正常、心动过速控制或明显的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 周,然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扩大伴有心力衰竭者,约需6个月左右才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还应适当限制盐和水分。 2.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为消除残存的链球菌感染灶。推荐应用青霉素一次肌内注射,或者口服

酒精性心肌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 酒精性心肌病是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等对心肌直接毒害的结果。酒精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损害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②影响细胞器功能;③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的通透性;④酒精代谢时引起中间代谢的改变;⑤长期饮酒可变更调节蛋白(肌凝蛋白和原肌凝蛋白)的结构,影响心肌舒缩功能;⑥长期大量饮酒还可造成人体营养失调,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缺乏,也可加重心功能不全。 此外,酒类的某些添加剂中含有钴、铅等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可引起中毒或心肌损伤。由于上述原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可

肾病患者警惕肾炎引发肾衰竭

高血压脑病 多发生在急性肾炎后1~2周,血压急骤升高,可达160~200/110~140mmHg,此时可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或嗜睡、视力模糊、抽搐等症。当高血压伴有视力模糊、惊厥、昏迷之一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上非常少见,但它是急性肾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液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抗感染治疗肾炎急性期在有感染灶的情况下要给以足够抗感染治疗,无感染灶时,一般以不用为妥。使用抗菌素来预防本病的再发往往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