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灸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三焦俞注意事项

针灸三焦俞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三焦俞注意事项

三焦俞穴处于肾脏的体表投影内,其局部解剖由浅入深,依次为胸腰筋膜浅层,腰方肌,肾筋膜后层,肾脂肪囊和肾脏。针尖向外侧深刺超过1.5寸,就有可能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三焦俞的定位与主治 三焦俞穴名解析

三焦俞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

针灸治疗水肿

(一)阳水

主证: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肺、脾经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宣肺、解表、利水;表邪退后,宜参用阴水治法。

处方:列缺 合谷 偏历 阴陵泉 委阳

方义:阳水为病,系肺气失宣,水湿内停所致,腰以上肿宜发汗,故取列缺、合谷发汗解肌,通利肺气;腰以下肿宜利小便,故取偏历、阴陵泉利小便以消水肿;委阳为三焦下合穴,功可调三焦气化功能以消水肿。

(二)阴水

主证: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取足太阴、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处方:脾俞 肾俞 水分 复溜 关元 三阴交

方义;阴水病因脾肾阳虚,针灸脾俞、肾俞、复溜可温脾肾元阳,促三焦气化;灸水分利水以消水肿;灸关元培补元气以温下焦;补三阴交健脾利湿,通利小便。

【其它疗法】

耳针

取穴:肺 脾 肾 三焦 膀胱 皮质下

方法:每次取2-3穴,中等刺激,隔日一次。也可用耳穴埋豆法。

三焦俞是什么意思

三焦俞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三焦俞穴”:“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针灸可以治荨麻疹吗 荨麻疹针灸辩证施治法

治法:疏风合营,取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用泻法,也可以用皮肤针叩刺。

针灸处方:风池,百会,委阳,鱼际,天井。

针灸方义:督脉督率全身阳气,百会为督脉经穴,配风池可振奋手足三阳经经气,起宣散风邪的作用,故二穴相配善治风疾;委阳为三焦下合穴,配三焦经合穴天井,宣通三焦,肺主皮毛,故配手太阴荥穴鱼际,疏风泄热,调和营卫,营卫调和,荨麻疹渐消而愈。

治法:清泄湿热,取阳明,太阴经穴为主,刺用泻法。

针灸处方:曲池,足三里,血海,列缺,大肠俞。

针灸方义:本病系湿热蕴于肠胃,故取手足阳明之合穴曲池,足三里以调理胃肠而解内蕴之湿热;血海理血和营,为治荨麻疹的特效穴,列缺为手太阴经络穴,别走阳明,配大肠俞,以清阳明蕴热。

治法:疏风健脾。取阳明,太阴经穴为主,用平补平泻法,配合艾灸。

针灸处方:曲池,足三里,脾俞,耳荨麻疹点。

针灸配穴:面颈痒肿刺风池,背腰配委中,上肢配外关,合谷,下肢刺风市,太冲,臀部刺环跳,肠寄生虫刺四缝,百虫窝。

针灸三焦俞注意事项 三焦俞配伍疗法

1、配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足三里,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水,治疗脾虚水肿,腹水等。

2、配肾俞,脾俞,石门,气海,委阳,针刺补泻兼施,宜灸,补益脾胃,通利水道,治疗脾肾阳虚之小便不利,水肿等。

3、配膀胱俞,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湿热小便不利。

4、配脾俞,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益胃,治疗脾胃虚弱之水谷不化,腹胀肠鸣,泄泻等。

5、配合谷,天枢,气海,上巨虚,阴陵泉,针刺泻法,灸气海,散寒除湿,治疗寒湿痢疾。

6、配腰阳关,肾俞,委中,三阴交,针刺泻法,舒筋通络,散寒除湿,治疗寒湿腰痛。

7、配身柱,肾俞,命门,委中,太溪,针刺补法,温补肾阳,强健腰脊,治疗肾虚腰脊强痛。

慢性肾炎针灸怎么样

针灸一直是中医治疗宝库中的一个瑰宝。中华民族曾经依靠针灸走过了洪荒,度过了疫疠,可以说针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危险的时代。当人类面对肾病这个穷凶极恶的病魔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又想到了针灸。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惊喜的发现针灸治疗肾脏病确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

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二)治法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针炙治疗糖尿病穴位

针刺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2.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

上消: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中消:内庭、三阴交、脾俞、胰俞、胃俞;下消: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阳经选穴:膈俞、脾俞、足三里。阴经选穴:尺泽、地机、三阴交、中脘、气海。针刺方法,两经穴位配合使用,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灸法选穴

灸法治疗糖尿病常用穴位有:

承浆、意舍、关冲、然谷(《普济方》)。

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神应经》)

承浆、太溪、支正、阳池、照海、肾俞、小肠俞、手足小指尖(《神灸经论》)。

耳针选穴

耳针治疗糖尿病常选用的穴位有:

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针法为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5~6个。

针法:捻转法运针1分钟,留针1~2小时,留针期间每3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两耳交替,10次为1疗程。

疗效:治疗25例,疗后三多症状减轻,血糖、尿糖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排尿困难中医针灸辨治

温热下注

主证:小便量少、热赤、甚至闭寒不通、小腹胀、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以取足太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取穴: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肾气不足

主证:小便淋沥不爽、排尿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而尺弱。

治法:以取足少阴经穴为主,辅以膀胱经背俞穴,针用补法或用灸。

取穴: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外伤

主证:小便不利、欲解不下、小腹胀满、有外伤或手术病史。

治法:以通调膀胱气机为主,针灸酌选。

取穴:中极、三阴交。

可见,排尿困难,应病因、症状不同,选取的穴位不同,针灸治疗方法亦不同。

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寒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温通经络,行气祛寒。用泻法,久留,多灸。

针灸处方:肝俞,膈俞,八髎,足三里,温灸。

配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随证配穴:腰痛配三焦俞,大腿牵引痛配殷门,风市,小腿痛配承山,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髂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髎,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

针灸方义:泻足太阳膀胱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昆仑,加灸肝俞,膈俞,八髎,可温通经络,旺盛血行以驱寒邪;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可调和经气,随证配殷门,风市,承山属循经邻近取穴。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吗

针灸对乳腺增生有用。

乳腺增生病机主要是肝气不舒,胃经经气不舒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在治疗上虚针以滋肝肾之阴和补益气血为主,针灸刺激可帮助理气化痰散结,调理冲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部位

选穴:屋翳,乳根,合谷均双侧。

配穴:天宗,肩井,肝俞均双侧。

加减用穴:肝火去合谷加太冲,侠溪;肝郁加阳陵;肝肾阴虚去肝俞,合谷加脾俞,肾俞,足三里;月经不调去合谷加三阴交;胸闷肩困去合谷加外关。

针灸功效:本病病因在肝,因肝气不舒常导致胃经经气不舒,乳房为胃脉所遇,气血凝滞则结块且痛,故选屋翳,乳根以畅乳部的经气而活血;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二穴合用加强疏导上下阳明经气的作用,并有健脾养胃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如脾胃健运,气血充盈,不但可以加强抗病能力而且可以防止肝火犯胃;取肝俞以疏肝气;选太冲而泻肝火;肝胆互为表里,肝火旺胆火易灼,故用肩井以疏胆气,侠溪以泻胆火;若肝胆气郁,三焦之气亦不畅,则肋胀胀痛,并有腋肩部不适,用阳陵,外关疏导少阳经之气;天宗虽为小肠之穴,但以治疗乳病而功著;脾俞健脾,以补后天之脾土,使气血旺盛;肾俞,太溪以滋肾水,肾水足,肝阴得其充。

坐骨神经痛针灸哪里

坐骨神经痛针灸基本疗法

治法: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也可以配合灸法或拔罐。

针灸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法:环跳,阳陵泉为每次必取穴位,环跳穴宜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一旦得气即可留针,阳陵泉也需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到足背。

针灸方义:病邪滞留于腰脊,臀部,腿部,所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并可适当深刺夹脊穴使针感下传,以除深远邪痹,按照疼痛放散部位,分别选取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等穴,均用泻法。

寒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温通经络,行气祛寒。用泻法,久留,多灸。

针灸处方:肝俞,膈俞,八髎,足三里,温灸。

配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随证配穴:腰痛配三焦俞,大腿牵引痛配殷门,风市,小腿痛配承山,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髂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髎,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

针灸方义:泻足太阳膀胱经穴秩边,承扶,委中,昆仑,加灸肝俞,膈俞,八髎,可温通经络,旺盛血行以驱寒邪;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可调和经气,随证配殷门,风市,承山属循经邻近取穴。

湿邪偏盛型坐骨神经痛针灸处方

治法:通经活络,行气化湿,平补平泻,针灸并施。

针灸处方:脾俞,大肠俞,膀胱俞。温灸。

取穴:足太阳型:秩边,承扶,委中,昆仑;足少阳型:环跳,阳陵泉,绝骨。

针灸方义:平补平泻环跳,阳陵泉,绝骨(悬钟),配灸脾俞,大肠俞,膀胱俞可调和经气,健运脾肾而化湿邪,使经络气血得通。

相关推荐

前列腺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刺疗法常用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有关元、膀胱、合谷穴;第二组为中极、肾、尺泽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针刺这些穴位有补肾利水、理气活血之功效。治疗时以中强度刺激,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关元、中极穴时以患者阴茎头或尿道口出现酸胀感为好。 2、灸法对肾阳虚型选灸肾、三阴交等穴位;对中气不足型选灸脾、肾、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对气滞淤阻型选灸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或先针后灸,或针与灸隔日交替使用。 3、生姜灸取新鲜生姜,稍切去两侧姜皮

三焦作用 三焦养生应用方法

1.按摩:用指腹按揉三焦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主。配伍气海,大肠,可理气通腑,治疗肠鸣,腹胀。 2.用艾条温和灸法对三焦施灸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配伍身柱,命门,可温补肾阳,强壮腰膝。

胃癌的2种外治疗法

胃癌的外治疗法包括: (1)针灸及穴位封闭 针刺止痛:主穴:中脘、下脘、章门、胃、膈、足三里;配穴:丰隆、公孙、肾、脾、内关、三阴交。根据病情运用穴位及补泻手法治疗。 艾灸止痛:穴位:中脘、下脘、章门、胃、脾、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止呃:针刺双侧内关穴、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每B一次。 耳针止呃:主穴:膈、胃、肝、脾、交感;配穴:榭门、皮质下、肾上腺。 穴位封闭止呃法:用维生素B62 mg,取双侧内关穴作穴位封闭,有效率在95%以上。 (2)推拿按摩疗法:目的为改善胃的功能

治疗便秘常用的按摩方法

【取 穴】 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脾、胃、肾、大肠三焦、合谷、支沟、足三里(注:穴位的选取方法参考艾灸治疗便秘常用的穴位,下同)。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取腹部治疗、背部治疗和四肢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摩治疗。腹部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立于一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穴各1分钟,然后用掌根,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逆时针摩腹5分钟,如腹部有硬块,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硬块处,使其下行;背部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坐于一侧,用攘法沿脊柱两侧施

顽固性失眠怎么治疗

采用针灸治疗实证 1 肝郁化火 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针灸治疗: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等穴,针用泻法。 2 痰热内扰 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针灸治疗:内庭、公孙、丰隆、风池、神门等,针用泻法。 虚证 1 阴虚火旺 心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针灸治疗:大陵、太溪、心、百会、风池、神门等,针用补泻兼施。 2 心脾两虚 多梦易醒,心悸不安

针灸治尿失禁

1.肾气不固 小便失禁,尿液清长,因冷加重,腰膝酸软,两足无力,舌质淡、苔薄,脉沉弱。 2.脾肺气虚 小便失禁,尿意频急,气短懒言,身重乏力,舌胖大,脉沉缓。 3.下焦瘀滞 小便失禁,小腹胀满隐痛,有阴部外伤史或阴部手术史,舌质暗或有紫斑、苔薄,脉沉涩。 针灸治疗 治法 益气补肾,通络化瘀,针法灸法并用。 主穴 肾 膀胱 三阴交 中极透曲骨 配穴 肾气不固加气海、命门;脾肺气虚加肺、脾、足三里;下焦瘀滞加委中、太冲 【按语】 久病多虚,针灸主穴膀胱配肾补肾气,强膀胱;膀胱配中极为募配穴法,

中医针灸减肥的误区

“有肥胖问题的人通常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和吸收不平衡,还可能伴有血糖高、血 脂高、血压高、尿酸高、关节痛、便秘等其他疾病,”“针刺是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腹部、背部和四肢,即中医所谓的‘脾经’和‘胃经’穴位,有近二十个左右。 针灸疗法:初期减重迅速,最好坚持半年 名词解释:针灸疗法 针刺是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 过程描述:据介绍,针灸治疗以针刺、穴位埋线、耳穴压豆等多种疗法为主。 “针刺是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针刺穴位主要集中在腹部、背部和四肢,即中医所谓的‘脾经’和‘胃经’穴位,有近二十个左右。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脾胃不和型疳积艾灸

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穴为主。 治法:健脾和胃。 艾灸处方:脾,胃,中脘,足三里。 取穴方义:疳积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上下不通之痞病也,故本方首选脾,以其有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主治小儿疳积。 中脘居中焦,胃于任脉,为胃经之募穴和六腑会穴,具有健脾益胃,降逆和中,化湿消积之功,为治胃病之主穴。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针灸甲乙经》曰: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也。 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上下通泰,何积聚只之有?以上四穴相配,为治脾胃不和疳积之要方。 艾灸方法: 1.温和灸:

腰间盘突出针灸管用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大肠,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大肠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腰阳关,关元,大肠,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

针灸减肥的主要穴位及方法

针灸减肥方法: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 配穴:依据辩证分型而取。 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 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 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太溪。 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 针灸减肥方法:体针之二 取穴:主穴为天枢、中睆、大横。 配穴: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 操作:天枢、大横接电针仪,然后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日获隔日1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