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简介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简介
原发骨髓纤维化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列,都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1] 。
本病的特征是贫血、骨髓纤维组织增生和髓外造血。外周血可见泪滴样红血细胞,存在肝脾肿大。
原发骨髓纤维化可以伴发一系列并发症:1、门静脉高压:约7%的患者可以发生。病因可能是脾脏显著增大造成门脉血流增加,而细小门静脉血栓性闭塞导致肝内梗塞。由于门静脉高压可以出现静脉曲张性出血或腹水。肝门静脉可以有血栓形成。症状性门静脉高压可以通过脾切除术加或不加门体分流术来控制。2、脾梗死:可以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左上腹痛,可向左肩部放射,可伴恶心、发热。症状是自限性的,可以持续数日。治疗上主要镇痛对症为主。3、髓外造血可以累及任何器官,引发相应的症状。可能会出现消化道道出血、脊髓压迫症、癫痫发作、咯血和/或胸腔积液。4、感染性并发症。5、骨质增生、肥大性骨关节病。也可能会出现骨膜炎,产生显著的疼痛和不适。可能需要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镇痛药进行对症。6、高尿酸血症,可以生产痛风或尿酸结石。需要予以别嘌呤醇有效控制尿酸水平。
解析具体的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具体的白血病的诊断标准的清楚了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白血病的诊断工作。因此,认识了解具体的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下面,为大家解析具体的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通常是基于对全血细胞计数和骨髓检查,观察症状反复,然而,在罕见的情况下,血液测试显示,如果病人有白血病,通常这是因为白血病的早期阶段或已进入缓解。淋巴结活检可以执行,以及为了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类型的白血病的诊断。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贫血呈轻、中度并与脾肿大不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但罕见有超过50×109/L者,骨髓干抽,活检示造血组织为纤维组织取代。无ph1阳性细胞,这也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
骨髓纤维化的饮食保健方法
骨髓纤维化的患者,饮食上要多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可适当食用补肾、养血的食物,如核桃,红枣,花生等,适用于贫血,虚弱等症状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者。
适合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食谱:
1、人参炖瘦肉 红参或西洋参10克,瘦猪肉少许,加水200ml,文火炖2小时,加盐少许食用,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虚明显者。
2、乌鸡炖枸杞:干乌鸡半只,枸杞子10克,加水300ml,生姜2片,文火炖2小时,加盐少许食用,滋补肾阴,适用于肾阴亏虚者。
3、黑豆羊肉汤:黑豆一小把,生姜2片,羊肉50克,文火炖2小时,加盐少许食用,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虚者。
4、黑豆塘虱汤:黑豆一小把,炒香,生姜2片,塘虱鱼1条,洗净,加水1000ml,文火熬1小时加油盐少许食用,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者。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饮食宜忌:
1、加强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
2、可适当多进补肾、养血的食物,如核桃。红枣、花生等。适用于贫血、虚弱等症状及化疗后骨髓抑制者。
3、要注意勿进食过多煎炸、熏烤、过焦、胶制食物。
4、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冷、温流质,以后给予半流质、软食、普食。
骨髓纤维化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2、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3、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若有重要脏器出血及有出血性休克时应给予急救处理。
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
5、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止组织损伤引起出血。避免手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施行必要穿刺后应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止血。
温馨提示:骨髓纤维化的患者有30%在初诊时无症状,常因常规体检发现脾增大或常规血液检查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而发现本病。表现为疲倦、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盗汗、低热和出血。由于高尿酸血症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和肾结石。高达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甚至巨大,巨脾常是本病的特征,质地多为坚硬;有时有髓外造血表现,主要是脾脏,其次是肝和淋巴结。近50%有肝肿大。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大多数开始可有原发病的表现。
对骨髓纤维化你知道多少
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以及主要发生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结内的髓外造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并有较多的泪滴状红细胞,骨髓穿刺常出现干抽,脾常明显肿大,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
本病多数起病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其后逐渐出现疲乏,盗汗,心慌,苍白,气短等虚弱症状及腹痛、腹块、骨痛、黄疸等。本病多数进展缓慢,病程1~30年不等,一般自然病程平均5~7年,部分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少数表现急性骨髓纤维化,其病程短且凶险,多于一年内死亡。本病属少见疾病,发病率约0.2/10万~2/10万人口。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
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者病因未明,继发者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结核、佝偻病、骨髓炎以及苯、氟等化学物质中毒。骨髓纤维化临床表现以贫血及肝脾肿大为特征,故属于中医经典所载“积聚”、“虚劳”范畴。
淋巴癌的分类
1、红细胞疾病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血色病等。
2、白细胞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3、出血性疾病
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等。
4. 骨髓增生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等。
骨髓纤维化的病因有哪些
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一些学者认为骨髓纤维化是由于某中异常刺激使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新骨形成,骨髓造血组织受累最终导致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纤维化的发生是由中心逐向外周发展,先从脊柱,肋骨,骨盆及股骨,肱骨的近端骨骺开始,以后逐步蔓延至四肢骨骼远端。
骨髓纤维化的病因是: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原因不明,引起继发性者的常见原因有:肿瘤、感染、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及其他:
1、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滑髓转移癌(其中腺癌最多见,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等);
2、感染,如结核、梅毒、骨髓炎(局部纤维化);
3、化学物质,如苯、四氯化碳、氟或砷等;
4、电离辐射;
5、其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理石病、戈谢病、淀粉样变性等、系统性红斑狼疮、佝偻病、肾性骨发育不全、结节性多动脉炎、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腺病等。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结缔组织取代正常组织的疾病,该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并非临床常见病,至今研究虽已100多年,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在探索中,目前较多认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的克隆陛骨髓增殖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通常认为是骨髓成纤维细胞增殖继发于造血克隆的异常,是一种反应性改变。
髓样化生性骨髓纤维化(MMM)是一种以骨髓纤维化和血管新生为特征的慢性克隆性血管增生性疾病,以骨髓基质血管供应增多为特征,发病机制中,全能造血干细胞获得性克隆性增殖引起髓内血管生成因子释放,致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于髓内沉积,进而产生髓外造血是其主要原因。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是一种以骨髓巨核细胞和粒系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伴有骨髓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和髓外造血。疾病的进展有阶段性,从起初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伴少量网状纤维增生的纤维化前期,进展为纤维化期,此期骨髓网状纤维或胶原纤维显著增生,常伴骨髓硬化症。纤维化期外周血涂片出现特征性的泪滴样红细胞、幼稚粒细胞及幼稚红细胞。髓外造血导致肝、脾肿大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温馨提示:患上骨髓纤维化会逐渐出现的疲乏无力、消瘦衰弱,晚期病人可有严重贫血和出血。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做好预防,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大的危害。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能活多久
什么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该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列,都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很多该病的患者都关心,得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不妨来听听医学专家怎么说。
专家指出,骨髓纤维化首先分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的具体生存期要根据详细的原发病而定。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般低危组的中位生存期为十五年左右,高危组的中位生存期为三年左右。但同时,具体的生存情况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和治疗效果而定。所以,建议该病患者首先要有积极的治疗心态和配合治疗的毅力。一般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都可延长生存期。目前原发骨髓纤维化的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包括输血。血小板增多可以给与羟基脲。低危、无症状的患者一般可以观察不予治疗。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一般常规治疗
由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发病隐袭,病情进展缓慢,在疾病早期如症状不明显,贫血和脾肿大均不严重时,一般无须特殊治疗或对症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要根据病情、病程不同而选择。
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抗原抗体反应,使脾内的红细胞破坏减少或抑制免疫复合物激发的红细胞的免疫性破坏,并可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合并溶血或出血的患者可以应用,一般选用泼尼松40到60毫克/日,两到三周后逐渐减量,可使出血症状减轻或输血次数减少。
②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组织有抑制作用,适用于巨脾,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过高的病例。可选用马利兰2到4毫克/日或羟基腺0.5到1.0/日。中药可缓解化疗出现的系列该病化疗的副作用。
③雄性激素可以加速骨髓中红细胞的成熟及释放,使贫血减轻,一般需三个月以上常用药物:其中包括康力龙2到4毫克/次,每日三次口服、达那唑0.2毫克/次,每日三次、丙酸睾丸酮50到100毫克/次,每日或隔日一次,肌肉注射。
保持豁达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
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我们的专家回答是需要患者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面对疾病积极治疗的信心,这样才能在保证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时候提高生存期期限。
老年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CML 巨脾、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的MF易与CML相混淆。但CML具备以下特征可资鉴别:①CML脾脏明显肿大时,白细胞多>50×109/L。②血中的幼稚粒细胞比例较高。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④外周血的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形性不明显,一般无泪滴样红细胞和畸形血小板。⑤即使CML晚期合并。MF,骨穿一般无“干抽”现象,骨髓切片中纤维组织增生也不像特发性MF那样明显,常呈局灶性或较轻。⑥脾穿刺物涂片中以成熟粒细胞为主,而MF则粒、红、巨核系均增高。⑦CML病人Ph染色体和bcr/abl基因重组阳性。
2.骨髓转移癌 常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可有贫血。一般病程短、脾肿大较轻,骨髓中可找到癌细胞,部分患者可找到原发病灶。有时癌症转移后可产生继发性MF,但纤维化往往较局限。
3.多毛细胞白血病 多毛细胞白血病患者也有巨脾和贫血,骨髓穿刺也常呈“干抽”,未作深入检查时,易与TMF混淆。但多毛细胞白血病有全血细胞减少,血液和骨髓中均有较多带有纤毛的淋巴细胞。骨髓病理检查多毛细胞多呈散在或簇状分布,胞质丰富、透明、胞核间距离宽,成“蜂窝状”,网状纤维少。外周血无泪滴样红细胞和畸形血小板。
4.再生障碍性贫血(AA) MF晚期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需和AA鉴别。后者脾脏不肿大,血中无幼粒、幼红细胞,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活检结果与MF明显不同,AA有时骨髓可呈增生状态,但绝无巨核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
5.急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白细胞计数可以增高,外周血中出现不成熟粒细胞和幼红细胞,脾脏可有轻度肿大。但急性溶血性贫血胆红素和尿胆原升高。
6.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晚期 PV晚期有5%~15%病例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表现相同。不过,在此之前,有多年红细胞增多的病史,和与之相关的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发现。
怎么会得白血病
1.电离辐射
接受X线诊断、原子弹爆炸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
2.化学因素
苯、抗肿瘤药如烷化剂等均可引起白血病,特别是ANLL;
3.病毒
如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
4.遗传因素
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的7‰,同卵双生同患白血病的机率较其他人群高3倍,B细胞CLL呈家族性倾向,先天性疾病如Fanconi贫血、Downs综合征、Bloom综合征等白血病发病率均较高。
5.其他血液病
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病最终可能发展成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怎样远离
1.海带、裙带菜、角义菜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褐藻胶,药理实验证明,褐藻胶有预防骨髓纤维化的作用。
2.母乳: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母乳喂养可预防或降低骨髓纤维化的发生,以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者效果最佳。
3.苦瓜:含有明显抗癌活性的蛋白质,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把人体内有毒性的和不正常的细胞及致癌物吞噬掉。将这种蛋白质注射到患有骨髓纤维化的小白鼠体内,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力。
4.无花果:从无花果中发现了丰富的维生素A、D及其他活性物质,认为这些有效成分不仅可以抑制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而且可以分解人体中的亚硝胺,达到防治癌症的作用。实验证明,无花果提取液有抑制骨髓骨髓纤维化的效果。
5.食用菌:如蘑菇、香菇、金针菇、猴头菇、黑木耳、白木耳等,含有丰富的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多糖体物质,能刺激抗体的形成。因此,食用菌对于那些能广泛转移、手术治疗和放射疗法受到很大限制的骨髓纤维化等有更大的意义。
6.带鱼:体表银白色粉末状细鳞,是合成抗癌药物六硫代鸟嘌呤的原料,是防治急性骨髓纤维化的有效而又易得的食品。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症状体征
PMF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在确诊前往往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有的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此期可占整个病程的2/3左右,惟一的临床表现是脾大。有人推算肿大的脾脏每1cm(肋下)约代表1年的病程。诊断时约2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往往因常规查体或因其他病症检查时发现本病。PMF有下列几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临床表现。
1. 髓外造血 绝大多数累及脾脏,常明显肿大,40%的病例以此为首发表现。1/3~1/2患者脾大不超过脐水平,另2/3~1/2患者脾大达脐下,并向盆腔延伸,向右常超过中线。脾质地坚硬,可清楚扪及切迹。脾大可致左上腹牵拉感,压迫胃时出现饱胀感及食纳下降。并发脾梗死或脾周围炎少见,表现为较剧烈的左上腹痛,甚至左肩痛,脾区压痛明显,可触及摩擦感和闻及摩擦音,并可伴左侧反应性胸膜炎。少数患者诊断时体检无脾大,但B型超声检查或CT检查时脾已肿大。
肝大占50%~80%,大多为轻至中度肿大,仅20%患者肝大>肋下6cm。但脾切除术后有部分患者肝可进行性增大,超过脐平面,甚至进入盆腔。淋巴结肿大较少见,10%~20%的病例呈轻度肿大。
髓外造血有时出现较特殊的临床表现:
(1)纤维造血性髓外肿瘤(fibrohemopoietic extramedullary tumors):肿瘤由造血组织组成,可伴明显的纤维化。见于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肾上腺、肾、纵隔和胸腺、乳腺及前列腺。少数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内或脊髓硬膜外间隙,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征象,如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也可发生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此外,尚有肢体感觉及活动异常,甚至出现偏瘫、截瘫。肿瘤可经各种影像诊断检查,如CT、MRI、脊髓造影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进行定位、定性判断。造血细胞也可植入浆膜,其中主要是巨核细胞,也可为幼稚粒细胞,偶尔为幼稚红细胞,分别造成胸腔、腹腔或心包积液。积液大多发生于脾切除术后,渗液中可找到上述幼稚造血细胞。髓外造血肿瘤可能为循环中造血祖细胞增加的结果,脾切除后滤过功能丧失也为诱发因素。
(2)门静脉高压症和腹水:见于6%~8%的晚期病例。巨脾造成门脉血流明显增加,局部血管容量扩大及血流淤滞,甚至血栓形成;肝内造血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使肝内血管的顺应降低。上述病理改变导致门脉高压,表现为腹水、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门脉血栓形成。少数病例还可并发肝性脑病。
2.代谢亢进综合征 主要见于病程早期及中期,此时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增殖,故代谢亢进。患者出现乏力、盗汗、消瘦,甚至低热等症状,但临床上仅少部分患者有上述表现。
3.骨髓衰竭 大多见于PMF晚期,由于骨髓造血障碍所致。贫血最为常见,骨髓红系受抑及无效造血、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滞留于肿大的脾脏、血浆容量扩大以及伴发的出血或溶血均为贫血的原因。有一组报告,54%的患者红细胞存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样缺陷。
异常克隆的巨核细胞致生成的血小板质量欠佳,晚期巨核细胞数量下降,以及脾内滞留均使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骨髓粒系受抑及脾功能亢进使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并发感染。其他临床表现尚有:
(1)骨痛:国外病例多见,国内病例少见。疼痛可能和骨小梁增生,伴发骨硬化或骨膜炎有关。较常见为下肢疼痛。罕见的病例由于并发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致溶骨性损害,也可产生骨痛。
(2)皮炎:为隆起的痛性斑丘疹,病理为中性粒细胞浸润,酷似Sweet综合征。皮损可进展为大疱或脓皮病及坏疽。国内病例皮损较少见,病理上既不同于白血病,也和感染及血管炎无关。
(3)痛风:国外病例发生率为6%,可伴肾绞痛,为尿酸结晶沉积于泌尿道所致。少数病例痛风为PMF的首发表现。
哪些血液病会转化成白血病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功能异常的疾病,表现为骨髓中病态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在2008年WHO分类中分为难治性单系血细胞减少、难治性多系血细胞减少、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存在独立5q-的MDS、不能分类的MDS、儿童MDS等。这些疾病均不是白血病,但是部分患者经历数月、数年后会逐渐演变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骨髓产生血小板的能力过剩,表现为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增多,患者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剧增。据报道0.6-5%的ET患者会转化成急性髓系白血病。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骨髓产生红细胞的能力过剩,表现为骨髓中红系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增多。少数患者也会在病程中逐渐演变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报道的比例在1.5%-13.5%不等。
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发生纤维化,丧失造血功能,由脾脏、肝脏等髓外器官代替造血,少数患者也会进展为白血病。
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异常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少数患者也会进展为白血病。
6.淋巴瘤:少数惰性B细胞淋巴瘤会发生向侵袭性淋巴瘤的转化,累及骨髓时会表现出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骨髓纤维化患者出血怎么办
骨髓纤维化患者出血怎么办?
骨髓纤维化(MF)患者出血怎么办?骨髓纤维化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髓纤又称“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
骨髓纤维化患者出血怎么办?
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女性患者月经是否过多,特别要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若有重要脏器出血及有出血性休克时应给予急救处理。
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
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止组织损伤引起出血。避免手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施行必要穿刺后应压迫局部或加压包扎止血。
应避免刺激性食物、过敏性食物以及粗、硬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冷、温流质,以后给予半流质、软食、普食。
引起骨髓纤维化的病因
异常刺激(80%)
尚未阐明,一些学者认为骨髓纤维化是由于某中异常刺激使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甚至新骨形成,骨髓造血组织受累最终导致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纤维化(MF)主要病理改变为骨髓纤维化及脾,肝淋巴结的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的发生是由中心逐向外周发展,先从脊柱,肋骨,骨盆及股骨,肱骨的近端骨骺开始,以后逐步蔓延至四肢骨骼远端。
1) 早期全血细胞增生伴轻度骨髓纤维化期骨髓细胞呈程度不一的增生,红,粒,巨核细胞系均增生,以巨核细胞最明显,脂肪空泡消失,网状纤维增多,但尚不影响骨髓的正常结构,造血细胞占70%以上,骨髓基质以可溶性胶原蛋白增加为主。
2) 中期骨髓萎缩与纤维化期纤维组织增生突出,占骨髓的40%~60%,造血细胞占30%,巨核细胞仍增生,骨小梁增多,增粗,与骨髓相邻部位有新骨形成,各个散在造血区域被由网状纤维,胶原纤维,浆细胞和基质细胞形成的平行束状或螺旋状物质分隔。
3) 晚期骨髓纤维化和骨质硬化期 MF终末期,以骨质的骨小梁增生为主,占骨髓的30%~40%,纤维及骨质硬化组织均显著增生,髓腔狭窄,除巨核细胞仍可见外,其他系造血细胞显著减少,此期骨髓基质成分中聚合蛋白为主,主要表现纤维连接蛋白,外连接蛋白和TENASCIN分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