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常见5大错误
儿童用药常见5大错误
盲区1:用药太早
有的孩子刚刚流点清鼻涕或者咳嗽两声,家长就立即给孩子吃上药或者去医院,而这样很可能孩子病情本来不重,但是由于保暖太过或者到医院后的交叉感染导致孩子病情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只是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并且不发烧、不腹泻、饮食正常、精神头足,家长不必急于吃药或看医生。如果只是单纯的普通感冒,一般三五天就会痊愈,如果症状持续三天以上并且有加重的趋势,需要及时就医。
盲区2:滥用抗生素
有时候,我们会把抗生素当作一种“万能药”,一有感冒、咳嗽就用抗生素,一有发烧也会马上服用抗生素。但张琳明确指出,如果没有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的话,抗生素的使用是没有必要的,而我们日常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过多,不仅会伤肠胃,影响食欲,同时也会杀死肠道内益生菌,对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盲区3: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
盲区4:一病多药
一些妈妈在给宝宝用过一种药物后,发现并没有效果,于是就想着换一种药试试看,殊不知,这样多种药物齐头并进。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盲区5:糖水服药
许多妈妈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会发现,宝宝不愿意喝带有苦味的药物,于是便用糖水给宝宝服药。殊不知,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若在药中加糖,效果不佳。
宝宝用药不当危害多
专家:儿童感冒发热勿盲目用药
儿童面临如此严峻安全用药危机的原因,首先是儿童专用药物匮乏。目前,中国儿童约占总人口数的20%,但属于他们的药物只占总药品数的2%。在“无药可用”的现实下,儿童不得不将针对成人的药物,缩减药量加以服用。但是,儿童不是“迷你版”成人,儿童因其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毒副作用耐受差,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儿童药物匮乏导致的“成人药物酌量减半”给宝宝健康带来众多危害。
对此专家表示,家长不能贪图方便、省钱,把成人的药给小儿服用。因为有些药物对儿童是慎用甚至禁用的,比如牛黄解毒片是很多家庭常备的去火药物,但对于儿童来说慎用药物,家长不可图方便给儿童服用。
因此,在上火、感冒等一些领域中,儿童专用药物还是比较多的,父母最好给宝宝选用儿童专用药物,而药性温和的中成药物是则更好的选择。
其次,儿童专用药物品类少之外
儿童用药药量不精准、依赖用药、滥用抗生素等儿童用药不当行为也是导致儿童用药安全危机的重要原因。
广告临床医生表示,儿童尤其婴幼儿对药物使用要求严格,要正确计算小儿用药量,绝不能“差不多”,药量不准,不是难以奏效,就是容易引起药物过量而产生不良反应;对于退烧药等不可依赖,要以物理退烧为主并注意用药间隔;而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经医师诊断后对症选用,不明病情,未经诊断,不要滥用。
可见,家长在儿童用药过程中责任重大,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父母要主动学习科学用药常识,减少用药不当对宝宝健康的危害。
药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1.药物管理落后,药物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若管理跟不上,药物中毒的发生就会增多。医生、医院、药房等监督机制不够,人为配药错误。
2.用药个体差异
不同人群对药物毒性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儿童用药更应注意,因为儿童药物代谢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毒性敏感性高。老年人的心、肝和肾脏功能都在衰退,易发生过敏反应或中毒现象。老年人用药种类多,用药时间长,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也较大。有些人为过敏体质,对某些正常用药范围内药物也出现过敏反应。
3.药品滥用错用
近几年,药品滥用错用逐渐增多,特别是精神神经类、心血管类药物。有些人自己购药买药,也存在用药错误的可能。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 药物混吃
为了让孩子的病情更快恢复,有的家长错误的把多种药物混着给孩子吃。因为儿童肝肾功能不健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多种药物一起服用的最好听取医生建议。
儿童用药常见问题 轻信他人推荐
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验,经常会推荐自家孩子吃过的药物。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药物使用上也可能有些差别。对于他人推荐的有效儿童药物经医生判断后才能科学用量服用。
大人能吃小孩的药物 大人吃儿童药副作用小吗
不一定。
同一症状下大人药和儿童用药中的有效成分相同,只是儿童用药的剂量小些。吃的儿童药少,药效差,若大人吃双份量的儿童用药时对身体的副作用也就相应增加一倍,很多人存在“大人吃小孩药物副作用小”的错误认识。
儿童吃药千万别过量
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公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对儿童医院的最新监测报告: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这明显高于成人的6.9%。不可否认,尽管由于儿童的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肝脏和肾脏的解毒排毒功能尚未健全,对药物的反应性个体差异较大,使得用药不良反应难以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用药习惯等“人为”因素也是造成不良反应高居不下的原因。其中,过量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即便是医生都难以迅速计算出一个儿童准确的药物用量,更何况是家长。而一些家长擅自比照成人自行给孩子用药的习惯,显然增加了孩子遭受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另外,重复用药造成的“隐性”用药过量也很常见。例如,感冒、发烧是儿童常见病,而感冒药往往由多种药物成分组合而成,很多感冒药虽然商品名不同,却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同时服用就会造成用药过量。
让儿童用成人药也是造成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2008年就宣布2岁以下儿童的感冒药退市,而且要求4岁以下儿童慎用感冒药。但前不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质量促进部的丹尼尔•巴德尼采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到美国各大医院急诊室就诊的患儿中,因服感冒药出现副作用的就诊人数虽然比之前减少了一半,但仍超过1200例。很多儿童无疑服用了成人感冒药。
因此,要想尽量保证儿童用药安全,除了呼吁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药厂生产儿童专用药,改变由于儿童药剂量小、利润低而使得儿童药物稀缺、导致使用成人药物替代的现状外,家长提高必要的用药常识也非常重要,绝不能因不忍看着孩子不舒服就擅自加大药量。
小孩能吃大人的药吗 目前我们儿童用药存在哪些困难
1.目前我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中只有60多种儿童用药剂,儿童用药种类少;
2.家长们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意识不强,药物混吃、药物过量等现象普遍;
3.药物及保健品的夸大宣传也容易混淆家长,错误给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四原则
用药时机:先物理治疗。应该先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应该先弄清原因,儿童体温较成人高,体温低于38.5℃时,不必用退烧药,可以先用酒精擦身,或用冰袋物理降温。
药物种类:尽量简单化。一是“能用一种药就不用两种”,以免药物作用叠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高;二是单一成分的药物更安全。药名带“复方”两字的要慎用,如复方甘草片,虽止咳效果好,但3岁以下儿童不宜用。
剂型剂量:首选儿童装。在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中,用药过量超过40%。正确的做法是尽量买“儿童装”,如针对发烧、腹泻等儿童常见病症,药店里基本都有儿童剂型;若买不到,也切忌自己拿成人药调配,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体重、体表面积折算等方法指导用药。
给药方式:首选口服药。儿童科学用药的顺序为口服、肌注、静脉输液。原则上能口服就不要挂点滴。婴幼儿输液本就比成人难,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高。用口服药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例如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以减少用药次数。
儿童用药常见误区
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只是在身高、体重、外形上不同,其内在各系统不同,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肝、肾是人体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儿童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在应用药物时应关注其对孩子肝、肾功能、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给药量需按照体表面积、年龄或体重计算。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导致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家长请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给药剂量。
常见药物注意事项
发烧不一定就要用抗生素
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与否需遵循医嘱,尽量选择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易引起灰婴综合征;喹诺酮类药物影响孩子骨骼发育。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应监测血药浓度,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腹泻不一定要用止泻药
儿童腹泻时可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适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能会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镇静催眠药的应用
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低年龄的患儿有时对CT、核磁、心动彩超等检查存在恐惧心理,水合氯醛胶浆是常用的镇静剂,正常剂量安全,且不影响宝宝智力、身体发育。只有孩子睡着后,安静地接受检查,才能通过现代化的检测手段清晰诊断病因。在此提醒您,水合氯醛胶浆虽说比较安全,但过量使用也会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滥用。
不要谈激素色变
糖皮质激素类药,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是人体或动物体内常见的激素或激素类似物,具有应用领域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应用这类药物时,必需严格遵循医嘱,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症状。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合理使用
维生素类、微量元素不应作为补剂给儿童长期服用。在儿童服用前,应谨遵医嘱,必要时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适量补充,不然有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用药后密切观察孩子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建议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先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品常见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停药后会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