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
1.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疗法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产后抑郁症可以喂奶吗 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进行治疗,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能有效保持人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
产后抑郁症对女性身体伤害非常大,会影响产后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产后适当的运动能有效的改善产后妈妈的情绪,缓解低落的心情。
产后抑郁症,家人要给予产妇足够的照顾,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特别是丈夫,要给予妻子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妻子的精神刺激。
产后抑郁症情况严重的妈妈最好接受心理治疗,咨询相关心理医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法进行治愈,而且效果显著。
产后抑郁症还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因为药物不仅对产妇身体不好,而且对宝宝也不利,所以产后抑郁症药物治疗要慎重。
调理产后抑郁症比较好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
心理治疗是产后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之一,一般来说,产后抑郁症患者在情绪和行为上一定会有不良的症状。往往情绪差、悲观自责,但是他们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护理患者时应多于其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1、倾听认知治疗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患者通常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没有能力照顾孩子,此时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充分倾述心声,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学会用两种观点辩证的看问题,不要一概而论的去肯定那些扭曲的观点。
2、专业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接受过专业培训,拥有相关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医生了。如果产妇在家中自我调节效果不明显,为了确保产妇乃至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好说服产妇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针灸调理产后抑郁症:
针灸是扎在人体穴位上的,起到调节脑神钱氏鬼门十三针是一种针灸的名称,采用平顶法、中通法、下沉法,根据产后抑郁症病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扎针法和不同的穴位进行扎针,起到舒经通络、醒脑安神、平衡阴阳之功效。
中药调理产后抑郁症:
这是很常见的一种中医调理产后抑郁症的方法之一,即患者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服用一些改善产后抑郁症病情的药物。当然了,这些药物的类型、服用剂量和次数等方面也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叮嘱,不能擅自用药或是凭借感觉增减药物。
产后抑郁症会不会复发
产后抑郁症治愈后是有可能会复发的,且复发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得过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一定要积极的做好预防,避免抑郁症再次复发,影响到自身的健康。若再次出现了类似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到精神科检查,确诊是什么原因导致,以免因为其它疾病引起耽误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具体有哪几种
1、物理治疗产后抑郁症
患者可以通过颅微电流的刺激疗法来治疗,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起到一个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和目的。
2、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产后抑郁症
目前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产后抑郁症患者。
因考虑抗抑郁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患者怀孕期间应立即停药,殊不知孕妇的抑郁障碍病症如得不到良好治疗,其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千万不可突然停止药物治疗。已使用抗抑郁药的女性在孕期一旦突然停药,不仅可引发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可导致产后抑郁症患者病情加重而出现自伤自杀行为,且产后抑郁症也会较为明显。
3、运动治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运动治疗方法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踩脚踏车、跑步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体力允许范围内逐渐增加运动量,直至达到产后抑郁症患者所能承受最大运动负荷的80%左右,且每周运动3次-5次即可,每次运动60分钟-90分钟,同时配合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
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好的方法有几种
1、药物治疗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药物能有效缓解抑郁心境及伴随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可达60﹪~80﹪。其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药物的维持治疗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抑郁复发,但不能防止产后抑郁症病情转向躁狂。
2、音乐疗法治疗
音乐疗法是任何疾病在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音乐疗法不仅可以让患者放松心情还可以促进治疗,使产后抑郁症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3、物理疗法
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专家介绍对于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及抑郁型木僵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物理治疗产后抑郁症是首选方法。对用药无效者亦可采用物理治疗。其方法主要包括电抽搐治疗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其特点是见效快、疗效好。
4、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使产后抑郁患者宣泄,感到被支持、尊重、理解,信心增强,加强自我控制及建立与他人良好交流的能力,激发患者的内在动力,去应付自身问题。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显著有效,同时不会给母乳喂养的婴儿造成危险。应被视为产后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而不是药物疗法的辅助治疗。
产后抑郁症突发怎么治疗好
1、药物治疗产后抑郁症
应用抗抑郁症药,主要是选择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例如帕罗西汀以20mg/d为开始剂量,逐渐增至50mg/d口服;舍曲林以50mg/d为开始剂量,逐渐增至200mg/d口服;氟西汀以20mg/d为开始剂量,逐渐增至80mg/d口服;阿米替林以50mg/d为开始剂量,逐渐增至150mg/d口服等。这类药物优点为不进入乳汁中,故可用于产后抑郁症。
2、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
近些年利用中医在产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临床上取的进展性突破,在此类疗法中比较有突出性、通过解郁镇静、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益精补髓来滋补肝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大脑神经细胞自我修复能力和自身免疫力,消除疾病症状。
3、行为调整治疗产后抑郁症
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产后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适当放松活动,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优美的音乐等等。
4、物理治疗产后抑郁症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起到缓解个体产后抑郁症情绪的效果。
5、人际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产后抑郁症应该如何治疗
一,产妇的自我调节方面
怀孕和生产过程本来就会给产妇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而生产时的惨烈血腥场面,无疑更会给产妇心理上带来恐惧和压力。这些不良情绪,再加上产后体虚气弱的身体状况,就构成了产后抑郁症的主要诱因。因此想了解产后抑郁症治疗,首先就要从产妇的心理根源上斩除抑郁心结,平复产妇的情绪,让产妇将精力更多的转移到对宝宝的照料和疼爱上。这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十分有效。
二,在于家人的关怀
产妇出现抑郁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做好照顾婴儿的思想准备有关。照料婴儿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也是容易加重新妈妈抑郁症状的诱因。这时如果家人能够把产妇从照料婴儿的这一重担中解放出来,让产妇能够得到充分休息,这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加强夫妻交流
产后抑郁症并非女性的专利,对于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新晋爸妈都可能被产后抑郁症缠上。这时,增进夫妻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产妇和丈夫自信面对家庭巨大变化,共同扶持,从容应对产后心理危机,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不论是产后抑郁症还是其他疾病,来自亲人的关怀和鼓励永远都是产后抑郁症的治疗的良药。
四,专业心理干预
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接受过专业培训,拥有相关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医生了。如果产妇在家中自我调节效果不明显,为了确保产妇乃至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好说服产妇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