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
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中医如何对付宝宝胃口差
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推拿,可帮助宝宝调理饮食。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简单易学的方法,方便家长掌握和使用,坚持做可以让宝宝的胃口好起来。
1.补脾经推拿法:
教你找穴位:脾经位于拇指的桡侧面,从指根到指尖之间的线。将宝宝的手掌立起来,食指上面的一面即脾经。
操作手法:推拿操作时,让宝宝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指腹沿着宝宝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每次推拿3分钟。
经常这样做,可以消滞,提高宝宝的食欲。
2.摩腹:
家长可以经常给宝宝摩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摩等量。能够达到调理肠胃、理气消食的目的。摩腹时,用整个手掌摩或者四指摩,力度适中。若出现腹胀、便秘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可顺时针摩腹30下。
3.捏脊疗法:
教你找穴位:脊,指的是背部脊柱骨。自尾骨端始,至颈部大椎穴(低头,颈胸部交界处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线。
操作手法:用双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指腹对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住脊柱骨表层的皮肤,食指中指向后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时,拇指向前推,这样,就会从下逐渐向上推进。从尾骨至大椎,反复捏3~5遍,隔日一次。捏完后,局部的皮肤略显潮红。
捏脊操作完后,用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地上下摩擦2~3次即可,主要是为了放松局部,最终可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加强孩子的肠道吸收功能的作用。
4.轻叩背俞穴:
有时,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宝宝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
教你找穴位: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两侧,脊柱旁开1.5寸(肩胛骨内缘至脊柱正中为3寸)。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气机调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操作手法:操作时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轻轻叩击背俞穴,从上到下,反复3~5遍,两侧均如此操作。
操作完后,脊柱两侧的皮肤略显潮红,再用手掌轻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3次,以放松皮肤。
5.按揉足三里
教你找穴位:图中所示,小腿上较粗的骨头是胫骨,我们在小腿的前面体表能够摸到的最高的部分是胫骨前嵴,由此向外侧旁开宝宝的中指的宽度,即胃经足三里穴所在之处。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对于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也有一定的效果。
足三里的简易找法:屈曲膝关节,在膝盖骨下端能摸到两个凹陷,其中外侧的凹陷叫作外膝眼,由此向下宝宝4指宽度的距离即外膝眼下三寸,再从胫骨前嵴旁开宝宝中指的宽度即为足三里所在。
操作手法: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理气消食,每天用适中力度顺时针揉300下。
小贴士:中医还有点刺、艾灸和贴肚脐的方法来调理脾胃,艾灸对于年幼的宝宝操作起来不方便,而点刺和在肚脐上敷药都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或配药。
脾胃不好按摩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按摩穴位可调理脾胃
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扶正。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具体是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揉捏的手法。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有补肾的作用。
如何增加宝宝的食欲才好
按摩:双脚内侧的脾经按摩。穴位:隐白(脾经的井穴),大都(脾经的荥穴),太白(脾经的输穴、原穴),公孙(络穴)。脾经的源头就在脚上,所以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脾胃虚弱状态。
饭前洗澡:在夏天清晨和傍晚的时候,让宝宝到户外运动一下,宝宝玩耍、消耗热量后,情绪仍处在兴奋状态,假使先帮宝宝洗个舒舒服服的澡,舒缓宝宝的情绪,就像大人泡完温泉、全身放松后,自然能够是胃口和情绪一样大好。
捏脊:给宝宝脊部柱两侧从头至尾进行推拿按摩,所谓“捏脊”疗法:可以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身体。对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和便秘疗效最好。宜在清早或饭后1小时进行,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
饮食习惯:进餐要定时定量,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创造进餐时的安静愉快气氛,这也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增进胃口的好方法。同时要合理搭配饮食,以清热解毒、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远离含糖饮料,节制冷饮和甜品。
补充益生菌:适量益生菌犹如一道“开胃菜”,它能使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肪分解,帮助孩子消化吸收。同时,为孩子补充儿童专用的复合维生素B也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因为复合维生素B是“能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进食欲。
调节宝宝胃肠道功能的小妙招
新妈妈在抚育宝宝的过程中会因为宝宝的饮食和大便不正常困惑不已。下面就给新妈妈们提供两种简单的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方法。 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经常按摩,可预防婴儿腹泻,胃肠不通、便秘等。
按摩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捏脊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用捏脊的方法按摩督脉,就动员了全身的阳气,调节脾脏、胃肠道功能。
按摩方法: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在第二遍捏至胸廓底部时捏紧皮肤向上方牵拉2次,此处为脾舒。至胸廓中部时再牵拉2次,此处为胃舒。第三遍捏脊后在第二腰椎处横向按摩2次,此处为肾舒。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付出辛苦的新妈妈们坚持下来,宝宝的胃肠道功能一定会得到改善。愿宝宝在你精心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宝宝胃口不好的原因
饮食习惯不好。有些孩子的胃口不好,其实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当宝宝喜欢吃零食,主食就比较不喜欢吃了。宝宝不喜欢吃零食,胃口就可能变差了。
天气原因。当天气过于炎热,宝宝觉得很不舒服,食欲也会随着降低。此时孩子的胃口不好,也是需要通过环境的调节,让宝宝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中饮食。
当宝宝胃口的比较不好,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让宝宝的肠胃消化顺畅,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提高孩子的胃口。按摩的穴位要注意,脾胃的穴位在脚上,可以按摩隐白穴,大都穴以及太白穴。通过按摩,缓解孩子的脾胃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孩子的食欲,我们建议在孩子吃饭之前,为孩子洗澡。夏季温度高,孩子流汗后,会觉得皮肤很不舒服。为了让孩子胃口大开,还是要先帮宝宝洗洗澡,孩子洗澡后,浑身轻松,会更放松。
睡眠不好按摩哪些穴位调理
睡眠不好按摩哪些穴位调理
1、按揉心包经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2、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两乳之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五秒,休息三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3、轻叩百汇和风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作用。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可随时轻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
4、指压合谷穴
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按摩此穴对于神经性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艾叶加醋泡脚解焦虑
足底集结着五大脏腑的经络,用艾叶加上醋泡脚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焦虑抑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凝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艾叶的温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气血畅通,经络通畅,从而达到疏肝理气、活血解淤的功效。每次可用温水泡20分钟,再做做足底按摩,特别是多按按太冲穴,即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睡眠不好怎么办
1、调整一下室温
把室温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太热或太冷的房间,都会让你的身体紧张,从而更难入睡。
2、适当饮食助睡眠
晚上容易睡不好,可在平时多吃一些能平稳血清素和转换五羟色胺(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的食物,如香蕉、土豆、全麦面包、燕麦粥、温牛奶等,也有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
3、跟着太阳同起落
尽可能地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起床,或在起床时点一盏很亮的灯。明亮的光线会让人体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状态。每天在晨光中晒上一小时,你会觉得精神奕奕,而晚上也更容易睡着。
4、睡眠环境很重要
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首先可从睡眠环境动手,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的环境应该是黑暗、安静、舒适、清爽,当然,还要不易被打扰。因此,卧室必须要安静,还要保持黑暗,气温在18℃至20℃左右。
宝宝胃口不好按摩措施有哪些
捏脊
脊柱的两侧是督脉,总管全身阳气,捏脊通过捏拿脊椎肌肤,可以调节阳气升发,进而调整脏器功能。背部遍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捏脊刺激背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此外,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称为背俞穴,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穴位,从而有效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内脏活力,加速生长发育,并提高免疫力。
手法: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提放并前移再重复,捏三提一,顺着脊椎从下往上捏,从下往上为一次,一天三次,可以隔天进行一次。由于宝宝皮肤娇嫩,可以涂抹润肤霜后再进行捏脊,防止皮肤受损。
磨腹
腹部有许多穴位,如上脘、中脘、下脘,都是脾胃所在,按摩刺激这些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
手法:以肚脐为中心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3-5分钟。
推脾经
孩子的五指分别对应不同脏器:大拇指对应脾经,食指对应肝经,中指对应心经,无名指对应肺经,小指对应肾经。脾经的位置在拇指的远心端至拇指末节罗纹面。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补脾清胃。
手法:或用拇指指腹推脾经,家长可以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从指根到指尖往上推200—300次/天。
四肢远端穴位刺激
按摩足三里:这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等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摩100—200次/天。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调理脾胃。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板门穴,100—200次/天。
掐四缝:四缝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按掐四缝,可以消食导滞,祛痰化积,100—200次/天。
合谷穴:按压合谷穴有运化水谷的作用,能提高消化功能。
宝宝胃口不好怎么办
1.按摩。当宝宝胃口的比较不好,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让宝宝的肠胃消化顺畅,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提高孩子的胃口。按摩的穴位要注意,脾胃的穴位在脚上,可以按摩隐白穴,大都穴以及太白穴。通过按摩,缓解孩子的脾胃问题。
2.洗澡后吃饭。为了能够提高孩子的食欲,我们建议在孩子吃饭之前,为孩子洗澡。夏季温度高,孩子流汗后,会觉得皮肤很不舒服。为了让孩子胃口大开,还是要先帮宝宝洗洗澡,孩子洗澡后,浑身轻松,会更放松。
3.捏脊背。为了让宝宝更好的吃饭,还可以为宝宝按摩脊背。按摩宝宝的脊背,孩子的气血会更通顺,消化会更好一些。当我们缓解了孩子的消化不良问题,就能够帮助宝宝胃口大开。
4.饮食习惯调整。有些孩子胃口不好,有时候和孩子的饮食习惯存在关系。为了让孩子多吃饭,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定时定量饮食,多准备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少吃含糖量多的食物。
5.食用益生菌。当孩子的消化不良,那么在饮食上,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益生菌饮料。宝宝食用益生菌饮品能够利于脂肪以及蛋白质的分解,促进食物的消化,提高孩子的食欲。
6.少吃零食。当宝宝的饭量比较小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吃饭之前已经吃了很多的零食了,零食让宝宝拥有了饱腹感,孩子就不想要再吃东西了。因此,让孩子少吃点零食,宝宝才会想着多吃点饭。
宝宝食欲差怎么办
食欲差有3种表现
1.看舌苔:正常宝宝的舌头呈淡红色,中间有薄白的、润滑的舌苔。乳食不佳的宝宝,舌头中间会变白变厚,有的是全部厚,有的只是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白色厚圆圈。
2.闻气味:家长可以近距离闻一闻宝宝呼出来的口气,无酸腐的异味即可。
3.睡眠不安:宝宝晚上睡不好,在床上翻动,不断地变换姿势,辗转反侧,这种情况下宝宝的食欲多半不会太好。
5种有效的推拿手法
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推拿,可帮助宝宝调理饮食。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简单易学的方法,方便家长掌握和使用,坚持做可以让宝宝的胃口好起来。
1.补脾经推拿法:
教你找穴位:脾经位于拇指的桡侧面,从指根到指尖之间的线。将宝宝的手掌立起来,食指上面的一面即脾经。
操作手法:推拿操作时,让宝宝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指腹沿着宝宝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每次推拿3分钟。
经常这样做,可以消滞,提高宝宝的食欲。
2.摩腹:
家长可以经常给宝宝摩腹,顺时针、逆时针各摩等量。能够达到调理肠胃、理气消食的目的。摩腹时,用整个手掌摩或者四指摩,力度适中。若出现腹胀、便秘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可顺时针摩腹30下。
3.捏脊疗法:
教你找穴位:脊,指的是背部脊柱骨。自尾骨端始,至颈部大椎穴(低头,颈胸部交界处最高的椎骨)成一直线。
操作手法:用双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指腹对捏,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捏住脊柱骨表层的皮肤,食指中指向后捻、拇指向前捻的同时,拇指向前推,这样,就会从下逐渐向上推进。从尾骨至大椎,反复捏3~5遍,隔日一次。捏完后,局部的皮肤略显潮红。
捏脊操作完后,用手掌在宝宝背部轻轻地上下摩擦2~3次即可,主要是为了放松局部,最终可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加强孩子的肠道吸收功能的作用。
4.轻叩背俞穴:
有时,捏脊的方法不是很容易操作,或者宝宝不愿意配合的时候,可以改用轻叩背俞穴的方法。
教你找穴位:背俞穴分布在背部脊柱的两侧,脊柱旁开1.5寸(肩胛骨内缘至脊柱正中为3寸)。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叩击背俞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气机调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操作手法:操作时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轻轻叩击背俞穴,从上到下,反复3~5遍,两侧均如此操作。
操作完后,脊柱两侧的皮肤略显潮红,再用手掌轻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3次,以放松皮肤。
5.按揉足三里
教你找穴位:图中所示,小腿上较粗的骨头是胫骨,我们在小腿的前面体表能够摸到的最高的部分是胫骨前嵴,由此向外侧旁开宝宝的中指的宽度,即胃经足三里穴所在之处。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对于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也有一定的效果。
足三里的简易找法:屈曲膝关节,在膝盖骨下端能摸到两个凹陷,其中外侧的凹陷叫作外膝眼,由此向下宝宝4指宽度的距离即外膝眼下三寸,再从胫骨前嵴旁开宝宝中指的宽度即为足三里所在。
操作手法: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理气消食,每天用适中力度顺时针揉300下。
小贴士:中医还有点刺、艾灸和贴肚脐的方法来调理脾胃,艾灸对于年幼的宝宝操作起来不方便,而点刺和在肚脐上敷药都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或配药。
特别提醒: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宝宝生病时胃口较差,不必过于紧张,可以给宝宝吃容易消化吸收的粥类食物;疾病初愈之后,体质尚未完全恢复,胃口也差,需要时间慢慢调整,适合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帮助宝宝恢复体能。
体格的健康对宝宝来说是第一位的,因此平时对宝宝的养护非常重要。喂养时要科学地遵循宝宝的生长规律,饮食均衡、荤素营养合理搭配;遵从宝宝的意愿,若偶尔出现进食不香的情况也不要勉强宝宝,给宝宝增加心理和胃肠的负担。平时注意恰当地喂养、护理,坚持用小儿推拿手法做保健按摩,可以为宝宝保存、补益正气,减少疾病的发生。
重要提示:
1. 推拿适于半岁以上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
2.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时不宜捏脊。
3.宝宝的患病特点是病情变化比较迅速,当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后,需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肠胃不好会导致口臭
肠胃不好按摩的穴位
事实上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除了需要清楚按摩的方法之下,一些按摩的穴位也是必须要了解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了肠胃不适的情况,那么按摩下脘穴还有足三里等等都有着很不错的效果。具体的按摩穴位如下:
第一:下脘穴
这个穴道在我们的腹部,并且距离脾胃的位置非常近的,这个穴位进行按摩符合中医医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
第二: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不仅仅能够治疗肠胃不适的情况,除此之外他对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正常运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方面认为,足三里穴是胃经交合的部位,所以对这个位置进行按摩以及刺激,对于消化系统具有非常良性的调节,不仅能够促进肠胃消化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治疗便秘以及拉肚子等等一些常见的肠胃疾病。
除了一些按摩的方法治疗肠胃不好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刮痧以及针灸的方法,这些都是能够很好促进肠胃恢复健康,保健身体。
三、肠胃不好者健康饮茶的注意事项
1.看体质
比如体热的人适合绿茶,肠胃不好最好选发酵茶。如春天易上火,就喝绿茶;心情不好时则饮花茶,疏肝调气;舌苔厚、肚子胀、消化不太好时则泡一杯乌龙或者安溪铁观音这类半发酵茶,以助祛湿。
2.看时间
早起适合喝红茶,因为其属于发酵茶,性质温和,不会刺激尚未苏醒的身体;白天适合喝绿茶,有助提神醒脑;晚饭后则首推乌龙茶,既有助消食,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3.看地域
有关专家提倡按地域喝茶,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般来说,本地产什么茶就喝什么茶。比如广东、福建人多喝乌龙茶;少数民族地区则喜喝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