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餐后低血压老人餐后宜平卧

餐后低血压老人餐后宜平卧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老年人为何易发生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其定义是:进餐后2小时以内血压下降水平超过20毫米汞柱;或餐前收缩压超过100毫米汞柱,而餐后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

餐后低血压多见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截瘫、糖尿病、帕金森病、多系统器官功能衰退、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也可见于健康老人。其临床表现因不同人群而有所不同:健康老年人先出现症状,然后测到血压降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只有血压下降较大幅度时才出现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即出现临床表现。

餐后低血压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是脑缺血相关的头昏、眩晕、乏力、晕厥、恶心、黑蒙、吐词不清、视物模糊、跌倒,以及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绞痛。餐后低血压也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甚至因此而致残或死亡。

哪些原因导致老人餐后低血压

1、全身性疾病: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单纯自律神经功能不全;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hy-Drager综合征、脑干病变Parkinson病、脊髓病、多发性脑梗塞;

4、周围和自律神经病变: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骨髓痨、类肿瘤综合征、酒精和营养性疾病;

5、药物:吩噻嗪和其他抗精神病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左旋多巴、血管扩张剂、-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6、正常的老化过程: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压日日有剧烈的变化,与老年人血压增高以及属老年人特征性的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体位改变反应的增强有关。它常为一般的低血压应激所诱发,例如血容量减低、服用降压药物、或排尿时所作的Valsalva动作。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虽一般无症状并属脆性,但可能足以降低脑血流引起头昏或晕厥。长期卧床休息可进一步降低血压的内环境稳定,产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适合心脏病高血压老人吃的

1、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灵芝饮品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补充磷脂饮品,帮助自己尽快减缓高血压的疾病。将灵芝切成碎片,然后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炖,适当的加一些蜂蜜,请不要过量。早晚各服用一次,对降低血压有很大的帮助。

2、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鸡蛋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降低血压有很大的帮助。患者可以将鸡蛋清剥去吃了,然后鸡蛋黄研碎,加适量醋,吃下去。

3、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胡萝卜粥

用鲜胡萝卜切碎,然后放入西米粥中,一起烹饪。这种食物味道鲜美,让人闻到都想流口水,而且还能够促进血压的降低。

4、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芹菜粥

制作方法相当简单,连根芹菜切碎,同粳米煮粥就可以食用,非常适合早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水压。

5、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大蒜

大蒜煮熟之后捞上来,放入粳米当中,煮成稀粥后,一会儿食用。

6、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坚果类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7、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薏苡仁

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8、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9、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黄豆

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10、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玉米

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11、心脏病高血压老人适合吃马铃薯

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低血压老人如何食补疗法

食谱1:北芪羊肉煲 做法:北芪5克,羊肉300克,文火炖烂,饮汤吃肉,不定期使用,秋冬季使用效果较佳。注意:据中医专家经验,北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量小时(例如15克以下)升血压;量大时(例如60克以上)降血压。

食谱2:虫草老鸭煲 做法:冬虫夏草6枚,老鸭(老雄鸭最佳)一只洗净切块,与虫草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熬汤,加调味品,吃肉饮汤。

食谱3:红枣乌鸡煲 做法:红枣10枚,板栗200克,当归5克,杞子5克,龙眼肉10克,竹丝鸡(乌鸡)一只洗净切块,置于砂锅,加水适量,加调味品,温火慢炖即成。

食谱4:鲫鱼糯米粥 做法:新鲜鲫鱼一条(约200克),弃鳞去内脏,洗净切块,加入糯米100克,水适量,文火熬粥,加姜葱等调味品即可。

进食后低血压的预防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老年病人有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进餐前后宜测量其血压,以检出进食后低血压。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低血压危害远超于高血压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1、日常生活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2、药物治疗

当日常治疗无效时,就必须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减少严重并发症危险。目前,新型药物管通(Gutron)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治疗低血压的药物。该药由奈科明(奥地利)公司研制,生产和销售。

3、饮食治疗

·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

·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5%~20%的人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如下:

1.餐后血液积于内脏,使循环血量降低,此时若突然起立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浴后周围血管扩张,同时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及迷走神经活动性降低,结果使得动脉收缩增强,外周阻力增大。这样,一方面循环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脏射血受阻,

极易使老年人于体位变动(由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发生低血压。

3.久站后大约有500毫升血液积于躯干和腿部,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循环血量减少,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一些常用药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硝酸酯类制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可通过降低循环血量或增加外周血量或影响交感神经活性而引起药物性低血压。

针对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约30~60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它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3升。

2.洗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

3.不宜久站,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它物体逐渐起立。

4.运动锻炼可改善人体对血压的调节,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

5.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发生,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并测量血压,防止病情加重。

进食后低血压是一种临床上见于老年人的血压内环境稳定方面的异常。对临床情况稳定、未服药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显示,早餐和午餐后血压显著降低,此种血压降低在较年轻人或未进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现。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进餐后75分钟内中发生餐后血压降低20mmHg(2.7kPa)者达1/3。如在餐前服过降血压药物,餐后血压减低可能甚至更显著。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和有进食后晕厥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者中进食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最高。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一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它占晕厥发作的8%。

进食后低血压的机制被认为与消化时内脏血积聚的压力反射代偿受到损害有关。自律神经功能失调病人伴进食后低血压者进餐后有前臂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因此,自律神经系统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变异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尚无临床验证以评价进食后低血压的治疗措施,故处理本病只基于一般常识。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老年人如果出现进食后头昏、摔倒、晕厥、其他脑或心脏缺血症状者,最好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低血压相应体检。

低血压老人要防止中风

老年人在患有低血压的同时,要注意对其他疾病的预防,比如说中风,血压低的人就容易患上缺血性中风。要是真正出现中风那可比血压低麻烦多了,血压低只要日常注意休息,午觉不宜超过半个小时,饮食营养方面调理。但是中风严重时,会存在生命危险。

在一定的血压范围内,正常人的脑血管具有自身调节作用。当脑血管发生病变时,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功能要在较高的血压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此外,血压过低,还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与纤维蛋白沉积,使血液黏度升高,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刘教授认为,血压不高且伴有动脉硬化的老人在晚上睡觉时,尤其容易发生中风。这是因为此时血流缓慢,血压又较白天活动时低,血液黏滞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或使原有的血栓增大。

尽管低血压可能导致中风,但是患者也不要忧心忡忡,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按照医生的嘱咐去做了,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维护血管功能,适当的体能锻炼,使血液循环顺畅,那么中风是不会发生的。

​低血压老人的食补疗法

1、升压茶

肉桂1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将上述3味药研成粗末,每次用上述药粗末的混合品,放适量于茶缸中,滚开水泡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当茶频服。适用于以阳虚证为主的患者。

2、韭菜汁

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适用于以阳虚证为主的患者。

3、天麻鲤鱼头

天麻10克,何首乌20克,核桃仁40克,鲤鱼头一个。上锅蒸熟后,早晚服食。适用于肝肾不足的患者。

4、鲫鱼粥

鲫鱼1条,糯米6O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两次,连服两个月。适用于脾胃虚弱的患者。

5、参枣米饭

人参6克,糯米50克,大枣20克,白糖适量。将人参或潞党参(如用潞党参需要30克)放入瓷盆中,加水适量浸泡,然后煎煮30分钟以上.

捞出人参、大枣,放在蒸熟的糯米饭上,将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倒在饭上即可食用。适用于以气虚证为主的患者。

6、归参山药猪心

猪心200克,当归10克,潞党参30克,山药20克,食盐3克,调料适量。将猪心切开,剔去筋膜,洗净,放入锅内,加少许盐。

将党参、当归、山药装入多层纱布袋内,扎紧袋口,亦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猪心熟透,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用米醋、姜丝、大蒜、香油适量拌食。适用于以气血虚证为主的患者。

三种情况老人易发生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

进食后,有些老年人常有头昏、乏力、困倦、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持续时间约半个小时。这就是老人餐后低血压症。其原因是进食后机体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体内血液出现重新分配,腹部血管扩张充血,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及血压反射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常在饱腹后血压下降,出现低血压症状。

预防餐后低血压,老年人饭后应休息半小时,然后活动。更不要饭后马上在马路上走,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体位性低血压

有的老人卧床后突然起立或蹲位起立时,会出现眩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甚至昏倒、血压偏低等现象,经过片刻休息可以恢复常态,这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不用特殊治疗,患者只需注意在起床、蹲起时动作放慢一点。

排尿性低血压

老年人睡后起床小解,常常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的躺在地上,甚至四肢抽搐,不一会自然清醒,恢复常态。这就是老年人排尿性低血压症。其原因是老年人排尿时屏气用力,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血管、小静脉相应扩张,回心脏的血量相对减少。另外老人排尿后因腹部压力减低,腹腔内静脉扩张,静脉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排血量也相对减少,血压明显下降。

预防排尿性低血压,老年人要适当进行锻炼,增强适应能力。小解最好取坐位,不要屏气。

老人餐后头晕警惕低血压

对于高龄老人,导致头晕的因素有很多。如疾病控制平稳且头晕是发生在早餐后,可能需要关注一下是否存在老年人的餐后低血压,需要在餐后头晕时测量一下血压,因为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瘫痪、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患病率占国外普通社区患病率2.6%,需要家庭护理的老年人达24-36%,住院老年患者为36-70%;在国内住院老年人高达74.7%,也见于健康老年人。

老年人在进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原收缩压≥100mmHg下降至<90mmHg,伴有低血压症状:包括晕厥、衰弱甚至发生冠脉事件和脑卒中。餐后血压下降最低点出现在餐后30-60分钟,收缩压下降可达80mmHg,舒张压可达45mmHg,多于餐后2小时恢复基础血压值,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一过性脑缺血等心脑缺血症状。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主要发生于早餐后占73%,中餐和晚餐亦可发生。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是冠心病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社区有餐后低血压死亡率为145%。/年,无餐后低血压者为98.5%。/年,需要家庭护理的80岁以上老人,餐后低血压和跌倒、晕厥、新发冠脉事件、新发脑卒中及总死亡显著相关。

任何老人在餐后发生头晕、晕厥、乏力、跌倒、心绞痛等心脑缺血症状时均要怀疑此病。

餐后低血压与进餐有关,如进碳水化合物餐(高糖餐)、一次进餐过量、温度过热、长期卧床者坐位进餐过久。

预防餐后低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餐前饮水350-480ml,可减少植物神经功能不全者血压下降,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要少量多餐,餐后取坐位或卧位,不能马上站起活动,避免进餐时饮酒,避免餐前服用降压药,宜两餐之间服用,如果经过上述措施还不能改善,就需要就医使用药物治疗和干预了。

相关推荐

老年人健康生活要做到四慢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慢不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慢进 老人残缺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慢走路 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加上视力衰退,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因此,老人走路要慢步缓行。 慢排便 不少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

低血压的类型有哪些

1、排尿性低血压 多半老年人在半夜起床排尿之后都会出现有突然晕倒的情况,同时还伴有神志不清等情况,基至部分严重的老年人患者还会出现有四肢抽搐的症状。但不一会儿时间老人便会自然清醒,同时恢复常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排尿性低血压症。主要原因是老人在排尿的时候屏气用力,从而导致迷走神经的张力增高,这种情况下血管、小静脉也会相应扩张,并且导致回心脏的血量减少。对于这部分老年人而言,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多参加各种适合的运动,这样可增强适应能力。而在排尿的时候最好取坐位,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屏气。 2、低血压 在每次进

​高血压吃什么好高血压老人的饮食方法

土豆:高血压老人饮食通常还少不了土豆。土豆具有低脂肪、低热量、营养丰富的特点,富含多种抗氧化剂。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土豆还是微量元素钾的绝佳食物来源,常吃土豆有助于降压护心。土豆连皮煮熟或烤制最佳,这些方法不增加脂肪或热量,也不会破坏土豆中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 菠菜:菠菜是降压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也是高血压老人中意的。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其中钾对调节血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钠低钾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因素,因此膳食补钾,有益降压。 大蒜:大蒜是最有效的食疗降压秘方之一。大蒜中富含的硫化

老年人血压高怎么降

1、老年人血压高的按摩方法 1.1、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涨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法。如擦腰背是用两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1.2、倒捏脊俯卧位。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沿脊柱两旁,

老人健康生活要注意哪些

慢进 老人牙齿残缺不全,加上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慢排便 不少老年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就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或冠心病。因此,老人排便慢,取坐位为佳。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慢不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慢走路 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加上视力衰退,

老年人冠心病的养生秘笈

一、起居有常,防止熬夜作业,临睡前不看严峻、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心情动摇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慌、过度思虑以及过喜。老年养生要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理自个的心情。 三、饮食养生、脂肪、糖类,会推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堆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过食。饮食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满足的蔬菜和生果,少食多,晚量要少,肥壮患者应操控摄食量,以减轻心脏担负。 四、戒烟少酒、中风的重要因素,应肯定戒烟。少数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推进血脉流转,气血谐和。烈性酒在忌讳

中老年人常见七种低血压

一是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血压急剧下降,多发生于由平卧位、坐位突然起立时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大脑供血机能减退。 二是运动性低血压。人们在参加运动时如果精神过于紧张,或久蹲后突然起立,很有可能会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现象,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当场发生昏厥。发生此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适当休息后多数可自行缓解。 三是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要记得四慢

慢起身 老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为立位时,动作慢不快,避免发生眩晕至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慢进 老人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老人应细嚼慢咽以助消化。 慢走路 人到老年以后,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加上视力衰退,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因此,老人走路要慢步缓行。 慢排便 不少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当蹲下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就会

高血压病人如何安排好休息和睡眠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一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晚少:老年人一般对晚比较讲究,常应是清淡,食量也不多。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

60岁老人血压150正常吗

1、60岁老人血压150正常吗 1.1、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8.0-12.0kpa)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因此60岁老人血压150是不正常的,属于高血压范围。 1.2、血压的定义: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心脏跳动时有收缩与舒张两个过程,所以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 2、老人血压高怎么办?60岁老人血压150正常吗 2.1、合理的饮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