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
淋巴水肿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单纯性
遗传性(milroy disease)
2.早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
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
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
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全身性疾病、妊娠等
大部分由淋巴管阻塞引起。国内最常见的是丝虫病性淋巴水肿及链球菌感染性淋巴水肿。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亦非少见。
二、发病机制
淋巴是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入静脉。淋巴循环亦是人体生理功能性体格循环这一。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闭塞或破坏,所属远端淋巴回流即发生障碍,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若发生在肢体则受累肢体均匀性增粗,起初皮肤尚光滑、柔软,抬高患肢水肿可明显消退。由于积聚的淋巴液富含蛋白质,可高达5.8g/dl,〔正常0.72g/dl〕长期刺激使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脂肪组织为大量纤维组织替代。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指压后不发生压痕,出现疣状增生物,形成典型的“象皮肿”。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更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组织病理:原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变在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其组织间隙中有较多的淋巴液。真皮乳头部分胶原纤维呈透明变性。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早期即有炎症细胞浸润,晚期组织纤维化,其表皮呈疣状增生。
淋巴水肿可不可以吃核桃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很多。早期淋巴肿患者病变肢体明显肿胀,但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其治疗目的是用物理方法协助淋巴液回流,促水肿减轻,延缓病情发展速度。常用有效的方法是:1.夜间下肢抬高,减轻水肿。2.白天使用弹力长袜(套)。压力要适中,以不引起肢体不适为度。其它方法如: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口服通淋中药、应用间隙加压器或淋巴加压器等,并不能为患者带来真正的好处。烘绷疗法对非丝虫性淋巴水肿是基本无效的。中期的淋巴肿患者是指病变肢体已严重变粗,肢体外观和功能已受到严重影响,此期以缓解淋巴水肿为主要治疗目的。由于患者开始有间歇性淋巴管感染发作,所以,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保持肢体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一旦出现淋巴管炎,应选用抗阳性球菌的广谱抗生素治疗,配合卧床休息。正确应用抗感染措施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感染,而且能减少淋巴管炎的发生次数。有些中期的淋巴水肿患者有积极治疗的要求,可以采用手术疗法。
专家介绍淋巴水肿疾病的分类
淋巴水肿主要有早发性淋巴水肿、先天性淋巴水肿、恶性肿瘤细胞阻塞性淋巴水肿、手术后淋巴水肿、放射疗法后淋巴水肿、损伤性淋巴水肿、丝虫病性淋巴肿和其他炎性淋巴水肿。
淋巴系统由淋巴结和淋巴管构成,里面流通着淋巴液,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淋巴回流受到影响,那么淋巴液就如同堰塞湖一样在组织中聚集,导致淋巴水肿。引起淋巴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淋巴水肿的分类也有很多,为了能让大家对淋巴水肿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因进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淋巴水肿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哪几类。
1、早发性淋巴水肿:淋巴水肿多发于青少年女性,25岁以内的占多数。早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生殖系统的生理有关。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展加重盆腔淋巴系统的负荷,继而导致下肢淋巴功能不全,也可能通过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感染而引起同样的结果。
2、先天性淋巴水肿: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不能携带淋巴液造成下肢肿。
3、恶性肿瘤细胞阻塞性淋巴水肿:恶性肿瘤常见于乳腺、子宫、前列腺、膀胱、睾丸及皮肤或骨骼等癌肿病例;其他如何杰金氏病、淋巴管肉瘤也可以偶然见到,这些恶性肿瘤都可以使淋巴管阻塞。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不仅使淋巴循环阻滞,而且还可能促使逆行性的肿瘤细胞转移。有报道称子宫体癌细胞逆行性转移至足跟皮肤、乳腺癌细胞转移至上肢皮肤、膀胱癌细胞转移至阴茎等处。故对于某些淋巴水肿的病人,应尽其可能寻找引起淋巴水肿病因。
4、手术后淋巴水肿:一般发生在恶性淋巴结清除术或结核性淋巴结切除术后,影响了局部组织的淋巴回流所致。一般在术后恢复活动后上肢开始有某些程度的肿胀,但也有术后数周、数个月以至数年始有症状者。
5、放射疗法后淋巴水肿:镭锭或深度X线疗法是引起组织纤维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多次放射疗法,促使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影响淋巴回流,最终形成淋巴水肿。
6、损伤性淋巴水肿:任何损伤,如软组织的损伤、骨折、出血、包扎过紧、石膏固定悬垂位置以及继发感染因素,都可以使淋巴管发炎,造成淋巴管炎性水肿,如果持续时间长,则造成淋巴管阻塞和组织纤维化,造成肢体永久性肿胀,影响肢体的功能。
7、丝虫病性淋巴肿:丝虫病流行地区,由丝虫病引起的淋巴水肿常是丝虫病晚期并发症。一到晚期,丝虫或虫体已死亡,微丝蚴不易检查到。
8、其他炎性淋巴水肿:足癣、丹毒、损伤、妇科疾患、下肢静脉曲张等均可引起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哪几类?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淋巴水肿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淋巴水肿,主要有早发性淋巴水肿、先天性淋巴水肿、恶性肿瘤细胞阻塞性淋巴水肿、手术后淋巴水肿、放射疗法后淋巴水肿、损伤性淋巴水肿、丝虫病性淋巴肿和其他炎性淋巴水肿,对于典型的淋巴水肿表现,大家并不陌生,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类型淋巴水肿却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下肢淋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淋巴水肿往往在出生后即有下肢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因手术、感染、放射、寄生虫等损伤淋巴管后使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因此可有相关的病史。淋巴水肿早期表现为凹陷性水肿,足背部肿胀较明显,组织张力较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肿胀小,皮温正常。中晚期淋巴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纤维化,皮肤粗糙、变厚,组织变硬呈团块状,一般不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如色素沉着、溃疡等。
2、下肢局部血肿:下肢外伤后,局部如形成血肿,也表现为下肢肿胀,由于血肿的治疗与静脉血栓的治疗相反,因此需注意鉴别。血肿大多有外伤史,肿胀局限,极少累及整个下肢,伴有疼痛,后期皮肤可见瘀斑或皮肤泛黄,彩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淋巴水肿易发于哪种人
现在得淋巴水肿的人越来越多了,淋巴水肿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人们对于淋巴水肿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淋巴水肿的患者都在急于想要摆脱病痛的折磨,但是治疗了很久都没有什么效果。那么淋巴水肿能不能治好呢?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想要知道,哪些人是淋巴水肿的易患人群。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专家介绍,其实淋巴水肿可以根据其出现的时间,是否有确切的原因进行分类。原发性淋巴水肿是一种排除性诊断,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早期及晚期病变。先天性淋巴水肿在出生时出现,约占原发性淋巴水肿的15%。霜尔罗伊病是一种先天性淋巴水肿,很像是遗传性疾病。女性发病率为男性2倍,且大部分发生于下肢。早发或早期淋巴水肿,是原发性水肿的最常见类型,占原发性琳巴水肿的75%的发病率是从儿童至35岁。因此很多人都很容易患上原发性淋巴水肿。与先天性淋巴水肿一样,早期淋巴水肿好发于女性,且多发生于下肢。慢性或迟发性病变,占原发性病变的10%,多发生于35岁以后。由此看出女性容易患上早期淋巴水肿。
而继发性病变是获得性的,由淋巴管或淋巴结受损造成。发达国家中,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或手术切除淋巴结是引起继发性淋巴水舯的首要原因。因此,继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老人及术后患者。在热带及亚热带国家,丝虫病、寄生虫感染,均可以造成继发性淋巴水肿,当水肿至一定程度,就称之为象皮肿。
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护理方法
1.皮肤护理。出现淋巴水肿之后,患者的皮肤是比较脆弱的,要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后其组织间隙富含蛋白质,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细菌感染。因此,应避免外伤、患肢抽血、注射、量血压或静脉注射;避免患肢手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避免昆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应立即处理。
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通过一定的功能锻炼也有利于水肿的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措施。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切记不能过度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下运动可以帮助您恢复上肢功能,减少水肿的发生率。运动时,应坚持由患肢远端到近端活动(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肩关节)、按照合理的方法锻炼。
因此,如果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话,不要惊慌和着急,只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相信患者的水肿是会很快消失的。乳腺癌的治疗应该正规和科学,在治疗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淋巴水肿的调查
在淋巴水肿发病中,据说有10%属于先天性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原发性淋巴水肿,其余90%则属于继发性。除丝虫病引起外,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手术后也可引起淋巴水肿。本组l7例中有13例是出生后发生的,属先天性淋巴水肿,有4例是后天的,其中手术后引起的2例,外伤后引起的2 例。从性别上看,本组男l2例,女5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肢体部位看,本组右侧11例,左侧6例。据资料介绍,此病为一种淋巴系统发育不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出生时四肢水肿。早发性淋巴水肿发生在青春期,是原发性淋巴水肿最常见的一类.占淋巴水肿的90%左右.常累及单侧。从发病机制上讲,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滞留,大量的水分和大量蛋白质渗入到组织间隙。淋巴水肿属于高蛋白滞留性水肿,它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在增生增粗的组织中存在过多的蛋白质和体液.淋巴系统又不能正常运转,积聚在组织中,所以淋巴系统运转能力低下就加剧淋巴回流障碍,早期以水肿为主,后期以高浓度蛋白刺激成纤维细胞活性。使组织内纤维增生,淋巴返流,形成淋巴淤滞,最终形成组织的纤维化和硬化。根据淋巴水肿发生的原因分析,先天性的淋巴水肿要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染色体异常等病基础进行研究探索,这是一项复杂的,多冈素的,艰难的探索过程.因此.对先天性的淋巴水肿患者尚无预防的有宴用医药杂志2008乍l0月第25卷第10期Prac JMe(I&Pharm.V0l 25.2008—10 N0.10效方法。对后天性淋巴水肿病因,如丝虫病所致、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手术后导致的肢体淋巴水肿,只要认真对待、注意发生的因素,增强预防意识.这种产生淋巴水肿的因素降低,就能减少其发生。有关淋巴水肿的治疗 目前尚无一种手术方法或药物能够治愈淋巴水肿,只能缓解水肿,改善外形,功能恢复的程度,以及治疗后复发的时间、远期效果、治疗方式的选择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有关淋巴水肿的分级标准:如I期.肢体水肿。按压见凹陷,持续抬高后水肿消退,组织纤维化轻微或无纤维化;U期:患肢周径比健侧大5cm;11I期两侧肢体周径相差超过5cm:1V期:整个肢体严重增粗,皮肤纤维化,表皮角化及疣状物形成,形同大象腿。在本组患者的治疗中,结合分级标准,对I期淋巴水肿原则采用弹力套加压,休息时抬高患肢。Ⅱ期淋巴水肿采用脂肪抽吸的方法,此时皮下组织以水肿明显,脂肪尚无纤维化,有部分蛋白质的沉积,轻度淋巴液聚积.此时抽吸可以将上述物质抽出,能明显去除脂肪组织聚积的淋巴液组织,减轻淋巴液大分子物质形成聚积的空间.短期内是有效的,至于持续的时间,尚需观察。对于皮瓣下修复术选择病例为Ⅲ期患者,此时抽吸已不能完全将皮下坚硬的纤维和脂肪组织抽除掉,手术分离后切除多余的增生组织和皮肤,效果是肯定的,但手术要分次进行,两次手术基本可以将大部分组织修复掉,但要遗留两个纵行较长的切口线.对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穿暴露的衣裙会有影响,这种治疗远期效果有待随访。对于Ⅳ期肢体严重淋巴水肿,此时增生的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皮肤增厚,表皮角化,皮下组织增生,皮肤硬如橡皮,多伴有丹毒、溃疡发生,行动困难,丧失劳动能力,长期发展,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切除增生的病变组织,改善患肢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改进手术植皮修复技术,尽量用质量好,整张自体中厚皮回植。本组I7例多数达到上述目的,但对今后发展变化,复发、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的问题,仍需进一步随访调查。
淋巴水肿的基本常识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 单纯性遗传性。
(2)早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 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 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 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 全身性疾病、妊娠等。
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此外,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制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
(2)手术治疗 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