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6个坏习惯宝宝最易模仿
父母6个坏习惯宝宝最易模仿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宝宝的启蒙导师,宝宝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跟父母紧密相连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些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生活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宝宝。
要想让宝宝健康的成长所以在此家长们,父母日常的坏习惯可要注意咯。下面6个习惯可别让孩子看到了:
1、父母很节俭,对宝宝却大手大脚
【害处】有些父母平常省吃俭用的,但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一哭就买玩具,买的衣服也是比大人的要贵,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这些溺爱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良好的理财意识和品德,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
【处理方法】真正的爱孩子不是给买昂贵的衣服.玩具,而是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明白节俭的道理,才是正确引导孩子成长的方法。
2、没有礼貌,出口成脏
【害处】父母平时在家里或者出门在外有时候不小心“出口成脏”,或者做了些没有礼貌道德的事情,孩子自然有样学样,在长期的见证模仿中逐渐把这些行为举止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顺其自然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处理方法】每天严肃的审视自身的行为,争取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语言、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3、让宝宝一起看成人剧
【害处】有时候父母喜欢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连续剧,以为这样既能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娱乐,两不耽误。但是很多电视节目.电视连续剧并不适合孩子观看,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应该看些育儿节目或者儿童节目,而且注意长期看电视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非常有害。
【处理方法】让孩子看的电视节目是动画片或者儿童节目,一定是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阶段的、内容健康的,而且严格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最好用玩智力游戏等来取代看电视。
4、喜欢在孩子面前和别人比较
【害处】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首先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让孩子心里不平衡产生自卑,没有自信。
【处理方法】不要总是用别的宝宝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顺着自然的方式自由发展,只要他没有出现滞后、迟缓的情形,就不必过于担心。
5、过于爱护孩子,不愿让孩子受挫折
【害处】有些父母很心疼孩子,什么也不让做,养成了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的坏毛病。这样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让他没有学习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将来孩子长大就很难学会照顾自己的技能,同时养成依赖的思想,将来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
【处理方法】适当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给他分配一些事情,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孩子动手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过于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让孩子接触一些农家事务,不要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
6、让宝宝过早的玩电脑游戏
【害处】有的家长既想玩电脑又得照顾宝宝,于是“两全其美”地带着宝宝一起玩游戏,但是电脑的辐射对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很不利,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会伤害宝宝,也容易造成颈椎等骨骼发育问题。而且过早的让宝宝接触电脑,很容易让宝宝以后养成玩电脑游戏的坏习惯,影响学习。
【处理方法】宝宝接触电脑太早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力达不到,也没有好处,虽然很多家长想让宝宝尽早接触电脑,但也一定要适龄适量才好,而且要严格规定玩电脑的时间,以免耽误学习。
好的习惯可以成为有礼貌、道德高尚的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做好引导这一部分,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建设者,从小就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宝。
什么时候开始教宝宝学习礼貌
再小的宝宝也会模仿大人的行为,6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模仿成人的举止和面部表情了:1周岁的宝宝已懂得在陌生环境下观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适当的反应。所以,年轻的父母,请检点自己言行,多说“请”和“谢谢”,并用愉悦的声音对宝宝说话。这些将为孩子未来的礼貌培养开个好头。因此,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已经要开始有培养宝宝学礼貌的准备咯。
根据年龄特点逐步教宝宝学礼貌
第一阶段:言传身教。适合年龄段:出生至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第二阶段: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适合年龄段:2-4岁
家长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三阶段: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适合年龄段:4-5岁
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
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宝宝口吃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模仿
语言学习阶段,是宝宝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强烈的好奇心导致宝宝经常模仿别人的行为,在语言方面也是这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或电影场面中,当出现有口吃情节时,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兴趣的驱使下,宝宝便会模仿和学习。
护理关键:
爸爸妈妈应尽量避免宝宝与口吃患者接触,看电影电视时有口吃情节应尽量跳过。对于宝宝已经习惯性的模仿口吃,切勿急躁,更不应该责骂,而是要耐心地疏导。
压力
现在的父母对宝宝的期望通常都很大,幼儿园就要开始学外语、学音乐,如果宝宝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如人意的话,有的家长或老师就会采用惩罚、打骂等手段,这些都会增加宝宝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口吃。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 语言教育环境差
宝宝说话迟与所处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
1、父母少言寡语,宝宝缺乏学习与模仿的语言环境。
2、父母对孩子说话要求高,一旦宝宝出现错误,父母总是急于纠正他的发音,或催促宝宝赶紧改正,无形中抑制了宝宝表达的意愿。
3、父母说话速度偏快、偏长、偏于复杂,以致宝宝模仿困难。
4、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迁就,总是根据孩子的手势、眼神来满足其要求,忽视了对孩子语言的训练,致使孩子养成用手势来代替说话的习惯,从而延缓了孩子语言的发展。
宝宝不喝水妙招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绝对是真理。有时候作为父母的一些话、一些动作、甚至某个眼神,宝宝都会自觉的模仿。所以父母就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在宝宝面前多喝水,但是不要喝一些碳酸饮料,要选择牛奶和果汁,这样宝宝看多了,自然就会跟着喜欢喝。
孩子生活中坏习惯的形成原因
Baby该到睡觉时间,怎么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闹;正餐不吃爱吃零食;怎么纠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头的习惯;玩具总是丢满地,不会爱惜……孩子生活上,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行为,如果不适当纠正,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人格发展。
Baby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不管是大人、同伴、喜爱的玩偶或是电视节目,孩子很容易被其所吸引,进而模仿。生活中孩子有些不当的行为习惯,大部分是受到周围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所影响,特别是父母亲。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行为,却造成家长和孩子间相处困难,甚至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养成造成困扰。
Baby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趁孩子还小时纠正,将可能影响他未来人格发展。父母在帮助幼儿改正坏习惯时,要先了解幼儿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真正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方、寻求解决方法,让孩子能逐渐远离这些不良习惯,使家长和孩子间的相处能更加的顺利。
由模仿养成习惯
Baby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在谈论,为什么别人的宝宝都会乖乖吃饭、睡觉、收拾玩具……可是我的宝宝怎么教都教不好,总是要弄到破口大骂、生气,才可以解决。
Baby成长中的幼儿,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是很普遍的。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幼儿容易出现的坏习惯,除了由模仿而来外,绝大部分还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习惯的养成。
幼儿易出现的坏习惯
Baby在此列出一般幼儿容易出现的坏习惯和行为、形成原因、对幼儿人格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方法,提供父母在育儿时参考。
(1)不良的睡眠习惯
种类:半夜惊醒哭泣、睡觉前和醒时哭闹不休、要大人陪才肯入睡、拒绝睡觉
原因:
⒈生病,如发烧、腹痛所引起的睡眠障碍。
⒉房间环境不佳,如太冷、太热或太亮导致孩子哭醒。
⒊对睡眠产生恐惧。
⒋睡前活动太激烈或吃太多东西。
⒌午睡睡太多。
⒍家长本身有晚睡习惯,也造成孩子睡眠时间不固定。
对孩子人格影响:
⒈拖延、不守时
⒉精神不佳、情绪不稳定、爱闹脾气
⒊依赖心、没安全感
解决方法:
⒈睡前做一次检查,可摸摸孩子额头、手脚、尿布,确定孩子身体状况。
⒉改善房内环境,夏季房间内,一般维持在25℃~27℃,在睡前就调节好室温。平日保持房内空气畅通,不要盖太厚被子或穿过多衣物睡觉。
⒊如果怕黑,可在房里留一盏灯,将孩子抱在怀中,陪孩子入睡,培养愉快情绪。
⒋睡前避免活动量大的兴奋游戏,不说可怕的故事,情绪平稳有助于入睡。
⒌睡前不吃油腻、难消化食物。父母由于工作关系,有吃宵夜的习惯,也间接养成孩子吃宵夜。饱餐之后不但难以入眠,胃部刚接纳食物,促使血液集中至胃部,此时入睡不仅食物尚未消化,更容易使幼儿发生腹部不适情形。
⒍营造愉快的睡眠气氛,如在旁边说故事给孩子听、播放轻柔音乐、调整灯光等。
⒎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让大人生活影响孩子。
⒏亲吻孩子脸颊,让孩子感觉妈妈的爱,愉快地入睡。种类:不想吃饭、吃饭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饭、边吃边玩、吃饭时间很长、吃得满桌都是……
(2)不良的进食习惯
原因:
⒈孩子本身体质关系,本来食量就很小。
⒉家中常准备一些饼干、糖果、饮料、蛋糕等食物,只要孩子肚子饿就立刻给他吃,到了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了。
⒊身体不舒服,如发烧、泻肚子、肚子痛、牙痛……所以不想吃饭。
⒋想引起父母注意,故意产生反抗心理。
⒌白天活动量不够,体力没地方可发泄,食欲自然不好,吃的也就少。
⒍模仿父母进食习惯,如父母爱吃零食、吃饭慢吞吞、用餐不正常等。
⒎菜式变化少,孩子没有食欲。
对孩子人格影响:敷衍、不专心
解决方法:
⒈体型小的孩子,食量就小,勿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只要孩子体重发育按正常标准增长、身体健康,都是没关系的。
⒉改变在家中摆放零食的习惯,及在餐前对零食加以控制。孩子没零食吃,自然在正餐时就会食欲大开。
⒊察看孩子是否身体不适影响食欲,给予适当治疗,并依照医生指导给予适当食物。
⒋孩子自一岁到三岁,反抗心较强,对于孩子的反抗行为,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暂时不想吃饭的情况,也不要急着要求进食,以免养成孩子以此方式要挟父母的不良习惯。
⒌白天父母不妨抽空带孩子去做些户外活动,如滑滑梯、跑步、捉迷藏等一些游戏,让孩子消耗过剩体力,就会想要多吃食物了。
⒍父母的行为、举止习惯会影响孩子,做孩子好榜样,才能改正不良进食习惯。
⒎多变化各种不同菜式,让孩子觉得新鲜、有趣,促进食欲。
⒏营造良好的吃饭气氛,让吃饭成为一种美丽的期待。
“宝贝”为什么要模仿你
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大人,在学习中形成自我。那么父母呢,在孩子模仿你们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可以有所收获?
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辉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这个简单的喂饭的例子说明了,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
模仿——我的爱对你说
艾普教授告诉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人也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获得认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
口吃患儿的护理对策
1、尽量避免给宝宝太大的压力:尽量让宝宝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宝宝说话、做事时不要大声催促、呵斥,不要和别人家的宝宝对比,不要过于严格地要求宝宝,要时常鼓励宝宝。
2、模仿因素:语言学习阶段,是宝宝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强烈的好奇心导致宝宝经常模仿别人的行为,在语言方面也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场面中,当出现有口吃情节时,在强烈好奇心和模仿兴趣的驱使下,宝宝便会模仿和学习。
3、健康心理:谈话时,要鼓励患儿面向家长和老师,眼看家长讲话,最好要患儿坐着,使之树立起大胆正视旁人的健康心理。
4、参加活动:教育患儿多参加文体活动,多接触人,努力改变过去的行动孤单、沉默寡言的坏习惯,使之加快心理意识倾向的转化以及语言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5、注意说话艺术:对儿童讲话,除要用较慢的语言,还要有和蔼的目光,作为语言的感情和启发,使儿童消除紧张心理,为顺利语言创造条件。
6、父母间的吵架:甩东西,相互对骂,高声粗气都对儿童学语阶段的环境产生不利因素,父母应尽量避免和克制。
如何提高宝宝的辨别能力
宝宝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父母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对一些不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宝宝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宝宝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宝宝未形成习惯时就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