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有什么原则
冬季进补有什么原则
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冬至开始进补,最有利身体健康。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冬至后,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
进食总量不超过身体所需热量
人体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5000千焦耳-7500千焦耳,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少的能量。
每个人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都是不一致的,具体需要多少热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不管选择哪种食材进补,每天摄入的热量若超过身体所需热量,就会导致肥胖。
选择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导致肥胖的元凶。冬季气候寒冷,可适当摄入脂肪类食物,但应该注意控制总量。冬季进补应以蛋白质食物为主,淀粉类食物为辅。
定期清理肠胃
冬季气候寒冷,女性适度增重,甚至出现小肚腩,对保护子宫是有益处的。所以,冬季不适宜减肥。但由于冬季食欲较旺,进食量增大,为了维护肠道健康,保持身材,每周可以清理肠胃1-2次。
每周留出1-2天时间喝粥吃素,且饭后不再进食其他的零食。这样能为肠胃减轻负担。
餐前选择进食一种水果
餐前吃水果不仅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过多油脂,还能抑制食欲,避免进食过多。
提示:餐前吃水果,要注意选择水果的种类,以下几种水果不易空腹食用。
柿子:柿子中含有果胶、鞣酸等物质,空腹时胃里含有大量的胃酸,这些物质会和胃酸反应产生难以溶解的结块,结块不能随粪便排出,结成大的硬块时就会引发胃结石。
香蕉: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空腹食用时会造成血液中含镁量突然升高,造成人体血液内镁与钙比例失调,对血管产生抑制,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
橘子: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机酸,空腹食用时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
饭前喝淡汤
饭前喝汤除了能起到暖胃、养胃的作用以外,还能产生饱腹感,达到控制食欲的目的。
多吃少油少盐的清淡蔬菜
利用少油、少盐的蔬菜填充胃部以产生饱足感,进而控制食量。尤其推荐绿叶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多吃这类蔬菜可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
合理的选择肉类
冬季吃肉,首先要尽量选择油脂小、热量小的肉类。比如:鱼虾、去皮鸡、鸭肉;其次,应选择烹饪方式简单的肉食。过度烹饪的肉食中含有大量调料,调料中的热量不可忽视。
饮品选择茶饮或白开水
尽量不要饮用瓶装饮料。瓶装的饮品,无论是果汁饮品还是碳酸饮品亦或是茶饮都含有不少的糖分。不妨将瓶装饮料换成自泡的茶饮,可减少热量的摄入。饭后饮用大麦茶或普洱茶可以达到清脂,解腻的功效。
冬季进补的3大原则和冬季进补食物
1、清补
选择清补的人群:准妈妈、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肿瘤患者。这类人群冬季进补最理想的是"清补"加"调整"。清补注重饮食调整,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山药、甘蔗、蜂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铁皮石斛等。要注意控制烟酒,尽量少吃狗肉羊肉等,鸡汤也不适宜多喝。
2、温补
温补一般强调根据各种虚证体质进行调养。如阳虚此时则可类可多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菜类宜吃韭菜、生姜、茴香苗等;水果宜吃些大枣、苹果、柑橘等。阴虚体质则着重补阴。气虚血虚等均可根据体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进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适合冬季的温补食物有: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3、滋补
普通健康人群均可选择滋补的方式进行养生。且应以补肾健身为主,培元固本,增强体质。
宝宝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1、伤风感冒未愈不能补
秋冬季节,容易感冒,宝宝一般肺弱,外感风邪、痰湿未清的时候不能补,有的家长太爱护小朋友,感冒没有好,就急急忙忙地想补回感冒拉下的虚弱,这样恰恰会造成宝宝的感冒反复不愈。
宝宝感冒没好不宜进补
比如黄芪,补气效果明显,有人用来医治小儿盗汗。而感冒的宝宝出的汗会比往时多,有的家长就用它来煲汤给宝宝喝。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恰当,黄芪性温,感冒未清,不能使用,除非是明显的气虚,否则就是日常煲汤,也不能常用。
2、宝宝滋补与成人滋补有区别
大辛大热的食品或药物,如鹿肉、鹿血,人参等,成年人应用尚可,小宝宝应用就不合适,因为这些补品会促进宝宝的生殖系统发育,过早过量服用会造成性早熟。
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比成人差,在寒冷刺激下,极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在滋补的时候,一些动物性食品,如羊肉、牛肉,必须炖得熟烂,使之容易消化,才能达到滋补目的。
3、冬季进补防上火
父母给宝宝进补不宜过度,而且要小心宝宝进补后出现上火流鼻血、大便干、口舌干燥等症状。宝宝日常饮食,应该合理配合清淡的瓜果蔬菜,当宝宝出现上火症状的时候要及时为宝宝补水降火。
冬季进补有哪些注意事项
1、因症而异
好多人对照着补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症进补,认为这样一定不会差了。其实,这样也不科学。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补法。俗话说:药证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证,参茸也毒。另外,人的体质有寒热区别,食物也有温凉不同,进补的要领是“寒者热之”或“热者寒之”。补错了对身体有害无利。
比如,同是补气,人参和进补西洋参作用却完全不同。人参性温,适用于阳气虚弱的“寒证”,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而西洋参药性属凉性,一般用于热证。适宜有少气无力、口干口渴等气阴虚,咽干、干咳等肺阴虚和午后潮热、久咳等阴虚者。
2、因地而异
进补时,除了考虑个人的体质差别,还要考虑你生活的地域。这点也很关键。比如,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3、因季而异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种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足的肉类。在炖羊肉的时候,如果搭配上当归、黄芪,既补气又补血,对那些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别有好处。
4、不能以药代食
正所谓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补品,并且方便实惠,还不用担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确食补与药补差异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当进补,如老人肾虚,可多吃些补肾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猪肾、甲鱼等。为了防止神经衰弱、推迟大脑老化,可多吃些补脑利眠之食品,如猪脑、百合、大枣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应该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带等。防止视力退化应多吃胡萝卜、猪肝、甜瓜等。
老年人冬季进补有什么巧招
一、肺功能不好如何补? 和正常人相比,慢性肺病患者热量消耗增大,若摄取量不足,久之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饮食原则:慢性肺病患者应采用低糖(即低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尤其是葡萄糖等单糖类及蔗糖等双糖类食物)、高脂饮食。因为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肺部排出体外,不利于已并发肺心病患者肺部气体交换;而高脂食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少,但热量高,可为患者提供所需热量。为避免高脂食物引起的副作用,在“高脂”同时,必须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多摄取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橄榄油、茶油等。 平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滋润。
要多补钙以增加呼吸道的扩张性,减缓哮喘程度。 食疗方案: 哮喘食疗方南瓜50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制法:南瓜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水煮烂,加入红糖服食。此方有益气定喘的功效。 气管炎食疗方 用白萝卜250克,冰糖65克,蜂蜜适量,加清水一碗,用文火煎煮成半碗,吃萝卜饮汤汁。每天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服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糖尿病人如何补? 饮食原则:糖尿病人必须控制好每日能量的摄入,选用血糖指数(GI)较低的食物为宜。糖尿病人所选择主食食物的GI应多在55以下,适当选择GI在55~70之间的主食食物,避免选择GI在70以上的主食食物。GI在10~20左右的食物有:大麦粒、大豆、蚕豆、冻豆腐、豆腐干、花生、低脂奶粉、樱桃、李子、果糖、马铃薯粉条等;GI在30~50的食物有:藕粉、甘薯、牛奶、苹果、梨、葡萄、柑、绿豆挂面等。 食疗方案: 山药南瓜粥 将山药30克切片,南瓜30克切丁,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服用2~3次。山药南瓜粥可补中止渴、降糖。 菠菜根粥 将菠菜根250克洗净切碎,与鸡内金10克,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每日一次顿服。菠菜根粥可利五脏、止渴润肠、降糖。
冬令时不同体质进补的注意事项
冬季进补应因人而异
因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很大,在选择冬季进补的方案时,应因人而异。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万不可盲目。
如形体偏瘦、性情急躁、易于激动者,应以“淡补”为主,采用滋阴增液、养血生津的饮食,禁用辛辣等食物;
而形体丰腴、肌肉松弛者,宜采用甘温食物,忌用寒湿、冷腻、辛凉的食物;
以脑力工作为主者,宜多进食有益肾、心、脾三脏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鸡蛋、牛奶、海产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以使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减少因用脑过度引发的疲倦、失眠等各种症候。
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宜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若有大热、大渴、便秘、五心烦热等症状者,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待病情稳定,且请中医师诊治后才可继续进补。
“进补”尚需“辨症”下料
冬季适当的进补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抗能力,我国古代民间就有“冬令进补春来打虎”的说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疾患都能够通过“进补”进行预防调理的。一般来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胃病、妇科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以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通过冬季适当“进补”加以调理,均可以起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关专家认为,冬季进补需要“辨症”下料,建议“进补”者走出进补误区,进补前应到专业中医院找有经验的中医进行“辨症”开方。有人认为,只要是进补药对人体就一定有益;也有人仅凭广告宣传随便服用一些保健品;还有的人误认为,补药越贵重效果越好,但没有对症服用,反而产生了不良反应。其实以上三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比如人参是补气健脾的良药,服用不当,则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胸闷、头痛目眩、鼻子出血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而温补肾阳的鹿茸用于阴虚者,也会导致口鼻出血、烦燥不安、血压突然升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
立冬养生原则 驱寒就温
入冬以后天气寒冷,宜驱寒就温,衣着以温暖舒适为主,利于适气为原则。冬季进补仅适于阳虚或有寒邪、湿邪等人群,不适宜阴虚火旺及实热症人群。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
年轻人冬季进补有禁忌
误区一 药材胡乱搭配
一份价格低廉的虫草煲老龟,宣称具有滋补双体、健脾利湿、壮肾补血等功效。泸州建平中医院胃肠科主任黄强表示,虫草成本太高,一般餐馆不可能放,如果有,也只是一些虫草菌丝而已,基本达不到以上功效。而且,还会造成年轻人体内药性堆积,久而久之,影响身体健康。
还有一些餐馆推出的药膳更加离谱。如“十全大补火锅”,店主不分青红皂白,投进八角、桂皮、茴香、当归、黄芪等辛燥活血药,再加入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有阴虚内热的年轻人吃后岂不“火上加油”?
误区二 用材不分季节
拿季节时令来说,按照中医理论,春天适宜补肝,夏天补脾胃,秋天润肺,冬天补肾。而很多餐馆不懂得中药材的特性,胡乱做药膳,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秋季要以清补为主,鸭汤或鸽子汤比较适合。
误区三 药材用量不准
真正药膳的量是有规范的,拿“当归黄芪乌骨鸡”这道经典药膳来说,当归和黄芪两味中药与乌骨鸡的重量比应为1:100,即一只重1000克的乌骨鸡,当归和黄芪加入10克为宜。但很多厨师将中药入菜前,抓一把,根本不称分量。年轻人根本就不需要使用大量补药,补药过量后,身体反而会“药量透支”,对药剂的“胃口”越来越大,削弱身体抵抗力,不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