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患者的误区
关于近视患者的误区
1、1/3近视患者不戴眼镜
据调查,目前有1/3的近视患者不戴眼镜。究其原因,很多人都是出于外观的考虑。近视后就要去专科就诊,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后者,要及时矫正,以免视物不清使视力继续下降,最终导致低视力。
2、成年后视力稳定了,不需要年年查
调查显示,仅半数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里做过视力复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1/3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配镜时竟没有进行医学验光和屈光度数复查,而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度数配镜。李莹教授指出,虽然说青少年和老年视力变化较快,但不等于说成人的视力就是稳定不变的。实际上,成人的视力只是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样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近视的成人,每年也要进行1次验光检查;不近视的成人每两年要做次检查。同时要注意眼睛保健,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一定要戴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眼镜。
3、三成患者1副眼镜用到坏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不知道眼镜有寿命,29.2%的人3年或更长时间才换一副,36.4%的人眼镜坏了才更换。李莹教授指出,我国被视为风沙地域,树脂片最好用2—3年就更换。而且人们对镜片的保养不太讲究,很多镜片都有划伤等情况,造成镜片透光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加速近视。因此最好每半年到原配的眼镜店检查视力、护理镜片,一旦发现镜片“超期服役”,要立即更新。
手术治疗近视眼需要避开以下一些误区
误区1:激光近视矫治手术人人适合
多数人都认为一旦眼睛近视了,等度数变高就可以去做准分子手术。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专家表示,作为一种在最精密的器官上进行的精密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其实有严格的适应条件。如果存在角膜过薄、患有眼底疾病、年龄过小(一般认为低于18 岁)、近视还没有稳定甚至还在发展等情况,就不适合做准分子手术。
误区2:没达到1.5是医生手艺不好
很多近视患者在接受近视手术后抱怨医生“手艺不好”,没有让自己视力恢复到1.5。专家表示,每个人眼球条件不同,术后视力恢复水平也会有差异。
临床上看,绝大多数近视患者接受手术后视力都能在1个月内恢复到1.2乃至1.4、1.5的良好水平,但也有极少数800度以上的患者术后视力只恢复到 1.0,每年可能还有一两例患者只能恢复到0.8,这是与其眼球的生理问题相关。另外,从专业的因素分析,如果主刀医生故意不给矫正到1.5,那一定是有严格的医学考虑的。
误区3:激光手术后可能会反弹
准分子激光波长很短,不会产生热损伤,因此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有效、很安全的方法。并且进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几十道细致的检查,慎重给出严谨科学的处方将其指令于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并在电脑控制追踪下进行手术。
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中,飞秒激光被用来切割角膜瓣,比传统的机械刀具切割更安全也更精准。而且在术后恢复时间方面,所需的时间也更短,也避开了角膜瓣因滑动、内嵌生长给病人造成的视觉偏差。因此,到专业、正规的眼科机构接受治疗,一般是有安全保证的。专家们表示,患者不必有“会不会反弹”的顾虑。
激光治疗近视眼有三大误区
手术误区之一:激光手术并非都是安全的
在对患者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医生都会帮助患者做严格而细致的眼部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确定最终的手术方案,输入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在电脑控制追踪下进行手术。准分子激光是波长很短的冷激光,不会产生热损伤。在对人眼角膜组织精确气化,切削和雕琢角膜时,并不会损伤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因此,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误区之二:激光手术没有年龄限制
近几年我国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很多家长不知道什么年龄的孩子适合激光治疗。专家指出,准分子激光手术也有一定的适应年龄,由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眼球还处于发育阶段,而50岁以上的近视患者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眼球的调节功能逐渐减退,利用激光手术矫治近视弊大于利,因此准分子手术的最佳年龄是18岁到55岁。
手术误区之三:手术后近视还会“反弹”
很多近视患者在激光手术手术之后很担会出现反弹,以致不敢盲目使用。实际上,近视的加速通常发生在12岁到18岁,多数人在18岁以后就会逐渐稳定。准分子激光手术由电脑控制,在角膜上精密地切削出一个凹面镜,通过冷激光使角膜组织之间的分子键断开而气化。患者只要去正规医院请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术后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眼轴进一步变长,近视大多不会再次发生。
关于近视眼有哪些认识误区
近视的误区一、“视力定型”后无须保护,调查发现,目前,很多二、三十岁以上的成年近视患者不仅在光度复查(验光)的频率和主动性上不如青少年患者,对配镜换镜的重视程度也有相当幅度的下降,连续疲劳用眼的情况也更严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近视患者存在用眼卫生的误区,他们认为,视力也会随着身体发育的结束而定型,定型后视力问题就不会再恶化,所以也无须太关注视力保护。
近视的误区二、眼镜不存在“超期服役”,调查发现,在使用树脂镜片眼镜的公众中,35%的受访者平均1年或更短时间内更换一副眼镜,35。9%的受访者平均2年左右更换一副眼镜,29。2%的受访者每三年或更长时间更换一副眼镜,36。4%的受访者在眼镜用坏的情况下再更换眼镜。其实眼镜是要定期更换的,镜片会随着使用的频率和时间出现或多或少的磨损,而镜面一旦有磨损,则会影响屈光矫正的准确。
近视的误区三、配眼镜是否去医院无所谓,公众对镜片质量的重视程度仅次于验光。有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镜片质量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并不知晓如何辩识和保障所购买镜片的质量,超过三成的消费者只将希望寄托在眼镜店和营业员身上。配镜不是一种时尚行为,准确的说是一种医疗行为,一定要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验光配镜。
近视遗传主要是高度近视的遗传,高度近视也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若是病理性近视,宝宝的眼睛形成的近视具有可能性,因为带有特定家族遗传性,有这个概率,也不一定凡是患有高度近视的家长他孩子的眼睛都具有高度近视,不是这样的,但是有一个概率在里面,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必须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如果是生理性近视600度,甚至1000度的也是不会遗传的,即不一定就会遗传。病理性近视带有遗传因素,生理性近视是不带有遗传因素的。
关于近视患者的几个常见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各种数码产品覆盖着我们的生活,近视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加中。老一辈的人常说近视度数不高不用戴眼镜,带了眼镜反正增加度数。其实这都是误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普及近视患者3大误区。
1、1/3近视患者不戴眼镜
据调查,目前有1/3的近视患者不戴眼镜。究其原因,很多人都是出于外观的考虑。李莹教授提醒,近视后就要去专科就诊,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后者,要及时矫正,以免视物不清使视力继续下降,最终导致低视力。
2、成年后视力稳定了,不需要年年查
调查显示,仅半数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里做过视力复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1/3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配镜时竟没有进行医学验光和屈光度数复查,而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度数配镜。李莹教授指出,虽然说青少年和老年视力变化较快,但不等于说成人的视力就是稳定不变的。实际上,成人的视力只是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样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近视的成人,每年也要进行1次验光检查;不近视的成人每两年要做次检查。同时要注意眼睛保健,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一定要戴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眼镜。
3、三成患者1副眼镜用到坏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不知道眼镜有寿命,29.2%的人3年或更长时间才换一副,36.4%的人眼镜坏了才更换。李莹教授指出,我国被视为风沙地域,树脂片最好用2—3年就更换。而且人们对镜片的保养不太讲究,很多镜片都有划伤等情况,造成镜片透光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加速近视。因此最好每半年到原配的眼镜店检查视力、护理镜片,一旦发现镜片“超期服役”,要立即更新。
青少年治疗近视眼会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早戴眼镜=近视加深
有些家长抱着“早戴眼镜越戴越近视”等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这一认识甚至比“假性近视”更难改变。科学而言,应该是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考虑配镜处方。在配镜之前,第一件事是接受验光师的验光。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镜片。
误区二: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所谓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率(可能不超过3%):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
误区三:各种疗法都可治疗近视
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患上近视。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治疗。其实,现在许多治疗近视的方法和仪器如应用不当就会起反作用。比如:现在盛行的学生渐进镜,在防治近视发展方面的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阶段,更为重要的是验配此类眼镜需要专业的屈光检查,包括隐斜度的测定,单眼瞳距的测量等,如果做不到全面检查验配出的渐进镜反而会加重孩子眼睛的负担,进一步损害其视功能。再如:很多媒体广告中大肆宣传“只需夜间配戴就可摘掉眼镜”的“近视矫正镜”,深入研究这些产品,从原理上看都属于角膜塑形镜类别,重点是此种眼镜必须有具备行医资格的验光师经过详细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准确的验光及谨慎地斟酌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处方,远不是谁都可以操作的。
误区四:散瞳验光有害眼睛
青少年验光需要散瞳,用眼药水使睫状肌麻痹、瞳孔散大,在消除调节作用的情况下验光。散瞳验光不仅可以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而且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尤其是幼儿或小学生散瞳验光,更便于进行检影法验光,从而得到一个客观指标,使验光度数更为准确。实际上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散瞳后数日瞳孔即可自行恢复正常。
误区五:近视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总是喜欢在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某种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另外,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5、6岁时做起,一直坚持到18岁至20岁时方可停止,因为这时人们的眼轴已经停止发育了,近视也就不会再发展了。
误区六:戴眼镜后不必复查了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了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1、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2、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3、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了。
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定期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了眼镜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不需再为小孩视力问题操心了。
专家表示,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不仅可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和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还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建议家长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
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这个特殊时期,还是需要选择一个有效的并且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孩子的眼睛比较好。同时,要时刻警惕孩子视力下降,一旦出现眯眼、歪头看东西等现象,一定要及时检查视力。越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视力是能够很快恢复的。近视可治,真的,并不难。
孩子的视力下降后,许多家长为孩子首选配眼镜,然而,孩子的视力还是在不断下降。专业人士指出,传统配镜方法仅能实现光学矫正,对近视并无治疗作用。另外,如果验光不准,或镜片质量不好,反而会加重近视的度数。
手术治疗青少年近视
专家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许多是属于低度数近视及假性近视,如果为贪一时之快,采用激光手术治疗,很可能造成容易流泪、眼花、遇强光就会疲累等系列后遗症。
滴眼药水治近视
许多青少年近视后,喜欢长期滴眼药水治疗。但眼科专家指出,眼药水治疗方法虽然短时间能迅速缓解眼睛疲劳,但无法解决近视。而且眼药水对眼球有很大的刺激性,长期使用依赖性大,不适宜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使用。
近视患者3误区
误区一 1/3近视患者不戴眼镜
据调查,目前有1/3的近视患者不戴眼镜。究其原因,很多人都是出于外观的考虑。专家提醒,近视后就要去专科就诊,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后者,要及时矫正,以免视物不清使视力继续下降,最终导致低视力。
误区二 成年后视力稳定了,不需要年年查
调查显示,仅半数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里做过视力复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1/3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配镜时竟没有进行医学验光和屈光度数复查,而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度数配镜。虽然说青少年和老年视力变化较快,但不等于说成人的视力就是稳定不变的。实际上,成人的视力只是处于相对的稳 定状态,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样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近视的成人,每年也要进行1次验光检查;不近视的成人每两年要做次检查。同时要注意眼睛保健,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一定要戴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眼镜。
误区三 三成患者1副眼镜用到坏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不知道眼镜有寿命,29.2%的人3年或更长时间才换一副,36.4%的人眼镜坏了才更换。我国被视为风沙地域,树脂片最好用2—3年就更换。而且人们对镜片的保养不太讲究,很多镜片都有划伤等情况,造成镜片透光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加速近视。因此最好每半年到原配的眼镜店检查视力、护理镜片,一旦发现镜片“超期服役”,要立即更新。
近视眼咋样造成的
用眼过度:12~18岁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2小时的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小时的近视患者数是其的2.1倍, 可见用眼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这时如果适时滴用营养眼液,因其具有营养、润滑、抑菌、止痒的作用,可使疲劳的睫状肌活跃,有效缓解视疲劳,预防近视眼的形成。
遗传因素,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父母之一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2.6倍,父母双方都有的为其的3.8倍。而中高度近视眼中,遗传倾向更明显。
某些疾病也可因改变晶状体或角膜的屈光度而形成近视眼,因此要及早做好保护措施,预防眼疾的产生。
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呢
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的时间,光线不充分,照明不够亮或阅读写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造成用眼过度,在这种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如以在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要小于2小时,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 小时的近视患者数则是其的2.1倍,4~5小时则为其的3.2倍,可见用眼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
近视眼具有遗传倾向,据统计,如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父母之一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2.6倍,父母都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3.8倍。而在高度近视眼中,遗传倾向更为明显。一般近视在18~20岁前停止发展,但进行性近视或某些高度近视20岁后仍有可能发展。在遗传性近视眼中,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属多因子遗传病。
关于近视患者的几个常见误区
1、1/3近视患者不戴眼镜
据调查,目前有1/3的近视患者不戴眼镜。究其原因,很多人都是出于外观的考虑。李莹教授提醒,近视后就要去专科就诊,明确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如果是后者,要及时矫正,以免视物不清使视力继续下降,最终导致低视力。
2、成年后视力稳定了,不需要年年查
调查显示,仅半数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里做过视力复查。更令人担忧的是,有1/3的受访者在最近一次配镜时竟没有进行医学验光和屈光度数复查,而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度数配镜。李莹教授指出,虽然说青少年和老年视力变化较快,但不等于说成人的视力就是稳定不变的。实际上,成人的视力只是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样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近视的成人,每年也要进行1次验光检查;不近视的成人每两年要做次检查。同时要注意眼睛保健,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一定要戴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眼镜。
3、三成患者1副眼镜用到坏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不知道眼镜有寿命,29.2%的人3年或更长时间才换一副,36.4%的人眼镜坏了才更换。李莹教授指出,我国被视为风沙地域,树脂片最好用2—3年就更换。而且人们对镜片的保养不太讲究,很多镜片都有划伤等情况,造成镜片透光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加速近视。因此最好每半年到原配的眼镜店检查视力、护理镜片,一旦发现镜片“超期服役”,要立即更新。
三大误区导致视力下降
误区一:“视力定型”后无须保护
调查发现,目前最重视视力保护的是青少年及其家长,而二、三十岁以上的成年近视患者不仅在光度复查(验光)的频率和主动性上不如青少年患者,对配镜换镜的重视程度也有相当幅度的下降,连续疲劳用眼的情况也更严重。更有甚者,有1/3的成年人在最近一次配镜时,连光也懒得验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近视患者存在用眼卫生的误区,他们认为,视力也会随着身体发育的结束而定型,定型后视力问题就不会再恶化,所以也无须太关注视力保护。
误区二:眼镜不存在“超期服役”
调查发现,在使用树脂镜片眼镜的公众中,35%的受访者平均1年或更短时间内更换一副眼镜,35.9%的受访者平均2年左右更换一副眼镜,29.2%的受访者每三年或更长时间更换一副眼镜,36.4%的受访者在眼镜用坏的情况下再更换眼镜。
误区三:配眼镜是否去医院无所谓
在调查中,公众对镜片质量的重视程度仅次于验光。有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镜片质量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他们并不知晓如何辩识和保障所购买镜片的质量,超过三成的消费者只将希望寄托在眼镜店和营业员身上。
风湿患者误区多
误区一:风湿免疫病是不治之症。目前,大多数风湿免疫病不能达到治愈。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系统性红斑狼疮涉及病变器官多,治疗花费多,复发机会多。这都让人们以为风湿免疫病是不治之症。其实,多数风湿免疫病在急性期强化治疗后便可得到长期缓解。只要平时规律复诊服药,并不影响生活、工作、生育及寿命。
误区二:风湿病治也行,不治也行。多数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患者首次诊断时可能积极就诊,但随着治疗进行,往往会因服药多、效果慢、易反复等产生“治也治不好,不治也不要命”的感觉。其实及早治疗是控制风湿免疫病的关键。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后的前2年,可避免关节畸形及功能的丧失;系统性红斑狼疮更强调早期治疗,缓解期坚持服药,10年生存率可达75%以上;强直性脊柱炎若尽早规律治疗,也可避免关节融合及脊柱强直,并不影响生活、工作。
误区三:治风湿病,西医不如中医。抗风湿西药的确有一定不良反应,但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大多可以安全耐受。然而,抗风湿中药有些是毒性很大的药物,例如雷公藤可抑制生殖功能和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如果麻痹大意不注意监测而盲目应用,会导致严重后果。
勿踩中近视手术的误区
误区1:激光近视矫治手术人人适合
多数人都认为一旦眼睛近视了,等度数变高就可以去做准分子手术。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苏云主任表示,作为一种在最精密的器官上进行的精密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其实有严格的适应条件。如果存在角膜过薄、患有眼底疾病、年龄过小(一般认为低于18岁)、近视还没有稳定甚至还在发展等情况,就不适合做准分子手术。
误区2:没达到1.5是医生手艺不好
很多近视患者在接受近视手术后抱怨医生“手艺不好”,没有让自己视力恢复到1.5。专家表示,每个人眼球条件不同,术后视力恢复水平也会有差异。临床上看,绝大多数近视患者接受手术后视力都能在1个月内恢复到1.2乃至1.4、1.5的良好水平,但也有极少数800度以上的患者术后视力只恢复到1.0,每年可能还有一两例患者只能恢复到0.8,这是与其眼球的生理问题相关。另外,从专业的因素分析,如果主刀医生故意不给矫正到1.5,那一定是有严格的医学考虑的。
误区3:激光手术后可能会反弹
准分子激光波长很短,不会产生热损伤,因此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有效、很安全的方法。并且进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几十道细致的检查,慎重给出严谨科学的处方将其指令于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并在电脑控制追踪下进行手术。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中,飞秒激光被用来切割角膜瓣,比传统的机械刀具切割更安全也更精准。而且在术后恢复时间方面,所需的时间也更短,也避开了角膜瓣因滑动、内嵌生长给病人造成的视觉偏差。因此,到专业、正规的眼科机构接受治疗,一般是有安全保证的。专家们表示,患者不必有“会不会反弹”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