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冠心病治疗的几个问题
关于老年人冠心病治疗的几个问题
1.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必须先做冠状动脉造影,即应用心导管技术,把造影导管放置到冠状动脉开口部位,再把造影剂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内,从而非常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性质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再选择治疗的方法(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或者是外科冠脉搭桥治疗)。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以往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2.作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服一些必要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吡啶等)、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其目的是稳定病情,减少或避免术中和术后缺血性并发症,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特别是植入冠脉支架的患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再狭窄的发生。此外,还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决定是否服用或怎样服用抗心绞痛之类的药物。
4.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加强术后的随访工作也十分重要。
(1)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戒烟、规律锻炼、体重不要超重,特别要注意合理使用调整血脂药物,严格控制血脂水平。除非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及A-CEI类药物应长期服用。
(2)定期进行门诊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心肌缺血症状的复发。此外,还要严密观察有否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状况。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情危重患者,或介入治疗后有较严重异常临床情况者,必要的时候建议作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老人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冠心病其实是一种威胁老人健康的疾病,如果不注重积极治疗,甚至还会衍生更多的伤害,所以为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平时生活中的治疗绝对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保障他们健康必须做的事情,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有报道说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病人常以发作的呼吸困难、左心衰、肺水肿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也有病人以突然昏迷、晕厥、抽搐等脑血管病症状为主要表现,也有病人(如下壁心梗)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疑为胃肠道疾病。还有部分老年人心梗发作为无痛性,可能因其冠脉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其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较多,糖尿病可累及感觉神经,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常并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而感觉迟钝,顾心梗发作时可能无疼痛感。再有老年人心梗伴随疾病多使其症状更加复杂和不典型,如常合并慢支、肺炎或肺气肿,病人咳喘胸闷,而忽视了心梗的诊断。
以上就是关于老年人冠心病的一些症状表现,到时候如果我,忽略了这些症状表现就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希望大家都能够引起重视,科学的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伤害,
老年人冠心病的养生秘笈
一、起居有常,防止熬夜作业,临睡前不宜看严峻、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心情动摇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慌、过度思虑以及过喜。老年养生要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理自个的心情。
三、饮食养生、脂肪、糖类,会推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堆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满足的蔬菜和生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壮患者应操控摄食量,以减轻心脏担负。
四、戒烟少酒、中风的重要因素,应肯定戒烟。少数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推进血脉流转,气血谐和。烈性酒在忌讳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五、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不然会引起心率加速,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冰冷会使血管缩短,削减心肌供血而发作疼痛,应注意保暖。性日子时处于高度振奋,血液循环加速,全身需血量添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很容易发作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厉控制。在心肌梗塞完全康复后,房事宜操控在每月1~2次。
六、恰当歇息。平常可正常作业,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确诊清晰后,应肯定卧床歇息,平卧位。在两周内,患者的全部日子活动均由旁人协助完结,肯定严禁自个翻身,因翻身会添加心脏担负,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坚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峻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改变,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时间卧床对心脏康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能够进行简便的体力劳动。
老年患者降血脂疗法
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年轻人。虽然老年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比青年或中年人低,但老年人因高胆固醇血症所致的冠心病事件(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冠脉摔死)却多于青年或中年人。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进行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治疗也具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降脂治疗同样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的冠心病危险性。
然而,许多老年患者不适宜进行强有力的降胆固醇治疗,这里包括高龄患者或者有严重的合并疾病(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痴呆、晚期脑血管疾病或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但是,对于那些身体其它方面健康的老年人和那些无冠心病而可望长寿的老年人,若有血清胆固醇升高,则应该进行降脂治疗。至于把胆固醇降低到何种程度,则应根据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来决定。也就是说,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越应加强降胆固醇治疗。已有冠心病或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辅以饮食治疗。对于冠心病危险性较低的老年患者,只宜采取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而不宜使用降脂药物。
老年人冠心病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
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即有康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患者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禁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5)钙通道阻断剂
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主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
(7)调脂治疗
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为下降到80mg/dl。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冠心病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4%增加到≥80岁的57.9%,且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存在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
由于老年冠心病以上特点,用药品种多、时间长。使用药物的安全性更加高。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市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现代中药,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症状,逆转冠心病进程,降低终点事件,而且具有卓越的安全性。芪参益气滴丸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
经国内外上百篇文献证实其具有多靶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的药理作用。1.芪参益气滴丸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显著提高心功能与肺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胸痛伴胸闷、气短、乏力、水肿等多种临床症状;2.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3.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4.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且黄芪、丹参、三七均为上品中药、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最适合长期使用。临床应用9年,对于防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以及防治心功能不全均显示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芪参益气滴丸显著改善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并可显著提高心脏功能和肺功能,防治心衰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最适合长期使用,并可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的疾病,提高疗效。芪参益气滴丸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药物,已经收录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已经广泛地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疾病。
老年人冠心病如何保健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进行性的、长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冠状动脉逐步出现纤维化斑块和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当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人在安静时还可以忍受,没有任何症状。但在运动量增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血管壁上的斑块还会破裂、脱落,由此形成血管内血栓,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其病程长、无急性发作时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胸闷胸痛发作时硝酸酯类药物通常又可有效控制病情,使得很多患者掉以轻心,认为发作时有药物“救心”就可以了,以致平时药物治疗不规律甚至状况稍好就停止服药。
冠心病患者尤其要避免冠状动脉的进一步硬化,预防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重中之重,平时“保心”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冠心病发作时的“救心”。
冠心病药物治疗一个长期的过程
冠心病的防治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患者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
坚持合理用药是冠心病防治的根本。冠心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改善缺血并保护血管的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药物,要达到这样效果的药物不是指某一种药,而是一个药物治疗的组合方案。例如,调脂药物能防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阿司匹林能抗血小板聚集,还可配合应用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发挥中成药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内斑块破裂的作用。麝香保心丸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可对缺血心肌起到代偿血供的作用。根据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地“保心”,使病情稳定好转。心绞痛不发作,不是停药的信号,擅自停药,将严重危害健康。
老年人冠心病的原因
流行病学:
冠心病发病具有地区差别,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属于较低水平.1991-1995年冠心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3. 6/10万。1991年年龄35岁以上心肌梗死标化患病率男性为346.98/10万,女性为254.18/10万,合计299. 94/1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的内膜及内膜下,以脂质(主要是胆固醇酯)沉着,并伴有中层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生、内膜增厚发展形成的粥样病灶或纤维脂质斑块。此斑块向血管腔隆起,严重时可发生局部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从而易于在局部形成附壁血栓。脂质斑块和(或)附壁血栓使冠脉管腔变狭窄甚至阻塞,导致临床上发生相应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发达国家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病死率较高,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中国MONICA研究中,1984-1997年的14年内男性冠心病事件年龄标化发病率增加67%,平均每年增加2.1%,男女合计人群增加1. 7%。1988-1996年我国城市冠心病病死率增加53.4%,年平均增长率5.9%;农村病死率增加40.4%,年平均增长率为5.0%。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预测,由于我国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不利变化,与20世纪80年代同龄人相比,1998-2008年,35~59岁人群10年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男性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起始年龄比男性平均晚10年,大约在50岁左右。我国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1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国外资料中,中年人群中心绞痛的患病率男性是女性的两倍,随年龄的增加均呈现上升趋势,男性从45~54岁年龄组的2%~5%上升到65~74岁年龄组的11%~20%,女性则相应从0.5%~1.0%上升到10%~14%,75岁以后,两性之间的患病宰几乎相当。
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最高,尸检发现,50%的老年女性和70%~80%的老年男性都有阻塞性冠脉病变。冠脉造影显示,老年人冠脉多支病变常见,病变更广泛,钙化程度严重,易于发生心肌梗死。下列一些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易患因素:
1.高脂血症,目前认为它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2.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高于血压正常者<18.7/12.0kpa(140/90mmHg)5倍。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易患因素。
3.吸烟:吸烟对肺和支气管的损害已十分明确,男性每日吸烟10支以上者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16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相关。
4.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心肌梗死发病率及病死率远远较无糖尿病者高,而且发病年龄亦提早。研究表明,这与糖尿病的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胰岛素血症密切相关。
5.其他:如肥胖、摄入糖类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精神过度紧张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短暂性缺血缺氧时,即表现为心绞痛。
心肌耗氧量的多少主要由心脏收缩期室壁张力、收缩力和心率所决定.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70%,因此,当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只能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正常情况下,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能适当的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时,不仅冠脉血流量减少,扩张功能也减弱。静息时冠脉供血量尚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但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冠脉不能相应的扩张,血流就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限制血流的程度,主要与斑块病变的几何形态,即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狭窄部位的长度、管壁的僵硬度和伸张性等有关。若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体力活动及心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脉狭窄至少为50%~70%。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是稳定性斑块,脂质核小,纤维帼厚,狭窄程度进展缓慢并相对周定。因此主要表现为劳累或情绪应激反应时才发作心绞痛。
约15%左右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此种情况下心肌缺血缺氧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等所致。
老年人为什么会得冠心病
一、血脂代谢紊乱:医学上所说的血脂代谢紊乱指的是高血脂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二、高血压:不可否认高血压是导致冠心病长期存在、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三、生活方式:人们常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会严重影响老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很多,而冠心病早期发作如果不注意治疗和调养,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时都会发作,冠心病还会引起并发症使得老年人晚年身体饱受折磨,同时还会增加死亡率,所以老年人的冠心病应该提早采取科学方法治疗,不可耽误。
老年人冠心病早期症状
1.症状 发作性胸痛或不适是心绞痛的主要表现。典型心绞痛的主要表现如下。
(1)部位 主要在胸骨后或左心前区,可以向颈部、咽部、下颌部、左肩、左臂、背部或上腹部放射,有时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有手掌大小,界限不清楚。
(2)性质 通常是压榨、窒息、憋闷、压迫或紧缩性疼痛,也可为烧灼感,不似刀割或针刺样尖锐性疼痛,严重时有濒死的恐惧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胸部不适可以伴有气短、疲倦和衰弱等症状。
(3)诱因 发作常由劳累或情绪应激(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累或情绪应激当时,而不是之后。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作。
(4)时限 持续3~5min,通常不超过10min,不短于30s。
(5)缓解方式 立即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后30s至数分钟内缓解。
老年人典型心绞痛很常见,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心肌缺血不典型表现的比例也高于年轻患者。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加重、疲倦、上腹部症状等不典型症状时,都要考虑的心肌缺血发作的可能。
2.分级
(1)目前最常用的是加拿大心血管学会的分级法,通称为“CCS分级标准”。
Ⅰ级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心绞痛发生在费力、快速或长时间用力或运动时。
Ⅱ级 “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迎风行走、情绪激动发作心绞痛或仪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200~400m以上的距离或上一层以上的楼梯时受限。
Ⅲ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200~400m或上一层楼梯时受限。
Ⅳ级 “不能无症状地进行任何体力活动”。轻微活动时即可诱发心绞痛,但休息时无心绞痛发作。
(2)冠心病的传统分型:
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以下五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患者无症状,但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心电图有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或心肌灌注不足的核素心肌显像表现。
2.心绞痛 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或不适,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典型心绞痛常常由劳累或情绪应激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冠脉痉挛或内皮功能障碍诱发心肌缺血时也可以表现为心绞痛。除冠心病外,心绞痛也见于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梅毒性主动脉炎和控制不好的高血压。
。
3.心肌梗死 症状严重,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4.缺血性心肌病 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或坏死导致心肌纤维化而引起,临床表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
5.猝死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3)冠心病的现代分型: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治疗方法的快速发展,以上偏重于回顾性诊断的冠心病分型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诊疗工作的需要。临床学家更重视依据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特点进行分型,以便有预见性、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当前国内外一致把冠心病分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a),即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为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的固定狭窄,在劳力负荷增加时,因冠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而诱发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而且心绞痛的性质基本稳定时,定又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一半的冠心病患者表现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其平均年病死率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都为2%~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共同病理基础,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三、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
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即有康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禁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5、钙通道阻断剂
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主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
常用acei类药物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现明显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压偏低。
7、调脂治疗
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为下降到80mg/dl。
常用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老年人冠心病怎么治疗呢
老年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的两端,使血流可以通过“桥”绕道而行,从而使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这一手术属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主要用于,不适合支架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不是外科手术,而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具体来讲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上的桡动脉,经过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它器械......
老年人冠心病症状
1.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典型的心绞痛压榨性疼痛少见,多位胸骨后闷痛、紧缩感,或仅表现为气急、胸闷、乏力、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老年人痛觉迟钝有关,也可能因老年人合并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2.老年心绞痛发作时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如有些人可表现为上腹不适、上腹痛,或食道阻塞感、烧灼感,而被诊断为胃炎、食道炎或胆囊炎;也可能表现为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左肩左臂痛、发麻、牙痛、下颌通或颈部紧缩感、头痛等。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有报道说20-30%患者症状不典型,一些病人常以发作的呼吸困难、左心衰、肺水肿为首发症状,或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心律失常,也有病人以突然昏迷、晕厥、抽搐等脑血管病症状为主要表现,也有病人(如下壁心梗)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疑为胃肠道疾病。还有部分老年人心梗发作为无痛性,可能因其冠脉病变多见于小分支而非主支,其心脏传出神经阻断,或对痛觉敏感性下降。老年人合并糖尿病较多,糖尿病可累及感觉神经,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常并有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全而感觉迟钝,顾心梗发作时可能无疼痛感。再有老年人心梗伴随疾病多使其症状更加复杂和不典型,如常合并慢支、肺炎或肺气肿,病人咳喘胸闷,而忽视了心梗的诊断。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好 燕麦
燕麦俗称莜麦,含蛋白质15%、脂肪9%,列粮食榜首。且富含亚油酸、多种话性酶、可溶性纤维、燕麦胶等,常食可降低旦固醇,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优良食品。
老年冠心病的特点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临床表现、患病程度、发病特点、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与典型冠心病有所不同
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弥漫病变、钙化病变多。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能力下降,心肌需求增加,血液供给难以保证,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严重的斑块可以位于冠状动脉3条主干的任何部位,但以前降支、左旋支起始部的前2厘米以及右冠状动脉近端1/3和远端1/3最多见。
有冠脉造影显示:≥75岁的高龄老年组与<75岁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老年组冠脉以左主干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与普通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多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增多,2支以上严重病变的比例由≤60岁的32.4%增加到≥80岁的57.9%,且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慢性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均为多支血管病变并存在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闭塞率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其中胸闷21.6%—55.0%,心前区疼痛26.1%—52.8%,呼吸困难4.5%—22.5%,心力衰竭20.5%,心律失常12.5%—13.5%,乏力13.6%,头昏12.1%,肩背痛7.5%,上腹痛5.4%—14.7%,牙痛4.6%,无症状因其他病检查发现5.7%—10.2%,猝死1.1%。心脏本身的症状占80.72%,但心绞痛仅占26.13%,且随增龄而下降。以心外症状为主的占19.28%,说明老年人冠心病有的很不典型,极易与心外疾病相混淆,容易发生误、漏诊,故对以心外症状就诊的老年人,首先应排除心脏疾患。
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报道6.8%—59.6%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甚至以心功能不全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与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低下、心肌收缩力减弱、梗死面积大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存其他疾病多,老年人多数在发生冠心病前存在各种疾病,如合并高血压35.5%—71.2%,合并高血脂17.6%—58.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24.1%,合并糖尿病20.2%—34.2%,合并脑血管疾病6.0%—20.3%,肺心病7.3%—9.8%,这些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本病治疗棘手,死亡率(7.89%)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