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的基本症状有哪些
1、乳头溢液。通常情况下,在患上了乳腺癌以后,患者朋友有可能会在乳房上出现不自觉的溢液现象。乳腺癌溢液的性质多为血性,桨液性或水样,同样是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稀薄的血性溢液多数为癌。乳头溢液中乳腺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2、乳房肿块。在患了乳腺癌以后,女性患者通常都会产生乳房肿块的现象,并且只要用手摸就会比较明显,以乳腺肿块为首发乳腺癌的症状,占90%以上,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表现。大多数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肿块,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常被患者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生理性的乳房变化,而丧失警惕,延误诊治。
乳腺癌是怎么回事
一、乳腺癌疾病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
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
4、神经功能状况
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男性乳腺癌不容忽视
乳腺癌与性别无关
既然男性和女性一样都有乳腺,那就不难理解乳腺癌并非只有女性会患上。虽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乳腺癌,但是近年来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加上人们对此的认识程度并不如女性乳腺癌普遍,非常容易对男性的身心造成影响。
遗传因素是乳腺癌筛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证实,有5%~10%的乳腺癌患者发病都与遗传基因或基因突变相关,即乳癌基因一号(BRCA1)和乳癌基因二号(BRCA2)。这两个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如果妈妈或爸爸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那么把这基因传给儿子与女儿的几率都是一样的50%。这些基因所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会使其携带者乳癌发病危险度远高于一般人群。研究证明大约70%~85%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其一生中将发展成乳癌患者。低于30岁妇女中超过25%的乳癌患者是由于一个遗传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虽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可以确定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遗传基因在女孩和男孩身上发作的几率相当,但因为青春期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远远多于男性,往往会对女性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是说,男性步入老年时,随着雄激素分泌的减少,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逐渐增加,60~70岁是男性乳腺癌的高发期。
认识乳腺癌是怎么回事呢
1、雌激素紊乱
乳腺癌发生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但医学界一般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的雌性激素升高是密切相关的。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40岁以后的女性,这年龄阶段正是女性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雌性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
2、环境污染
引起乳腺癌原因还和激素水平的分泌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乳腺癌逐渐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其很大部分是因为生活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被引入国内,同时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甚至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3、遗传因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4、癌变体质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一同决定着癌症,一旦抑癌基因发生屡次突变就无法控制和修复原癌基因发生的突变,就会引发癌症,一部分人群很容易出现原癌基因突变。
5、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有关。在以高脂肪食物为主的一些国家中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以低脂肪为主的国家的妇女高5~10倍。因为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性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平常往往摄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至于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雌性激素和催乳素。
6、母乳喂养时间长短
母乳喂养孩子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妇女患乳腺癌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了遗传因素。这项调查发现,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乳腺癌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1乳腺癌出现以后,我们不一定非要去切除乳房,因为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的表现症状,以及自身的情况来判断需不需要切除乳房来治疗乳腺癌,出现乳腺癌,不一定非要去切除乳房。
2出现了乳腺癌之后患者不一定说就能够在乳房当中出现肿块儿或者是,疼痛感,因为乳腺癌,只有在我们女性朋友在检查身体的情况下,才能够去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出现肿瘤,要及时的去治疗。
3有很多女性朋友,习惯去刮腋毛,那他们就会很担心刮腋毛会不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其实刮腋毛,是因人而异的,她不会给女性带来乳腺癌疾病,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腋窝下,有站淋巴组织,很容易会出现毒素情况,那么就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乳腺癌的基本常识
在妇科疾病当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率是非常高的,乳腺癌这种疾病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对女性的乳房,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出现乳腺癌时一定要尽早的去治疗,那么女性朋友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出现乳腺癌之后女性朋友,往往会认为一定要切除乳房才是最终的治疗方法,其实患有乳腺癌之后,只要我们尽早的治疗,是可以避免切除乳房的。
1.乳腺癌出现以后,我们不一定非要去切除乳房,因为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的表现症状,以及自身的情况来判断需不需要切除乳房来治疗乳腺癌,出现乳腺癌,不一定非要去切除乳房。
2.出现了乳腺癌之后患者不一定说就能够在乳房当中出现肿块儿或者是,疼痛感,因为乳腺癌,只有在我们女性朋友在检查身体的情况下,才能够去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出现肿瘤,要及时的去治疗。
3.有很多女性朋友,习惯去刮腋毛,那他们就会很担心刮腋毛会不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其实刮腋毛,是因人而异的,她不会给女性带来乳腺癌疾病,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腋窝下,有站淋巴组织,很容易会出现毒素情况,那么就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乳癌是什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dash;增生mdash;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乳腺癌
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有一个强大的抑癌系统,不会轻易让这个恶性细胞得逞的,在一个正常细胞里,除了有致癌基因外,还有一个分管抑癌基因存在。正常致癌基因受到抑癌基因的监视,它的恶性行为是很难得逞的。所以,尽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些致癌因素,但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发生癌症的。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常见症状之一,早期乳腺肿块局限于乳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亦属较晚期。
此外,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乳房肿块常较小或者是很隐匿,不容易被发现,待病情进入乳腺癌中晚期时则已出现腋下转移。
乳头溢液
乳腺癌中晚期患者乳头溢液较为严重,此时可对乳头溢液人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中晚期患者常会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侵犯淋巴管,发生远处扩散转移。乳腺癌远处扩散转移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就是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疼痛
绝大多数乳腺癌早期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但到了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乳腺疼痛较为明显,且为多发性刺痛、隐痛等。
以上就是一些乳腺癌十分常见的症状,通过上述症状的判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是否是患有乳腺癌了。因此广大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做检查去,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乳腺癌是如何形成的呢
乳腺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已经从基因中找到答案。大量的研究发现,起初乳腺癌的发生是从一个正常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受遗传的控制和外界因素,如环境因素、情绪与压力、吸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后,其细胞内部的致癌基因启动以及突变基因形成。这个细胞就具有了不正常的行为,它会不断地裂变,无止境地扩张。
但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有一个强大的抑癌系统,不会轻易让这个恶性细胞得逞的,在一个正常细胞里,除了有致癌基因外,还有一个分管抑癌基因存在。正常致癌基因受到抑癌基因的监视,它的恶性行为是很难得逞的。所以,尽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些致癌因素,但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发生癌症的。
乳腺作为身体的外挂器官,也有自己的“行动纲领”,但由于它很容易受到情绪和女性激素的影响,就成立一个癌细胞“青睐”的地方,成为一个多灾之地。乳腺癌同其他癌症一样,一旦发生,一定是要准备癌变的那个细胞没有被“监视”好或者是被“漏网”了,它就会“疯狂”的生长。本来,人体这个生物机器运行得天衣无缝,然而癌症改变了这种情形,因为癌细胞的任务就是破坏。起初,你很难知道它的破坏行径,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成的癌细胞早期就是在作自我能量的储备,不断强大自己的“势力”,他们脱离本来细胞的指令,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时我们才会有所察觉。推荐阅读:如何发现早期乳腺癌
乳腺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比如,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时间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时间是40多天。想一想,这样倍增下去,一个恶性肿瘤不就“诞生”了吗。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癌症病人,癌症越往晚期进展得越快。如果继续下去,就将拖垮人体。这些癌肿瘤的行为是很“嚣张”的,它们有侵略性,会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安营扎寨”,破坏另一个无辜的组织和器官,乳腺癌转移最多的地方时肺、骨骼、大脑等。
乳腺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
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
4、神经功能状况
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案
乳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内分泌,生物治疗等,特别强调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各期总的治疗原则:0、I、II期和可手术的III期乳腺癌一般先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受体状况等决定辅助治疗的方案。对于肿块较大以及不可手术的III期乳腺癌,先行术前化疗,以后做根治性手术或乳腺单纯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放疗以及根据受体状态行内分泌治疗。IV期以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姑息性放疗。
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在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手术及高钙血症。作为复发转移乳腺癌已经是全身性疾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有: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双膦酸盐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
以上就是专家针对于乳腺癌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所用的治疗方式的阐述,看完之后您是否对这种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了解呢?但是不管是手术治疗,还是放射治疗,以及手术后化疗在临床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并发症,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您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怎么去做。
乳腺癌复发有四个导火索 癌细胞病理因素成为导火索
乳腺癌复发的导火索与乳腺癌患者身上的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点息息相关。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还是对治疗的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激素受体阳性、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的非转移型的管状A型(Luminal A型,乳腺癌五种分型中的一种)乳腺癌预后良好,而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则预后较差,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乳腺癌病因是什么呢
(一)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Li(1988)报道,美国患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年青人,而他们的孩子有的即患乳腺癌,这是乳腺癌综合征。研究证明了女性乳腺中有部分病人是由遗传基因的传递所致,即发病年龄越小,遗传倾向越大。随着遗传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阐述。遗传性乳腺癌的特点有:①发病年龄轻;②易双侧发病;③在绝经前患乳腺癌病人,其亲属亦易在绝经前发病。
(2)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①放射线照射可引起基因损伤,使染色体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
②内分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有刺激增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主要作用于癌形成的促发阶段,而正常女性内分泌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直接关系。
雌激素、黄体酮、催乳素、雄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乳腺中的雌激素水平比血液中雌激素水平高若干倍。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即胆固醇环氧化物可诱发乳腺上皮细胞增生,且胆固醇环氧化物本身便是一种致突变、致癌、有细胞毒性的化合物。
③外源性激素,如口服避孕药,治疗用雌激素、雄激素等,都可引起体内上述内分泌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相应的效应。
④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
(4)神经功能状况: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基因突变:癌基因可有两种协同的阶段但又有区别,即:启动阶段和促发阶段。目前对癌基因及其产物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得出结论为:有数种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形成;正常细胞第1次引入癌基因不一定发生肿瘤,可能涉及多次才发生癌;癌基因不仅在启动阶段参与细胞突变,而且在乳腺癌形成后仍起作用;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癌变过程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参与。
3、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4、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5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6、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7、神经功能状况:乳腺癌病人不少在发病前有过精神创伤,表明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为致癌剂的诱发突变提供有利条件。
8、 饮食成分和某些代谢产物如脂肪与乳腺癌的关系:由动、植物油引起的高脂血症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增加。在致癌剂对小鼠的致癌作用的始动阶段,增加脂肪量不起作用,但在促发作用阶段,脂肪喂量增加,肿瘤增长迅速加快。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下降,不能及时清除致癌物质和致癌物诱发的突变细胞,是乳腺癌发生的宿主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这是大多数肿瘤包括乳腺癌易发生于中老年的原因之一。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乳腺增生
正在乳腺肿瘤干细胞实验室的生物狗第一次回答问题,如下:
乳腺增生大部分是良性疾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控制,但是事实上,临床观察发现通过饮食和心理调整可以自我恢复。目前没有找到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明确的关联,医生会建议乳腺增生患者长期观察。但是生物学上认为乳腺增生如果是由于雌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的,那么需要对乳腺癌的风险进行评估,因为高水平的雌性激素E1被认为是致癌因子,有可能会导致乳腺癌,欧美地区过高的脂肪摄入刺激雌性激素的合成导致较高的乳腺癌发病率就是这个道理。
而事实上,乳腺癌可以通过视诊判断,包括观察两乳对称性,乳房是否出现局部凸起的小肿块,乳头非先天性凹陷和橘皮状皮肤等方式,女性可自行进行判断。同时中国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在四十岁左右和六十岁左右,建议绝经较晚,暴露于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处于该年龄段的女性每一到两年到医院乳腺外科进行筛查,目前早期发现的乳腺癌基本上都是可控的。
因此对于乳腺增生患者,积极调整吧,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
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