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重要作用。对毛细血管壁也有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毛细血管易破裂,皮肤、黏膜就会出现出血点。孕妈妈若血小板减少,不仅会使胎儿的血小板遭受破坏,而且会在分娩时出血不止,非常危险。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为ITP),即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妊娠合并ITP的发生率为3.O‰~8.4‰。

孕妈妈,一般表现为皮肤及黏膜出血,体表可见出血点,或皮下成片出血而成紫斑,刷牙时牙龈、口腔出血,或者是便血、尿血等。出血反复发生,可引起贫血。孕妈妈如发现自己身上有皮下出血点或黏膜出血,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个案跟踪:

我之前因为身上老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碰一下就皮下淤血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血小板减少,请问我生活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个案专家解析:

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此外还应作如下措施:

1.多吃红枣、连衣花生、桂圆等。

2.不用会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避免外伤。

4.提早入院待产,做好输血、补充血小板的准备。

5.分娩中尽量避免产道撕裂,预防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

孕期小知识:

血小板减少的孕妈妈产后要避孕.不宜生第二胎,也不要用避孕环.还应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

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见下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见下文ttp-hus)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

(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

(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

(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表133-2).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参见第131节)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轻微或量多)外,体检结果均为阴性.外周血检查结果,除血小板数目减少外,均属正常.骨髓检查通常除可发现巨核细胞正常或数量增加外,其他亦属正常。

血小板减少食疗

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食。

1.花生衣红枣汁

原料:花生米50g,红枣30g。

用法:将花生米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取皮,红枣洗净后温水泡涨,以浸药之水煮花生衣及红枣半小时,加适当红糖。此为1日量,分3次饮汁共吃枣和花生。

功效:该药膳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失血及血虚、肿瘤经放疗、代疗后血象异常等。

2.羊脊骨汤

原料:羊脊骨(连尾)1条,肉苁蓉10g,菟丝子10g,葱、姜、盐适量。

用法:将羊脊骨碎成块;肉苁蓉酒浸一夜,刮去粗皮;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用水适量,放入羊脊与苁蓉,同炖至熟透,调入菟丝子末及调味品。此为1日量,分2次空腹食之。

功效:该药膳有补肾阳、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肾精不足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诊断

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见下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见下文ttp-hus)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

(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

(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

(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表133-2).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参见第131节)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轻微或量多)外,体检结果均为阴性.外周血检查结果,除血小板数目减少外,均属正常.骨髓检查通常除可发现巨核细胞正常或数量增加外,其他亦属正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ITP的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无出血倾向者可进行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50)×10^9/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9/L者通常应予治疗。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并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到正常,主要确保患者不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反应即可。

a)日常护理

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过劳,还要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b)药物治疗

1、妊娠期治疗

对于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孕妇一般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且得不到缓解者,在妊娠12周前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可考虑终止妊娠。使用的药物应该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还可根据病情进行以下的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孕妇孕期血小板低于50×10^9/L,并且有临床出血症状时可以使用泼尼松40~100mg/天。等到病情缓解之后,再逐渐将药量减少到10~20mg/天维持。这种药物能帮助减少血管壁通透性以助于减少出血,抑制抗血小板抗体的合成及阻断巨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2)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能帮助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血小板的破坏。

(3)脾切除。当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之后没有改善,并且有严重的出血倾向,而且血小板<10x10^9/L,可考虑脾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达到70%~90%。而手术的最佳时间是在妊娠3~6月。

(4)输血小板。可输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但因为血小板的输入会刺激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加速血小板的破坏,所以只有在血小板数<10x10^9/L,并且没有出血倾向,为了防止重要器官出血(脑出血),或者是分娩时才使用。

分娩时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孕妇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其最大的危险在于分娩的时候出血。如果剖宫产,手术的创面大,会增加出血的危险;胎儿也有可能血小板减少。但并非患者只能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也有导致颅内出血的危险,所以在行剖宫产时可适当放宽指征。当产妇血小板<50×10^9/L,有出血倾向,胎儿头皮血或脐血真是胎儿血小板<50×10^9/L时可以采用剖宫产。

产后治疗

孕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孕妇,产后应该继续用此治疗。产妇伴有贫血及抵抗力下降的现象,应该打抗生素防止感染。产后应立即检测新生儿脐带血小板,并观察血小板是否减少,必要时给新生儿用药物治疗。

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分为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和妊娠期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正常妊娠的一种现象,血小板减少较轻,血小板数通常在(70 -100))x 109/L,可能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孕妇对胎儿的一种反应造成的生理性血小板减少。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症状有以下这些:

1、孕妇此前无血小板减少史,单纯由正常妊娠引起,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

2、妊娠后期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的孕妇中,2/3为妊娠生理性血小板减少。

3、妊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孕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轻,多数患者血小板>70×109/L,只有1/3 患者<50 x l09/L。

4、孕妇大多无出血倾向。

5、孕妇检查抗血小板抗体阴性。

6、胎儿或新生儿检查血小板数目正常。

7、患者在产后3天血小板自行恢复正常。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巨噬细胞的FC受体与附着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的抗血小板抗体的FC片段结合,继而血小板被吞噬,因此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较明显,血小板数一般<50×109/L,患者危险较大。

孕妇血小板减少能要孩子吗

血小板主要是起止血凝血功能的,血小板过低会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轻者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皮肤紫癜,或是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就是内脏出血或是颅内出血,是有生命的危险.

妊娠期间,血小板轻度减少,没有任何症状,但可能存在轻度的ITP,需要重视的,因为母亲抗血小板抗体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血小板减少。

孕妇血小板偏低在日常的注意点

1、孕妇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如不要服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和进行X线检查。

2、孕妇要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

3、向医生陈述病史,在产前2周口服泼尼松,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

4、孕妇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让医生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

5、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如果发现孕妇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而且如果还想要孩子,就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密切关注胎儿的动态,如果不适合胎儿在生长了,就要选择放弃,具体情况应该结合医生的意见进行,自己不要盲目的决定是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

孕妇血小板减少怎么办

说到血小板减少,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孕妇是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那孕妇血小板减少应该怎么办呢?

1、多吃红枣、连衣花生、桂圆等。

2、不用会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斯匹林等。

3、避免外伤。

4、如果孕妇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候,则应该提前住院,做好输血或者是补充血小板的准备。并且要避免产后出血以及产后感染的情况。

血小板与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有一种称为“血小板”的成分,形如圆盘状小体。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的,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

当人体受到外伤而碰破血管时就要出血,血小板随着血液流出。这时由于破损了的创面组织上的胶原纤维暴露出来,与血小板接触,在1至2秒钟内即可粘附在伤口表面上,随即发生凝集、形成一种白色血栓。这种血栓能初步堵塞血管上的伤口,使出血暂时停止。同时血小板又释放出凝血因子,形成血块而堵住伤口,由此可见,血小板具有帮助止血的功能。

当血小板减少时,特别是少于每立方毫米5万以下时皮肤和粘膜就容易自动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多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见,称为“紫癜”。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可以因为缺乏某些生成血小板的成分而使血小板产生不足;也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化学损伤、放射线或某些药物(如抗菌素、磺胺类)破坏了大量的血小板;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苯和某些染发剂,也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各种血细胞均有减少。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首选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控制出血。作用于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肌苷、氨肽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核苷酸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用于皮肤粘膜出血的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等,可达到止血目的。也可行脾切除术,还可向体内输入血小板,具体治疗方法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当前使用中药如小蓟、茅根、生地等治疗此病,对于缓解出血,提高血小板数量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的。如,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抗菌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和某些止痛药如消炎痛、保泰松、阿斯匹林等。防止某些化学毒品或有害因子的影响,防止或减少电解辐射,预防各种感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这些都对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预防血小板减少有所帮助。

血小板减少注意事项

孕妇血小板减少注意事项

当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使用激素类药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孕妇来说则不适用,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激素类药物难免会对患者以及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当孕妇患这种疾病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专家给的一些建议。

首先大家要弄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它本身会对孕妇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孕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孕妇禁止使用损害血小板的药物和检查。孕妇要避免外伤和感染,这二者会增加血小板的消耗。向医生陈述病史,在产前2周口服泼尼松,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阻断胎儿体内出血倾向,减少分娩时的出血量。孕妇分娩后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让医生对母婴双方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治疗。避免母乳喂养婴儿,以免母体的抗血小板抗体和药物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伤害婴儿。

当孕妇患上血小板性紫癜时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进行治疗,同时治疗的方法是否合适和科学都是孕妇都加注意的,如果有问题可随时咨询医生,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医生,相信这样才对自己和胎儿有利。

相关推荐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出生时约有1%~5%的新生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瘀点和瘀斑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特征性症状,可在娩出时出现,或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内出现。如血小板持续减少,可不断形成新的典型损害。那么,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感染 血小板减少是围生期感染的常见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是先天性风疹、弓型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体征。先天性梅毒也可引起血小板缺乏。 2、药物 孕妇所服的许多药物可以破坏血小板,也可破坏胎儿的血小板,以磺胺和奎宁最显着。这些药物促使母

血小板减少怎么

对急性发作的出血及血小板数过低时应适当休息,防止各种损伤引起严重出血。治疗本病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血现象,减少血小板破坏,改善血小板的生成情况。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下列几项: 1.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药物,对急、慢性病例均有一定疗效,其剂量应根据病情而定。病情较轻者强的松0.5毫克/公斤体重/日,中度严重者强的松1毫克/公斤体重/日。非常严重者血小板低于1万/立方毫米强的松2毫克/公斤体重A日。由于本药副作用大,待血小板计数回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维持时间 3~6个月。 2.脾切除术。脾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一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二、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2:手术后大出血; 三、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3: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出现于腿部; 四、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4: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五、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所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此病患者血中的血小板数目异常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最常出现的一种血小板疾病。目前此病病因尚不清楚,但它通常发生在病毒感染后的2周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是由于血小板数目过低所造成的异常出血所致。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不可缺少的因素。其症状包括: 1、因血液渗流至皮肤形成广泛、平坦的紫色皮疹,指压不退色。 2、轻压后出现癜斑。 3、因肾脏出血而使尿中含血。 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后,医生会安排病儿住院,以便能够检验,确认是否是原发性血小板紫癜,并排除其它可能产生相同症状的疾病。 大多数的患儿都不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生理性有妇女月经期;病理性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何杰氏病,结核病,骨髓癌移植,坏血病,恶性贫血,肝炎,部分巨幼红细胞贫血。 严重感染,苯、砷、金制成中毒,放射线及过度镭照射,抗癌药,抗甲状腺药,噻嗪类利尿剂,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进行体外循环时,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状主要体现在皮肤或粘膜呈点状或片状的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医学上称为出血点、紫癜或淤斑。 血小板减少的体现还在青壮年女性表现为月经过多。当血小板降至2万以下时,出血会加重。1万以下时会更明显,最主要的危险是颅内出血引起死亡均是血小板减少症状表现。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

适宜食物 宜食用高蛋白饮食:血小板减少的饮食,应供给高蛋白饮食,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宜食用含铁丰富食物:紫癜病人同时伴有贫血,则宜在饮食中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猪肚、禽类、瘦肉、蛋黄。蔬菜中含铁量较高的马兰头、油菜、荠菜、芹菜、大头菜、黄花菜、苋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经常食用。面筋、麦麸、银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饪菜肴中应用。 中医益食 宜食用偏寒凉食物:中医认为血热则妄行,出血属热者,宜选用性偏寒凉食物。蔬菜水果中性凉者,多对止血有利,可住饮食配餐中应用,尤其是荸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血小板在脾内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1)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少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起病。可有轻度发热、畏寒,突发广泛性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多见,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腔、牙龈,口腔可有血疱。(2)慢性型 常见于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皮肤紫癜、瘀斑、瘀点以下肢远端或止血带以下部位多见。可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有原发病表现或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