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要注意什么
心脑血管病的预防要注意什么
1.病人不宜晨练
由于睡觉时,人体各神经体系处于按捺状况,生机短少,晨起时俄然大崎岖操练,神经振作性俄然增高,很简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应当留神这个疑问。
2.防止栓塞
血管分外是冠状动脉冬天严寒时简略缩短、痉挛,发作供血短少,并或许致使栓塞,要十分留神保暖
3.心态平衡
心境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病人分外要放宽胸襟,不要让心境崎岖太大。
4.进补要适度
中国民间素有冬天进补的习气,冬天咱们运动正本就少,加之许多进补热性食物和补养药酒,很简略构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而冬天进补必定要依据自个的体质进行。
5.恰当运动
心脑血管病人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恰当运动,运动量削减也会构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操控好运动量。冬天要等太阳升起交游后再去操练,此刻,温度上升,可防止机体俄然遭到严寒影响而发病。
6.多食鱼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的鱼类等优良蛋白,有改进血管弹性、习气性及推进钠盐分泌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满脂肪酸的鱼油有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削减脂质堆积及改进纤溶功用。
7.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补肾填精食物有助调度血管张力、按捺血小板集合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构成,削减血管损害。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小心脑血管病
老年人大多有脑动脉硬化。由于脂质代谢障碍、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使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形成脑梗塞,以致局部脑供血不足,造成血管周围的脑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软化、萎缩,脑功能衰退。久而久之,出现老年性痴呆。
发病前,大多数病人有“小中风”史。本病起病缓慢,在病的早期有情绪易波动、好发怒、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以后出现记忆减退。这种记忆减退的特点是近时记忆减退,远时记忆保存。
血管性痴呆的记忆减退,在病的初期阶段有明显的波动性,可出人意外地记忆“恢复”,但好景不长,没多久,记忆又减退,而且减退程度较前更严重。几次波动后,终成痴呆,生活不能自理。
一旦得了血管性痴呆后,要想恢复到病前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觉家人朋友有性格反常或记忆异常减退的现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一)合理膳食
各种调查研究证明营养与寿命和老年病密切相关,喜食肥腻、偏嗜咸甜均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故应强调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饮食的重要性,并应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无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近年来也有人担出低盐饮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恢复已硬化的动脉弹性,并强调低盐饮食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低盐饮食也是老年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条件之一。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四)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五)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血管狭窄用什么药
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针对的是已经患上了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这些患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患者的心脑血管里已经有了斑块,引发了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病,这就需要通过二级预防稳定斑块、缩小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出现心梗、脑梗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第二种情况是心梗、脑梗患者经溶栓、支架治疗后病情已经好转,需要通过二级预防避免再发。因为人体全身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斑块的形成不会只在一处,在狭窄严重的地方放上支架,可能其它地方的斑块又出问题了,再次引发心梗。另外,放支架的部位也会出现再狭窄。溶栓、放支架只能开通大的血管,而真正供血、营养心肌的微小血管已经坏死并没有开通,所以梗塞的心肌还是得不到血流供给,造成心脏功能不能恢复等。综合这两种情况可以看到,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关键就在于稳定斑块、防止血管再狭窄、保护微血管。
一级预防的药物以“金三角”方案为主,即抗凝药物阿司匹林+降脂的他汀类+通心络胶囊,血压高的患者可加服降压药,血糖高的患者同时服用降糖类药物,二级预防在“金三角”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某些方面加强药物的力量,如增强抗凝的氯吡格雷等。
血管钙化与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钙剂在进入人体后,有两种不同的沉积途径,一种是沉积到正确的部位,比如骨骼和牙齿;二是沉积到不该去的部位,比如动脉血管、心脏瓣膜和关节软骨,这就很危险了。
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总死亡率预测因素。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他们在面对动脉硬化的同时,又患有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后者则需要大量补钙,而补钙则有可能造成血管钙化。那么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既要改善骨质疏松又不造成或加重动脉硬化?
现代的医学研究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胶原蛋白是人体骨骼组织的主要成分,占骨骼总重量的80%,钙镁等无机离子只占骨骼重量的20%。因此,骨质疏松患者丢失的主要是骨胶原蛋白,所以骨质疏松患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补充足量骨胶原的问题。
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可改善骨质疏松,又可避免因过量补充钙剂造成的血管钙化和关节软骨钙化,降低了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和关节疾病的风险。
那么,已经出现血管钙化的患者应采取什么方法控制血管钙化的继续进展?1、不要过量服用钙剂。正常食物中的钙含量已经基本满足人体需要,切忌盲目补充钙剂;2、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血管钙化患者大多同时伴有血管的脂肪和胆固醇沉积,沉积物可造成血管损伤,进而激发血管钙化过程;3、定期进行血管钙化检查。特别是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监测病情进展,有时需要作一些深度的检查,才能查出血管是否钙化。
冬季脑血管病预防的要素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2)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3)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
4)调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6)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体检查;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
7)日常生活小节: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先让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低盐饮食
我国膳食指南提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从心脑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意在食物中加盐。
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更容易发生在冬季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此时更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
对于疾病不仅仅是要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在前期的预防工作才是更加重要的。将疾病很好的预防之后,才能够让患者以及家人得到安心。对于疾病的预防还需要人们掌握好预防的科学手段,这样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将其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要多重视
秋季是个气温变化的季节,很容易引发一些秋季疾病。所以做好秋季疾病预防是很重要的。心脑血管患者尤其要引起重视,要多注意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下面, 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注意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突发。在日常生活中,躺下、起身、低头、下蹲等动作要尽量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改变性低血压,或突然出现晕厥、摔倒。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患者应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秋季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适当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豆制品等,还可以多吃一些有调节血脂作用的食物如洋葱等。
定期测量血压也是很必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养成自测血压的习惯,密切留意自己的血压变化。如有突然变化,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坚持用药。日常服用扩张血管药和降压药,应根据自己的病情或在必要时正确服用,不可自行服药或者停药。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要注意保暖。气温变化容易引起血压变化,所以心脑血管患者要适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预防心脑血管病记住三个三
对付心脑血管疾病,关键是把好三关。第一关,别让它得病。第二关,有了病想办法不让它发病。第三关,发病也没关系,别耽误治疗。如果这三关把住了,那就很安全啦。
掌握好三个半分钟 什么是三个半分钟呢?
第一,醒来以后躺在床上半分钟,伸伸懒腰,不要立刻起床。
第二,坐起来后靠在床头上半分钟。这个体位可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开始加重。
第三,把腿下垂,再等半分钟,使心血管系统适应直立状态。这三个半分钟,可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预防因血压过低而出现的头晕,心肌供血不足,和心绞痛发作。
坚持三个半小时 即早上走路半小时,中午休息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坚持午休半小时比不午休的死亡率减少30%
记住三步曲 第一步,千万别紧张,要原地不动以减少耗氧量。
第二步,如果身上带有硝酸甘油片,立即舌下含化一片,以缓解血管痉挛。如有阿斯匹林片,也可舌下含服,以预防血栓形成。
第三步,求救。患者如能打电话要救护车,或请人打电话要车送医院。住楼上的患者,尽量原地不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
如果出现心绞痛,要争取在6小时内送达医院3小时之内用上溶栓剂,救治成功率可在70一80%如6小时后用上溶栓剂,则成功率只有30%,到12小时后再用药,则基本无效。因此,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
如何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⑴积极控制原发病(高血糖):由于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脑血管病是长期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造成的结果,因此最首要的任务是控制好血糖,但控制血糖并非越低越好,血糖过低更易导致心脑细胞的损害,加重病情,一般应掌握在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即可。同时其波动范围应低于4.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使其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⑵积极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肥胖。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以内,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血脂及血粘度亦应控制在正常范围。
⑶重视各种先兆症状:如胸闷、憋气、心慌、出汗、胸痛、发作性头晕、肢体麻木、性格反常、一侧肢体功能障碍等,以上都是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先兆症状,一旦出现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⑷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血流变、体重指数、心电图、脑血流图。
⑸应调整生活习惯:忌烟、忌酒,调整不合理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限制脂肪及氯化钠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尽量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并发心梗或心衰时,应尽量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这样不但有效保持血糖平稳,同时也减轻心脏负担,预防疾病恶化。应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这样既能有效控制血糖,也能有效控制血压及血压波动,减慢心率,对预防心梗、心衰、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起着积极作用。
⑹积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科学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运动可有效控制血糖及其危险因素,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运动不同于每日的劳动,它不需要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下降,且能调节精神,强健心肺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⑺情志调理:情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称为七情,即怒、喜、忧、思、悲、恐、惊,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缠绵难愈性疾病,所以大部分病人易出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厌世,此种状态极易使血糖升高,同时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的突然发作,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情至关重要。
心脑血管病人食谱
1.海带炖鸡
【原料】净鸡1只(1000-1500)克),水发海带400克,姜、葱、花椒、胡椒粉、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鸡切成块,锅内放入凉水,鸡块入锅至烧开,撇去浮沫,加入葱、姜、花椒、胡椒粉、料酒和海带。用中小火炖至肉熟烂时加食盐、味精即可。
【功效】海带中有褐藻酸、多糖及植物胶质,是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有效成分。
2.葱拌羊肉
【原料】羊腿肉250克,大葱150克,酱油、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姜片、熟花生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放入清水锅中加姜片、料酒煮熟,捞出晾凉,用少许鲜汤、酱油、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熟花生油和香油调成昧汁,与切好的羊肉、葱丝拌匀,装盘即可。
【功效】羊肉含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烟酸:大葱含有多种营养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更为丰富,均有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我国居民慢性病情况
一、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5%,糖尿病患病率为9.7%。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二、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标准化处理后,出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中老年脑血管病会引发癫痫吗
脑血管疾病引发癫痫的诱发因素很多,一些脑部的疾病很容易并发癫痫,比如脑膜炎、脑囊虫、脑脓肿、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硬膜外脓肿,但是危害中老年癫痫的主要是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引发癫痫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锻炼的减少,产生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高症患者不断增多,近年来由”三高症“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顽症。为了积极探索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机率,经过癫痫病医院的专家们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一般都为继发癫痫发作,在对脑血管疾病引发癫痫的患者进行研究及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后得出:一部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另一部分为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少数人由单纯部分性发作转为强直阵挛发作,为癫痫持续状态。这样就明确了脑血管病并发癫痫后的癫痫发作类型,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样就对脑血管引发癫痫的早期治疗提供很好的依据,所以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要及早治疗,并积极的治疗脑血管疾病,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预防中老年癫痫。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的身体抵抗力就已经处于走下坡路状态,所以本身的抗病能力,就会很弱,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中老年癫痫的预防要从饮食做起,提倡清淡的饮食习惯,这样就可以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脑血管疾病引发癫痫的发生率。而在有三高症的老年人中,更要积极的服药控制,同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有降血压、降血脂功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