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1、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也是百依百顺。比如饮食方面,许多的孩子都是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青菜,挑食的现象非常严重。进入幼儿园以后,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了解吃蔬菜的好处,必要时带幼儿到厨房参观叔叔阿姨怎样为小朋友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还可制作“不挑食的好宝宝”的评比栏,鼓励幼儿不挑食,尽量把饭菜都吃完,不要剩饭、倒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午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下午孩子是否有精力参加活动。原来带过小班的一位女孩因为没有睡午觉,下午吃加餐的时候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所以一定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值中午班的老师首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午休环境,比如:可以给幼儿放轻音乐,让幼儿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安睡;其次要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安静、愉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3、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习惯。

小班幼儿的抵抗力较差,也比较容易被传染,所以要把好盥洗这一关,防止病从口入。可以把洗手的顺序编成一个儿歌教给幼儿,先引起他的兴趣,他们就非常喜欢洗手了。

冬天的水比较凉,老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好温水,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安装热水器。有了热乎乎的水,孩子们更喜欢洗手了。

儿童餐椅什么时候开始用

宝宝开始会坐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儿童餐椅了,一般6、7个月之后开始使用,同时要根据宝宝的特点搭配适合宝宝使用的餐具。在适当的年龄使用儿童餐椅才能让宝宝在吃饭的时候既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与自理能力,又能够吃的好。

对于宝宝来说,选择一款适合的儿童餐椅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一来家长们就可以在使用餐椅的时候培养宝宝良好的参与感,使宝宝很容易就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以后吃饭不用追着宝宝喂饭。另外,让宝宝使用餐椅可以更多地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手臂也得到锻炼。不过需要提醒宝爸宝妈们的是,儿童餐椅从选购到使用都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哦!

如何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

1、宝宝到了应该添加辅食的年龄却因为对母乳过分依赖而不吃辅食,妈妈应该考虑断奶。

2、在用餐方面,需要固定座位和时间。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宝宝来讲,吃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补充身体必需的营养,还可以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饭,吃饭三心二意,一顿饭下来,宝宝吃的都是冷饭冷菜。

4、父母可以制定比较适合自己宝宝的饮食表,定时定量喂食。两餐之间不可有过多的点心和零食,尤其是吃饭半小时之前不可吃零食。宝宝在用餐时有了饥饿感自然而然就会积极认真地吃饭。

5、为了让宝宝营养均衡搭配和养成不挑食的习惯,父母提供多种辅食是无可厚非的,可以每天添加多种辅食,分几次喂食,一次不要超过3种口味。

此外,宝宝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宝宝有足够表达能力的时候,允许宝宝在用餐时正确表达自己的用餐意愿。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还有吃多少。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父母理应尽量满足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宝宝服从父母的安排。

低龄宝宝入园利弊分析

不少父母认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确,宝宝进入幼儿园,对其自身发展是有益处的。

1.幼儿园生活讲究科学、有规律,注重营养均衡、合理的体育活动,再加上有教师细心照顾,有益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2.宝宝在幼儿园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可以发展宝宝的自理能力,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3.与很多小朋友和老师交往,有助于宝宝发展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点对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

4.幼儿园的保育教育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科学地进行保教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宝宝身心均衡、全面地发展。

1-2岁宝宝能力培养详解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

现在的宝宝在家都是“独苗”,处处的“宠着”、“惯着”,个个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长的关怀备至下,宝宝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坐享其成。这样宝宝完全接触不到挫折感,所以家长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的时候先让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解决不了,家长可适当给予帮助,然后再让宝宝想想其他的解决方式,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自理能力和培养逆境商,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思维能力。

培养宝宝责任感

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让宝宝知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同时也要告诉宝宝应信守承诺,答应了的事情就要一如既往的完成到底。这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如果宝宝在做事情期间遇到困难,家长应鼓励宝宝将事情做完,不要半途而废,家长可协助宝宝一起将这件事情完成。也要不断的表扬宝宝,增强宝宝的信心,为做事情提供强大力量。

培养宝宝积极向上的情绪

为宝宝提供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让宝宝每天都有好心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告诉宝宝不要气馁、不要垂头丧气,要勇敢的面对和解决问题,对宝宝好的表现要给予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对于宝宝消极的态度,应给予及时的纠正和疏导,让宝宝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要有个良好的心态来解决。

家长在培养宝宝AQ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家长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好的榜样。生活中的琐事、家长的处理态度是影响宝宝的关键要素,宝宝会学着家长的处事态度去解决事情,所以家长应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二,家长不要轻易满足宝宝的要求。如果宝宝想得到某件东西,必须让宝宝“过五关、斩六将”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这样宝宝锻炼的客服困难的能力,也会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并且懂得珍惜。

总之,宝宝AQ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宝宝的日常生活入手,尽管宝宝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在家长眼里显得那么的简单,家长也不要代替宝宝去做,应该让宝宝自己去完成,这样他们才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发挥才智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宝宝的逆境商,也锻炼了宝宝其他方面的能力。

怎么培养宝宝自己睡觉

给宝宝布置一个他喜欢的“窝” 如果宝宝有单独的房间,最好把房间装点得色彩斑斓、明亮有趣,墙上贴一些宝宝的照片和他喜欢的动画人物。妈妈更可以在小床及其周围独具匠心。比如把小床布置成小船、军舰、大汽车或胖胖熊等有趣的形状,周围挂上卡通小动物、带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贴画等做装饰,再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床边,告诉他,小动物是他的保护神。童趣弥漫的温馨小屋,可以给宝宝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2-3岁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要给小孩一个缓冲期,不可能要求一个已和父母同睡成习惯的孩子立刻自己独睡,要一步一步来,可能先让孩子白天小睡时先习惯自己独睡。家长要告诉独睡的宝宝,独睡是长大的标志;刚刚要求宝宝独睡时,宝宝通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爸妈不再爱我了,不要我了。

因此,爸妈一开始就要跟宝宝解释清楚:分开睡是一个人成熟、长大的标志,是勇敢的象征,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这是很自然的。同时爸爸妈妈也不要急于求成地马上要求宝宝独睡成功,要配合宝宝的反应慢慢过度,这样才能让宝宝心甘情愿地独睡。

绘画玩具的好处

1、色彩鲜艳的玩具,可以开发宝宝的脑力,增强宝宝的视野。

2、锻炼宝宝手指的抓握能力和增强手腕的力量。

3、教导宝宝对物品颜色和形状的认识。

4、色彩鲜艳的图案有助发展宝宝的想象力。

5、帮助宝宝熟悉颜色,发展手部精细动作。

6、可写,可画,可关,有的还可以听音乐、还可以识字、乐趣无穷,并可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及生活自理能力。

7、可训练动作的准确性,目的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8、培养宝宝耐心关注的品质。

如何培养宝宝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在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父母千万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俗话说“宁给宝宝一把梯子,不给宝宝一个果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宝宝的抽象思维较薄弱,父母在帮助指导时应该多举例,可采用实物演示、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指导宝宝学习,让宝宝自己沿着梯子去摘取美丽的果实。

在生活中无论多小的事情,都应该让宝宝亲自去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宝的一次体验和经历,当宝宝下次再做的时候就会取得成功,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过于代劳,而让宝宝产生什么都可以依赖爸爸妈妈的想法。

脑瘫儿需要培养好的自理能力

脑瘫患儿虽然有肢体功能障碍,但还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自理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独立自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要帮助脑瘫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瓜果蔬菜洗净再吃,训练患儿自己洗脸、梳头、刷牙齿、上厕所。对于那些尚无法自己刷牙的患儿,也要进行口腔清洁,可用棉棒擦拭牙齿表面,并练习漱口。

家长要帮助训练脑瘫儿童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脑瘫儿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如练习穿脱衣服时,应先拿着衣服教孩子认识衣服每个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袖子、衣襟、扣子等,可以先手把手地教他解扣子,一边帮他脱衣服,一边说明脱衣服的过程,然后再让患儿自己练习,必要时给予协助。脱衣服时应先脱肢体灵活的一侧,再脱另一侧。孩子反复做几次,一般就可以掌握动作要领,自行完成了。上厕所也是需要重点训练的项目,要帮助和教会小儿自己上厕所和清洁,掌握上厕所的时间。可以在马桶周围设立扶栏和条凳,便于孩子扶着。

怎样帮助宝宝做好秋季入园准备

幼儿园里宝宝的同龄人非常多,在家里感到孤独的宝宝现在有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可以增加与小朋友的接触,避免自我为中心。由于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宝宝将学会谦让、容忍的精神。集体生活对于培养宝宝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大有好处,还可以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自立习惯。长期与家人接触,宝宝的言行会趋于成人化,在幼儿园可以避免盲目模仿家人,避免使语言、行为失去童真、童趣。另外,专业幼教对宝宝身心的帮助明显为了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让宝宝熟悉一个环境。现在就开始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入园后因不能自理所致的自卑和焦虑。可以适当地称赞和批评,使宝宝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避免因语言障碍影响入园后的生活。在宝宝刚入园时,应特别注意成人的态度对宝宝情绪的影响。

宝宝流口水方式护理

1。可用细软的纱布清洁宝宝的口腔,当宝宝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时,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给宝宝用围嘴。围嘴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3。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4。宝宝长牙后,尽量少给他们吃半流食,或煮得特别烂的食物,而要选择稍硬的东西(如鸡蛋饼等),来提高咀嚼能力。

1~2岁宝宝排便应注意什么

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宝宝可能会出现便秘等情况。

如果在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纤维元素,或者固体食物食用太多,流质食物缺乏,都有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所以,关注饮食状况,是保障宝宝身体健康的根本前提。

这个阶段的宝宝,基本已经可以察觉和控制自己的排便意识,在有便意的时候及时地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自己有意识地蹲下。

所以,对家长来说,照料宝宝的排便变得轻松多了。

当然,许多宝宝还是会有尿裤子、尿床的状况发生,爸爸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忧,宝宝的自理能力尚不完善,需要在今后的时间里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在日常护理中,不仅要帮助宝宝注意便后的清洁.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注意卫生的意识

比如,训练宝宝在小便的时候不要弄湿衣服,便后未洗手的时候不用手拿东西吃等。

一些小的生活习惯,会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有积极的保障作用,也能够渐渐培养宝宝良好的修养。

宝宝流口水的护理方法

1。可用细软的纱布清洁宝宝的口腔,当宝宝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时,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给宝宝用围嘴。围嘴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3。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护理,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4。宝宝长牙后,尽量少给他们吃半流食,或煮得特别烂的食物,而要选择稍硬的东西(如鸡蛋饼等),来提高咀嚼能力。

5。如果宝宝的皮肤出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期间要保持皮肤的整洁、清爽。如果局部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的药膏,最好在宝宝睡觉时进行,以免药物被吃入口中。

孩子智商高社交能力差

案例:珊珊很小的时候,就对文字有很大兴趣,而且她聪明得不得了,才4岁多就认识4000多个字,读书看报都没问题。可能是接触的东西多,珊珊懂的事情也多,说话做事都很让人放心。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跟她交流,俨然就像在对待一个大人,买东西也极少选择可爱、卡通的物件。谁知,长到6岁的她,却变得话越来越少,不愿与人交流。

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鲁杰认为,高智商的宝宝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比如认字、背单词或是算术,家长也习惯往宝宝强的方面教他。这样就走入了一个误区,使得孩子这个年龄应该会的反而不会,因此很容易出现社交能力差、不合群、自理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此外,高智商孩子对成就感需求特别强,因此稍有挫折就会大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针对这几种情况,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高智商的一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就好比木桶效应,只有一根棍长,其他的都短是很难装满水的。因此,家长对这样的孩子,更要注意培养其薄弱的一面。

1.给孩子创造社交环境。多带他到公共的游乐场玩,接触不同年龄的小朋友。或定期约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这样可让交往成为习惯和需求,高智商的孩子才不会孤芳自赏。

2.培养自理能力。家长根据宝宝的年龄,尽量能自己做的让他自己做,比如吃饭、穿衣、穿鞋等,这些活动可培养宝宝的协调能力。即使做得慢也要给他锻炼的机会,并给予鼓励,让他从中获得成就感。

3.亲子对抗游戏。高智商的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因此家长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掷骰子走棋,走几步全凭规则。再有可以玩保龄球,几个饮料罐摆在前面两三米处,用一个球滚过去,看谁撞倒的多。

总之,孩子的智能如何最好请专业机构做测评,有目的地进行培养,才能使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老人教育孩子六句话不能忍

1、地板真坏,摔疼了宝宝,打它!

——推卸责任

宝宝摔了碰了,我们除了忙不迭的把宝宝扶起来,还有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举动:打地、打桌子板凳,“惩罚”这些“伤害”宝宝的物体。导致宝宝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责怪无辜的物体(地、桌子等)只会给宝宝传递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这些举动外化了宝宝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让他误认为错误都是“别人”的,让宝宝学会推卸责任。

正确做法:宝宝自己要小心。

在看到宝宝摔倒以后,用话语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刚毅的性格,帮助宝宝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2、宝宝乖,坐着别动

——不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老人们对宝宝总是有种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感觉,怕宝宝出去磕着碰着,因此喜欢哄着宝宝说,乖乖自己一个人坐着,自己玩。这样不仅束缚宝宝活泼的个性,也不利于宝宝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过分保护反而扼制了宝宝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宝宝的依赖性,容易使宝宝变的更加娇气。

正确做法:给宝宝提供与其他小伙伴们玩耍的自由天地。

培养宝宝良好的个性,必须给予他充分的生活自由,爸妈应该让宝宝养成凡事都要主动试着做的意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让宝宝自己作出各种决定,允许他用更多的时间去玩游戏或学习新东西,这对宝宝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不哭了,奶奶给糖吃

——易养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

当宝宝哭了时,老人都爱用糖来哄宝宝。长此以往,如果宝宝一耍脾气,老人就妥协,满足他的无理需求,那么,这样下去会让宝宝更加任性,越发地不可收场。要知道,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宝宝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

正确做法:一定要坚持原则。

平时,宝宝淘气的时候,爸妈一定要坚持原则,因为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非常重要。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当宝宝出现任性行为时,爸妈一定要严格限制,不能轻易地妥协、退让;并且,还要让宝宝掌握自己行为的限度,要在他的心里形成“不是什么事都可以”的概念,对一些不合理需求加以限制。因此,爸妈在平时要让宝宝知道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从而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

4、别弄坏了,奶奶帮你拿

——易让宝宝变得胆小、羞怯

“宝宝,别动,奶奶替你拿。”这种情况在隔代教育中并不少见,老人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限制宝宝学习技能的机会,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正确做法:让宝宝自己来。

宝宝经常因为好奇出现“破坏”、“捣乱”等看似有冒险性、但却又有创新性的探究行为,老人若总急着阻止和评判,等于泯灭了宝宝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容易让宝宝变得胆小、羞怯。

5、脏,不要在地上玩

——束缚宝宝活泼的个性

有的老人对宝宝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宝宝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束缚宝宝的个性发展。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而宝宝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依赖于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激发其兴趣,老人在给予宝宝新鲜刺激,培养宝宝认识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还可能导致宝宝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宝宝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

正确做法:在安全范围内尽情的玩

应鼓励宝宝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黄沙堆等,其实只需穿上合适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让他尽情地玩。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玩耍,会使宝宝的性格开朗起来。

父母可以细心观察,多鼓励宝宝和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而且还可以相互帮助。

6、他总是推你,别跟他玩儿了

——不利于宝宝学习人际交往规则

担心自己的宝宝小,被大宝宝欺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宝宝们的交往都是单纯的,他们表达情绪很直接,多数没有恶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都有他们世界的游戏规则,成人不要用自己的规则去“掺和”宝宝的世界。宝宝要在他们的游戏中学会合作、忍耐和协调,没有这些东西,怎么学得会规则?

老人直接插手宝宝们的人际关系,会破干扰、破坏宝宝的正常交往。

正确做法:当宝宝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应该找解决方法,告诉宝宝自我保护。

首先要保护宝宝安全,其次要教会宝宝“制止暴力”。至于如何制止暴力,应该让宝宝自己去想。不要忽视宝宝的智慧,他们很聪明。如果宝宝自己打了回去,那么他会懂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制止别人的暴力。这时,爸妈应该引导宝宝 “回击时要注意分寸,不要攻击、伤害”;如果宝宝是告诉了爸妈或长辈,则会懂得可以借助外界力量解决问题。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宝宝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宝宝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宝宝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宝宝,拒绝老人带宝宝,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

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宝宝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儿童自闭症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

家长要注意儿童自立能力培养,不要一手包办孩子所有事情,切忌让孩子依赖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坚持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能力

宝宝偏食的预防方法

1、注重饮食的花色品种。当宝宝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家长可以改变一下烹调方式,如宝宝不喜欢吃肉,可做成水饺或馄饨;不吃鱼,就做成鱼丸;不吃蔬菜,就把蔬菜剁碎,拌在米饭中……尽可能使宝宝的膳食营养达到粗细、荤素搭配的“均衡饮食”。 2、家长要一身作则。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对食物的喜好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要做到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过分吃零食。另外,要给宝宝营造一个愉快的进餐气氛,用餐时避免玩耍、看电视等不良习惯。 3、培养宝宝自己进食。宝宝尝试自己进食是一种探索行为,家长不要因为怕脏怕乱

宝宝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办

要让宝宝懂得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爸爸妈妈应经常告诉宝宝,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成功。对宝宝坚持做事的习惯,爸爸妈妈应给予及时鼓励,要求并督促宝宝将每一件事情做完。 培养宝宝做事有计划、有目的。培养宝宝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则开始爸爸妈妈可帮助宝宝计划任务,但事先应征求宝宝的意见。待宝宝有了初步的计划意识,就可以逐渐让宝宝自己学着安排自己的事情。在此活动中,关键是让宝宝坚持,及时发现宝宝的兴趣,培养宝宝的毅力。

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宝宝的心理准备 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熟悉环境 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入园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结交新朋友 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

入园后宝宝不爱集体活动怎么办

从入园初期,爸爸妈妈就应该先与老师进行很好的沟通,把宝宝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平日的习惯以及不合群的情况,都要向老师原原本本的介绍,并向老师表达希望共同帮助宝宝改善不合群问题的愿望。当宝宝在家的时候,也最好不要让宝宝自己玩,可以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节假日的时候带宝宝到亲戚家串门玩,最好带宝宝到有同龄小孩的家里玩,从而培养宝宝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宝宝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积木怎么玩

1-2岁:刚开始玩积木时,可以先由父母搭给宝宝看,然后启发和帮助宝宝自己用积木来搭个高楼或搭个火车,还可以教宝宝认识积木的形状、颜色。 3-4岁:宝宝玩积木要增加难度,一方面要教宝宝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如怎样保持搭建物的稳定,怎样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搭配使用等;另一方面要教宝宝按照已有的图样搭积木,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5-6岁:宝宝则应注意引导宝宝发挥想象,按照自己的愿望搭建作品,不论这个作品在大人看来多么幼稚,也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宝宝做事的目的性和创造性。 积木除了可以搭成各种各样的物体之外,还是宝宝

宝宝在幼儿园不爱上厕所怎么办

宝宝不愿在幼儿园上厕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宝宝从出生到入园之前,家庭环境是他最熟悉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地方。 总之,上厕所能力培养,对提高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宝宝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宝宝是教育的对象,爸爸妈妈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宝宝的变化,关注宝宝的每日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放手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遇到孩子的提问,家长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们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从而失去独立性。所以,家长应该启发孩子自己动脑筋去考虑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理。很多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另一方面是怕麻烦。殊不知,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如果

想要孩子聪明过人多做五种小动作

一、拼图 拼图是培养宝宝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拼图可以提高宝宝运用小肌肉进行精细运动的空间技能和能力培养宝宝的短时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但是从发展宝宝的运动技能方面来讲,拼图图案不是越复杂越好,数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建议使用大块简单的拼图就好。 二、拉拉链、扣纽扣 孩子的精细动作在日常穿衣住行中都能够得到锻炼,比如家长可以有意识的让宝宝多穿需要系鞋带的鞋子、扣纽扣的衣服或者带拉链的上衣等,锻炼宝宝小肌肉的同时还是能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可以穿小衣服的大玩具、布娃娃等。 三、接球和拍球 多

怎么帮孩子快速摆脱分离焦虑症

1、鼓励孩子和同龄小朋友接触。 从1岁起就有计划地带孩子到有其他小朋友玩耍的地方,与同龄孩子接触;到2岁左右次数要增加,并鼓励他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2、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应注意自理训练,如1岁左右练习用勺吃饭;2岁左右独立吃饭(用勺或筷子);2岁左右排尿、便时自己找便盆,并开始脱、穿裤子的训练和指导;2.5~3岁尽量自己完成排尿便,如脱裤子并用手纸擦屁股、提裤子。学会以上各项的孩子能较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让孩子提前适应离开家庭。 分离最好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入园前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