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小儿发烧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小儿发烧推拿常用手法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推50-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推拿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每分钟80-120次,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揉30-50次。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在穴位上直线推动;推300-500次。

推拿要领:用力宜均匀柔和,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总结

小儿发热多半因外感六淫和饮食内伤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薄,邪气从口鼻皮毛侵入,郁闭肺气,人体卫气被扼于里,正邪相争而发热,使用"打马过天河"和"推六腑"配合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小儿脾胃功能弱,平时应当“留得三分饥”,适时适量喂养,食积发热的小儿一般有以下前兆:舌苔白厚腻、口臭、烦躁、手足心热、腹部发热、大便干结,若出现食积端倪,家长应尽快选择"揉板门"、"揉天枢"配合"推六腑"进行化积导滞、通腑泄热,小儿发热时注意饮食清淡,进食粥水为宜,忌腥荤、生冷之品。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小儿推拿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又自成体系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早在明代,小儿推拿即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学会推拿,就能当孩子在发烧的时候,能通过推拿的这种方法,尽快的缓解自己孩子的发烧,所以作为家长,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了解,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帮助孩子尽快治疗改善。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图解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小儿发烧病因病机

根据发热原因,小儿发热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多因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固,卫外功能低下,加之寒温不能自调,易为风寒,风热等邪气所侵。风热袭表,常致肺卫失宣,邪热郁针,充斥于形;风寒束表,卫阳被郁,寒从热化,郁蒸于形,均可导致发热。

内伤发热:外感不解,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邪气直中气分而成里热实证,邪热充斥,弥散于形,导致气分热炽。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手部推拿法

1.清天河水: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2.推六腑:按摩者用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沿患儿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横纹尺侧50-100次。

3.清肺经: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向指尖推其末节掌面之螺纹面50-100次。

孩子发烧时的推拿手法

当孩子发烧同时出现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虚寒症状时,就需要加上推三关了。三关位置在孩子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父母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从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当然,推三关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对非虚寒病症就要慎用或禁用。发烧手脚也热的就不要做推三关了。

除此之外,退烧推拿还需要及时,发热初期就做效果更好。还需注意的是,退烧不是一蹴而就的,做了小儿推拿,热势降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又会高热,小儿推拿需要反复操作,这样热势才会逐渐褪去,最终彻底退烧。因此,退烧最主要的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内,逐渐退烧,比一下子退热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更有利。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退热推拿的次数也有不同。一般说来,两岁及以下的孩子推300下。年龄越大,操作次数越多。

快速退烧的办法 小儿发烧推拿效果好

年龄较小的小儿在发烧的时候食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具体推拿方式如下: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推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清肺经100次,拿捏风池穴5-10次。注意在推拿的时候要手法连贯轻盈,频率保持在每分钟200次左右即可。小儿推拿退烧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一、开天门100次

1、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4、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二、推坎宫100次

1、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4、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三、运太阳100次

1、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2、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3、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4、功用:开窍、醒神。

5、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四、清肺经200次

1、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4、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五、清天河水200次

1、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4、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六、退六腑200次

1、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2、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3、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4、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5、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小儿发烧推拿图解手法 外感发热推拿手法

主症: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喷嚏,咽喉红或肿,口感,唇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青紫。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分推坎宫,上推天门,柔耳后高骨,掐风池,清肺经,清天河水,逆运太阳,推六腑,掐揉少商,拿合谷。

推拿原理:分推坎功,逆运太阳,上推天门,耳后高骨,用以疏风解表,清肺经,天河书,退六腑,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用以清利咽喉。

主证:发热无汗,鼻塞清涕,蜷卧怕冷,唇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黄蜂入洞,掐风池,泻肺经,上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

推拿原理:上推天门,分推坎宫,逆运太阳,掐风池,用以疏风解表;推三关,揉二扇门,一窝风,用以发汗散寒;泻肺经,黄蜂入洞,用以宣肺通窍。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推拿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

推拿方义:清肺经,清天河水宣肺清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发汗解表,风热加推脊,清天河水以清热解表。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宝宝发烧中医巧推拿

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其实,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因此,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不必急着去医院,但是由于小儿发热的变化较成人更为迅速,热势剧增,常可引起喘促、昏迷、惊厥等,所以高于38.5℃时就应该迅速就医了。

发烧的3个原因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很容易化热。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6种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开天门100次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推坎宫1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小儿发烧推拿按摩的方法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小儿感冒发烧采用推拿方法来退烧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因为每个小孩的情况也不太一样,如果家长在无法判断小孩病情的时候,就不要自行给孩子做推拿,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来诊断治疗。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烦热推拿手法

治则:表里双解,清热除烦。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五经,掐十王,运内八卦,揉外劳,分阴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运斗肘。 推拿方义: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外劳宫,乃清热解肌之施;泻五经,分阴阳,运内八卦,乃清热除烦之用;掐十王,运斗肘,乃清热镇惊之治。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发烧推拿方解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或磨破小儿皮肤。所以,在给小儿推拿时,一般需要用按摩油或爽身粉做润滑介质,另外也可以用茶油(效果很好)、精油、香油、橄榄油、葱姜水/姜汁和白酒(风寒时用)等做介质,特别没条件时,还可以用淡淡的肥皂水、清水等做介质,在推天河水时还可以用清水做介质。

低烧如何快速退烧 小儿推拿退烧

如果是3岁以下的小儿,推荐使用小儿推拿退烧的方式进行退烧,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安全有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开天门,一拇指指腹着力,沿着眉心交替向上推至前额发际处50-100次。 2、推坎宫,用双手的拇指沿着宝宝的眉心想两侧的眉梢处分推50次。 3、推三关、清天河水、退六腑各300次,手法宜轻快。 4、清肺经,从小儿的无名指指尖推向指根处,连续推100次。 5、拿捏风池,用拇指和食指以适度指力拿捏宝宝后发际两侧的凹陷处风池穴5-10次。 按摩完毕后给宝宝喂大量温水,低烧稍后即可得到缓解。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 小儿外感风寒发烧推拿手法

开天门:从两眉中点,直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处,用两手拇指桡侧自上而下交替直推,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镇惊安神。 推坎宫:先用两拇指掐按眉弓中点片刻,再用两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稍向上,外分推至眉梢,推24-50次,以发汗解表,清脑明目。 揉太阳:用拇指在两眉外端后方凹陷处的太阳穴揉运,揉24-50次,以解表,止头痛,醒神,明目。 运耳后高骨:以中指按于耳后高骨微下凹陷中,揉运24-50次,以解表发汗,镇惊除烦。 拿风池:用拇指和食指有节奏的提拿颈后枕骨粗隆直下与乳突之间的风池穴50-100次。以发汗解表

发高烧怎么办 小儿推拿退高烧

小儿高热不退可以使用小儿推拿退烧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其治疗的基础手法为:推攒竹穴200次,推坎宫穴200次,揉双侧太阳穴各1分钟,泻肺经200次,泻天河水200次;如果是风寒高烧可加推三关穴100次,拿捏风池穴1分钟;如果是风热引起的高烧不退可以将泻天河水增加到400次,然后加推脊柱10次。

小孩流鼻涕中西推拿治疗方法

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推坎宫100次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小儿风热发烧推拿 儿童风热发烧推拿方解

1.推三关,清天河水,疏散风热;泻大肠,以泻阳明腑实之热,而解便秘;掐心经,泻肾水,清心肾之热;掐总筋,运八卦,二龙戏珠,运斗肘,以解热扰胸膈之心烦。 2.揉运按摩列缺,合谷,风池,大椎主穴,名“列缺谷池解表方”,以其疏散风热,发汗解表之功,而为风热感冒之治方。

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气分热炽发烧推拿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法: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方法: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分手阴(重)阳(轻),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脏腑积热;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揉内劳, 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