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一种软骨病,楼主你这样的描述,无法判断小孩是否患有佝偻病,佝偻病一般表现在:卤门完毕,鸡胸,肋骨珠串,长骨弯曲,佝偻病手、足镯,鸡胸、O形腿等。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多汗、啼哭等,在吃奶和哭闹时出汗更多,有时连枕头也会被浸湿,接着会出现骨骼发育方面的病变,例如方颅、前囟门大而闭合迟缓、头后枕部的毛发稀少,牙齿的萌出和学步晚,肋外翻和鸡胸,倘若宝宝在佝偻病活动期时久坐、久站,还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下肢出现O形、X型腿等,这些都是佝偻病的症状。
患者一般发育不良,神情呆滞,而且走路较晚。较轻症状的患儿,主要以精神症状为主,身体的骨骼症状不明显。中度患儿,骨骼都会有些轻度变形,佝偻病的症状可表现为头部、胸部、四肢。重度佝偻病患儿骨骼变形较严重,而且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患者的四肢与脊柱腕、踝部膨大,佝偻病的症状可形似手镯与足镯。
上下肢畸形,上下肢均可因承重而弯曲变形,能爬行时可发生上肢弯曲,较大的儿童能站立行走时则发生下肢变曲。这也属于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小儿佝偻病补钙还是补"维D"
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和婴儿保健水平的提高,多数母亲对小儿佝偻病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各种宣传媒介的影响,一般人误认为在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时往往以补钙为主,而实际上,小儿佝偻病的本质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只有补充维生素D才是治本。也就是说,缺钙是小儿佝偻病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缺乏的却是维生素D。
1岁以内的小儿称婴儿,其喂养以乳类为主,婴儿期常见的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它的发病原因是:1、 维生素D摄入不足防碍钙磷吸收。母乳或牛乳中所含维生素D均不能满足婴儿营养的需要,特别是牛乳中钙磷含量比例不适当更妨碍其吸收。2、 日光照射不足,体内生成维生素D缺乏。3、生长发育速度快, 骨骼生长迅速,相对地缺乏维生素D。4、肝胆、 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维生素D对婴儿体内钙磷代谢的功能包括:1、 促进肠道粘膜细胞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肾对钙磷的再吸收, 降低尿中钙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钙浓度。3、促进成骨代谢,利于新骨形成。 因此缺乏维素D时,服用再多的钙,身体也难以吸收和利用。正确的认识是,小儿佝偻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绝对性和相对性地缺乏维生素D,继而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其表现为常见的佝偻病。
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原则应包括:1、 孕母及乳母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2、小儿出生满月后应常抱出户外活动。3、小儿生后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单位。 早产儿出生后2周即应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单位,3个月后减至每日400单位。4、 由于婴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每日摄入的钙量已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须特殊补钙。5、二岁后小儿生长相对减慢,户外活动增多, 故一般无须补充维生素D。6、当确定婴儿患佝偻病, 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总之,补充维生素D来防治小儿佝偻病,才是根本。
早期佝偻病诊断的指标
佝偻病是比较严重的骨科疾病,患上佝偻病有可能影响患者的一生,尤其是孩子,患上佝偻病,一生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小编提醒家长朋友们,多了解佝偻病的知识,避免孩子患上佝偻病,那么下面一起看一下佝偻病的诊断方法吧。
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对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有重大意义。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查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等优点,是我国目前早期诊断佝偻病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BALP 是碱性磷酸酶(ALP)的同功酶,由成骨细胞合成,当小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骨钙化不足时,该细胞活跃,BALP活性升高;当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时,其活性逐渐降低。因此BALP能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跃程度,而不受其他脏器来源的ALP影响,因此对佝偻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我科开展的BALP测定可与血清生化测定用同一管血(黄头管),是一种半定量的检测方法,对佝偻病(特别是亚临床型佝偻病)的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佝偻病时由于骨钙化、骨形成障碍而致BALP活性升高,随着病情加重,活性亦不断上升,这种变化先于X线下的变化。
BALP的正常参考范围为<200U/L.许多临床研究指出,只要BALP>200U/L即可诊断为亚临床型佝偻病,此时临床体征可无变化,婴幼儿仅表现易激惹、易惊、多汗、睡眠欠佳,年长儿童诉双下肢困乏或膝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等;当BALP>250U/L时,症状体征较明显,少部分病儿的血生化异常,但无X线改变;BALP>300U/L时,患儿除多汗、屡患感染、头颅异常、行走延迟、鸡胸等典型佝偻病表现外,血生化和X线下也有异常改变。由此可见,BALP对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就是佝偻病的诊断标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健康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未来,所以,家长朋友们应该多了解佝偻病的诊断,一旦发现孩子的不正常及时的去正规医院就医,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孩子患上佝偻病。
佝偻病胸
佝偻病的症状早期表现多为患儿夜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等,以后可能出现肌肉松弛、出牙晚等症状,其中佝偻病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佝偻病的常见症状
1.精神神经症状
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2.骨骼表现
(1)头部
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前颅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肋骨患珠。
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3.其它表现
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小儿佝偻病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软骨病,由于身体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变化。小儿佝偻病影响孩子的健康,在身体上表现出畸形,矮小;在心里上会给孩子造成自卑,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表现
(1)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使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
(2)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3)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钙、磷含量偏低。
小儿佝偻病病理变化
小儿佝偻病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认为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为日照不足、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不足、生长速度快以及肝肾疾病的影响。当身体维生素 D缺乏,肠道对钙、磷吸收就会下降,血钙下降会引起甲状旁腺亢进,旧骨吸收增加,释放出钙、磷,使血钙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大量磷从肾排出,血磷下降,钙磷沉积下降,以致骨样组织的钙化过程受到阻碍,成骨细胞代偿增生,在局部造成骨样组织堆积,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加,产生一系列骨骼症状和血生化改变。
温馨提示:佝偻病的症状发作时的表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用吗
婴儿佝偻病推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婴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一种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和肌肉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疾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多见,防治佝偻病以补钙,补贴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肾主骨,推拿相关穴位,可调补脾肾,缓解小儿佝偻病。婴儿佝偻病主要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补脾经100-3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旋推,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补肾经100-300次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将孩子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揉小天心1-3分钟
定位: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的小天心做环状旋转揉动1-3分钟。
捏脊5遍
定位: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揉足三里1-3分钟
定位: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孩子的手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将孩子双腿微屈,家长用拇指指端在孩子足三里处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小儿佝偻病的症状
一、显性症状
(1)惊厥
惊厥通常是婴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显性的症状,它的特点是小儿佝偻病患儿不但没有发热,而且也没有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突发性的惊厥现象。
大多数患者有多次惊厥,屡发屡停,每天发作的次数1~20次不等,每次时间为数秒至半小时左右。不发作的时候,病儿神情几乎正常。惊厥的时候大都知觉全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亦起痉挛,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幼小婴儿有时只见面肌抽动为本症的最初症状。痉挛多见于左右两侧,偶或偏重于一侧。血钙低的程度与临床表现并不一致。
(2)手足搐搦
手足搐搦为此病特殊的症状,表现为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大拇指贴近掌心,足趾强直而跖部略弯,呈弓状。常见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和儿童。
(3)喉痉挛
喉痉挛通常发生在2岁之前的婴幼儿身上,喉痉挛会导致患儿的呼吸非常困难,导致吸气拖长而发生哮吼,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甚至引发猝死。一些比较严重的小儿佝偻病患儿在进行肌肉内部注射的时候,还有可能会诱发喉痉挛。
婴儿佝偻病不是缺钙而是缺维生素D
佝偻病,全称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本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月龄。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佝偻病早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婴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惊厥
惊厥通常是婴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显性的症状,它的特点是小儿佝偻病患儿不但没有发热,而且也没有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突发性的惊厥现象。
大多数患者有多次惊厥,屡发屡停,每天发作的次数1~20次不等,每次时间为数秒至半小时左右。不发作的时候,病儿神情几乎正常。惊厥的时候大都知觉全失,手足发生节律性抽动,面部肌肉亦起痉挛,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幼小婴儿有时只见面肌抽动为本症的最初症状。痉挛多见于左右两侧,偶或偏重于一侧。血钙低的程度与临床表现并不一致。
2、手足搐搦
手足搐搦为此病特殊的症状,表现为腕部弯曲,手指伸直,大拇指贴近掌心,足趾强直而跖部略弯,呈弓状。常见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和儿童。
3、喉痉挛
喉痉挛通常发生在2岁之前的婴幼儿身上,喉痉挛会导致患儿的呼吸非常困难,导致吸气拖长而发生哮吼,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甚至引发猝死。一些比较严重的小儿佝偻病患儿在进行肌肉内部注射的时候,还有可能会诱发喉痉挛。
4、其他症状
往往有睡眠不安、易惊哭、出汗等神经兴奋现象。其他先发或并发的疾病可致发热。
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1、新生的婴儿表现为四肢明显短小,头比正常的要大、前额明显突出。
2、有的是有比较明显的行为异常,比如睡觉总是不安,容易哭,经常出汗,由于过多的出汗,头部会比较痒,婴儿会用头蹭枕头,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枕秃现象。
3、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小孩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胸部骨头异常,中间部分会向外凸出,或者向内凹。
4、等到1岁过后小孩走路或者站立时,两腿会有o型腿的情况
5、小孩因为钙的缺乏会出现张牙比较晚。
6、面部表情冷漠,表情少,说话晚,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护理
小儿佝偻病就是人们常说的“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导致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婴幼儿佝偻病是一种多发病,以3-18月小儿为常见,北方多于南方,冬春季多于秋季。
如果小儿的喂养不当、日光照晒不足,小儿生长相对快,胎儿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和慢性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以及肝胆道疾患。
由于小儿体内的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食欲减退,夜惊、激惹、多汗、夜哭、烦躁这是小儿佝偻病的早期的临床表现。部分婴儿可有低钙性手足搐搦、喉痉挛甚或惊厥。此时可稍现枕秃、颅骨软化及肋串珠改变。
佝偻病激期时,患儿血钙、磷显著下降,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从而引起甲状旁腺调节,使血钙代偿性增高及磷从尿中大量排出,致使原有骨质发生溶钙而“软化”。此阶段可见明显串珠、郝氏沟、手镯,长骨溶钙出现“o”型或“x”型腿,扁骨异常而有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枕秃、方颅、囟门闭合延迟,亦可有脊柱后突和侧突。此外,尚有血、尿和x线片等的改变。以上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可减轻或部分消失,称为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