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麻疹的预防与疫苗

小儿麻疹的预防与疫苗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接种疫苗 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现在国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为8月龄初始一针,6 岁加强一针。个别省份定为18个月到24月时复种一针。另接种剂量为0.5ml。

4、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小儿麻疹是什么

小儿麻疹因为高度传染度,而且并发症多,所以在1965年之前小儿麻疹容易引起恐慌。而在1965年之后麻疹疫苗的普种控制了麻疹的大肆蔓延,给小儿麻疹的防治带来了希望。但是即便如此,在一些人口密集却没有普及麻疹疫苗的地区还是有很大的杀伤力的。而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比较低,因此小儿麻疹的几率更高。那么小儿麻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儿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小儿麻疹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含核糖核酸 (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当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后,约第2日进入附近淋巴结,同时少量病毒入血,通过第一次病毒血症到达肝、脾及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中,大量增殖后,再入血循环,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同时破坏受侵袭的细胞,出现临床表现。

得了湿疹可以打预防针 哪些情况不能打预防针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小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打预防针期间,若小儿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严重的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警惕小儿麻疹对宝宝的危害

●轻症小儿麻疹: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小儿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重症小儿麻疹:发热高达40℃以上,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粘膜出血,称为黑小儿麻疹;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无疹型小儿麻疹:注射过小儿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

●异型小儿麻疹: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粘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小儿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成人小儿麻疹:由于小儿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小儿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小儿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小儿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表

出生时 乙肝疫苗 第一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 第一次 结核病

1月龄 乙肝疫苗 第二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灰疫苗第二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脊灰疫苗 第三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第二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龄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第三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乙肝疫苗 第三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脑疫苗 第一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 麻疹疫苗 第一次 麻疹

9月龄 流脑疫苗 第二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 乙脑减毒疫苗 第一次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岁 甲肝疫苗第一次甲型病毒性肝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第四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 第一次 麻疹、风疹、腮腺炎

2岁 乙脑减毒疫苗 第二次 流行性乙型脑炎

甲肝疫苗(与前剂间隔6-12个月) 第二次 甲型病毒性肝炎

3岁 A+C流脑疫苗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岁 脊灰疫苗 第四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岁 麻风腮疫苗 第二次 麻疹、风疹、腮腺炎

乙脑减毒疫苗 第三次 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了小儿麻痹症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网友提问:曾经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现在和老公正在备孕中,非常担心以后宝宝也和自己一样,患上小儿麻痹症。所以想求证一下我这种情况,小儿麻痹症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宝宝呢?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要想知道小儿麻痹症会不会遗传,首先我们要清楚小儿麻痹症是如何患病的。其实,小儿麻痹症属于急性传染病,是由病毒侵入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或是部分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因此,小儿麻痹症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曾患过小儿麻痹症可以怀孕吗?

如上述所说,小儿麻痹症属于急性传染病,并不会遗传,所以是可以怀孕的。

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有用吗?

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小儿麻痹症也叫脊髓灰质炎,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糖丸”,主要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目前,人们对小儿麻痹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春季谨防小儿麻疹

1、什么是麻疹?

小儿麻疹是由小儿麻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高,可并发肺炎。小儿麻疹是冬末春初易发的一种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且又易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2、小儿麻疹都有哪些症状?

通常会发高烧,并伴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发热第2~3天在口腔黏膜可发现斑点,1~2天后出现疹子。先从头、脸部位开始,几天之内蔓延至全身。疹子长出后,发烧温度会下降。有些患儿可能会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

3、麻疹应如何预防?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计划注射麻疹活疫苗,接种麻疹疫苗也有禁忌症。对家长来说,如果您的孩子对鸡蛋有过敏史或正处于发热及感染期,请暂时不要接种。

②麻疹流行期间,要避免去公共场所和流行区域,减少感染机会。

③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患儿在出疹后的4天内应在家休息,一般出疹后第6天即无传染性。

④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卧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过强阳光刺激。

⑤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打喷嚏的痰涕弄污双手后,需正确洗手。

⑥注意补足水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发热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专家提醒:麻疹调护可多饮鲜芦根水以清热生津及板蓝根等中药饮品清热解毒,在恢复期饮食营养要丰富。

婴儿预防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俗成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预防接种程序表

卡介苗出生时3个月后做OT试验,阴性需复种;以后每3~4年复查OT试验,阴性即需复种

乙肝疫苗 0、1、6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2、3、4个月 1.5岁、4岁

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 3、4、5个月 1.5岁

麻疹疫苗 8个月 4岁

每个小宝宝到了预防接种时间,家长都应按时带他去当地医院进行预防接种。宝宝预防接种后,会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反应。在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热、头痛,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时,应给孩子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一般这些反应在2-3天内会自行消退,不需作特殊处理。如发生有异常的过敏或晕厥、休克等反应,或局部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均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其他还有一些疫苗,如乙脑疫苗预防乙型脑炎;流脑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疫苗预防风疹;腮腺炎疫苗预防腮腺炎;各种流感疫苗预防各种类型的流行性感冒等。这些疫苗均可按需要进行接种。 预防接种还应注意,如小儿患有发热、急性感染、或有心、肾、肝和神经系统疾病及活动性结核病未治愈前,或正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力低下小儿,及上次注射疫苗有过敏史者都应暂缓接种。

长荨麻疹能打预防针吗 以下5情况都不能打预防针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小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患急慢性肾脏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以及病、化脓性皮肤病和化脓性中耳炎的小儿,打预防针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病儿的康复。

打预防针期间,若小儿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严重的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哪些宝宝不宜打防疫针

打预防针的目的是让宝宝远离某些疾病,可是你知道吗?有的宝宝不宜大预防针。本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是哪些宝宝不宜打防疫针。

1.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注射防疫针。

2.孩子发热时(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不宜注射防疫针。因为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注射防疫针会加重病情。

3.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注射防疫针。

4.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儿童,也不宜注射防疫针。

5.患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注射防疫针。因为他们体内缺乏制造免疫力的原料,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健全。

6.大便每天超过4次的儿童不宜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因为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出,使疫苗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还会干扰疫苗发生作用。

所以家长们带宝宝去打预防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是否有以上情况。

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有用吗

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小儿麻痹症也叫脊髓灰质炎,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糖丸”,主要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目前,人们对小儿麻痹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1、 如果宝宝在服用(糖丸)时出现呕吐应重服。

2、 (糖丸)疫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3、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开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

4、 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5、 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

6、 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杰质炎疫苗。

7、 对有禁忌症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连续2~3天。

8、 一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做好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小儿麻痹症带来的危害可能会使孩子出现肢体麻痹的现象,甚至有时会造成残疾或危及孩子的生命!它是一个重点预防的传染病之一。因此,我们要警惕小儿麻痹症。防止它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疫苗哪些是必须打的

出生

24小时内 乙型肝炎疫苗[提示]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第一针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 [提示]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初种 结核病

1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 第二针 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提示]服苗前一周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

第一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 第二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百白破疫苗[提示]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

第一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 第三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百白破疫苗 第二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百白破疫苗 第三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 第三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提示]接种流脑疫苗后的反应比较轻微,偶尔有人出现短暂低热,有些大孩子(8~12岁)偶尔出现过 敏反应,即在接种后的十几小时皮肤出现疱疹等,此时应请医生诊治.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晕和压痛,一般在24小时内消退,不用特殊处理.

第一针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8月龄 麻疹疫苗[提示]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

第一针 麻疹

9月龄 A群流脑疫苗 第二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 乙脑[提示]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初免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1.5

~2岁 百白破疫苗 加强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脊髓灰质炎糖丸 加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乙脑疫苗 加强 流行性乙型脑炎

3岁 A群流脑疫苗,也可用A+C流脑加强

第三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岁 脊髓灰质炎疫苗 加强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7岁 麻疹疫苗 加强 麻疹

白破二联疫苗 加强 白喉,破伤风

乙脑疫苗 初免两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A群流脑疫苗 第四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2岁 卡介苗 加强

农村 结核病

计划内和计划外疫苗的区别

卫生部规定的计划免疫类疫苗主要是四种:即预防麻疹的麻疹疫苗,预防结核的卡介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百白破疫苗。此外,乙肝疫苗、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风疹、腮腺炎疫苗,也被列入计划免疫管理范围。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通常也列有以上9种疫苗,人们通常把这些疫苗称之为计划内疫苗。

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均属计划外疫苗。面对种类繁多的疫苗,家长们很想知道,哪些预防针是必须打的,哪些是自愿选择的。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这些疫苗由地方卫生防疫机构根据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规律,确定针对某一重点保护人群接种,或是向公众推荐,由人们自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只有当某一地区出现疫情或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为避免某些传染病暴发流行,才会有针对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种某种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机

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成人大都已得过。人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 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

麻疹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约持续四至六年,而不能保持终身。因此,接种麻疹疫苗后四年还应加强接种一次。

出过麻疹的小孩,由于体内已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除极个别的孩子第二次患麻疹外,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因此,凡出过麻疹的孩子就不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

感冒能打麻疹疫苗吗

疫苗本身就是一些病菌,我们只是将这些病菌的感染能力给控制地了,但是对于感冒患者来说,你们的身体体质是比较脆弱的,容易会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希望父母们应该要选择适合的日子去给宝宝接种麻疹疫苗。

不能打,在防疫站的时候医生也会问你。因为感冒了抵抗力下降有些是减毒活疫苗;而且生病状态下多少都有免疫紊乱,不利于更好的免疫。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感冒的时候是不能打麻疹疫苗的,容易加重感冒病情,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8月以上的小儿都需要注射,但是感冒流鼻涕,咳嗽,虽然没有发热,同样是不可以注射麻疹疫苗的。

绝对不能打,因为所打的疫苗是一种抗体,如果在感冒发烧时去打疫苗,反而会感染所打疫苗的病菌.比如吃小儿麻痹糖丸,如果是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去吃的,那么反而会容易患小儿麻痹,因为感冒发烧时的抵抗力会很弱.切记,一定不能大意.小孩健康是我们的希望,也希望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为什么要给小儿打预防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

小儿麻疹疫苗

1.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疫苗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2. 麻疹疫苗应该接种几次?分别在什么年龄/阶段?

打喷嚏可以打疫苗吗 哪些情况不能打预防

1、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小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2、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 4、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5、患急慢性肾脏

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什么

麻腮风三联疫苗及麻腮风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给宝宝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一般建议18-24月龄宝宝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

春季是麻疹等疾病的高发季。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有否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有人小时候虽接种过,但担心年久失效。“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抗体有效期是多久?”这些都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多见,麻疹患者在发病前1-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疹早期的传染性最强。患者多为小儿,但近几年8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成人患麻疹呈上升趋势,在麻疹发病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注射要从8个月大开始,8

为什么要给宝宝打预防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 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

小儿麻痹后遗症该如何预防

1、自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这些都是主要的对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预防措施。 2、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预防小儿麻痹后遗症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3、预防小儿麻痹后遗症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

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乙肝大国,早在九几年这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事到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对于乙肝的预防不加关心,这也是乙肝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注射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射乙肝疫苗需注意什么?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

孕妇在孕期不宜接种的一些疫苗

孕期最好不用活疫苗,因为活疫苗有直接感染胎儿的可能。虽然死疫苗无传染力,但可引起发热、头痛、无力等全身反应,从而诱发子宫收缩,可增加流产、早产的危险。胎盘球蛋白主要用来预防麻疹及传染性肝炎,有时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也不应作为增加孕妇体质的补药。 麻疹疫苗:孕妇不能打麻疹疫苗,因为麻疹疫苗是活疫苗。如果孕妇从来没有得过麻疹,也没注射过麻疹疫苗,却又接触了麻疹患者,就应马上注射丙种球蛋白。不过,在人的生长过程中,从未患过麻疹,也没注射过麻疹疫苗,这种情况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风疹疫苗:也是活疫苗,孕妇也应禁用,

婴儿不宜打预防

1、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小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2、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小儿。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4、患急慢性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