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孩子感冒次数可了解免疫力
看孩子感冒次数可了解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卫士,但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每当一个感染性的细菌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把信息贮存起来,以防下一次的感染,并能对这种细菌发动较为有力的进攻。
所以,没有患感染疾病或很少患病的婴幼儿所拥有的免疫系统,比起经历过多次感染、而且在与病菌斗争的过程中增加了抗感染能力的成年人免疫系统要薄弱得多。所以,适当的生病不全是坏事,不用担心孩子生一两次病就是他的免疫功能有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判断孩子的免疫系统是正在完善之中还是有缺陷呢?刘海燕指出,家长可以注意观察孩子一年感冒的次数 ,来看看孩子免疫系统到底是否存在缺陷。0到2岁的孩子一年最多感冒7次,3到5岁最多6次,6到13岁5次(注:两次感冒时间相差一周以上才能算两次感冒)。如果超出上面的标准,或者上面各年龄段患支气管炎或肺炎的次数分别超过3、2、1次,就可以诊断孩子是反复呼吸道感染,那就要仔细检查发病原因了。 如果是先天免疫缺陷病,则是因为这类孩子是先天性缺乏一些抗体或合成酶。
刘海燕建议家长,如果孩子反复感冒的话,最好先自我评估一下,改正一些错误的喂养方法和观念,尽量排除一些病因。要检查病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在临床上,大夫一般建议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贫血和营养不良,检查微量元素,看有没有钙、铁、锌的缺乏;必要时要拍胸片或做心脏 B 超,看有没有畸形存在。
小时候经常出湿疹的孩子,家族里有哮喘或过敏家族史的,要小心孩子也是过敏体质,要排除哮喘的可能。必要时,检查一下孩子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症用药。
治疗小儿感冒家长易踏入6大误区
专家提醒,导致孩子感冒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受凉,对症治疗最稳妥。
误区一:一发热就跑医院
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热,就立刻带孩子到医院,生怕孩子烧坏了大脑,且最爱跑三甲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有为说,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早上4时在自家附近医院看发热,上午9时去儿童医院看发热,下午去省中医看病,整整一天都在折腾。
专家正解:一发热就跑大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不说,还耽误了孩子休息。普通的感冒发热,没必要一天内反复看多次,感冒有一个病程,一天内很难完全治好。对于“烧坏脑子”的担忧,赵有为表示大可不必。普通感冒发热,体温在40℃,孩子没有抽搐的,一般不会烧坏大脑;而真正导致发烧“烧坏脑”,那都不是感冒引起的,而可能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烧看医生时,医生会鉴别,如有这种可能,会留院观察。
误区二:输液好得快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发烧,甚至只是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为小孩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
专家正解:感冒有其自然的病程,即便是输了液,也不可能立即治愈。只要不脱水,治疗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因为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大量液体,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误区三:激素退热快
有些家长希望患儿快速退热,喜欢向医生要求用激素退热,甚至自行给孩子使用激素。
专家正解:在医学上,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为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孩子一旦反复或长期使用激素,不仅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几乎是不可避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孩子病理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赵有为表示,感冒导致患儿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清除体内病菌,激素扼杀了这一反应,得不偿失。
误区四:滥服消炎药
有些医生和患者总是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因此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在小儿感冒治疗上被广泛使用。
专家正解: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就算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也需要在细菌药敏结果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事实上,由于滥服消炎药,反而引致患儿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隐患众多;更严重的,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要使用抗生素时,反而失去疗效。
误区五:吃“营养片”防感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抵抗力差才感冒,因此希望借助药物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因此经常让孩子吃一大堆的所谓“营养片”。
专家正解:市面上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很多,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并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差,而与生活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晚睡晚起、睡眠不足、洋快餐吃太多、只喝可乐不喝水、只喝牛奶不吃饭、只吃肉不吃青菜等。在孩子免疫力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改善不良习惯,比吃“营养药”更管用也更靠谱。
误区六:坚持上学
现在父母生活、工作都比较忙,孩子刚刚不发烧,就当孩子感冒病好,于是送去托儿所、幼儿园。
专家正解:孩子病情刚有缓解就坚持入托的做法很不好,因为感冒后身体虚弱,需要好好地休息,孩子刚刚不发烧,有可能是用了退烧药的作用,疾病没有好彻底,送去托儿所后,得不到休息,容易使疾病好得慢。
治疗小儿感冒家长易踏入6大误区
误区一:一发热就跑医院
不少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热,就立刻带孩子到医院,生怕孩子烧坏了大脑,且最爱跑三甲大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有为说,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早上4时在自家附近医院看发热,上午9时去儿童医院看发热,下午去省中医看病,整整一天都在折腾。
专家正解:一发热就跑大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不说,还耽误了孩子休息。普通的感冒发热,没必要一天内反复看多次,感冒有一个病程,一天内很难完全治好。对于“烧坏脑子”的担忧,赵有为表示大可不必。普通感冒发热,体温在40℃,孩子没有抽搐的,一般不会烧坏大脑;而真正导致发烧“烧坏脑”,那都不是感冒引起的,而可能是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烧看医生时,医生会鉴别,如有这种可能,会留院观察。
误区二:输液好得快
有些家长只要小孩一感冒发烧,甚至只是鼻塞、流涕、伴咳嗽,就到医院要求为小孩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
专家正解:感冒有其自然的病程,即便是输了液,也不可能立即治愈。只要不脱水,治疗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尽量口服。因为输液是有风险的,例如输液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局部血管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大量液体,会对儿童幼小的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
误区三:激素退热快
有些家长希望患儿快速退热,喜欢向医生要求用激素退热,甚至自行给孩子使用激素。
专家正解:在医学上,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因为应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尤其是孩子一旦反复或长期使用激素,不仅孩子的免疫力降低几乎是不可避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孩子病理性肥胖、骨质疏松等,对发育期儿童来说弊大于利。赵有为表示,感冒导致患儿发烧,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清除体内病菌,激素扼杀了这一反应,得不偿失。
误区四:滥服消炎药
有些医生和患者总是认为,抗菌消炎治疗感冒作用快,因此许多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在小儿感冒治疗上被广泛使用。
专家正解:诸多发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对病毒无能为力;就算少数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也需要在细菌药敏结果指导下,才能使用抗生素。事实上,由于滥服消炎药,反而引致患儿体内正常的菌群失调,隐患众多;更严重的,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正要使用抗生素时,反而失去疗效。
误区五:吃“营养片”防感冒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因为抵抗力差才感冒,因此希望借助药物提高抵抗力,防止感冒,因此经常让孩子吃一大堆的所谓“营养片”。
专家正解:市面上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很多,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多孩子容易感冒,并不是孩子的免疫力差,而与生活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晚睡晚起、睡眠不足、洋快餐吃太多、只喝可乐不喝水、只喝牛奶不吃饭、只吃肉不吃青菜等。在孩子免疫力可能根本就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改善不良习惯,比吃“营养药”更管用也更靠谱。
误区六:坚持上学
现在父母生活、工作都比较忙,孩子刚刚不发烧,就当孩子感冒病好,于是送去托儿所、幼儿园。
专家正解:孩子病情刚有缓解就坚持入托的做法很不好,因为感冒后身体虚弱,需要好好地休息,孩子刚刚不发烧,有可能是用了退烧药的作用,疾病没有好彻底,送去托儿所后,得不到休息,容易使疾病好得慢。
蛤蟆油的功效与作用 提高人体免疫力
雪蛤含有雌醇、辛酮等激素类物质具有同化激素作用,可促进人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明显降低感冒次数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
孩子为什么会频繁感冒
何为“复感儿”?全国儿科呼吸会议提出2岁以内的孩子,如果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即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3~5岁的孩子,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便可诊断为复感。另外,如果孩子频繁感染,两次间隔在 7天左右,就可诊断为复感,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了。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就是鼻、咽、喉的感染,称为上感,也是我们常说的感冒;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下呼吸道感染一般指常见的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孩子不到一岁为什么会频繁感冒?记者就此请教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科伍曼仪教授。
“为什么我家宝宝每个月都要感冒一次呢?出生才七个月已经感冒了六次。”年轻妈妈许女士对宝宝一直照顾得十分细心,从不让宝宝吹冷风,宝宝的奶瓶也消毒严格,衣服也会注意保暖,发现身边人患感冒时会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可是为什么宝宝还是经常感冒呢?
伍教授解释说,许小姐的宝宝这种经常感冒的情况其实是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又叫“复感儿”,这说明宝宝的抵抗力低,细胞免疫功能存在问题。一旦天气变化孩子的抵抗力降低,极容易被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如果孩子的感冒不能得到控制,时间拖久了又可能发展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在儿童发病率中位居首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里,其中有半数以上为“复感儿”。
为何有的宝宝极少感冒但有的却感冒频频?出生不久的孩子为什么免疫力的差别这么大呢?专家解释说这除了和天气变化时的护理有关,最主要的还跟孩子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辅食的添加情况等相关。孩子感冒发烧时,家长总希望孩子快点好起来,便带孩子去输液打针、吃药,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但90%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起到缓解病情的效果,用得越多,肌体就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杀灭肠道正常菌群。影响孩子的食欲跟营养吸收情况。长此以往,孩子的抵抗力就会越来越低,更容易患上感冒,甚至变成恶性循环。实际上,“三分治、七分养”,对孩子喂养的不合理,孩子肌体内缺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都易造成小儿常患感冒。
如果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如铁、锌和各种维生素,会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使孩子抵抗力降低。另外,家长给孩子过量补钙,还会影响铁、锌的吸收,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专家提醒家长应该引起重视,请教专家辨别造成孩子免疫力降低的原因,并根据孩子缺乏的微量元素科学合理地加以补充,或者针对病因口服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伍教授指出,对于1岁以内宝宝提高免疫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合理添加辅食。6个月以后孩子单纯奶类喂养已经难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逐步添加肉、鱼和蛋黄等,让孩子把粥和肉渣一起吃,才可以保证孩子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复感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
家长也应学会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孩子长期厌食可能是缺锌,脸色苍白可能与缺铁有关,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可能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天气变化时,宝宝的护理上也要格外小心。冬季清晨午后温差大,护理上要根据孩子的体温,摸孩子的手心和脚及时加减衣服。如果孩子出汗应及时给孩子擦干换衣服。
宝宝发烧能吃酸奶吗
1、在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是可以喝酸奶的,因为酸奶是一种具有调节肠胃的功效,而孩子在感冒的时候消化系统非常的不好,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喝酸奶的话可以帮助孩子改善消化系统。
2、而在孩子感冒的时候给孩子喝酸奶的时候建议选择给孩子采用一些益生菌的酸奶给孩子食用,这样的酸奶孩子食用了过后对于身体来说是很非常好的,还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免疫力。
提高宝宝免疫力才能防感冒
第一,应对天气变化,很多人都担心天气的忽冷忽热会导致孩子感冒,特别是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都是比大人多穿两层衣服不止。其实,给孩子捂的过于严实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而孩子的活力要比大人的大,而穿的却比大人的厚很多,很容易导致孩子出汗过多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所以,给孩子穿衣服一定要和大人所穿的衣服基本相当或者更薄一点,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适应能力,也可以提高免疫能力。
第二,应对流行性感冒,很多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打防疫针或者吃一些提高免疫力能力的药物,这种方法也是不好的。每年都会出现一次两次流行性比较强的感冒,只要孩子接近感染源就会感冒。但是,外力给的免疫力是远远不能够达到真正的效果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感染源。如果一旦被传染感冒,可以吃一点药物,这也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大预防针与吃提高免疫力药物属于外界的给予,会让自己的身体失去提高免疫力的本能的。
第三,孩子感冒以后会哭闹,但是尽量不吃药还是不吃药,只要不发烧,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吃一些两凉性降火的食物,多喝水,让孩子自己慢慢恢复,这样孩子的免疫力会大大提高,也不容易感冒。
消化不良影响免疫力
孩子消化不良影响免疫力
中秋之后,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变大,很多孩子因此而感冒,这说明孩子免疫力差。中医专家表示,孩子免疫力差往往是由于消化不良造成的。孩子消化状况好、吸收好,体质就会强壮,不会那么容易感冒或者生病;反之,如果孩子消化不好,就不能吃得太多,吃多了会导致积食,从而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5要点判断孩子消化好不好
中医专家表示,家长应该学会判断孩子的消化情况,进而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喂养,以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判断孩子消化好不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闻口气:口气清新,说明小孩的消化是比较好的;如果孩子有口臭,则说明消化不好。
2.看舌苔:舌苔很干净,说明消化是比较好的;舌苔厚、黄,说明消化不好。
3.看睡眠: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晚上睡觉睡得好,也说明消化好;如果孩子晚上睡眠质量差,常常做梦或惊醒,则很可能是消化不好。
4.看大便: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一天或两天一次是正常的,但一般超过两天不排便,则不太好;而且要看每一次是否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段;此外,小的婴儿大便为糊状也是正常的,大点小孩的大便则一般是成型的;而间隔时间、次数、性状的改变则提示则小孩的消化出现了问题。
5.其它:小孩睡觉磨牙、手指长倒刺这些也提示小孩的消化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