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员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多因反复发作腮腺肿胀而就诊。常为双侧位。肿胀发作有时和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且粘稠,排出受阻所致。不少病例的腮腺肿胀和进食并无明确关系,晨起感腮腺腺体部胀感,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溢出,局部随之松快。
临床检查腮腺轻微肿胀或不明显,伴发急性感染时皮色稍红,一般均属正常。导管口可有轻微发红,压迫腺体可从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snowflake-like)”唾液,或为粘稠蛋清样唾液,甚至为粘液栓子而非唾液。病程较久者扪诊腺体硬韧感,腮腺导管呈粗硬索条状。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复发性腮腺炎发生于儿童者不同于成人。发病年龄从婴幼儿到15岁均可发生,以5岁左右的男童最为常见。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较短;随着年龄增长,间隔时间愈长,甚或1~2年肿胀一次。青春期后逐渐自愈,极少病例仍延续发作。肿胀可以很突然,单侧或双侧。从涎腺造影观察,不少患儿双侧均显示涎腺末梢导管呈点状扩张(sialectasis),但常常只一侧发生肿胀。由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倾向,不少认为是先天发育不全所致。因为不少研究报告表明儿童期诊断为复发性腮腺炎者,成年后再作腮腺造影,原来所见的末梢点状扩张消失。但真正的原因仍不很清楚。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怎么治疗啊
我小时候就是用仙人掌贴敷这种方法治好的。用法是:用仙人掌适量,刮去上面的毛刺,切成小块,用白布包好,用力捶碎,将碎末敷贴在腮腺肿胀处,用消毒纱布或白布包好,一天换两次,一般3天就消肿。
发病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如意金黄散,引用酸性饮料或口含维生素C片或口服1%毛果芸香碱3-5滴(2-3mg),每天2-3次,增加唾液分泌。平时多用碳酸氢纳溶液漱口来控制炎症。
用西医治疗,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有效抗生素,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适量头孢霉素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分泌无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注意事项:
预防腮腺炎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得了腮腺炎应吃流食或半流食,少吃辛辣食物,凉食、油腻的食物也尽量少吃。
孩子脸肿不退化脓性腮腺炎护理措施大盘点
化脓性腮腺炎虽然不是常见的疾病,但是此病的危害很大,孩子也是容易患上化脓性腮腺炎的,此病一般是由于感染因素诱发的,面对化脓性腮腺炎的出现,孩子总是脸肿、疼痛、畏寒等等。专家表示,化脓性腮腺炎患儿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在此期间,多重视孩子的护理工作。那么,化脓性腮腺炎如何护理?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吧。
我们知道化脓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多发于免疫力较差的儿童,所以当孩子得化脓性腮腺炎后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对患者的护理方法。
1、合理的饮食
患"痄腮"时,化脓性腮腺炎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化脓性腮腺炎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化脓性腮腺炎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2、口腔护理
注意化脓性腮腺炎病儿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3、降低体温
定时给化脓性腮腺炎病儿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鼓励化脓性腮腺炎患儿多饮水以利汗液蒸发散热。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化脓性腮腺炎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板蓝根抗病毒治疗。
4、隔离
一旦发现孩子患了化脓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要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化脓性腮腺炎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5、卧床休息
重症化脓性腮腺炎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化脓性腮腺炎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化脓性腮腺炎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导致发生并发症。
温馨提示:相信通过介绍,面对化脓性腮腺炎时,患儿家长知道如何去做了。发现化脓性腮腺炎病情,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当然,化脓性腮腺炎日常的护理更重要。只有处处做到位,才能及早的摆脱化脓性腮腺炎的困扰。
腮腺炎冷敷还是热敷 腮腺炎要如何治疗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腮腺炎化脓的预防
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逆行感染,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必要时应做牙周洁治术。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如认真刷牙、常用洗必泰溶液嗽口等),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患者在进行大手术后,特别是腹腔手术,涎腺可发生反射性功能降低或停止。医生应该想到患者有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可能性,并加强手术前后处理,维持患者正常出入量及体液平衡,纠正机体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液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
腮腺炎化脓的表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发病急骤,多数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张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腮腺脓液可穿破腮腺筋膜,进入相邻组织或间隙,如外耳道、咽旁间隙等。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双侧性,患者多因反复发作腮腺肿胀而就诊。肿胀发作有时与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腮腺轻微肿胀或不明显,导管口可有轻微发红,挤压腺体可有混浊唾液流出。病程久者,腺体硬韧感,腮腺导管呈粗硬索条状。
腮腺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腮腺炎常见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
二、腮腺炎并发病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后期的成人患者,小儿少见。
1、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于腮肿后一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肿痛、伴剧烈触痛,重者阴囊皮肤显著水肿,鞘膜腔内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急性症状约3~5日,全程10日左右。病后约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
2、卵巢炎,发生率约占成年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主要表现为骤起畏寒、发热,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伴有压痛。不影响生育力。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腮怎样鉴别
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腮均表现为发热及腮腺肿大,故临床上要注意两病的鉴别,其鉴别要点简要介绍于下。
(1)病原:化脓性腮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腮腺化脓性炎症。常见病原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球菌等;偶可见厌氧菌。而流腮为流腮病毒感染引起。
(2)发病季节及年龄:化脓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规律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流腮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儿童发病率高。
(3)腮腺局部情况: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其腮腺肿大速度不似流腮那么快、而且与感染轻重程度呈平行,腮腺早期质较硬,局部疼痛及触痛较明显,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晚期肿大腮腺可有波动感。流腮腮腺质韧,可有轻压痛,局部皮肤不红。
(4)两病腮腺管口均可有红肿,而以化脓性腮腺炎为明显。压迫腮腺时。化脓性腮腺炎可见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
(5)周围血象:化脓性腮腺炎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个性核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6)细菌培养:化脓性腮腺炎时腮腺管口引流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7)治疗效果:化脓性腮腺炎时,抗生素治疗有效,而抗生素对流腮无效。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腮腺肿胀的常见诱因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腮腺肿胀的常见临床病因。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又称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可发生于任何儿童期,但以5岁左右最为常见。年龄越小,间隔时间越短,越易复发,多因腮腺反复肿胀疼痛而就诊。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引起腮腺肿胀的原因不很清楚,一般均认为唾液分泌减少及淤滞是重要的因素。严重的急性腮腺炎症发作以后,导致导管上皮粘液化生,唾液中粘液成分增加,是造成唾液淤滞的因素之一。腺内结石、导管口因创伤性炎症致瘢痕狭窄、主导管过细等,都可以造成阻塞部位远端扩张而致唾液淤滞,有人称此为阻塞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好发于腮腺的原因被认为是腮腺导管较长、较窄、易于造成唾液淤滞。
复发性腮腺炎引起腮腺肿胀患者的粘液脓性唾液作细菌培养,多为绿色链球菌或其他一睦致病力弱的球菌。是否就是这些细菌造成的腮腺感染意见不一,不少学者认为这仅是一种续发征象。
痄腮散在哪里可以买到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剌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除排脓手术,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腮腺炎化脓的病因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少见,为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并发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或大手术后的患者。正常时,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若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减弱,唾液分泌功能障碍,致病菌经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腺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此外,外伤或周围组织炎症的扩展,涎石、瘢痕挛缩等影响唾液排除,亦可引起本病。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常见,原因有结石、导管周围瘢痕导致排唾不畅,重金属如汞、铅、砷中毒,或由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转变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