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九个养生穴位轻松赶走疼痛

按摩九个养生穴位轻松赶走疼痛

按摩九个养生穴位 轻松赶走疼痛

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它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保健方式,能有效的祛除身上的一些疾病和病痛,而且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下面中医向大家推荐一些最常用的保健穴位,自己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常按一按,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又保健。

一、失眠:合谷、神门穴帮助安神。

台湾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按压穴道有助气血运行顺畅,帮助你入眠。

按摩方法:先试试神门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紧拳头,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镇静安神。合谷穴能行气止痛、内关穴友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纾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的效果。

二、手脚冰冷: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体质虚寒,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手脚冰冷的人,长时间待在冷气房,呼吸道及肠胃都会有问题,尤其是老人下肢冰冷,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爆发的主因之一。

按摩方法:按压涌泉(可滋阴补肾,脚掌底前半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连线约三分之一处)、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不舒服的症状。涌泉穴更被称为“长寿穴”,是肾经的首穴,《皇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常常按摩涌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多种困扰。

三、头痛:百会穴能解头痛。

户外高温炎热令人头晕,一进到室内低温的冷气房,原本扩张的血管、肌肉瞬间收缩,更令人头痛难耐。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四、肠胃功能失调: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的穴道。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肠胃功能失调的毛病,虽不是大病,但症状发作时相当恼人。

按摩方法:胀气令人坐卧难安,按压内关穴及天枢穴有助消除胀气。内关穴在手腕横格纹以上距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而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可促进肠胃蠕动。便秘时,以指尖按压中脘穴(肚脐正上方4寸处)、孔最(肘横纹下4寸处)、天枢穴、合谷穴,都有助肠胃收缩。或者依照升结肠(右腹部从下往上)、横结肠(肚脐上方由右到左)降结肠(左腹部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搓揉,会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胃痛先别急着吞胃药,按摩或热敷足三里(膝关节下方3寸)、按压中脘穴、天枢穴都能减轻疼痛。至于平时肠胃功能的保养,可按摩脾经和足三里穴,强化肠胃功能,脾经为足部大拇趾外侧至小腿中央,由下往上轻压或热敷5~10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按承山穴缓解小腿疼痛

久坐、腿部受凉,容易引发小腿疼痛、抽筋,此时可赶紧按按承山穴。

承山穴按摩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手法只能轻按轻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按压公孙穴缓解肠胃不适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公孙穴按摩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揉捏风池穴缓解颈椎酸胀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风池穴按摩法: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疲劳--刺激明眼穴缓解眼睛干涩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明眼穴按摩法: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缓解疲劳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吧。不要让疲劳来侵蚀你的身体。

中医可以帮助缓解鼾症吗

一、中医按摩治疗鼾症:

中医认为鼾症,是肺气不宣、痰堵气道造成的,止鼾当从宣肺祛痰入手。每天坚持按摩中脘、阴陵泉、天枢、丰隆这4个养生穴位,可有效缓解鼾症症状。由于睡眠时咽部软腭、悬雍垂(即小舌头)、舌根等处的软组织在呼吸气流的推动下,发生颤动而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声音。想有效止鼾,按揉穴位效果很好。每天早晚各1次,每个养生穴位按摩5分钟,可以按照阴陵泉—丰隆—中脘—天枢的顺序来做。

1、中脘穴缓解鼾症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鼾症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2、天枢穴缓解鼾症

此养生穴位在腹中部,离肚脐眼正中2寸。取穴的时候从肚脐眼正中向左或者右量2横指即是。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用它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鼾症的功效。

3、阴陵泉穴缓解鼾症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适用于鼾症患者。

二、中医偏方治疗鼾症:

鼾症患者每晚睡觉前取新鲜的葱白一根,嚼食之(依个人品味食用,切勿多食,以免影响睡眠),连续食用一周,然后看效果,如果有效果则继续,直至治好为止。而且鼾症患者只要在临睡前将3~4滴漱口液用温水稀释后漱漱口就可以使鼾声减弱、停止。

预防肝癌就按着五个穴位

1、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此养生穴位是不可缺少的养肝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防治肝病。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处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的养生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如同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此养生穴位,能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凹陷处,也就是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按摩太溪穴,能调动肾脏功能,从而达到“滋水涵木”目的。

4、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养生要穴。按摩“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

5、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个“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按摩“大敦穴”能达到清肝明目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 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 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 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自己动手治疗睡觉打鼾

打鼾(医学术语为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中医认为打呼噜,是肺气不宣、痰堵气道造成的,止鼾当从宣肺祛痰入手。每天坚持按摩中脘、阴陵泉、天枢、丰隆这4个养生穴位,可有效缓解打鼾症状。由于睡眠时咽部软腭、悬雍垂(即小舌头)、舌根等处的软组织在呼吸气流的推动下,发生颤动而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声音。想有效止鼾,按揉穴位效果很好。每天早晚各1次,每个养生穴位按摩5分钟,可以按照阴陵泉—丰隆—中脘—天枢的顺序来做。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中脘穴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老人预防老花眼按摩有奇效

用拇指或食指(以自己顺手为主)点按以下几个养生穴位,力量可以由弱到强,逐渐加大,至感觉酸胀明显后,慢慢放松,配合匀速的呼吸,慢慢感觉体会,最后在呼气时压入,吸气时放松。每个穴位按摩1分钟,连续按数遍。

在所有动作完成之后,可以加上一个简单的放松动作。把双手掌心相对,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迅速将掌心置于眼部,轻轻按揉。注意按揉的方向是上眼眶由内向外,下眼眶由外向内,保持这样的打圈方式持续1分钟,对保护眼睛、预防“老花眼”也是有帮助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按摩哪几个养生穴位,可预防老花眼吧。

1. 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3.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4.阳白穴: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5.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养胃护胃必知的四大养生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 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 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常按四大养胃养生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 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这些穴位止牙疼

用这几个养生穴位治疗牙齿肿痛,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先按摩面颊上的颊车、下关,再按摩手上的二间、合谷,最后按摩脚上的内庭,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疼痛厉害的时候多按几次。

颊车穴:在人的面颊上,下颌角的前上方,耳下大约1横指的地方,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个。

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里。

合谷穴: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张开,右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右手拇指指尖点按处就是合谷。

二间穴:你把手微握成拳,在食指本节(第2指关节)前桡侧有一个凹陷,二间就在凹陷处。

温馨小提示:“尺侧”和“桡侧”大致意思是:把两个手掌朝上,小拇指所在的那侧为尺侧,相应的,大拇指所在的那侧为桡侧。

用这几个养生穴位非常有讲究。人的牙齿有上齿和下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选穴原则,治疗牙齿的疾病或者日常保健牙齿,应该选用大肠经和胃经上的穴位。

颊车、下关两个穴位在脸颊上,离牙齿很近,属于在牙齿近部取穴;二间、合谷在手上,内庭在脚上,属于远端取穴。这几个穴位组合,既能通经活血,又能清热泻火

常按四大养胃穴位

中医认为,防止胃痛的发生,应从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饮食、控制情绪等等。养生穴位的按摩,可有效防治胃痛。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是治疗胃痛最重要的养生穴位。下面教你中医按摩养胃法,快去学学!

胃痛也叫胃脘痛,是常见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胃气失和、胃络不通、胃失濡养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引起的,饮食不节、劳累、受风寒、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防止胃脘痛的发生,重在日常保健,应该从病因入手,如不让身体过度劳累,注意腹部的保暖,注意饮食,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也可以按摩养生穴位做做日常保健,如经常按揉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位。

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顺便提一下,上述4个养生穴位,对治疗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呕吐也是日常多发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外感寒邪、晕车晕船等都会导致呕吐,呕吐的时候,用拇指用力按揉上述4个穴位,每个养生穴位3~5分钟,能立即止吐。

几种治愈打鼾的推拿按摩法

中医认为,想有效止鼾,按揉穴位效果很好。每天早晚各1次,每个养生穴位按摩5分钟,可以按照阴陵泉—丰隆—中脘—天枢的顺序来做。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中脘穴

此养生穴位是腑的会穴,凡是脾胃失调、运化失常导致的各类脏腑相关疾病都可以用中脘治疗。肺脏病变的咳嗽、哮喘等以及脾虚引起的痰多等问题,用中脘都有极好的效果。中脘既能宣肺,又能祛痰,是治疗打鼾的理想穴位。中脘在上腹部,肚脐上4寸。

天枢穴

此养生穴位在腹中部,离肚脐眼正中2寸。取穴的时候从肚脐眼正中向左或者右量2横指即是。天枢属于胃经,又靠近胃部,所以它调理胃肠、补虚化湿的作用很好,湿生痰,用它与中脘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治疗打鼾的功效。

办公族养生防病的按摩方法

肠胃不适—按压公孙穴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穴位位置: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按摩方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养生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颈椎酸胀—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穴位位置: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按摩方法: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此养生穴位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腰椎酸痛—滚揉后溪穴

久坐不运动,腰痛不稀奇。此时可按摩后溪穴。

穴位位置:后溪穴是手握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处。

按摩方法: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有着非常好的养护作用。

眼睛干涩—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穴位位置: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按摩方法: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养生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上班族常按这养生穴位

肠胃不适—按压公孙穴

白领吃饭常常不规律,十有八九有肠胃病。有空多按摩公孙穴,对脾胃有帮助。

穴位位置: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

按摩方法:在办公室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养生穴位,深呼吸渐渐用力揉按20~30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

颈椎酸胀—揉捏风池穴

颈椎病可以称之为办公族最无言的痛,缓解颈椎不适的穴位是风池穴。

穴位位置: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按摩方法:揉穴的同时轻轻旋转头颈部,再做些耸肩动作。每天晚上睡前按摩此养生穴位后可以做局部热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解除疲劳的作用。另外,在办公室每隔1~2小时可扭动颈部。

眼睛干涩—刺激明眼穴

眼睛干涩时,可以动动手指上的明眼穴。

穴位位置:左右手的大拇指中间的骨节上。

按摩方法: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个养生穴位进行刺激,以稍微感觉到疼痛即可。可以在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期自行按摩。

相关推荐

睡觉打鼾真的能治好吗

阻鼾器缓解鼾症: 通过抬升下颌,增大咽部和上呼吸道的间隙,通畅上呼吸道,从而消除鼾声和减少呼吸暂停次数。目前国外耳鼻喉及呼吸科医生多推荐用记忆型的阻鼾器治疗鼾症,与传统的手术、和呼吸机相比,记忆型阻鼾器更便捷、经济、安全,被列为治疗鼾症的首选方式。 止鼾喷剂治疗鼾症: 多为激素类药物,刺激咽部软组织收缩,只可暂时缓解打鼾,无治疗效果,长期使用会损害身体健康,形成药物依赖和药物抵抗,加重鼾症病情。 中医按摩治疗鼾症: 治疗鼾症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中医认为鼾症,是肺气不宣、痰堵气道造成的,止鼾当从宣肺祛痰入手

按摩穴位赶走春困

1、风池穴: 沿着耳垂一直向后推,所摸到的一个凹陷地方就是。按摩此穴可提神,同时缓解眼部疲劳。 按摩方法: 保持身体正直,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 2、太阳穴: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按摩此穴不仅能够提神,还可以缓解头痛。 按摩方法: 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地环形转动。还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双手掌根部稍用力按摩。 3、百会穴: 在头顶正中心,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按摩方法: 身体端正,双手指叠按于穴位,缓缓

打呼噜的穴位按摩

1、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2、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3、中脘穴

怎样按摩瘦肚子减肥 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对应肠道,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良性蠕动,并且对肠道调节有明显的双向性,既能止泻,又能通便,长期坚持按摩能确保肠道健康,帮助消化,清除肠道内常年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赘肉,使肚子变得平坦。 按摩手法:天枢穴可以采用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也可采取挤压穴位的方法,即将两手掌平放在小腹上,用食指和中指对称挤压天枢穴,或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吗,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旁开2寸处。

手部穴位按摩治疗湿疹效果好

手部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坚持运用,对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手部按摩穴位选择:揉按合谷、神门、八邪、止痒点等穴位。 手部按摩反射区选配:按摩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肺、脾、胸腺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胃、甲状旁腺、大肠等反射区,尤其是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脾反射区。 中医提醒,湿疹患者在进行手部穴位按摩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找病因,远离致病源,避免食用易致过敏或刺激性食物。 手部穴位按摩 调脏腑又美容 人的手部有很多重要的养生穴位,如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合谷穴

汗疱疹怎么调理

按摩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 分钟即可。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同时又是荣穴。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传说古代有一个人,经常要下山去赶集,但是每次上山回家,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但是隔壁年纪一大把的老先生,担着柴上山,却非常轻松。这个人于是询问他养生的方法,那个老人就说,他的方法就是经常按摩劳宫穴。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很多心

防止打鼾的按摩方法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 络脾 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 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中脘穴 此养

养肝补脾按摩7个穴位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迅速,万物复苏、阳气生发。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因此,春季重养肝补脾,可进行穴位按摩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养生作用。 1、内关穴 一次用手轻轻按摩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2、神阙穴 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足三里及三阴交穴 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灸足三里、三阴交等两大养生穴位可健脾,和胃,柔肝,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3、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

防止打鼾的按摩方法

睡觉打鼾是很多人的睡觉习惯,但是打鼾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打鼾在男人中比较常见,打鼾也有很多的危害,有可能造成气道堵塞,也有可能使得呼吸不畅,有的甚至呼吸停止时间过长而死亡,所以我们还是需要防止打鼾的,今天分享一些按摩方法。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

按摩哪些穴位能养胃

1、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2、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 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3、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