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压积
但是如果您检查发现身体的其他指标如果都处于正常状态,而只有血小板压积处于不正常状态的话,是不需要过于担心的,因为它只是用来诊断疾病的一个项目,单纯就血小板压积不正常代表您的身体并无大碍。
我们临床上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MPV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减低见于1.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2.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3.mpv随血小板数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pdw表示血小板体积大小的离散度,它低表示血小板大小比较一致!
这些指标一般都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存在仪器误差,比较重要的还是看您的血小板数量,如果数量正常的话,一般没什么问题!血小板压积(PCT)=MPV*PLT。应该你的血小板总数(PLT)或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加所致。MPV升高,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PLT升高,即血小板总数升高,一般检验在450个单位之内,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溶血、肿瘤等都会使血小板升高。
过高的话(排除其它血液病)为血小板增多症,必需查明原因(原发或继发)。血管收缩也会引起PCT升高,那是因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当血管受损收缩时,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蛋白与内皮下的确胶原物质粘附,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集,自然压积也会升高。
看过本文介绍相信您一定了解了血小板压积是怎么回事,请您注意如果是您坚持发现血小板压积和一些其他的指标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的话,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如果是非要等到疾病症状出现之后在治疗的话,只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0~20.0)×10^9/L
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 (600万~700万/mm3)。
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
4.HCT——红细胞压积:40%~48%
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
6.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5~33.5pg
7.MV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00~360g/L
8.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
9.LY%——淋巴细胞比值:17%~48%
10.MONO——单核细胞比例:4%~10%
11.NEUT%——中性粒细胞比例:43%~76%
12.LY——淋巴细胞:(0.8~4.0)×10^9/L
13.MONO——单核细胞计数:(0.3~0.8)×10^9/L
14.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1.2~6.8)×10^9/L
1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11%~14.5%
16.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18%
17.MPV——平均血小板体积:7.4~12.5fL
18.P-LCR——大血小板比例:10%~50%
血竭有什么作用
1、抗真菌作用:血竭水浸剂(1:2)在试营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从而增加其凝血作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血竭水煎醇沉液(1:1)0.5ml/kg肌内注射连续3周,使兔血红细胞压积减少,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但对全血粘度比值及血浆粘度比值无明显影响。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血竭水煎醇沉液(1:1)0.1ml体外试验,加于0.5ml富血小板血浆内,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不多,没有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这三项分项指标怎么样,如果正常或者偏低不多那就没有问题。上述指标都是用来诊断贫血的,偏低就有贫血可能。中型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等。指标偏高不多,可能略微有些上火之类的,看看是不是有长痘痘、口腔溃疡等,吃点消炎退火药即可,或者不吃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就好了。血小板分布只是说明血小板大小不均,14.0偏低不多也没有临床意义,只要血小板数值正常(8-30万)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正确认识血小板积压病
临床意义
这些指标一般都是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存在仪器误差,比较重要的还是看您的血小板数量,如果数量正常的话,一般没什么问题!血小板压积(PCT)=MPV*PLT。
应该你的血小板总数(PLT)或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加所致。MPV升高,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
PLT升高,即血小板总数升高,一般检验在450个单位之内,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溶血、肿瘤等都会使血小板升高。过高的话(排除其它血液病)为血小板增多症,必需查明原因(原发或继发)。
血管收缩也会引起PCT升高,那是因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当血管受损收缩时,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蛋白与内皮下的确胶原物质粘附,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集,自然压积也会升高。标准:0.120-0.212。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由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导致原核细胞增殖及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的寿命大多数正常。在血小板的内在缺陷中包括血小板内5-羟色胺减少,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等可能是导致出血的原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也产生血栓素,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可形成微血管内血栓。部分病人凝血机制的异常,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血小板压积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压积(PCT)=MPV*PLT。应该你的血小板总数(PLT)或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增加所致。MPV升高,表示巨核细胞高度成熟,骨髓造血小板良好。PLT升高,即血小板总数升高,一般检验在450个单位之内,尚可接受,一般感染、失血、溶血、肿瘤等都会使血小板升高。
过高的话(排除其它血液病)为血小板增多症,必需查明原因(原发或继发)。血管收缩也会引起PCT升高,那是因为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下,当血管受损收缩时,血小板自身表面的的糖蛋白与内皮下的确胶原物质粘附,及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使血小板堆集,自然压积也会升高。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压积偏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压积就是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只有这个项目超出参考值没有什么意义,不必理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放心吧。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数量>400×109/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肿瘤患者,此类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数一般不超过500×109/L,且经过治疗病况改善以后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上升,常可高于600×109/L.血小板数升高如果与某些疾病有关(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如果治疗成功,血小板计数通常应回降至正常水平。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算正常值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男: 40-50%,女:36-45%,新生儿:36-50%。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男:80-100FL,女:80-100 FL,新生儿:97-109 FL。
(4)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
男:10-16%,女:10-16% 新生儿:10-18%。
(5) 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儿 170-200 g/L。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
男:26-38 pg,女26-38 pg,新生儿26-38pg。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
男:300-360 g/L,女300-360 g/L,新生儿300-360 g/L。
(8) 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
男:4-10×10^9/L,女: 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9) 单核细胞计数(MONO) (单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儿0.3-0.8×10^9/L。
(10) 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位:%)
男:3-10%,女:3-10%,新生儿3-10%。
(11)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单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儿2.0-7.5×10^9/L。
(12)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单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儿50-70%。
(13) 淋巴细胞计数(LY) (单位: 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儿0.8-4.0×10^9/L。
(14) 淋巴细胞比值(LY%)(单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儿17-50%。
(15) 血小板计数(PLT) (单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儿100-300×10^9/L。
(16)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单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儿10-18%。
(17)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单位:fL)
男:7-13 fL,女:7-13 fL,新生儿7-13 fL。
(18)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 (单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儿10-50%。
(19) 血小板压积(PCT)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儿0.10-0.35%。
血常规可以检查到的项目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4)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5) 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8) 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小于正常值,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9) 单核细胞计数(MONO)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
(10) 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
(11)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12)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13) 淋巴细胞计数(LY)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14) 淋巴细胞比值(LY%) (单位:%)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15) 血小板计数(PLT)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小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16)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单位:%)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体积大小悬殊不均衡。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小于正常值,提示血小板减少。
(17)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单位:fL)
大于正常值,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症;小于正常值,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18)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 (单位:%)
大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小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
(19) 血小板压积(PCT)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高;小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