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冠心病艾灸穴位 冠心病艾灸方法一:

冠心病艾灸穴位 冠心病艾灸方法一:

穴位:檀中、膈俞

操作:将艾条点燃,在距离穴位皮肤1寸处固定不动,使患者有温热舒适感,局部皮肤红润、潮湿。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

功效:檀中为气海,膈俞为血会。艾灸这两个穴位可起到益气温阳、散寒活血的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效果。

艾灸有什么养生作用

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寒冬时节冠心病患者如何养生保健

一、冠心病患者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脸和四肢的保暖。在温度低的时候应该避免外出,以免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但是为了增强机体抵抗力,天气好的时候应该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另外,应该注意房内空气的流通,如果房内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房间里缺氧,极易诱发冠心病,这样也不利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二、病人在冬季应该注意保暖避寒、早睡晚起,减少外出活动时间,要避免在大寒、大风、大雪中锻炼身体,可以选择室内健身的方法。另外,应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思想愉悦,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对冠心病人而言至关重要。

三、艾灸保健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叫胸痹,大多数是由于心阳不足,导致气滞血淤、水停寒凝,心脉不通才出现疼痛、闷气等症状。说到心阳,就要先讲一下阳气,阳气是中医一个重要的概念,形象地讲,阳气就好像蒸汽机里的火,只有火旺了,才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进而推动蒸汽机正常运转。如果火力不足,人体的气、血、水等物质,就无法正常气化,停聚身体局部,无法完成正常的工作,进而出现一系列活力下降的情况。方法:艾灸关元、足三里、膻中、至阳,每穴10分钟。关元穴在腹部,肚脐之下四横指。足三里在小腿外侧,膝盖下四横指,胫骨前嵴(小腿前面骨头最高的一线)一横指。膻中在胸部正中,两个乳头之间。至阳在背部,肩胛骨下角连线正中。具体操作时,用艾条点燃后,在距穴位上2~3厘米处进行回旋灸,每穴约灸10分钟,四个穴位(足三里选用一侧的穴位)共灸40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艾灸的适宜人群

通常来说,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具体来讲,可有以下几种人群:

1.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者。

2.长期施灸可改善气血循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排除毒素,增强新陈代谢,全面调理肥胖、面色枯黄,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3.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宫寒导致不孕及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寒症人群。

4.防治心脑血管、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胆囊炎,胆结石等人群。能够让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人群症状改善,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5.男性:酒精肝、脂肪肝、阳痿、早泄、疝气、不育症前列腺肥大增生、小便不利、前列腺炎等慢性炎症,艾灸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抗凝血,镇静等作用。

6.女性:阴痒、阴痛、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带下病等妇科炎症及生殖器疱疹;痛经、闭经、症瘕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

7.肠胃:胃肠功能紊乱,胃寒胃痛,胃酸过多,胃下垂,胃胀,便秘,泻痢。

8.儿童:易感冒、厌食、多动症、盗汗、吃过多寒凉食物伤寒脾胃的儿童。长灸身柱穴还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增智长高,长做眼窍灸可预防近视眼。

二、哪些人不适合艾灸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阴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面部或身体上的痤疮、急性湿疹、身发高热、局部皮肤破损的不能使用。

4.女性在怀孕和经期不能使用艾灸。

5.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8.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9.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10.平日容易有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时应禁用。

11.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前的注意事项

1.艾灸前关小门窗,房间不可痛风。这是因为艾灸时不能吹风,特别注意夏天艾灸时不可开空调。

2.饭后不可马上艾灸,通常饭后一小时后才可艾灸。

3.艾灸前务必确定接受艾灸者是否存在不能接受艾灸的情况,确定其可以接受艾灸后,才可准备施灸,不能盲目艾灸。

艾灸期间的注意事项

1.艾灸时不可过饱或过饥,同时要保持心情平缓,不可大喜大悲大怒。

2.如果艾灸过程中穴位表面出现湿气,不必惊慌,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说明艾灸起作用了。

3.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以免艾灸位置不准或伤及皮肉。

4.对于养生保健灸,要长期坚持,偶尔灸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5.艾灸时要注意体位自然舒适,穴位准确有效,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落火,若用艾条灸,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7.因施灸时需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因此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8.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弄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9.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10.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11.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12.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3.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或用冷水洗手,因为艾灸后全身毛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适当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高,同时一定不要喝冷水甚至冰水。

3.艾灸后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可稍作休息。

四、艾灸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

1.艾灸治疗感冒

【疾病概述】感冒又称伤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合谷、膻中。

【艾灸方法】

1.取清艾条一支,在距离皮肤2-3厘米处点燃,温和灸大椎、风池、合谷三穴,每一个穴位约5分钟。

2.取卧位,暴露胸部膻中穴。以上等艾绒,制作成底面直径2厘米、高位锥状艾炷,放在附子饼上,置于膻中穴上点燃,待艾炷燃及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每次灸3炷,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3.每日艾灸1次,直到痊愈。

2.艾灸治疗咳喘

【疾病概述】咳嗽是肺部疾病的主要症状,哮喘多见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病。中医认为,肺和肾共同参与人的呼吸活动,“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咳喘的发生主要与肺肾有关。

【艾灸穴位】天突、肺俞、列缺、关元。

【艾灸方法】

1.取俯卧位,灸肺俞,再取仰卧位灸天突、关元、列缺。

2.用艾绒做成底面直径1厘米,高1.5-2厘米的圆锥状艾炷,在肺俞、天突、关元穴行隔姜灸,每穴灸5炷。

3.在列缺穴用艾条行雀啄灸,每次大约10分钟;

4.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艾灸治疗慢性咽炎

【疾病概述】慢性咽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反应,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

【艾灸穴位】涌泉。

【艾灸方法】

1.取仰卧位,暴露足心涌泉穴。

2.将清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宜,灸30分钟。

3.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至症状消失为止。

4.针灸治疗冠心病

【疾病概述】心悸、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为实;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为虚,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艾灸穴位】膻中,内关,至阳。

【艾灸方法】

1.取卧位,暴露操作部位。

2.用1克艾绒做成底部直径为2厘米的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直接无疤痕灸,至患者感觉灼热而不能忍受时更换新的艾炷。每穴灸5炷,约30分钟。

3.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灸治2个疗程。

5.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疾病概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脘腹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困倦乏力,形体瘦弱,饮食无味或食积不下。

【艾灸穴位】中脘,神阙

【艾灸方法】

1.取仰卧位,在中脘和神厥穴各切厚约2分许的生姜1片,在中心处回针穿刺数孔,上置大艾炷点燃,直到局部皮肤潮红,胃脘部无胀闷感为度。

2.每日一次。

​艾灸哪些穴位可治疗阳痿

艾灸第一个穴位:章门穴。

【取穴方法】: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

【艾灸病症】:主治胁痛、泄泻、症积等症。

艾灸第二个穴位:京门穴。

【取穴方法】: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艾灸病症】: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肾炎等症。

艾灸第三个穴位:巨阙穴。

【取穴方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人体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艾灸病症】:胸痛、心痛、心烦、健忘、腹胀暴痛、呕吐、泄利。

艾灸第四个穴位:关元穴。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艾灸病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遗尿、尿频、尿闭、尿血、腹痛、泄泻、尿路感染等症。

艾灸第五个穴位:神门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病症】: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症。

艾灸的第六个穴位:三阴交穴。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简单的说就是在足内踝上3寸。

【艾灸病症】:肠鸣泄泻、腹胀、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经闭、痛经、阴茎痛、疝气、遗尿、尿潴留、腹痛等症。

对于以上穴位可以手持艾条距离穴位上方2-3厘米处艾灸,以局部感到温热能够承受为度,局部皮肤至发红的现象。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一次。在艾灸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灸时灸量,避免灸花的出现。

如果平时工作到很晚的话,可以用几个艾灸盒,点燃艾条后,绑在在穴位处,这样可以同时艾灸,时间就节省出来了。时间如果充足的话,可以再加上心俞、脾俞、肾俞这几个穴位艾灸。

艾灸阳痿早泄,尽量挑选比较好的艾条,艾灸的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补益类的药物,药物的吸收会更好。也更有助于治疗早泄的效果。

血脂高针灸怎么样

多有家族史和遗传史;继发性者则多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等引发。本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以毫无症状,亦可表现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

中医将本病的病因概括为正虚和邪实,虚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气化无力,或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实为痰饮,瘀浊之邪内蕴,阻遏脉络,蒙闭清窍,百病丛生。

(1)针刺疗法

取中脘、脾俞、气海、内关、丰隆、足三里。每次选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在得气后加电针(频率8~10赫兹交流脉冲),持续15分钟。

(2)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取内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3)耳针疗法

取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肝、肾。每次选用3—4穴,用碘酒严格消毒后,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两耳交替使用。隔日1次。

(4)艾灸疗法 取足三里、绝骨。患者平卧位,每次灸1侧,将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3—5壮,每星期1—2次,10次为一疗程。

由此可见,我国中医里的针灸不仅可以治疗高血脂,与此同时,还可以治疗大多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都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治疗。与此同时,小编建议,一定要到正规的针灸治疗所进行诊治,以免出现差错。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是有好处的:

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为少冲穴的高温水湿之气传至本穴后呈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艾灸少府能清心泻热,减轻心脏负担,让心脏从里到外焕发活力。

艾灸取穴:仰掌屈指,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放上臂,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府,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海-益心安神平和心境

艾灸功效:少海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为青灵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止血汇合处,艾灸少海能益心安神,从而调节心情。

艾灸取穴:举起上臂,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臂,屈肘,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海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5分钟。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妇科艾灸取什么穴位

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这些,艾灸中脘、关元、神阙、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三阴交这几个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疾病是必须灸的穴位,那么这几个穴位具体在哪里呢?

1、中脘穴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2、神阙穴

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

3、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4、子宫穴

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大全》。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5、归来穴

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6、八髎穴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7、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8、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

艾灸对心脏的好处多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相关推荐

艾灸有什么养生作用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

艾灸为什么能预防疾病

1.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2.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3.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4.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哪些人冬天艾灸养生最好 阴虚质: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秦伯未老中医主张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认为本方有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四大优点,且服后有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的效果。 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

防治心脑血管病按按穴位

心脑血管病是现代的常发疾病,专家介绍说生活中的预防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中医养生专家介绍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常按穴位。 经常按压或灸关元穴(仰卧位,腹中线上,脐下3寸处,以自己的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横量的宽度即为3寸)、气海穴(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足三里穴(在小腿部,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即是),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足三里穴适合指针(用指尖代替针具)按压或艾条灸。 采用艾条灸时,点燃艾条后靠近穴位,3~5分钟后以穴位皮肤感觉发热即可。若艾灸

艾灸太冲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太冲为肝经原穴,即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穴位。 肝气疏泄的时候,人就变得易生气发怒,通过艾灸太冲,可以起到平肝熄风,理气血,平稳情志之功,为全身镇静止痛要穴。在这个部位进行艾灸,不但有助于养生保健,还能让人心情变的愉悦。艾灸的时候搭配肝经上的章门穴和期门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还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有助于调整肝脏肝经虚实各证。 艾灸太冲主治疾病 1.人在大怒之后感到胸闷没胃口,可以艾灸太冲穴来缓解症状。 2.由于肝阳上亢引起头痛,牙痛,咽痛,高血压等症状时,可以艾灸太冲进行治疗。 3.肝

艾灸养生保健灸法有哪些

第一、艾灸养生保健灸法 艾灸足三里穴。犊鼻穴下的三寸位置就是足三里穴,它和胫骨前缘有着一横指的距离。简单准确找到穴位的方法推荐,正坐屈膝,用手去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一寸的位置便是。经常用艾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二、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如果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 第三

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风寒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发病较急,头痛如破,连及项背,恶风寒,口不渴,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凤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列缺穴施灸。 艾灸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痰浊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后取仰卧位,取印堂,中脘穴,内关穴,丰隆穴施灸。 艾灸功效: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血虚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舌淡苔薄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

体内湿气太重该如何排出去

艾灸穴位能祛湿防病 中医认为艾灸穴位能帮助我们很好祛湿,艾灸我们都知道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养生防病治病的手段的,对身体的一些穴位进行艾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还能预防各种的疾病的,效果很棒的。 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很多,具体的艾灸穴位如下: 1、关元穴 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

艾灸起泡了怎么办 艾灸要注意什么

1.在艾灸过程中要专心、坚持。艾灸是直接作用在皮肤上,所以在施灸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引起副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每个穴位主治的疾病也不同,所以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穴位一定要找对,并且注意体位舒适、自然,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注意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可以艾灸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