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力多的发展历史
益力多的发展历史
“Yakult”这个名称是取自世界语的“yafult”,意即酸奶。
益力多公司是日本职业棒球队东京益力多燕子(Tokyo Yakult Swallows)的母公司。
由日本株式会社益力多本社、香港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建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投资总额为2.475亿人民币。
公司经营范围:生产乳酸菌乳制品及其相关系列产品,以及相关包装产品,销售本公司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
1962年,台湾多处地方正式出售养乐多,为养乐多第一个对外,也是第一个对亚洲发展的地方。
其后在亚洲地区,香港(1966年)、韩国(1969年)、泰国(1970年)、菲律宾(1977年)、新加坡以及文莱(1978年)、印尼(1980年)、马来西亚(1987年)、广州(2001年)、上海(2004年)、北京(2006年)和全中国,印度(2005年)及越南(2006年)也相继首次出售养乐多。
在包装方面,起初时的养乐多是以玻璃瓶来包装的。直到七十年代起,为了因应产品的卫生安全以及配合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开始推出现时所用的 PS(聚苯乙烯)塑胶瓶装。[1]
不同地区生产的养乐多,大小容量各有不同。以澳洲、欧洲、印度及印尼生产的养乐多为例,每瓶为 65毫升。美洲、日本、菲律宾及韩国生产的养乐多每瓶为 80 毫升。泰国、新加坡以及大中华地区生产的养乐多则为每瓶 100 毫升。
新加坡生产的养乐多,除了原味以外,同时还提供橙味、青苹果及葡萄三种口味。台湾生产的养乐多则有 300 及 300 LIGHT,表示每瓶含有 300 亿个以上养乐多菌,LIGHT 就表示低糖份量。原产地日本,养乐多目前有多达400亿个养乐多菌。而香港方面,于 2010 年 5 月开始从台湾引进养乐多 light,并于 2011 年 5 月开始推出低糖及高纤的养乐多 LT ,产品于新改良的配方中加入五克膳食纤维,同时减少含糖份量到五克。新产品以绿色包装,与原味红色作区别。
2002年6月10日,益力多牌活性乳酸菌乳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认证,2004年底益力多取得保健食品批号。2006年广州工厂通过保健食品GMP审核。
苋菜的发展历史
苋菜原中国,甲骨文中已有“苋”字,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和上市。
同时也有风韵的历史文化,据书有记载宋代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代萧雄的《西疆杂述诗园蔬》说道:“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有一位村妇名叫“牛棚四娘”,专干坏事,危害乡邻。天上的玉帝知道了,为了惩罚她的恶行,把她变成了一只狗。“牛棚四娘”被贬为狗之后,依然故我,不思悔改。一天,她溜达到菜地里,见人家的苋菜青枝绿叶,长得旺盛,她顿起了害人之心,在苋菜地里乱咬一通,咬断了许多苋菜梗。她害了庄稼,还在那里得意地狂吠。她的儿子是个孝子,知道是母亲做的坏事,赶紧奔到菜地为母亲补过。“牛棚四娘”的儿子咬破自己的手指头,用鲜血把咬断了的苋菜梗一根一根地接了起来。说来也巧,那些咬断的苋菜用鲜血粘结后,立即又活了过来,恢复了生机,只是菜梗菜叶都变成血的颜色―红色。而且用鲜血粘结好的红苋菜比原来青苋菜的生命力更强,味道更鲜美!
在南方是读做“汗”菜,不见道理,只是都泼洗澡水浇,那碱性十足的肥皂水,苋菜吸食后精神抖擞,高扬青春旗帜,红着或绿着,在晨光里,托起晶莹露珠。苋菜依地势而长,低处苋菜愈高而壮,茂密,高处且稀和矮小,南方夏热,如置蒸笼,人性多暴烈,喜吃青葱小菜。
干枣的发展历史
我国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已有8000年以上栽培历史,枣一直与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枣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食药同源,在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学中,枣作为中药的灵魂无处不在,它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发育、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枣文化,枣文化已成为炎黄子孙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很自然地将枣烙在了我国国民心中,枣的营养滋补保健作用已植根于国民的脑海里,流淌在国民的血液中。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对枣树就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枣树品种、栽培技术、病虫防治、保花保果、贮藏加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和经验,为今日枣树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枣起源于我国黄河中上游,长期的栽培引种导致我国枣树分布广泛。目前,除了黑龙江、吉林和西藏外,其余省市几乎全有枣的栽培。自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国枣树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阶段,面积和产量曾因大炼钢铁而一度减少。到1979年,我国枣年产量30多万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枣树开始有所发展,但产量增长缓慢,到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枣树开始迅速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国枣产量翻了一番,达到70万吨左右,之后枣产量急剧上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产量已达250万吨以上,总面积约1600万亩。
我国枣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根据1993年出版的《中国果树志枣卷》记载,有品种700个。近十几年来,我国又选育出一些新品种,枣品种的数量不断增长。
较多的红枣经过在树上自然风干,形成美味的干枣,其食用价值最高,且以自然风干、糖分高、肉厚、核小、口感好、营养丰富、便于携带等特点。
粤菜的发展历史
粤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香山、四邑、宝安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
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 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时令性强,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浓郁。粤菜著名的菜点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切鸡、烧鹅等。
粤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费时,费人工,人均消费高,这也是粤菜餐厅在很多城市,没有川菜系餐厅多的原因。
粤菜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渲染,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民俗,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健康标准的体现。
牙刷的发展历史
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一支能用上两个星期。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将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称之为Miswak,是一种天然牙刷,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树枝含氟及皂素,可预防蛀牙,并有止痛作用。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古人清理口腔和牙齿用手指和柳枝。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在唐代,人们用柳枝做成刷,蘸药水揩齿。宋代,有人主张每日早晚用柳枝揩牙两次,元代正式有 “牙刷”一词,郭玉诗中云: “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元代社会上层人物用牙刷,一般人还是用柳枝,和中草药研制成的揩齿粉末刷牙,另据考古发现,我国1000多年前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
米粉的发展历史
据传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食品。另一说法是秦始皇占林桂林的时候,由于当时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当时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来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桂林米粉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可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朝时,桂林轩荣斋的炒粉、会仙斋的卤粉、易荣斋的汤粉,各有绝活,吸引了无数的回头客。三斋之间不是以拆对方的台而后快,而是互相勉励,各出奇招,你卖汤粉,我就卖卤粉;你卖卤粉,我就卖炒粉,既公平竞争,又都动足脑筋,翻新花样。因此,“三斋打擂”的典故,至今仍令入津律乐道。
桂林米粉,后来派生出凉拌纷、酸辣粉、三鲜粉、牛腩粉等等,给米粉注入了无限活力。而桂林米粉对柳州螺蛳粉、广东卷肠粉等的包容,又充实了桂林米粉厚重的基石。桂林米粉,就有了三天六夜说不完的话题。
且不说李宗仁当了代总统,派专机来桂林要米粉送往南京解谗,你就看桂林的老酒鬼清晨八早要一碗米粉送三花酒,一直喝到中午的那滋味,老话讲“做了皇帝还想当神仙”,有了米粉和三花酒,做神仙他还不愿呢。桂林的米粉店,满街到处是。不少来桂林卖外地小吃,来了才晓得桂林人对米粉的依恋,没奈何只好改行卖米粉。有的人不知熬卤水的奥妙,以为卤水就是酱油加味精,桂林人吃到这种米粉,吃一口吐一口。其实,要做一个真正的米粉师傅,并非易事。中国菜肴的烹制方法百款百技,而桂林米粉的配料,几乎把中国菜的技法都用上了,好生了得。如果说桂林米粉是烹调艺术的经典,一点也不过誉的。
在桂林米粉文化艺术馆里见到这样一段话:“桂林米粉,是世界快餐业的鼻祖;桂林米粉,是中国食文化的代表;桂林米粉,是烹调艺术的经典;桂林米粉,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内衣的发展历史
内衣的英译可译为Lingerie,之所以如此,全因古时候的内衣是由薄的亚麻布所制,而麻的法文是Linge,所以便有Lingerie。
中国上古时期
早在中国上古时期,就已织成最早的麻布,它的密度是10根/厘米,但那时内衣却与外衣无甚区别,只是原始的遮体、保暖之用。4000年前,麻布己达到了24根/厘米,随着嫘祖的丝织技术的传播,内衣日渐区别于外衣的功能,称之为抹胸及裹肚等。从《簪花仕女图》中的薄纱低胸绣花衫,我们看到了唐代女子的"亵衣";而《西厢记》中的宋代女子,则抹胸在内裹肚,一根幼带围颈,一块菱中遮胸,掩起千般风情,万种妩媚。但中国毕竟还是保守的民族,直至清朝末期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西方的胸衣才真正演绎在中国女子的身型之上。
古罗马时期
胸衣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在16世纪,还有铁、木头制的紧身胸衣,当时的女子可谓体无完肤。直到十字军东征,随着纺织技术的运用发展,16世纪末期,开始使用鲸髦、钢丝、藤条等来制作紧身衣。在16世纪30年代,当时的时装武器就是吊袜带、紧身衣与裙撑,可见西方人对内衣的重视。对其功能的理解也不仅为遮体保暖,而更多的用意是塑造身体曲线。内衣也设计得非常复杂,穿一件内衣,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到了帝政时期(1804-1825),紧身胸衣已变得简化。
巴瑟尔时期
巴瑟尔时期(1870-1890),内衣制造得越发精美,蕾丝、丝绸、薄纱充分运用,但对内衣的塑身要求已逐渐淡化,因为人们发现胸衣中的纬向金属丝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害。1900年,莎洛特有了健康胸衣。1907年,更放松了对腰部的束缚。到了1910年,内衣的位置以长于臀围线以下10-40厘米为宜。伴随弹性织物在服装中的广泛应用,内衣变得越来越舒适易穿。二十世纪40年代,无带胸罩开始流行。
五六十年代
---尽展女性美的时代。
高跟鞋、细腰条、平腹及圆胯都是当时女性美的标志。紧身内衣及造型文胸出现,后者为如今隆胸乳罩的前身。
70年代
---女性内衣的"黑暗时代"。
烧掉乳罩,不要女性粉饰,一切向男人看齐。简单舒服、实用成了当时女性内衣的基本准则。连身内衣"Body"成为一代时尚。
80年代
---还我女性美的年代。
80年代是女性从自我解放到自我认可的过渡时期。人们追求自我的肯定,自我的价值,社会变得更加个性化。女性美被人们真正接受,引发了内衣消费的大增长,内衣的设计得到了恢复及光大。设计更加大胆、暴露,令女性更加美丽。
90年代
---"第二皮肤"年代。
随着内衣面料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追求新技术产品,单纯棉制品己不再成为人们的需求。"Microfibre"(微纤维)这一举世公认的被称为"第二皮肤"的面料,在女子内衣的历史上再创辉煌。1997年,杜邦公司推出革命性高品质超弹性纤维Lycrasoft,使内衣既紧贴体型,又毫无束缚,舒展自如。女性真可以舒舒服服地塑造体型美了。
时至今日,现代人不仅重视内衣所带来的诱惑感,更重视其带来的健康呵护,健美造型,这才是流行主调。
熊猫血发展历史
1940年兰德斯坦纳和威纳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体内后,得到一种免疫抗体,这种血清中的免疫抗体不仅能凝集恒河猴的红细胞,且能凝集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从而证明了这些白种人的红细胞与这种猴子的红细胞上有共同的抗原,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头“Rh”作为这种抗原的名称。有Rh抗原的称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h是一种血型系统,中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
因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种血型,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中国汉族人Rh阴性占0.2%~0.5%,而Rh阴性受血者和妊娠者则受Rh阳性抗原刺激的机率为99.6%~99.8%,经过一次输入Rh阳性血后50%以上的Rh阴性者会产生抗Rh抗体。因为Rh血型抗体为免疫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容易发生输血反应。因此,Rh血型检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需要注意的是,Rh阴性的孕妇妊娠后必需到市中心血站进行Rh血型鉴定并测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体,以防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艾灸发展历史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一、“灸”字考 艾灸条“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 从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证,现代胡厚宣认为,“我释床,亦即庥字……字当象一人卧病床上,从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现。康殷认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二、灸法的运用当起源千人类掌握用火之后 在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开始用火。陕西蓝田人在100万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北京周口店人在5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已能保存火种。 《庄子·外物》载:“木与木相摩则燃”,《绎史·大古第一》载:“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教人熟食”。人们在百万年的加工石器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摩擦生火的事例,从钻木、刮木等生产实践所引起的燃烧中,逐渐获得了有益的启示,终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种简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着,如佤族用木棒上卜交互摩擦取火,苦聪人锯竹取火,黎族钻木取火等。 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树木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三、灸的材料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四、灸的适应症,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 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五、艾灸疗法的起源,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六、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艾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不论是传统艾灸还是现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现代艾灸,虽无传统艾灸之弊病,但疗法单一,有时好转反应太强烈,使有些客人难以承受,这正是其单一疗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束胸的发展历史
20年过去,美丽而年轻的宁静已可以在另一部同样有数个结尾的电影里大胆裸露,不久又见她饱满傲人的大幅丰胸广告在我家门前的公共汽车站笑对行人,更令人浮想联翩。从红卫兵在街头强剪女同志烫过的卷发,到做女人“挺”好的时代,其间所隔,河东河西,似乎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已。
再看一则掌故。1927年7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委员会第33次会议,通过代理民政厅长朱家骅提议的禁止女子束胸案,规定“限三个月内所有全省女子,一律禁止束胸,……倘逾限仍有束胸,一经查确,即处以五十元以上之罚金,如犯者年在二十岁以下,则罚其家长。”报章称之曰“天乳运动”。此举惹得鲁迅先生不快,特撰文《忧“天乳”》,说“已经有了‘短发犯’了,此外还要增加‘天乳犯’,或者也许还有‘天足犯’。呜呼,女性身上的花样也特别多,而人生亦从此多苦矣。”
女人果真命苦——不是做女人“挺”好吗?但须知今日,九个女人中,便有一人罹患乳癌,而前周报章载文揭露注射丰胸手术引致并发症,不得不割去双乳的多起案例,更令人触目惊心。此种痛苦,非但关乎女性身体,于精神上更难承受。不过,此事料不会发生在“天乳运动”的时代,造成这种痛苦的深层社会和文化原因,还在于男性社会和工业资本主义共同造成的一个现代乳房神话。
话说的好像有些大,但在玛莉莲·亚隆——一位任教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女性社会学者的眼里,情况就是如此。为此,她专门著书一册,名《乳房的历史》,她说,乳房史的演进隐藏着一个基本问题:谁拥有乳房?是必须仰赖母乳的婴儿?还是爱抚它的男女?是描绘女体的艺术家,还是悍然逮捕“上空女人”(想必即鲁迅所称“天乳”)的法律?是胸罩制造商,还是不断要求女人遮掩乳房的宗教、卫道人士?是替女人隆乳的外科整形医师,还是花钱购买它、暴露它,用以贬抑伤害女人的色情业者?
为此,亚隆女士将一部乳房史分割成神圣的乳房、情色乳房、家庭的乳房、政治的乳房、心理的乳房、商业化的乳房、医学上的乳房、解放的乳房和危机中的乳房九个部分来进行描述和探讨。最后,作者大声呼吁,发起一场全人类的“拯救乳房”运动,并宣称“我们拯救下来的那个乳房……其意义和用途将由女人来界定。”我想,对女性而言,这将不仅是一个解放自身的运动,更有赖于医学和社会整体观念的进步。
抽烟的发展历史
抽烟(smoking)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中国人知道吸烟,大概在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寄居澳门,葡人早已吸烟,前已言之,其来居澳门,习性未改,当系事实。印光任、张汝霖著《澳门记略》下卷《澳蕃篇》云:“其居香山澳者……服鼻烟,亦食烟草,纸卷如笔管状,燃火吸而食之。”中国人虽知有烟草,然尚无人直接输入,且亦无人吸食。吸烟之风盖起于明神宗时,波尔氏《烟草史》第六章云:“十七世纪初期,广东,的西班牙人占领下之菲律宾,盛行通商,因此吸烟之风,迅雷疾风地侵入中国,在神宗皇帝之世,此种新风气,比向来吃茶之风殆有甚焉。”祁季闻《勇庐闲诘》注文记载亦同。“烟草皆来自海外,中土人得而种之,依法制之,既行。
遂擅国业,淡巴菰出吕宋,明万历(神宗年号)末,漳泉马氏始造烟,传自九边。”依明姚旅《露书》亦谓:“吕宋国有草淡巴菰,名曰金丝薰,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初漳人白海外携来,莆田也种之,反多于吕宋。”国人译音Tobauo。为淡巴菰(见《澳门记略》下卷《澳蕃篇》“衣食类”条)。而称之为烟草,即出烟之草之义。似此烟草输入之时间约在明神宗,最初输入之地点,先在福建,已无疑义。唯所谓“漳泉马氏”,不知何人,尚待考证。烟草输入之后,传播情形,书缺有间,不无遗憾,何乔远阅书百余卷,是否载及烟草,不得而见。周亮工《闽小纪》下卷备记外来物独详蕃薯而缺烟草,不知何故。修于清道光年间之《重纂福建通志》卷五十九《物产》,虽列有烟草,亦仅有“烟草叶大如芋叶,种盛闽中郡西禅寺之盖露,一名淡巴菰,明万历间,始有种者”云云,钞欲求其如何输入,如何传播,戛戛乎难哉。(摘自黄现璠撰《吸烟风俗传播考》(四)上,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第四十八期,1941年12月24日;又载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19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血透的发展历史
1、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病人死亡了。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1]
2、从1850年开始,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Graham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在。[1]
3、1943年,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的荷兰Groningen大学的年轻医生WilliamKolff。为了得到制造透析器必须的材料,他冒着生命危险伪造文书,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在其后的10年里,这个技术一直被作为全球的临床标准。Kloff的透析机非常简陋,他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的鼓膜,缠绕了30~40米醋酸纤维素膜,然后放到一个巨大的透析液缸里。[1]
4、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供长期的透析治疗。另一方面,战争也使透析治疗在20世纪5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美国当局参加了朝鲜战争,战士的医疗问题使美国官员大伤脑筋。很多士兵在身体主要器官受伤后常继发肾衰竭,85%的人因此而致死,而战争的总体死亡率只有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功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泛使用。[1]
5、20世纪60年代初,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进了透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豆腐的发展历史
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
豆腐 发明豆腐。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再度掀起豆腐是[3] 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日本传统的观点,认为唐代鉴真和尚在公元757年东渡日本时把制作豆腐的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视鉴真为祖
师,不过,学者们至今还没有找到日本在唐代有豆腐的证据。1183年日本朝廷管员神主中臣佑重的日记中记载有“唐腐”,约半世纪后,有一封日本僧人日连上人的书信中出现suridofu,可能是一种豆腐。到十四世纪,日本文献中多次出现“唐腐”、“唐布”等词,而“豆腐”一词,迟至1489年才出现于日本。天明二年(1782年),大阪曾谷川本出版了一部名为《豆腐百珍》的食谱,书中介绍了100多种豆腐的烹饪方法。
豆腐在宋朝时传入朝鲜,19世纪初才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1665年多明我会士闵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在《旅行记》中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一种在中国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介绍豆腐制法。
在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不太熟悉豆腐,随着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义和健康食物日趋重要,在20世纪末期广为西方食用。现今,在西方的亚洲产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级市场都能买到豆腐。在中国的超级市场,可以找到4至5种不同软硬度的豆腐。
豆腐制作发展到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经过现代科技加工出来的豆腐拥有美观、营养价值高、产品种类丰富等特点。
很早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日产量比过去提高了4倍以上。2012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机也被研发出来,可以在家里轻松制作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