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的概述
足外翻的概述
足外翻又叫外翻仰伸足,是指儿童足跟轴向外偏斜,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足外翻是因为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小腿中点、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点连线呈型。另外,足外翻还会会引发踝关节外翻变形。
影响:增加内侧足弓压力,使扁平足问题恶化,影响步态。
处理: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穿生命立后跟杯加硬的矫正鞋,配合特制的足部矫形鞋垫。使后跟保持垂直位置,减低因扁平足而造成连锁性后遗症的机会。
诊断足外翻的4大要点
足外翻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矫正,以防止足外翻发展。是否存在跖趾骨关节炎,是否存在关节脱位,外翻角度和跖间角各是多少,都是足外翻诊断时需要考虑在内的。其中,双足的正位X线拍片检查是诊断足外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诊断足外翻的4大要点
足外翻是一种常见的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第一趾骨各内收的前足畸形。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症。主要由于先天性或后天不适当的负重、站立行走过久,经常穿用尖头鞋或高跟鞋造成足拇趾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所致。有的畸形很明显,但不痛;有的则反之。所以,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是否忽略了非典型症状
本病早期足外翻畸形并不明显,穿宽松的鞋子行走时仅不适感或轻微疼痛。临床仔细对比检查时可见到轻度姆外翻畸形。早期发现,可以非手术矫形,防止足外翻发展。
2、是否抓住了主诉抓住与典型症状
穿鞋行走时,拇趾内侧疼痛,行走困难为其主诉特征。第一跖骨头突出部分因长期受鞋邦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皮下产生滑囊,滑囊发生炎症时,可见红肿热痛。
3、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双足的正位X线拍片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在X线片上,可显示足外翻的程度,跖趾关节半脱位的状况以关节内侧面的骨赘。并可为鉴别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译】: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提供影像学资料。
4、是否需四诊补漏
除足外翻形外,拇趾的跖趾关节可见半脱位改变。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可有骨赘形成,局部皮肤增厚,皮下形成滑囊。第二、三跖骨关节面形成胼胝,第二趾近侧趾骨关节处背侧皮肤可见鸡眼。
温馨提示:若足外翻已形成,不治疗是无法恢复的。即使今后只穿平底鞋、宽鞋,也只能延缓它的进展速度。还有很多人以为足外翻不是病,直到病情严重,出现并趾,拇囊炎、畸形、足部疼痛时,才着急治疗,所以说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足外翻是什么引起的
导致足外翻的原因可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两个方面
先天因素:先天性因素造成的足外翻,在婴儿出生后就会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出现异常情况所造成的。
后天因素:后天因素与穿鞋有着很的关联,尤其是女性,通常因穿鞋跟太高使脚跟不易固定,鞋子过尖或过窄,容易使脚趾挤压摩擦或受压迫,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足外翻,使脚部出现疼痛,造成活动性障碍。
此外,缺钙或者习惯不良也是造成婴儿足外翻的原因。婴儿正处于骨骼发育的时期,钙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婴儿缺钙,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发育,导致足外翻,甚至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
足外翻的症状有哪些?
足外翻患者第一跖骨内翻,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增大,跖拇关节轻度半脱位;第一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严重时红肿发炎,即形成我们所说的拇囊炎。
足拇外翻如果严重时,第二趾会被拇指挤向背侧,形成锤状指。足拇外翻的发病还跟遗传有关,而且,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站立过久、行走过多,也很容易造成足外翻,遗传也是产生足外翻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足外翻产生较为常见的症状,北京国一堂提大家需要对其有所了解,以便于在其发病初期及早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因一时疏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危害孩子的足部健康。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常见危害
一、关节异常:小儿麻痹症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瘫痪,若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骨骼、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导致患肢短小、细瘦,甚至发生脱位,最终影响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二、呼吸系统异常:多发生于延髓麻痹后,可出现继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及胸疼等症状。
三、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可引起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现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外侧无力,而内侧有力,便会形成足内翻,影响患儿站立和行走。
宝宝足外翻的症状
1、出生后即出现单侧或双侧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关节跖屈位,内翻、内收畸形。
2、患儿学行走时,用前足或足外侧缘着地行走,随着年龄渐大,畸形渐加重,严重者足背着地行走,负重处出现滑囊和胼胝。
3、X线摄片,患足正侧位:出生后,X线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时可见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均已出现,而跗舟状骨要到3岁才出现骨化中心。
4、根据三条线估计畸形:
(1)在正位片上测定跟距角,若小于30°,表明足部无内翻;
(2)测量第一跖骨纵轴和距骨纵轴所交叉的角,正常为0°—20°;(3)X线侧位片测量距骨纵轴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于30°,则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于15°,第一跖骨与距骨纵轴交叉所成的角大于15°,表明距舟关节半脱位(Simon15°定律)。
修正脚外翻的辅助锻炼方法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对足外翻的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在对孩子进行针灸时,由于孩子易动,因此,其治疗效果有限。
运动疗法:针对孩子易动的性格,可采用运动疗法对孩子足外翻进行治疗。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为爬行锻炼,因为,爬行有利于孩子增加膝关节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等,长期坚持,其效果不错。
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膝反仲,同时增加膝关节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能力,膝关节屈伸是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能力。
蹲起训练,下蹲时膝关节屈曲9度,站立时膝关节应为140-160,避免膝过伸。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危害
1、关节异常:小儿麻痹症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瘫痪,若肢体长时间不活动就会造成患肢骨骼、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导致患肢短小、细瘦,甚至发生脱位,最终影响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2、呼吸系统异常:多发生于延髓麻痹后,可出现继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及胸疼等症状。
3、足内翻:小儿麻痹症可引起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现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外侧无力,而内侧有力,便会形成足内翻,影响患儿站立和行走。
脚拇指外翻的症状有哪些
脚拇指外翻的症状有哪些呢?脚拇指外翻其实并不简单,随着年龄增长,脚拇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尽早的发现脚拇指外翻就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那么脚拇指外翻有什么症状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
脚拇指外翻的症状有哪些呢?得了脚拇指外翻就要早治疗,当保守治疗不能有效地矫正时,应采取手术治疗。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现在对于脚拇指外翻这个疾病,一般采用微创手术方法,这种方法对软组织的创伤较小,完全不会伤到脚部神经和关节。在手术完全恢复后,一些平常的运动和正常的穿鞋行走都会正常。
1.由于拇趾向外侧偏斜,将第2趾背起,其余足趾受到来自鞋外侧的挤压,造成2-4足趾像鸡爪子一样的畸形,这样足趾背侧受摩擦,可形成鸡眼。而鸡眼、脚垫会有严重疼痛,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2.由于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行走时或多或少会出现足外翻的情况,这样,导致踝关节负重面的改变,会造成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甚至影响到膝关节、髋关节以至腰部,这些人的运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随脚拇趾外翻程度的加重,第1跖骨内翻也越来越严重,第1跖骨头处受挤压、摩擦加重,局部滑囊增厚,骨赘增生形成大骨拐。前脚明显变宽,这些人难以选择一双合适美丽的鞋子,炎炎夏日的来临,她们也不能穿凉鞋,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脚不漂亮甚至难看。
4.由于长期摩擦,第一跖骨头内侧软组织增长、肥厚,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滑囊炎(临床上称为“拇囊炎”),并出现严重的疼痛,而影响行走。
关于脚拇指外翻的症状有哪些就介绍到这里,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您已经有所了解了,祝您健康
足外翻不同时期的症状有哪些
足外翻早期脚掌前端及拇趾处可出现明显疼痛,休息后症状可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到了足外翻中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外翻畸形,稍微站立或行走一会,便会引起足部出现剧烈疼痛。若此时还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发展到后期的足外翻患者站立和行走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足外翻不同时期的症状有哪些
足外翻早期
又称为半脱位前期,此期足外翻症状较轻。拇趾轻度外翻畸形,第1跖骨头向外突出不明显,可出现轻度滑囊炎(滑囊炎【译】: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凡摩擦力或压力较大的地方,都可有滑囊存在。)。患者长时间穿尖头高跟鞋行走后,脚掌前端及拇趾处可出现明显疼痛,休息后症状可减轻。
足外翻初期,首先体现在儿童的鞋子上,因为,孩子足部出现问题时,其脚心是微微朝外侧上翻的,这样儿童的鞋子里侧一面常常会被踩在脚下,长时间如此,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走路。
足外翻中期
又称为半脱位期,此期足外翻症状较明显。患者拇趾出现明显的外翻畸形,第1跖骨头明显向外突出。突出部皮肤出现溃疡或感染,故滑囊炎可引起较重疼痛。第2趾在拇趾挤压下被迫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出现锤状趾畸形,其皮肤因受到鞋帮摩擦而出现溃疡,疼痛明显。因负荷过大,第2、3跖骨头下陷,并在长期摩擦下形成胼胝。患者站立或行走一会,便会引起足部出现剧烈疼痛。
对于足外翻的判定,还可观察孩子脚掌与小腿之间是否是保持垂直的90°角,如果发现其没有保持,即表明其有足外翻等骨科疾病存在的可能,这样,需要及早带孩子到正规的骨科医院进行检查。
足外翻晚期
可称为骨关节炎期,足外翻严重。第第1跖骨头向外突出部分,可近似半球形。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可引起足弓塌陷,进而引起足部支撑点改变。第1趾跖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导致趾跖关节肿胀及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继发性腰背痛,或膝关节疼痛,而使站立和行走受到极大影响。
温馨提示:小儿骨骼发育未定型,所以治疗足外翻要趁早。对于患有后足外翻的宝宝,家长在给患儿选鞋时,要尽量选择有坚硬后跟杯的鞋,来稳定其后跟骨,控制后足外翻的程度。还可教小孩做足部运动,以强化足底肌肉,加强耐力,减少疲劳。